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提取安裝於林區的紅外感應自拍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攝到清晰的國寶級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
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徐仲庭攝影)
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數量極為珍稀。
據了解,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鄱陽湖平原與洞庭湖平原之間,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最大山脈——九嶺山脈的東段腹地,區內以中亞熱帶1000米以下的低海拔區域的典型原生性常綠闊葉林、丘陵河流溼地生態系統和珍稀野生動植物為主要保護對象,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7.82%,有野生高等植物2106種,佔江西省的41.2%;野生脊椎動物429種,佔江西省的50.4%,其中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有豹、雲豹、中華秋沙鴨、白頸長尾雉等4種。
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劉光選攝影)
白頸長尾雉別稱橫紋背雞,是大型雞類,體型大小和雉雞相似。雄鳥頭灰褐色,頸白色,臉鮮紅色,其上後緣有一顯著白紋,上背、胸和兩翅慄色,上背和翅上均具1條寬闊的白色帶,極為醒目;下背和腰黑色而具白斑;腹白色,尾灰色而具寬闊慄斑。雌鳥體羽大都棕褐色,上體滿雜以黑色斑,背具白色矢狀斑;喉和前頸黑色,腹棕白色,外側尾羽大都慄色。主要棲息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區的闊葉林、混交林、針葉林、竹林和林緣灌叢地帶,尤以闊葉林和混交林最為主。活動以早晚為主,常常邊遊蕩邊取食,中午休息,晚上棲息於樹上。以植物葉、莖、芽、花、果實、種子和農作物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 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的江西、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北部、湖南、貴州東部及廣東北部的山林。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