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https://www.hearingtracker.com/best-hearing-aid-brands-in-2019#a-ease-of-fit
原作者:Abram Bailey(AuD, Hearing Tracker創始人)
翻譯者:井兮(ECNUer,天籟之音聽力師,言聽隨想創始人之一)
本文觀點不代表耳朵樹立場。
隨著全球聽力行業的蓬勃發展,眾多助聽器品牌、系列和產品層出不窮,讓大家眼花繚亂,難以選擇。為了選配到合適的助聽器,不知道你是否思考過這幾個問題?
哪個品牌的助聽器品牌最好?
如何選配合適的助聽器?
助聽器需要花費多少錢?
聽力師們更喜歡哪個品牌?
助聽器廠家、品牌和經銷商之間都是啥關係?
2019年哪些助聽器最值得期待?
先來看看第一個問題,然後再全面地研究下目前聽力行業中的主要製造商和品牌。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目前沒有公認的客觀方法來綜合評價一款助聽器的質量好壞。
但是呢,多數聽力師都認同「六大品牌」(「Big Six」)生產的助聽器都是高質量值得信賴的。如果選配這些品牌的助聽器,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助聽器的「六大品牌」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那這「六大品牌」都有哪些,它們出自哪些公司,又來自哪些國家呢?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目前索諾瓦第二大助聽器品牌優利康(Unitron)所佔的市場份額已經和唯聽(Widex) 相當。
大家都知道,優利康能夠和峰力共享多數核心科技,而且優利康推出了獨特的新技術福來FLEX:UPGRADE™,讓客戶能夠通過軟體升級的方式,用一款助聽器體驗到不同系列、不同等級助聽器的性能。
Hearing Tracker相信優利康應該被納入到「六大品牌」之中(或者稱之為「七大品牌」)。
很多人會在網上發自己的聽力檢查報告,詢問應該選配哪款助聽器。
但是再好的聽力專家也不能僅僅通過一份純音測聽報告來推薦助聽器,而是應該結合多方相關信息來進行判斷。
為了幫助大家在學會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助聽器,Hearing Tracker的合作夥伴Doctor Cliff, AuD製作了一期指南,總結了助聽器選配的六個關鍵點。具體如下:
1. 你的聽力損失情況——要根據聽損程度選擇功率適當的助聽器,輕度和中度聽力損失的話能夠有不同外觀不同大小的各種助聽器供選擇,而重度或極重度聽力損失就只能從大功率助聽器(多是耳背機)中來選了。
聽損程度也決定了是否需要定製耳模,如果聽損很重,就必須要使用耳模才能避免嘯叫。還有耳模是否要開通氣孔,開多大的通氣孔,都和聽力情況相關。
另外還要考慮你的言語理解能力能否讓你從助聽器中獲益,如果言語理解能力很差,配戴助聽器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2. 噪聲下的聆聽能力——在每次聽力評估時,都應該做下噪聲下言語測試。
如果能夠在測試中表現良好,那你在嘈雜環境也不需要擔心。如果測試中表現很差,那應該考慮使用一些功能來改善,比如電感拾音線圈,無線連接功能,麥克風,絡加筆等等輔件設備。
3. 助聽器的服務範圍以及售後——有些助聽器品牌或系列的銷售和服務是僅限於某些特定區域(或經銷商)的,其他地區無法進行售後服務。
即使能夠選配到很好的助聽器,也難以在別的地方保養、維修,還要考慮到他們人員退休、公司破產以及搬遷等的可能,都會是麻煩。
所以要儘量避免選配到這類有限制的產品(國內也有些經銷商銷售著某些大品牌的特供系列機器)。
4. 助聽器的重要功能——聽力師需要了解你具體的聆聽需求來確定哪些助聽器功能更適合你。比如眼睛好不好,手指靈不靈活,經不經常接打電話,看不看電影,去不去劇院,來往是否方便等等,如果選配的助聽器缺少了某個對你很重要的功能,很可能會影響到你的使用體驗。
當然,沒有一款助聽器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在選配中,要對自己所需的功能進行一個重要性排序。
5. 你的聆聽環境——要基於日常生活工作的聆聽環境來選擇相應性能的助聽器。
頂級機能夠讓你在不同的環境中都能體驗到良好的聆聽效果,但是如果你覺得難以承受頂級機的費用或者日常聆聽環境比較簡單,也不要非頂級機不可,基礎款的助聽器也是能夠有幫助的,只是在複雜聆聽環境的表現會有不佳。
所以選配助聽器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聆聽環境,如果本身的聆聽環境複雜,聆聽要求又高,不要為了省錢而選配檔次較低的助聽器。
6. 專業的驗配——選配助聽器過程中,聽力師需要通過一系列專業的檢查和評估來推薦和調試助聽器,包括但不限於全面的聽覺評估,需求評估,助聽器性能分析(以確保產品的質量),真耳分析和助聽器效果評估等等。
在整個過程中,聽力師的作用要比助聽器本身更加重要,選配合適的助聽器是必須遵循專業聽力師的指導。
為了了解在美國選配助聽器的花費情況,Hearing Tracker最近在美國聽力損失協會(Hearing Lo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幫助下進行了一項調查。
結果顯示,美國單個助聽器的總體平均價格為$2372(相當於人民幣16000元)。
Hearing Tracker對數百名聽力師進行了問卷調查(最近一次是 2018年8月的),以確定哪些助聽器品牌在以下指標上是最好的: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附:問卷調查的連結https://www.hearingtracker.com/audiologist-survey
聲明:調查結果僅反映所調查的聽力師們的態度, 他們不一定全面了解所有助聽器品牌。但是不管是好是壞, 每個聽力師都有自己的品牌偏好, 此項調查結果反映了這些偏好,對該調查結果請理性看待分析,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該調查屬於瑞銀集團的財產, 未經同意不可用於商業用途。
通過Hearing Tracker繪製的「聽力技術產業關係圖」,我們能夠有一個很直觀的認識:
(圖片來自Hearing Tracker)
Dr Cliff AuD 推薦了2019年最佳的7款助聽器。但是請記住,你可能並不適用於下面所討論的這些助聽器。如有相關聽力問題,還請諮詢專業人員!
過去的2018年裡我們已經見到助聽器行業中的一些新科技,但是2019年中還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技術。其實所有助聽器發展的目標都相同:如何在噪聲環境中獲得更好的音質和言語理解,但是它們為達到目標所做的努力並不相同,讓我們依次來了解一下這些助聽器都使用了哪些技術功能吧!
Top 7 優利康 迷你星·七星+(Unitron Moxi All)
(圖自優利康官網)
迷你星·七星+(Unitron Moxi All)可以無線直連具有藍牙功能的手機,免提通話,可充電,還能夠下載隨身聽力管家(優控+ app),掌握自我聆聽狀況。
但是它能夠入選TOP 7主要還是因為FLEX:TRIAL™ 福來,可以使用戶在任何地方體驗不同技術級別的助聽器帶來的不同聆聽效果。而且通過FLEX:UPGRADE™ 魔方可根據個人獨特的聆聽環境進行定製,如果未來用戶的聆聽需求發生變化,可以隨時進行定製升級,以滿足新需求。
就是說用戶選配了助聽器之後,可以在不更換硬體的情況下,通過軟體升級來達到更高檔次的功能。這樣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或者更有錢的時候)升級來滿足更高層次的聆聽需求。
TOP 6 唯聽 Evoke(Widex Evoke)
(圖自唯聽官網)
Evoke入選是因為它是全球首款具備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算法的人工智慧助聽器。
用戶可以通過SoundSense Learn手機App聆聽在相同環境下的不同A/B兩種聽力片段,從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微調設置。最多選擇20次,只需5分鐘,就能幫助機器智能學習,找到用戶的聆聽偏好,不斷微調完善聆聽體驗,實現個性化的音質,輕鬆引導用戶完美地達到聆聽意圖。
這將一定程度上減輕驗配師驗配的工作量和難度。
(圖自唯聽官網)
Top 5 斯達克 Livio AI(Starkey Livio AI)
(圖自斯達克官網)
從名字Livio AI就能看出這款助聽器的名字使用了AI技術,這是一款人工智慧和可穿戴設備的大潮下的「多用途助聽器」,除了使用實時聆聽技術還原自然聆聽之外,Livio AI 智能助聽器內置了身心健康檢測、語言翻譯、跌倒檢測預警、電機控制、雙向無線(手機 - 電視)、近場磁感應等技術。
它還可與三款無線配件(可選)一起使用,分別是 Starkey Hearing 電視、遙控器、以及帶麥克風的遙控器。
(圖自斯達克官網)
Starkey總裁Sawalich承認Livio AI助聽器並不適合所有人。理想的客戶可能是那些對科技相當精通,能夠自如地使用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而且可能擁有相對活躍的生活方式的人。他說,有些人可能並不需要助聽器很神通廣大,而可能只想要最基本的功能。
Top 4 峰力 鈦鬥(Phonak Virto B-Titanium)
(圖自峰力官網)
鈦鬥是唯一入選的定製耳內式助聽器。顧名思義,它是由鈦合金製成,採用醫用級鈦合金外殼,厚度僅有0.2mm,但強度卻提升了15倍,兼顧輕巧亦堅韌的高科技材質,也是目前市場上表現最好的 IIC助聽器。
不過它需要使用取更深的耳樣,最好能藉助鈦鬥驗配指導工具TFG測量適宜的耳道深度。還要說明的是鈦鬥並不適合極重度聽力損失的用戶。
Top 3 奧迪康 OPN(Oticon OPN)
(圖自奧迪康官網)
OPN從上市之後就一直是很受歡迎的助聽器。它的特色技術是360°開放聲音領航系統,通過多聲源接入技術與全新的集成語音增強算法,實現360°聲景體驗,分為「分析—平衡—降噪」三個步驟。
簡單總結:360度全方位聆聽、每秒掃描環境500次、以聲源為單位處理聲音、精準降噪, 使用戶聆聽更輕鬆,增強談話記憶、越是嘈雜環境越能體現出優勢。
無線技術方面使用的是雙無線技術,即近磁場感應技術(NFMI) + 低功耗藍牙(BLE)技術。不論是雙耳間機器的協同處理還是直連設備都完美兼容,雙耳協同,達到更好的降噪與空間感,實現 1+1>2,還可以直連外部設備,一秒讓助聽器變成藍牙耳機(目前僅支持IOS系統直連)。
Top 2 瑞聲達 LiNX Quattro(ReSound LiNX Quattro)
(圖自瑞聲達官網)
LiNX Quattro將使用全新的SmartRange™晶片,它的特點還是在於無線技術,無需使用任何額外輔件即可從iOS系統的設備中獲得優質的聆聽體驗,還與Google公司達成了技術合作,實現直連Android系統設備可期。
聆聽方面,它採用最先進版本的Surround Sound by ReSound™(ReSound環繞聲),能夠提供頂級音質的整合式聲音處理技術。
電池方面則是使用可充電鋰離子電池,3小時充電,電池續航時間可達30小時。
(圖自瑞聲達官網)
它還配備了聽力行業中最好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用戶可以使用多種方式來調整降噪和言語清晰度,切換場景,控制音量,打開麥克風等等。
它還有遠程調試功能,如果距離優秀的聽力師太遠,或者不方便趕到,可以在任何有網際網路的地方進行遠程調試。
Top 1 峰力 奧笛·神採(Phonak Audeo Marvel)
(圖片來自峰力官網)
奧笛神採基本上具備了所有新技術。它使用MFA廣域兼容技術,可以無線直連有藍牙功能的手機,無論您的手機是蘋果(iOS)還是安卓(Android)系統,甚至大部分老版本藍牙手機,只需輕按一鍵,助聽器就可以瞬間變成藍牙耳機,開啟免提通話功能。
(圖自峰力官網)
新的AutoSense 3.0無需用戶進行手動調節,能夠自動進行更好的調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音質比之前有了挺大的改善,比之前更加清晰, 飽滿。充電型搭載了峰力鋰離子充電技術, 只需一次簡單的充電,就能保障全天24小時使用無憂,更不用再為更換電池而煩惱,而且電池壽命長達6年以上。
這些都(將)是2019年最好的助聽器。哪一個更適合你呢?這要取決於你的喜好和需求,還有你的聽力師對每款助聽器的熟悉程度。
請記住,無論助聽器多麼棒,都需要專業聽力師進行選配,否則它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
-END-
寫在後面的話:完成翻譯初稿之後修修改改了一周,終於是完稿了,感謝期間曹夢薇的陪伴與理解。其實井兮本來想首發於我們好久沒更新的公眾號言聽隨想(SLH-Thinking)中的,但是耳朵樹有稿費啊!
PS:耳朵樹公眾號一直在面向耳科醫生、聽力師、聽損朋友及其家長們徵稿喔,徵稿信息詳見今日次條~
如果有什麼聽力相關的事情想交流分享探討,可以添加井兮微信哦,但是記得要註明你是誰和為啥加,不然井兮會害怕的。
井兮目前在天籟之音聽力上海虹口中心(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2261號嘉蘭大廈4B)工作,離得不遠的朋友們歡迎過去玩呀,免費保養助聽器,聽力檢查,試聽助聽器啥的都妥妥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