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越疆科技正式發布了 CR3、CR10、CR16、MG400 四款機械臂產品,從而擁有從500g到16kg的負載的協作機器人全產品矩陣,形成安全、易用、品質、設計、生態五大產品力。
四款新品最低售價接近萬元
作為越疆科技系列協作機器人最新力作,R3、CR10、CR16特色鮮明。其中,
CR3額定負載3kg,最大臂展795mm,定位精度±0.02mm,末端最大速度達到2m/s,該款小型機械手臂主要面向商業新零售應用,適用於奶茶店、咖啡店、無人零售等一米內小空間;CR10額定負載10kg,最大臂展1525mm,定位精度±0.03mm,最大工作速度4m/s,主要面向傳統工業、服裝紡織、食品包裝等領域的碼垛、搬運、上下料等場景;CR16額定負載16kg,最大臂展1223mm,定位精度±0.03mm,最大工作速度達到3m/s,適用於汽車行業、半導體行業的工具機拾取、碼垛、大幅在搬運等場景。
此外,越疆科技還同步推出旗下新一代桌面級協作機械臂——MG400。MG400重量8kg,最大負載750g,最大臂展440mm,超過工人在作業中的實際手臂長度,重複定位精度±0.05mm,底座面積尺寸小於一張A4紙,可輕鬆集成到現有生產環境,專為多樣、小量自動化生產而生。
發布會上,越疆科技CEO劉培超指出:「五年前,越疆開創了桌面級機械臂,這次針對更多行業場景推出了人機協作型的新產品,延續桌面級產品 '省' 的理念,以省空間、省成本、省人力、省時間為目標。」據悉,這款產品不僅可應用於工業領域,還可以廣泛應用於自動化測試、無人零售新消費、醫療等方面。
MG400搭載了振動抑制算法,穩定時間加快60%,殘餘震動減少70%,同時搭載了TrueMotion動力學算法,從而可靠保障軌跡精度。MG400支持手持示教,通過自身重力補償實現輕巧柔順,示教時間降低80%。在碰撞檢測方面,相應閾值<12N,使得人機協作更安全。通過PC與移動端兩個平臺,3種編程方式,適合不同層級的編程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發布的桌面級協作機械臂新品——MG400,售價僅為12,980元,著實讓業界驚嘆。其接近萬元的終端售價,在極大降低了中小企業自動化生產門檻的同時,這一定價策略或對國內的小型桌面協作機械臂產品造成一定衝擊。
即便是這樣的價格定位,未來遠還沒有止步。據劉培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3-5年,當這款產品出貨達到10萬臺時,價格有望會降至1萬元,規模效應帶來價格降低,因為B端產品不像C端產品,它的規模非常快,B端的產品現在降成本主要是通過自主研發。」據悉,截至目前,越疆科技協作機器人出口全球140個市場,累計出貨量高達30000臺,出貨量位居行業第一。
市場競爭激烈 廠商如何應戰
2020年全球蔓延的疫情倒逼製造業加速自動化進程,以維持高效生產,由此帶來了機器人藍海市場的再次放大,尤其在中國。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1-10 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 18 萬,同比增長 21%,前 10 個月機器人廠商營收接近 400 億,實現利潤 9.2 億,是今年少有的正增長行業。在中國製造業轉型的背景之下,自動化進程只有一個快進鍵,工業機器人持續增長的勢頭有望繼續保持。
作為工業機器人的一個分支,協作機器人憑藉其易於安裝,靈活部署,可以與人一起工作,因而擁有比傳統工業機器人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數據顯示,雖然去年全球機器人銷量 37.3 萬臺,同比下降 12%,但協作機器人卻逆勢增長 11%,市場佔比逐年上升。
製造業對工業協作機器人的需求高漲,使之成為推動產業轉型、提升競爭力的核心引擎之一。越來越多的製造商選擇將重量較輕、成本較低的協作機器人引入企業。在降低投入成本、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同時,提升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會上,據GGII所長盧彰緣在做主題《2020年協作機器人行業分析報告》分享時表示:」協作機器人成本由2014年接近21萬,下降到2020年的11.65萬。」同時,盧彰緣在報告中還指出,2018年全球及中國市場協作機器人廠商數量分別不低於60家、40家,而到2020年更是增長至不低於110家和75家。因此,不難看出,行業內廠商的不斷湧入,新舊勢力相互廝殺,讓協作機器人的終端價格持續下跌。
對於行業競爭越來越大,協作機器人價格持續走低,有的廠商可能選擇往系統集成方向走,而有些廠商或選擇向上攀升,比如開發一些機器人控制系統等。那越疆科技如何面對這種抉擇呢?對此,越疆科技CEO劉培超表示:「諸多國產廠商進入這一領域,規模化會極大拉低、降低了整個供應鏈的成本,而對我們國產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促進。」劉培超指出,國產品牌協作機器人出貨量已遠超國外同行,因為協作機器人這一領域有兩大競爭力,一是硬體成本的競爭,現在很多廠家都能做到幾萬的成本;二是更多是軟體層次的競爭,一款產品做出之後它的穩定性、精度,整個使用性,還有給用戶帶來真實的價格,這些都無法用短期的價格來衡量。劉培超希望這一行業是經過短暫的競爭之後,能夠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真正能夠把中國的協作機器人的質量做起來。因為這麼多年我們需要一家中國品牌的機器人廠商能夠去走向世界,能夠跟四大家族或者國際上其他廠商同臺競技。
與此同時,劉培超還表示:「越疆未來的規劃也是產品力,非常注重產品力的研發,未來越疆會持續為行業推出更加有競爭力,更加適用性,更加應用性的產品。對於集成這個角度來講,越疆科技是希望跟更多的集成商建立合作關係,讓他們用更好的產品,縮短他們的服務成本,降低他們服務的時間,能夠更好在他們服務的客戶中有領先的優勢。」
結語:
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布局中,將推進傳統製造業優化升級放到了核心地位,打造「智能製造」一度成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內容。21世紀歐美「再工業化」經濟發展模式的出臺,也象徵著對傳統工業模式的改造振興的起步。在以創新驅動為發展動力的新型實體經濟模式中,「新一代機器人」已經作為全球製造大國不約而同的聚焦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