每個時代都需要重新解讀《小婦人》,這一次看到了些什麼?

2021-01-13 嘀嗒新觀


電影院重新開張,不少人又可以重新期待電影的上映。


其中包括一部是號稱超豪華「神仙陣容」的新版的《小婦人》——


導演,處女作《伯德小姐》就展現強烈個人風格的新銳女導格蕾塔·葛韋格


扮演大女兒的,是大家喜愛和熟知的明星學霸艾瑪·沃特森

二女兒,是三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一次斬獲金球獎影后,堪稱好萊塢近年最具可塑性的新演員西爾莎·羅南


還有最美男主「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影后梅裡爾·斯特裡普和不久前拿下第四座金球獎的蘿拉·鄧恩……


在這個新版之前,還有無數個改編電影和動畫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獲得觀眾的喜愛。


為什麼導演還要翻拍一遍呢?


這個答案,將會慢慢告訴你。



這本書是《我的天才女友》中,莉拉和萊農一遍遍朗讀,讀到書脊脫落的人生啟蒙;是海倫﹒凱勒的必讀經典;《小婦人》中的喬勇敢追求自我,更是激勵了從波伏娃到埃琳娜·費蘭特,從J. K. 羅琳到帕蒂·史密斯的一眾女性作者。

《小婦人》是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在1868年出版的作品,它是關於一個溫馨的家庭生活故事——四個吵吵鬧鬧又親密無間姐妹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快樂和成年後所面臨的生活困境。


有人說,這是為女孩編織出一個屬於她們的聖誕限定故事。只要提起《小婦人》,就會迅速想起四姐妹各異的性格:

大姐梅格,溫柔賢淑,有演戲的天賦;

二姐喬,剛強爽朗,立志成為作家;

三妹貝思,懂事乖巧,熱愛彈鋼琴;

老么艾米,驕傲自信,夢想當繪畫家。

四姐妹各有獨特魅力,但卻沒有一個人是完美得像芭比娃娃,讓每一位看過書的女孩,都能夠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奧爾柯特在原著裡,其實對女性的困境沒有過多著墨。或許,我們能夠從喬羨慕男孩子可以做很多事情時,感受到性別的不公平,但沒有再詳細地探討下去。


不寫,不是代表她沒有經歷,正如電影開頭原作者所說的「我的生活麻煩不斷,所以我才要寫開心的故事。」

但導演卻用另一種方式去重新解讀這個故事,或許這樣的故事更加貼近作者的原意。


該片一改從前按照時間順序推進的手法,改用了非線性交叉剪輯。所以一開始就能夠看到喬孤身在紐約寫作養家,梅格是生活拮据的家庭主婦,艾米在巴黎學畫,而貝思身陷入重病……

在冷色調的現實裡,再穿插回七年前四姐妹圍聚在火爐前嘻嘻哈哈的歡鬧。這樣一種暖色調的緬懷和回望更加凸顯出現實的冷酷。


也更加說出她們作為女性面臨的困境與人生抉擇。


這裡不得不提,導演為這兩個角色寫下了新的註腳。


首先要提到的是,由梅姨梅麗爾·斯特裡普飾演的馬奇姑姑,在導演要開拍的時候就說過「她影響了電影中最具標誌性的場景之一。」


在過去的版本裡,馬奇姑姑都是比較片面的功能型角色。


她會給予馬奇家一定的經濟援助,但同時也會插手四姐妹的戀愛婚姻。就像梅格選擇的對象不合適,她就一直在旁幹擾。


但新版本中,她起到了一個啟發者的角色,讓喬重新認識到婚姻的本質與追求自由的代價。


喬面對婚姻這個問題,堅持道:「我要走自己的路。」


但馬奇姑姑一針見血指出「沒人能走自己的路,更何況你是個女人,就得嫁個好人家。」


她不服,反駁「但你也沒有結婚啊。」


馬奇姑姑很不屑地點出其中的真理:「那是因為我有錢啊」


另一位就是,由弗洛倫斯·皮尤飾演的四姐妹中最小的妹妹艾米。


在原著或者其他電影改編中,她總是被當作是不懂事的小姑娘塑造。不少的觀眾甚至會拿她和喬對比,因為勞裡最後選擇的是她。


但新版中,艾米同樣是嚮往浪漫的愛情,但同時與姐姐喬一樣,能夠冷靜現實地看待婚姻是個經濟命題。

她渴望成為一名出色的繪畫家,但她自知自己的繪畫才能只能夠稱得上出色,但不足以讓她在那個時代養活自己。


所以她選擇婚姻,且選擇有錢的豪門,這樣才能夠幫助自己和家裡人維持生計。

當勞裡指責她為錢而嫁給富人時,她很冷靜地分析了自己的境遇和社會環境。


雖然聽上去很現實,但處於那個時代,確實一種很上進的想法。

另外,雖然她一直暗戀著勞裡,當她看到勞裡整日酗酒、虛度青春時,反而是狠狠地教訓他,並表達對他的失望。


這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勞裡最後選擇了艾米,因為她雖然年紀要比勞裡小,但心智上卻成熟穩重很多,她用自己坦蕩的世故贏得了勞裡的尊重和愛。

這兩位人物的重塑,其實都是透露出一個道理——


想要實現婚姻自由,先實現財務自由。



獨立,是一種自我的選擇,她可以做她所願意成為的人,也願意為之承擔所有代價。


就像是這裡面最出彩的喬,為了不放棄自己做主的自由,她放棄那個愛她的男孩,獨自前往紐約追求自己的寫作事業。面對編輯的質疑,她也只能用男孩的筆名。

這些外界的壓迫和自我的掙扎,讓像喬這樣想要在社會獨立的女性倍感孤獨。

但即使是這樣,喬的最終歸宿只能是婚姻嗎?


過往的版本裡,無一例外都是大團圓結局,喬和教授最終會成為伴侶。

但在新版《小婦人》中,導演採用了開放式的結局,更有人稱之為「盜夢空間」式的結局。


她在與編輯討價還價時,插入了她前往火車追教授的橋段,這究竟是現實的敘述,還是喬順應出版商的要求編造出來的虛構情節?

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解讀。


但這樣摸稜兩可的結局,或許想傳達的只是一個信息:他們的浪漫故事點到為止,更重要的是,她作為作者作為女性,能夠書寫關於自己的故事。


而這個版本更美妙在於,人生的抉擇不止有喬這一種,可以像梅格一樣選擇家庭,也可以像艾米一樣選擇愛情。


沒有一個「道德標杆」左右著你的生活,更沒有人因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對方不同,就受到指責。尊重別人的選擇,即使是那種看上去很傳統的選擇,是我們所做最好的事情。


就像梅格和喬說的那樣:僅僅因為我的夢想與你的不同並不意味著它們不重要。

人物的新註腳,結局的新打造和敘事的新手法,都讓這部電影有了新的活力。


更重要是,這部新版中,每一位小婦人都堅定選擇自己的人生,並享受著其中的快樂與努力承擔其代價。


這,就是獨立的意義。


就像J·K·羅琳在紀錄片《哈利·波特中的女性》說的那樣,女人應當能隨心做自己的決定,她選擇在家或職場打拼,都是她自己的權利,絕不應受人指指點點。


這也是《小婦人》核心觀點。

相關焦點

  • 每個時代都需要重新解讀《小婦人》
    但導演卻用另一種方式去重新解讀這個故事,或許這樣的故事更加貼近作者的原意。該片一改從前按照時間順序推進的手法,改用了非線性交叉剪輯。所以一開始就能夠看到喬孤身在紐約寫作養家,梅格是生活拮据的家庭主婦,艾米在巴黎學畫,而貝思陷入重病……在冷色調的現實裡,再穿插回七年前四姐妹圍聚在火爐前嘻嘻哈哈的歡鬧。
  • 為什麼《小婦人》在每個時代都是值錢的芳華
    版BBC迷你劇中,四姐妹的演員都是90後出生,年齡不超過25歲,最多的是青春芳華。所有以前的改編和翻拍《小婦人》都匯集了當時最好的演員和主要的創作陣容。原來成功的秘密是什麼?為什麼《小婦人》如此成功如此繁榮?
  • 從鏡頭語言、角色刻畫、結局設計解讀新版《小婦人》的藝術魅力
    一部翻拍電影的成功,如果僅僅從主題上解讀它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挖掘出它更深層次的價值,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解讀。@清一的書房在剛剛落下帷幕的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2019版的《小婦人》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6項提名,最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 無數次翻拍的《小婦人》,為何值得每個時代最好的芳華
    2017年版四姐妹對《小婦人》的歷次改編和翻拍,都匯集了當時最優秀的演員和主創陣容。02 原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為什麼《小婦人》如此成功,長盛不衰?能夠吸引每個時代最優秀的電影人,將其作為藍本進行再創作。《小婦人》的成功,被很多「成功學」雞湯塑造成草根逆襲、寫作變現和女性獨立的典型。的確,作者奧爾科特一家就是小說裡馬奇一家的原型,家裡同樣有四姐妹,生活被貧窮困擾。
  • 請相信,即便是2020年,我們依舊需要《小婦人》
    況且,《小婦人》的影視改編每一版都很出色,尤其是1994年版本的《小婦人》,也是由女性導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掌鏡,打造了一部方方面面都上乘的佳作,所以在如此情況下,重新又翻拍一遍《小婦人》的確有點大費周章了。
  • 《小婦人》正在上映,盤點10個讓你愛上《小婦人》的理由
    無論哪個年代,女性似乎都難逃婚姻的道路,就算有選擇單身不婚的,也會因為世俗,而飽受非議的目光。婚姻被認為,是女人最終的歸宿,然而婚姻,對於女性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面對這些世紀難題,作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通過她的作品《小婦人》,向眾人展示了她獨特的見解。《小婦人》一經問世,備受追捧,被奉為女孩們的聖經,在風靡了一個多世紀後,於2019年再次被翻拍,搬上螢屏。
  • 解讀《小婦人》:「婦女感」就比「少女感」差嗎
    在最新電影版《小婦人》的開篇,傲慢的中年男書商用不容置喙的威嚴,向前來投稿的喬發出「命令」:她未來所創作小說女主角的結局,都不能超出結婚或死亡這兩個終極方向。即便心懷不甘,在作品得以發表的激勵下,喬仍然接受了這個要求,隨即手握稿酬愉悅飛奔於茫茫人海。
  • 《小婦人》每個女孩都值得看的電影
    今天想要和大家說的是1994版《小婦人》,其實《小婦人》這部電影已經被翻拍了很多次。最近一次我相信大家也有在熱搜上看到過它的身影,那就是2019版由甜茶出演,甜茶曾因《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收粉無數。電影改編自同名名著《小婦人》,有了一個好的基礎,這部電影就成功了一半。
  • 影片《小婦人》在同一舞臺上重新曝光了原片片段西爾莎·羅南和梅
    自從《小婦人》引入國內新聞曝光以來,該片的關注度一直在飆升。不僅《時代周刊》入選年度十大電影,也讓國內影迷翹首以盼。影片將於在北美影院上映,影迷們也將在battle中看到梅姨和羅南的實力。原來你就像「毒舌」梅姨:現實、強大、富有和任性由格蕾塔改編自執導的經典《小婦人》改編自講述了四姐妹堅守自我、努力追求夢想的勵志故事。
  • 《小婦人》:人物的新解讀
    其中包括一部是號稱超豪華「神仙陣容」的新版的《小婦人》——導演,處女作《伯德小姐》就展現強烈個人風格的新銳女導格蕾塔·葛韋格;扮演大女兒的,是大家喜愛和熟知的明星學霸艾瑪·沃特森;在過去的版本裡,馬奇姑姑都是比較片面的功能型角色。她會給予馬奇家一定的經濟援助,但同時也會插手四姐妹的戀愛婚姻。就像梅格選擇的對象不合適,她就一直在旁幹擾。
  • 新版的《小婦人》:優秀的翻拍電影 對原著全新的解讀
    新版的《小婦人》其實相對1994年版本有很多很多改變,包括敘事順序、角色刻畫、服裝、臺詞,基本上是一次全新的對原著的解讀。太喜歡這部名著了,《小婦人》電影也拍得這麼美,最新的改編版賦予了姐妹們前所未有的力量。
  • 《小婦人》:豆瓣8.1,從女孩到女人的轉變,看完感悟良多
    事實上,《小婦人》這部電影本身就是講述的成長,從女孩到女人的轉變。所以觀眾如果在不同的年紀,觀看也會有不同的解讀。年輕人看也許其中很多內容尚不能體會,但在經歷過很多事後,就能明白角色們的轉變。事實上,從被Jo拒絕到發現自己愛上Amy,這期間至少也有了一兩年的時間,很多人都可以結束一段感情重新開始。經歷過戀愛的人都知道,分手後幾個月再次陷入愛河也不是不可能。真愛並不是只有一次,理想的對象也不是一輩子只有一個。人生有無限的可能。也許一段感情的結束,正是為了下一段的開始。Amy長期以來一直是《小婦人》中最不受人喜歡的角色。
  • 多部好萊塢大片定檔,看到《小婦人》,我坐不住了
    今年,因為疫情原因,許多原本已經定檔上映的影片都不得不紛紛撤檔,而如今電影院重新開放,許多之前撤檔的影片也都重新提上日程,如《刺蝟索尼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喋血戰士》等等,還有《小婦人》,據悉,這部劇原本定於2月14日上映,但是由於疫情關係,所以便沒有上映,如今,這部劇由情人節檔期改為七夕再會。
  • 為什麼我們要再看一次《小婦人》?
    熱愛寫作的二女兒Jo,不僅是路易莎的化身,也鼓舞幾十代的女性,從西蒙娜·德·波伏娃、希拉蕊到派蒂·史密斯大力宣傳,更數度改編上大銀幕,更在諸多部分以自身觀點與現代視角的作家重新詮釋這部經典名著。所以,當世人懷疑21世紀邁入第三個10年,我們是否還需要另一版《小婦人》時,格蕾塔·葛韋格以口碑證明,經典依然深受喜愛,而且關於原著,除了親情和真善美,還有許多描繪,困擾許多人至今。對原著書迷來說,小說中讓人想念的姊妹親情與一場場舞會的青春悸動,《小婦人》都忠實呈現。
  • 【不推】《小婦人》翻新經典故事更有時代意義
    葛韋格版本的《小婦人》,從劇本、表演、配樂、攝影等各個方面一氣呵成,新的視角描繪這普通家庭中四姐妹的生活,鋪路給原著裡的女權意識理念隨劇情自由的展開,新鮮又忠於原著的風格。  就像兩年前她的導演處女作《伯德小姐》,葛韋格執導兼編劇的《小婦人》深具個人風格。
  • 豆瓣8.4《小婦人》:經典永不過時,不舍愛與自由
    想要挖掘更深層次的價值,需要從多個角度對這部經典進行解讀。@陳冰研經典著作《小婦人》是由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68年。或許由此也印證了一句話「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婦人」。
  • 奧斯卡最佳服裝獎出爐,《小婦人》靠歐式復古斬獲,劇照美成油畫
    《小婦人》的饕餮盛宴能捧得小金人回家,服飾監製傑奎琳·杜蘭在此片中表現了極高的職業素養,她曾在採訪中做出過相關解讀:「就像神話故事,不是嗎?很多事情反覆出現,我們可以去重複它,因為我們可以改變它,就像《小婦人》也在發生變化,這取決於我們是在怎樣一個時代打造它」。
  • 10個讓你愛上《小婦人》的理由,愛情並不是女人的全部
    美國小說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在1868年寫下的經典名著《小婦人》,這樣一本少女讀物竟曾6次被製作成同名電影和影集,在每個時代用最溫暖的文字教會少女們,關於愛情和平等、親情和責任、夢想和現實,還有生離死別、遺憾悔悟由西爾莎羅南、艾瑪沃森、弗洛倫斯皮尤主演的《小婦人》在2020年獲奧斯卡6項提名,但最重要的卻是「喬」這個角色的所代表的時代意義
  • 在《哈利·波特》結束後,「赫敏」艾瑪·沃特森,都做了些什麼?
    當看到《哈利·波特》中與她合作的演員們時,大多數人都知道丹尼爾·雷德克裡夫的近況,也有很多人知道湯姆·費爾頓和艾瑪·沃特森之間的親密友誼。但是,在離開了《哈利·波特》電影後,艾瑪·沃特森究竟在做些什麼呢?
  • 《小婦人》書評
    1、大女性時代的《小婦人》這個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背景下,充滿淳樸道德觀的家庭故事,寫於一百五十多年前,原著作者作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更是出生於19世紀30年代,距離我們將近一百年的光陰。所以暫時的妥協和轉圜是聰明的,無論是喬還是路易莎·梅,都在那個時代做出了兼顧理想和現實的正確決定。所以我們可以合理地聯想,如果喬筆下的故事裡,有「不得已」的結婚式大團圓結局。那《小婦人》這個故事的態度就是:浪漫愛只是事情的表面,永遠要超越簡單的甜愛,看到女性為了發出自己的聲音而進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