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婚姻中的兩個人的三觀就像繩子,只有互相緊緊纏在一起,才能承受住生活的壓力,也才能一直走下去。
如果三觀不一致,就會如兩條平行的直線,雙方無法溝通,無法做到齊心協力,這樣的婚姻很難承受住未來可能會出現的挫折。
什麼是三觀?通俗來講就是人身觀、世界觀、價值觀,簡單的意思就是性格、興趣、對同一件事情的觀點態度是否相符。
你喜歡健身,對方不喜歡,這不叫三觀不合,你喜歡健身,對方說你在浪費錢,這才叫三觀不合。
據統計,如今大齡單身青年已經有數千萬之眾,很多老人不理解,為什麼他們不找個伴侶快快樂樂過日子呢?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採訪,一個記者採訪一個未婚女青年,問她為什麼還不結婚?她說還沒遇到合適的?
記者問:「什麼樣才算合適呢?」
女子回答:「兩個人在一起要有話說,有共同語言,最重要是三觀一致。」
三觀一致真的很重要嗎?老一輩人認為不重要,他們覺得婚姻最重要的是忍讓,但在如今,它的重要性或許比想像中的還大。
結婚前,李曉和徐文是門當戶對的情侶,兩人是通過父母牽線搭橋認識的,在李曉眼中,丈夫徐文就像個弟弟,因為丈夫比她小三歲。
兩人學歷相仿,剛在一起時總有說不完的話題,讓李曉覺得她倆的三觀是一致的,雖然徐文性格有些方面不被李曉認可,但在父母勸說下,李曉覺得那些都是小事,婚後可以改變的,於是半年之後,兩人結婚了。
結婚時,徐文家買了一套房子加15萬彩禮,李曉家陪嫁一輛車和10萬嫁妝。
李曉以為結婚後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甜蜜的,畢竟她們有房有車,生活毫無壓力,但是結婚一年後,李曉卻覺得很疲憊。
她說,結婚一年兩人總是發生爭吵,丈夫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一點都不和戀愛時那般懂她、理解她,兩人在很多方面的觀念都不一樣,總的來說就是三觀不合了。
01、消費觀不同
首先是消費觀念不同,雖然他們現在有房有車,但李曉認為兩人還年輕,應該要努力工作,多存點錢,畢竟以後養孩子也是很大一筆開支。
但是徐文總是花錢如流水,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這讓李曉總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每次李曉讓徐文攢錢的時候,徐文總是很不耐煩嗯嗯的敷衍過去,之後該怎麼花就怎麼花。
02、生活方式不同
飲食觀念也不同,李曉喜歡自己在家做飯吃,徐文卻總喜歡吃外面的,尤其是路邊燒烤攤,李曉認為路邊攤不乾淨,常吃對身體不好,但是徐文卻覺得李曉有潔癖,嫌棄他吃路邊攤。
其實李曉只是為了他的健康著想,但徐文卻根本不理會她的良苦用心,對她做的一桌子菜餚瞅都不瞅一眼,這讓李曉很傷心。
除了飲食不同,家務上徐文從來不管,每天下班回家就知道打遊戲,所有的家務都落在李曉身上,而且一點不知道珍惜他人勞動成果,李曉辛辛苦苦才將房間打掃乾淨,不出三天就讓徐文弄得亂七八糟。
每當李曉讓他幫忙分擔家務時,徐文總是理直氣壯的說,結婚前我追你容易嗎?娶你不就是為了照顧家庭的嗎?
聽到這話李曉徹底生氣了,對徐文說,你天天只顧打遊戲,家務活一點不幫我,說話也愛答不理的,你這個態度咱們怎麼過下去?乾脆離婚算了。
沒想到徐文說了一句:離就離,反正我們三觀也不合,早離早省心。李曉一時的氣話最終成真。
三觀不合的婚姻,註定分道揚鑣!
有人說:夫妻想要三觀一致,其實只要在結婚前找個門當戶對的另一半就可以了。
但是,門當戶對並不能就讓兩個人三觀一致,只是更容易三觀相近而已。而且,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看法,以及成長所經歷的事。就像姐弟戀和「學歷」相差太多的夫妻,這些人就一定三觀一致嗎?其實很多都不是!
想要三觀一致的婚姻,首先,要用心去了解對方,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做?他的想法中是否有自己不具備的優點呢?
其次,願意為了對方而改變。世界上沒有三觀完全相合的人,如果兩個人能為了彼此而做出一定的改變,那麼兩人的三觀可以做到幾乎一致,這樣的婚姻才使人羨慕。
我是羽墨,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