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看,為什麼社會對於男性的期望是隱忍、堅毅?

2020-12-13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前一段時間,在「《養生堂》專訪鍾南山院士」節目中,美女主持人的舉止引起了眾怒。

視頻中的鐘南山院士一臉疲憊,可美女主持人卻帶著職業化的笑容向鍾老提出問題:「您的眼眶溼潤了,能跟我們講一講為什麼嗎?」

視頻傳播開來之後,很多網友感到非常憤怒,紛紛指責女主持人。在經歷了網絡暴力以後,她恐怕哭都來不及了。

情感因素

疫情期間,全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鍾南山作為中國抗疫的總指揮官,肩負著保護全國人民生命安全的壓力,因此時刻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也讓他非常疲憊。

鍾老今年已經84歲,本該領著退休工資,高枕無憂地過他的老年生活,可在疫情的肆虐下,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衝上了一線,承擔起巨大的責任。

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以鍾老為代表的中國各行各業的人士也紛紛站了出來,希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鍾老無疑是非常偉大、博學、敬業的,他與那些無數的偉大歷史人物一樣,在人民的心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人們愛戴鍾老,在有關鍾老的新聞下面,總是清一色的「鍾老您辛苦了」、「鍾老也要注意身體」等類似的熱門評論。

所以,從情感上來說,人們不希望鍾老受到額外的採訪,而是希望他能有更多的私人空間,能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的身體。

人們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也希望鍾老能健康長壽,人們對自己安危的顧慮和對鍾老偉大精神的欽佩早已高度融為一體。

由於抗疫工作的辛苦,在路途中鍾老會選擇碎片時間小憩一會,醒來後又不得不快馬加鞭地進行研究工作,因此在這種節目中,鍾老一臉疲憊,主持人一臉笑容,兩人形成巨大的反差

主持人的表情與鍾老的表情不一樣,更是與全國人民的表情都不一樣,所以人們於情感上不會認同主持人,於認知上也不會認同主持人

心理因素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在什麼場合就該穿什麼衣服,就該說怎樣的話,就該做怎樣的表情,人們在特定情境中必須符合情境同一性,否則就會被人認為言行不當。

女主持人的行為雖然符合了其社會角色的特點,即身為採訪和主持的工作,但忽略了談話對象所處的心理氛圍,忽略了全國人民的心境。

此外,女主持人的問題也有不妥之處。鍾南山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曾說自己就是一名醫生,而醫生就是懸壺濟世、心繫人民的職業,鍾南山的眼淚,是人們失去親人、遭逢變故而痛苦的眼淚,也是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災難面前悲天憫人的高尚的眼淚。

因此,鍾南山淚眼模糊的那一幕深深刻進了人們的心中,那一刻,人們與鍾老的眼淚是相通的,沒有人不能理解鍾老的眼淚源自何處。

可女主持人卻帶著笑容問出這種問題,可謂是明知故問,更是在觸及鍾老的深層自我。從心理學的角度講,社會對於男性的期望是隱忍、堅毅,並且期望男性隱藏自己內心的情緒,「男兒有淚不輕彈」就是這個道理。

鍾老含淚不發,不僅僅因為他是眾人的主心骨,更是因為他作為一個普通男性與千千萬萬普通人是一樣的,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悲傷或是脆弱的內心,也不希望別人觸碰到自己的深層自我。

正如普通男性一樣,他們在悲傷、脆弱之時也不會號啕大哭,而是流下幾滴沉默的淚水,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問:你為什麼會流淚?相信每個男人都不會有回答的欲望,而是會保持沉默。所以說,女主持人問出這種問題是不恰當的。

其實,站在女主持人的角度講,她的笑容和採訪內容或許只是出於工作的原因,但在疫情肆虐這種敏感的背景下,公眾人物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人們細細咀嚼

作為一名專業的主持人,不僅應該在專業素養上提高自己,更應該把握談話對象的內心活動,甚至要把握觀眾的內心活動,考慮到當前的採訪是在怎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發生的。

只有將各種因素考慮進去,才能成為一名受大家喜歡的主持人,才能受到嘉賓和觀眾的認可。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為什麼男性更喜歡微胖的女孩子?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在當前的社會生活中,很多女性,不管處於什麼年齡段,都會十分嚮往骨感纖細的身材。更有甚者,會通過節食、暴走等極端的方式來追求一種獲得纖瘦體型的目的。除了女性本身,甚至是在大眾輿論當中,也漸漸出現一種「女性越瘦越美」的價值觀念。當然,在男性群體中,大部分男性對於此種體型並不感冒。
  • 為什麼男性都是「外貌協會」的?
    美女效應是商家們最喜歡用的營銷手段之一,因為美女最顯著的作用就是吸引眼球,將人群吸引過來就等於吸引了大量的潛在客戶;另一方面,美女與其他所有的美好事物一樣,讓人看了心情愉快,對於提升客戶的滿意度是有顯著效果的。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心理學原理——我們天生會對美好的事物產生好感,對長得好看的人同樣如此。
  •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看李佳琦直播的你在看什麼?
    每天晚上8點15分,約有500多萬人守在李佳琦的直播間裡,每逢節假日這個人數還會更多,時長4個小時的直播裡,每個在手機屏幕前的我們究竟在看什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看李佳琦直播的你在看些什麼?一、我們為什麼在直播間購買?
  • 心理學:如何成為他喜歡的類型?從戀愛心理學分析男性的戀愛觀
    男性在和女生戀愛之前的階段是戀愛的高峰期,與此相對,女生在和男性結婚之前的階段是戀愛的高峰期。對於有狩獵本能的男性來說,女生追到手中的瞬間是最快樂的。男性之所以對喜歡的女生進行猛烈的追求,是因為這種戀愛心理在起作用。
  • 知乎最高贊:你對這個社會最大的期望是什麼?
    在現以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中,我們對社會最大的期望也不一樣了,對於最高贊的回答,我的理解如下。 所以說我們的社會期望也是被當下的社會存在決定,從心理學層面就是對需求未滿足的一種表達。
  •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看職業發展、職業困惑?
    這一篇,從心理學的角度結合「冰山模型」裡提到的,最深層的人的心理「動機」,來分析作為職場中的我們,對於自己職業生涯該從哪裡角度去理解和分析。(結尾附上性格測試量表及如何發現自己潛意識的文章地址)先來幾個靈魂拷問:「 我是誰?我想做什麼?我能什麼?」
  • 為什么女人更喜歡錢而不是「帥」?心理學角度這樣解釋
    而對於女性而言,由於其能力地位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低於男人,所以女性更加看重男性的資源,也就是現在的金錢,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所以雙方在擇偶標準上出現了巨大的不同
  • 心理學:為什麼男性寧願選擇醜媳婦,也不選漂亮的女人當老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俗話說男性是視覺動物,那麼在選擇伴侶的時候,男性應該都會選擇漂亮的女性作為伴侶。但是生活中男性選擇的伴侶並不都是漂亮的伴侶,甚至在很多時候顏值更差的女性比顏值高的女性更加受男性青睞,這是為什麼呢?
  • 心理學角度分析:為什麼我們都喜歡熬夜
    熬夜文化在這個越來越快節奏的社會中正在扮演著越來越來要的角色。大家熬夜看劇,打開手機刷微博,看微信,玩遊戲等等。其實,很多人明明知道熬夜不好,卻還是控制不住想要熬夜的衝動。01 熬夜危害,熬夜猝死熬夜的危害大家都知道的:皮膚差、水腫、容易發胖,導致第二天沒有充足精力應對白天的事情等,甚至嚴重的還可能發生猝死的情況。
  • 教你從心理學角度,引導男生越來越愛你
    她不明白,為什麼她只是想讓對方用她所期待的方式,多愛她一點,多順著她一點,為什麼最後結果都成了這樣。其實,這樣的情況是一種叫做超限效應的心理現象:當一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度的不耐煩或者反抗心理現象。
  • (人才測評和心理學專業角度的詮釋,到位!)
    誠然,環境因素會影響人性格、體質的形成與發展,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寒冷地帶如俄羅斯人民性格堅毅、沉穩,而熱帶國家如巴西則人民熱情奔放、富有激情。    但這並不能作為「星座性格論」的有力論據。首先,「十二星座」源於西方文化,採用的是陽曆(也即公曆)來計算的,陽曆是全世界通用的,但同一日期的全球氣候卻是千差萬別的。
  • 男性為什麼一定要找女性結婚?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
    第一個原因在於,擁有長期穩定的性伴侶,女性擇偶的原則之一是承諾,女性偏好能夠做出穩定承諾的男性,因此男性為了吸引女性,提供婚姻的承諾就能增加自身的吸引力。 第二個原因是婚姻涉及了父子關係可信度,婚姻制度的演變過程是從母系社會逐步過渡到父系社會的。
  • TED演講: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品質是「堅毅」
    「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便歷經失敗,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這種品質就叫做堅毅,」Angela Duckworth在2013年TED演講時,給予Grit如是定義。 從2005年開始,Angela Duckworth一直致力於研究性格對於成功起到的作用。
  • 從心理學角度解析《小男孩》: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意義
    從心理學角度看,《小男孩》中爸爸對兒子的安慰是"羅森塔爾效應"一個十分成功的案例。在他人看來,只有爸爸一個人的安慰難以撼動孩子的整個人生,但是爸爸無私的愛和信念內化為了孩子心中積極的想法,這份小小的期待變為孩子成長的"助推器"。
  • 為什么女性更喜歡聲音低沉的男性?
    為什麼低沉的男性聲音會有如此撩人的效果?——————————————作為一個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播種者(是播種,不是傳播!我要讓心理學的知識開遍全國大地),今天我要用生猛的進化心理學來進行解釋!這是一個綜合了心理學、生物學、進化學和社會科學的迷之學科,顧名思義,就是「企圖用進化的思想對人們心理的起源和本質以及一些社會現象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
  • 魏坤琳: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我們之前做的一項基於80萬高中生的大規模調查顯示,心理學是他們感興趣的學科第一位,排在所有理工科其他學科之前。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其實,這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驚訝,因為這個調查中,我們問的問題是你對哪些科學問題感興趣。也就是說,你是否想通過系統的學習深入地了解自己。系統地學習,深入地了解自我,這本身是心理學的問題。那麼,心理學到底是什麼呢?
  • 情感專家從心理學角度為你分析:夫妻年齡相差多少,婚姻最幸福?
    在很多人的想法中,夫妻雙方年紀相仿,婚姻生活就不易有衝突,心理學的代群效應也驗證了此類想法,代群效應是指個體出生在特定時期並成長在歷史情境中所帶來的對個體發展研究的幹擾效應。簡單點說,小時候看同一出動畫、追同一名偶像、接受同一種教育模式……在相同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他們在未來的婚姻中也將有更多的默契,也更能理解對方。
  • 心理學:一個人過於隱忍,個性潛能將會受到壓制
    對於家境寬裕的人來講,在外面哪怕做了錯事,給人家賠禮道歉,實在不行還可以用金錢來賠償,容錯率就會更高,做事情就會更加大膽,個性也就更容易發揮出來。對於家境匱乏的人來講,之所以容錯率低,就是因為做錯了事情,對於整個家庭而言將面臨極大的壓力。在個性發展的關鍵期,個體應該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並且大膽探索新奇事物。
  • 從心理學角度看,如何區分同情心和同理心?
    在很多人看來,同理心和同情心是類似的概念,它們有相同的詞根,有基本相同的情感生發和觸發,但是,從心理學角度看,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到底什麼是孤獨感?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究竟什麼叫「孤獨感」?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諮詢師:在心理學上,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是一個人生存空間和生存狀態的自我封閉,孤獨的人會脫離社會群體而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