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和600萬差友一起玩轉科技~
Wintergatan 在瑞典語裡,意為 Milky Way ( 銀河 )。
同時,在瑞典, Wintergatan 還是一支來自哥德堡的後搖樂隊。
如果你因為喜歡後搖,一不小心打開了他們在 YouTube 上的主頁,你可能會一時間找不到方向,以為自己肯定是走錯了頻道。。。
視頻縮略圖裡沒有吉他、鍵盤、架子鼓,滿屏都是金屬彈珠、軸承、齒輪,各種新奇的機械機構似乎才是主題。
Wintergatan 的視頻主頁
你此時不禁疑惑,音樂呢?樂隊呢?這特麼真的不是一個手藝人的小作坊麼?
但別急著離開,沒人走錯了地方,是這支後搖樂隊有點過於特別。。。
那些看起來像是機械工程師家庭作業的複雜玩意兒,其實是樂隊自製的演奏樂器!
最開始這種 DIY 樂器只佔他們作品的一小部分。
像是做個簡化版的 「 八音盒 」,偶爾給現場表演增加一抹點睛之筆。
那個手搖是樂器,就是樂隊自製的 「 八音盒 」
或者把各種揚聲器,調節器拼接在一起,給自己搭一架可以指彈的電子小提琴。
有時候也走走極簡風,直接上原裝,不對發聲物做任何改造,好好欣賞一下物體的本來的聲音。。。
說來讓人哭笑不得,慢慢的 Wintergatan 發現,他們做的這些 「 手工 」 主題視頻比團隊正兒八經的演唱會視頻播放量高多了。。。
動不動就是好幾十萬的播放,還給樂隊賺了不少粉絲。
他們的 YouTube 頻道已經有了 100 多萬訂閱
既然已經走上了一條歪路,那就 「 歪打正著 」,挑戰點兒高難度的樂器吧!
16 年,Wintergatan 自己建模、3D 列印材料、切割模具,打造了一個全機械式的龐然大物 —— Marble Machine( 一個用上了 2000 顆彈珠的巨型樂器 )。
團隊拍了一支用 Marble Machine 演奏的視頻發布到油管上,沒過多久,竟然收穫了 1 億多的播放量。。。
要知道對於一個不起眼的小樂隊,訂閱不過剛滿百萬的頻道來說,這個播放量在整個 YouTube 都算得上牛逼了。
YouTube 訂閱量第一的博主 PewDiePie
最高的一個視頻也不過 1.8 億播放量
操作跟手搖八音盒類似,初代的 Marble Machine 需要人工拉動傳送帶才可以帶動各個齒輪、零件運轉發出聲音。
一臺機器能同時發出風鈴、馬林巴琴、吉他、電子樂,一個人就能完成一場音樂會!
而就在前幾天,Wintergatan 升級了 Marble Machine,新的傢伙,做工更精緻,體積也更大了!
瞅瞅這精密的結構,這原生的木質與金屬搭配出來的十足的蒸汽波風。。。
這次的 Marble Machine 二代目,不僅沒禿,還更強了,它比初代足足多了 3 種聲音!
八音盒般叮咚的聲音,其實靠彈珠敲打下方的金屬撥片產生。
而運送彈珠的傳送盒,則負責發出整齊規律的唰唰聲。
各種金屬結構敲擊,彈珠沿著軌道滑落,引起強迫症的絕對舒適。
鼓聲也有了,整個龐然大物全是 Wintergatan 手工製作的,這個小鼓也不例外。
唰唰唰,嘣嘣嘣,叮叮咚咚,配上悠揚的旋律,可能這就是可以把凝聽者帶到天籟之境的演奏吧。
想純手工製作這麼一個大傢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
從畫圖紙、設計彈珠的行走路徑、3D 建模、切割、安裝,一個團隊,四雙手,一氣呵成。
很。。很硬核了。。。
更騷的是,不僅自己做,Wintergatan 還錄了很詳細的教學視頻。。號召同樣硬核的音樂玩家或者手工藝人跟著他們一起自製樂器。
在這些視頻裡,你甚至可以學到磁力的運用。。。
比如,為了不讓彈珠過於分散,易於控制,他們在零部件裡都悄咪咪加上了磁鐵,用來聚合彈珠,想不到吧~
Wintergatan 用這一系列設計精巧的樂器,歪打正著,跑進了建築工程,手工藝人的大門。
最後還通過這些樂器讓樂隊和音樂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這也算是曲線救國了吧。有意思。。。
「 不會 3D 建模的鼓手不是好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