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每天發布·或詩或文
用作者的詩意·填補生活的空白
現代作家文學
XIANDAIZUOJIAWENXUE
微刊
【作家文學】雜誌社
青海創作基地合辦
用手栽培你的理想生活
歡迎轉發現代作家文學
楓葉紅了的時候
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魏福春
楓葉紅了的時候。士雄老師問周四有時間嗎?那天晚上有應酬,正猶豫,告之去天平山當日5點半前回到上海。我點頭:好。
天平山我去過,還是30多年前,我們幾個文學青年坐著火車,興致勃勃地來到朋友蘇州親戚的家中,我們不是來旅遊的,而是找了這麼一個清靜的地方通宵達旦談創作。那是段愉快的時光,雖然之後各奔東西——有下海經商的,有出國留學的,真正意義上投身文學事業的幾乎沒有。但每每想起那些日子,依然有股激情在心頭湧動……是的,所有過去了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我們在蘇州待了三天,唯一的一次遊玩,去的就是天平山。只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天平山的模樣早已模糊不清,雖說之後多次去蘇州尋幽探密,然而再也沒有造訪過天平山。
言歸正傳。我們上午7點鐘出發,乘坐的是大巴,行程是直奔天平山,午飯後去木瀆古鎮漫步。不料車剛上高架就堵上了,消息傳來:大霧天氣,高速封路。一聲嘆息。好在司機靈活,當機立斷駛下高架,導遊也及時調整路線,先遊木瀆。
蘇州很近,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不過那是在高速上行駛,走地面——車足足開了有3個半小時,10點半方抵達目的地。
木瀆古鎮,別名瀆川,胥江,雅稱香溪,有「吳中第一鎮」、「秀絕冠江南」之譽。可惜我提不起精神,腦子裡一直想著,晚上怎麼辦?我是個時間觀念很強的人,答應了的事絕不會爽約,今晚顯然不可能準時參加朋友的聚會了。
我心不在焉,幾乎未作停留,匆匆走了個來回,我還想著抓緊時間往上海趕呢!這是想當然了。大家遊興甚濃,一個個興高採烈地走進古鎮的懷抱,我怎麼可能改變大家的遊程呢?那就順其自然。趕緊給朋友發去微信,朋友回道:沒事,不就是晚點嗎?我們等你。一陣感動。
到天平山,已是午後兩點。不是周末,也不是節假日,卻是大車小車,紛至沓來——正是楓葉紅了的時候,吸引了四方遊人前來觀賞。
沒有什麼比和大自然美景相處更令人愉悅的了!我興奮地沿著由山泉匯聚而成的十景塘、桃花澗轉了一圈,回過頭來不見王老師的身影,心想他在哪裡靜靜坐著飽覽這一幅山林秋色圖呢!便獨自往山上而去。
天平山不高,海拔201米。書載:天平勝景,一勝在奇石。這裡,奇石嶙峋,危聳峭峻,宛如封建時代大臣朝見皇帝時所用笏板一樣,層層疊疊,林立其上,其狀「若臥、若立、若搏、蟠拿撐柱、不可名狀」,故人們稱為「萬笏朝天」。二勝在清泉。其中尤以白雲泉著稱。該泉為山石裂隙中之水匯聚成泉,泉水常年不涸,水味甘洌,為飲用佳品。三勝在紅楓。由範仲淹十七世孫範允臨400年前自福建引種的三百八十餘株楓香樹,至今大都老而彌健,成為天平山的一大景觀。四勝在聖跡。自唐代以來,這裡留下了白居易、範仲淹、高啟、沈周、唐寅、文徵明、康熙、清高宗(乾隆)等歷史名人的遺蹟。
這一處處勝景我自然無法一一參觀、欣賞、感悟,只能走馬觀花。我分別在一線天、照湖鏡、鸚鵡石旁請遊人給我留了影,算是到此一遊,來過了。我的眼睛倒是沒有離開過楓葉,地上落葉繽紛,那是凋零的楓葉,而更多的楓葉在一棵棵或是連成一片,或是獨木成林傲然挺立的楓樹上。秋日經霜,層林盡染,楓葉紅得是那樣的鮮豔,那樣的熱烈,那樣的富有激情,又充滿浪漫……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我忽然有種依依難捨的感覺……
◆編輯:聖 湖◆設計:雅 韻
●作者:魏福春(凡生)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上海微型小說學會理事。出版有小說、小小說、散文隨筆集《夢開始的地方》《飄逝的夏日》《書房裡的香水百合》《辦公室裡的男孩與女孩》《門口有隻小白兔》。
●誦讀:人閒桂花落:王桂花,青海西寧人。西寧市朗誦藝術協會會員,作為一名朗讀者,嘗試著用聲音來詮釋文字的魅力;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堅信我手寫我心。歡喜活在自己的喜歡裡。
向默默耕耘的作者和支持我們的讀者致敬
《現代作家文學》微刊編輯部團隊
微刊投稿郵箱:294207938@qq.com
◆投稿須知:原創作品+作者百字內簡介+作者近期生活照一張。文責自負,自己校對。如20天內未刊發,請另投其他平臺。如有自願打賞,用於平臺維護。
◆【作家文學】雜誌青海創作基地團隊
◆總顧問:李成虎 青海省作協副主席
◆主 任:程啟宏 作家文學微刊主編
◆副主任:阿 甘 正平股份副總裁
◆現代作家文學微刊團隊
◆顧問:《作家文學》雜誌社常務社長 依凝
西寧市作協副主席 古明川
◆主編:《作家文學》雜誌社編委 聖湖雅韻
◆常務副主編:王瑄
◆編委會: 王瑄 張維春 阿甘 楊春蘭 (排名不分先後)
◆評論嘉賓:胡朝陽 尚雪梅 成永青 孤帆碧影王詠梅
◆平臺主播:根據需要臨時安排
圖片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魏福春:外公其人
魏福春 :常 店
現代作家文學活動掠影
現代作家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