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機器人售價持續走低 本土廠商該如何發力

2021-01-08 獅門

12月22日,越疆科技正式發布了 CR3、CR10、CR16、MG400 四款機械臂產品,從而擁有從500g到16kg的負載的協作機器人全產品矩陣,形成安全、易用、品質、設計、生態五大產品力。

四款新品最低售價接近萬元

作為越疆科技系列協作機器人最新力作,R3、CR10、CR16特色鮮明。其中,

CR3額定負載3kg,最大臂展795mm,定位精度±0.02mm,末端最大速度達到2m/s,該款小型機械手臂主要面向商業新零售應用,適用於奶茶店、咖啡店、無人零售等一米內小空間;CR10額定負載10kg,最大臂展1525mm,定位精度±0.03mm,最大工作速度4m/s,主要面向傳統工業、服裝紡織、食品包裝等領域的碼垛、搬運、上下料等場景;CR16額定負載16kg,最大臂展1223mm,定位精度±0.03mm,最大工作速度達到3m/s,適用於汽車行業、半導體行業的工具機拾取、碼垛、大幅在搬運等場景。

此外,越疆科技還同步推出旗下新一代桌面級協作機械臂——MG400。MG400重量8kg,最大負載750g,最大臂展440mm,超過工人在作業中的實際手臂長度,重複定位精度±0.05mm,底座面積尺寸小於一張A4紙,可輕鬆集成到現有生產環境,專為多樣、小量自動化生產而生。

發布會上,越疆科技CEO劉培超指出:「五年前,越疆開創了桌面級機械臂,這次針對更多行業場景推出了人機協作型的新產品,延續桌面級產品 '省' 的理念,以省空間、省成本、省人力、省時間為目標。」據悉,這款產品不僅可應用於工業領域,還可以廣泛應用於自動化測試、無人零售新消費、醫療等方面。

MG400搭載了振動抑制算法,穩定時間加快60%,殘餘震動減少70%,同時搭載了TrueMotion動力學算法,從而可靠保障軌跡精度。MG400支持手持示教,通過自身重力補償實現輕巧柔順,示教時間降低80%。在碰撞檢測方面,相應閾值<12N,使得人機協作更安全。通過PC與移動端兩個平臺,3種編程方式,適合不同層級的編程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發布的桌面級協作機械臂新品——MG400,售價僅為12,980元,著實讓業界驚嘆。其接近萬元的終端售價,在極大降低了中小企業自動化生產門檻的同時,這一定價策略或對國內的小型桌面協作機械臂產品造成一定衝擊。

即便是這樣的價格定位,未來遠還沒有止步。據劉培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3-5年,當這款產品出貨達到10萬臺時,價格有望會降至1萬元,規模效應帶來價格降低,因為B端產品不像C端產品,它的規模非常快,B端的產品現在降成本主要是通過自主研發。」據悉,截至目前,越疆科技協作機器人出口全球140個市場,累計出貨量高達30000臺,出貨量位居行業第一。

市場競爭激烈 廠商如何應戰

2020年全球蔓延的疫情倒逼製造業加速自動化進程,以維持高效生產,由此帶來了機器人藍海市場的再次放大,尤其在中國。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1-10 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 18 萬,同比增長 21%,前 10 個月機器人廠商營收接近 400 億,實現利潤 9.2 億,是今年少有的正增長行業。在中國製造業轉型的背景之下,自動化進程只有一個快進鍵,工業機器人持續增長的勢頭有望繼續保持。

作為工業機器人的一個分支,協作機器人憑藉其易於安裝,靈活部署,可以與人一起工作,因而擁有比傳統工業機器人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數據顯示,雖然去年全球機器人銷量 37.3 萬臺,同比下降 12%,但協作機器人卻逆勢增長 11%,市場佔比逐年上升。

製造業對工業協作機器人的需求高漲,使之成為推動產業轉型、提升競爭力的核心引擎之一。越來越多的製造商選擇將重量較輕、成本較低的協作機器人引入企業。在降低投入成本、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同時,提升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會上,據GGII所長盧彰緣在做主題《2020年協作機器人行業分析報告》分享時表示:」協作機器人成本由2014年接近21萬,下降到2020年的11.65萬。」同時,盧彰緣在報告中還指出,2018年全球及中國市場協作機器人廠商數量分別不低於60家、40家,而到2020年更是增長至不低於110家和75家。因此,不難看出,行業內廠商的不斷湧入,新舊勢力相互廝殺,讓協作機器人的終端價格持續下跌。

對於行業競爭越來越大,協作機器人價格持續走低,有的廠商可能選擇往系統集成方向走,而有些廠商或選擇向上攀升,比如開發一些機器人控制系統等。那越疆科技如何面對這種抉擇呢?對此,越疆科技CEO劉培超表示:「諸多國產廠商進入這一領域,規模化會極大拉低、降低了整個供應鏈的成本,而對我們國產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促進。」劉培超指出,國產品牌協作機器人出貨量已遠超國外同行,因為協作機器人這一領域有兩大競爭力,一是硬體成本的競爭,現在很多廠家都能做到幾萬的成本;二是更多是軟體層次的競爭,一款產品做出之後它的穩定性、精度,整個使用性,還有給用戶帶來真實的價格,這些都無法用短期的價格來衡量。劉培超希望這一行業是經過短暫的競爭之後,能夠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真正能夠把中國的協作機器人的質量做起來。因為這麼多年我們需要一家中國品牌的機器人廠商能夠去走向世界,能夠跟四大家族或者國際上其他廠商同臺競技。

與此同時,劉培超還表示:「越疆未來的規劃也是產品力,非常注重產品力的研發,未來越疆會持續為行業推出更加有競爭力,更加適用性,更加應用性的產品。對於集成這個角度來講,越疆科技是希望跟更多的集成商建立合作關係,讓他們用更好的產品,縮短他們的服務成本,降低他們服務的時間,能夠更好在他們服務的客戶中有領先的優勢。」

結語:

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布局中,將推進傳統製造業優化升級放到了核心地位,打造「智能製造」一度成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內容。21世紀歐美「再工業化」經濟發展模式的出臺,也象徵著對傳統工業模式的改造振興的起步。在以創新驅動為發展動力的新型實體經濟模式中,「新一代機器人」已經作為全球製造大國不約而同的聚焦重點。

相關焦點

  • 協作機器人步入黃金期,廠商抓住這三點快速建壁壘!
    協作機器人步入黃金期,廠商抓住這三點快速建壁壘!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1-10 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 18 萬,同比增長 21%,前 10 個月機器人廠商營收接近 400 億,實現利潤 9.2 億,是今年少有的正增長行業。在中國製造業轉型的背景之下,自動化進程只有一個快進鍵,工業機器人持續增長的勢頭有望繼續保持。
  • 詳解售價萬元級別的新品協作機器人
    前言 作為桌面級機械臂的開創者,越疆科技經過五年精心打磨,再次創新突破,MG400具有工業級品質性能,專為多樣化、小批量的自動化生產需求而生,售價僅12980元。
  • 可拓展,可持續,艾利特協作機器人全新CS系列來了!
    (艾利特CS系列協作機器人從硬體到軟體全面革新,4大指標對標國際水平)作為有著17年技術積累的協作機器人廠商,這款平臺級CS協作式機器人新品能否成為艾利特繼2019年聚焦協作機器人賽道以來的成果集中體現?是否也將標誌著艾利特在協作機器人技術和產品力上再進一步?我們表示期待。
  • 協作並聯,重新註解並聯機器人|並聯機器人|勃肯特|工業機器人|...
    2012年,隨著ABB專利解禁,國產並聯機器人逐步發展起來;2018年,全球並聯機器人銷量突破1.6萬臺;2019年,中國並聯機器人廠商數量超過60家,並聯機器人市場的發展速度堪比其工作運行速度。因此,勃肯特協作並聯機器人可高效解決在狹小的空間內,單臺效率不夠,兩臺安裝空間不夠的應用難題,並且實現多機協作。
  • 以「雜草精神」打造平臺級協作機器人
    如何引爆協作機器人市場? 成立於2008年的優傲機器人,是世界上最早一批研發和製造協作機器人的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協作機器人廠商。以其近3年的全球銷量為例,年複合增長率達50%,截至2020年年中全球累計銷量45000臺。
  • 協作機器人未來可能會誕生萬億級的現象級市場
    協作機器人未來可能會誕生萬億級的現象級市場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2021-01-05 15:00:27 協作機器人未來可能會誕生萬億級的現象級市場。
  • 協作機器人助力物流業提速,提高500%產能
    美國DCL Logistics物流公司需要一個靈活的自動化系統,該系統需與現有的工作單元設置相結合,並在公司的訂單履行中心準確處理貨物的揀選和包裝。該公司部署了優傲機器人的UR10e協作機器人,提高了500%產能,節省了50%的勞動力,投資回報周期僅為3個月,且訂單準確率達到了100%。
  • 自主性不等於智能,iRobot欲賦予掃地機器人更高級的協作智能
    「iRobot對於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有延續多年的完善的發展藍圖,我們很清楚技術應該如何迭代,才能不斷提升機器人的智能及功能。」Colin補充道,「機器人智能尚處於早期階段,這將是一個持續進化的過程,我們仍在走在這條進化之路上。」
  • 依託自動化能力,這家公司想讓其協作機器人成為生命科學基礎設施
    北京鎂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鎂伽」)於疫情期間推出的核酸檢測前處理系統試圖解決上述難題:其通過機器人技術實現了「分杯」過程的自動化,在確保檢測人員安全的同時,也極大提升了分杯的效率。據鎂伽創始人兼CEO黃瑜清介紹,該處理系統每天可處理13000管核酸檢測樣本,相較人工效率提升近20倍。北京、河北等地區,目前已經有近20家醫院裝備了核酸檢測前處理系統。
  • 協作機器人在2020年的3大標籤
    圖源:艾利特機器人2020年是協作機器人爆發的大年,從2018年初大約只有15家主流協作機器人廠商,一夜之間市場已經出現了超過75家協作機器人本體企業進入賽道。第三季度結束,全國規上工業企業的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18.2%,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48.4%,市場似乎感受到了終端需求逐漸釋放的信號。(數據引述自高工GGII)而協作機械臂作為最類人手且具有開放性的產品,未來無論是結合5G和遠程操作可應用的場景,還是替代人手用於自動化改造,協作機器人為我們帶來了很多想像空間。
  • 全球機器人「空降」東莞
    第六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簡稱「智博會」)在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正式開館!展會將持續3天,其間精彩不斷,這些亮點不容錯過!本屆智博會由東莞市人民政府主辦,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厚街鎮人民政府、東浩蘭生集團上海工業商務展覽有限公司、漢諾瓦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承辦。
  • 協作並聯機器人新品發布——勃肯特開啟並聯機器人新紀元
    2020年9月16日11點11分,勃肯特協作並聯機器人新品發布會在工博會8.1H C204全球首發。勃肯特董事長王嶽超,高工機器人總經理羅思娜等領導以及客戶親臨現場為勃肯特協作並聯機器人新品發布揭幕。   同時,我們的協作並聯機器人還能泡咖啡,現場勃肯特協作並聯機器人和美眉合作了一把,給美眉泡咖啡,請美眉喝咖啡…無縫配合動感十足。話不多說,先來通過視頻感受一下現場的魅力!
  • 優傲機器人向德國公司交付其第50,000臺協作機器人 迎來裡程碑
    第50,000臺UR 協作機器人交付於德國製造商VEMA GmbH,以助力實現更高的生產率和提升安全性。協作機器人仍是工業自動化領域中增長最快的部分,預計在2020-2025年期間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為30.37%。
  • 協作機器人在服務領域的應用與突破
    在2020高工機器人&高工移動機器人年會上,遨博智能華南區銷售總監李桂瑤指出,協作機器人作為工業機器人的重要細分產品,與傳統工業機器人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協作機器人破「欄」而出的特性,能夠在非結構化和動態不確定、隨機環境中使用,這就為協作機器人在服務領域的應用帶來了無限可能。
  • 獨家|艾利特CS系列機器人來了!協作機器人竟然能夠如此簡單!
    但事實證明,協作機器人市場爆發並不依靠單純的功能和低價策略,一些早期的國產機器人公司發展至今已經有5、6年歷史,但即便是目前銷量第一的國產協作機器人企業,在國內的銷售額也未達到協作機器人創始者UR的一半,但價格不到UR的50%,這充分說明了目前國產機器人戰略不但無法搶佔現有協作機器人存量市場,也不能因此開拓可複製的、批量的應用場景。
  • 本土協作軟體Team+將推軟體交換機功能,企業內部分機也可以整合到...
    老牌本土企業級協作軟體Team+最近揭露了明年發展策略,搭上後疫遠端工作和轉型協作需求,今年完善了SDK和API串接框架,也開始自己研發視頻通訊引擎,明年準備加碼擴大研發團隊的規模,計劃增加一倍開發人力,還將推出新的經銷制度,來加快客制導入金控、大型醫療等各垂直產業中大型的速度。
  • 大疆教育持續發力,聯合華東師大出版社推出「機器人與人工智慧...
    「頭腦聰明的機器人」「四肢靈活的機器人」「搖頭晃腦的機器人」「機智敏銳的機器人」五個項目學習單元展開,希望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利用圖形化編程工具編程,控制機器人完成規定的任務;《機器人與人工智慧進階教程》則側重於人工智慧教學部分,以「我們身邊的人工智慧」「能看懂標籤的機器人」「自動駕駛的機器人」「隨聲而動的機器人」「運籌帷幄的機器人」「精彩紛呈的機甲賽」等項目學習單元展開,讓學生們掌握人工智慧的涵義和基本原理
  • SLG走低之後,國內廠商開始青睞的歐美女性遊戲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W告訴記者,美國SLG市場在去年5月份達到頂峰,而從那時起至今則持續走低,近來表現疲軟。記者觀察頭部產品的表現發現,截至目前只有supercell的《部落衝突》尚能躋身美國iOS暢銷榜前10。具體地,就近三個月美國iOS暢銷榜排名來看,《火槍紀元》排在20名左右,《王國紀元》排在25名左右,《阿瓦隆之王》排在35名左右,《戰火與秩序》排在70名左右,均不能稱作爆款,其中尤以《列王的紛爭》的疲軟為最,《列王的紛爭》曾打入美國暢銷榜前10,最巔峰時期在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其間基本維持在暢銷榜15名以內,而其後排名持續走低,近三個月來多徘徊在40-100名之間,目前甚至已經跌出前
  • 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復甦,機器換人與國產替代雙重驅動加速
    1.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復甦機器換人與國產替代雙重驅動1.1.工業機器人行業拐點已到疫情不改復甦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速從2017年年底開始逐漸放緩,自2018年9月起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進入負增長,行業持續低迷,這主要是因為工業機器人作為典型的通用設備,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受下遊諸如汽車、3C等行業景氣度的影響較大。
  • CES 2020前瞻:蘋果時隔27年回歸、無人駕駛、機器人廠商扎堆!
    據統計,CES 2020有5187家廠商參會,同比增加12%,創歷史新高。不僅有英特爾、AMD、LG、微軟、三星、索尼,還有聯想、創維、TCL、華米科技、地平線等國內著名科技公司參與,蘋果也罕見地宣布回歸CES 2020。此外,5G、智能家居、健康護理、機器人、電動汽車都將是核心看點。在這場年度科技盛會中,科技廠商們將怎樣立下「新年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