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就要好貨小編:脫襪子全旋。
最近我一直在刷一個人的抖音帳號。
大能的玩表日記。
一個超級專業的玩表人!
也是一本正經說騷話的男人!
當然, 除了他的人設被小編吸引以外,還有他極其牛X的表知識。
什麼四分之三夾板、黃金套筒、鵝頸微調都是他這邊學來的知識點!
扯遠了,我們言歸正傳。
今天我們想聊聊:
戴2千塊和2萬塊手錶到底有什麼區別?
先舉個例子:
你花一個億買個雞缸杯,肯定不如用一千塊的膳魔師保溫杯泡枸杞好用。
花幾百萬買輛概念車,肯定不如幾萬塊的五菱宏光開起來爽。
而戴上幾萬塊、幾十萬的機械錶、陀飛輪手錶,走時還不如幾百塊的電子表精準!
況且,兩者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你戴幾十萬的表,你的時間就比帶幾十元表的人多。
但,為什麼還是有人不遺餘力地追求好表、貴表呢。
為什麼呢?
其實,
現在的表,我們除了看時間,還有其他的價值追求。
回到2千的表和2萬的表。
首先,2萬的表在機芯、做工、穩定、耐用、精準度等肯定比2千、2百的手錶做工更好。
譬如,好的機芯,它是多道工序打磨過的。
而且,設計相對複雜,走時就更精準。
打磨精細度更高,更防水等。
另外,還是我們自身對手錶的審美需求變化。
比如,年輕時候的你,可能喜歡方便、快捷,首選石英表(譬如卡西歐電子表),同時還要有親民的價格、時尚的造型等特點,更加適合追求手錶實用性的人群。
而隨著你接觸手錶文化越多後,你會發現機械錶才是藝術品。
外形精美、設計技術含量高、可玩性更大,而一些高檔機械錶還具有很好的收藏價值。
最後,就是虛榮心和浮躁的社會階級感。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上,當人們不了解一個人的時候,會根據其他物件來判斷他的財富價值和社會地位。
譬如理察米勒,據說它已經被公認為進入億元富翁圈的門票。
或許他們根本不了解很多表背後的歷史底蘊和技術內涵,但是他們為了彰顯自己的財務價值,為了擠進某種層面的社會層次,去買了各種名表。
但,小編忠心說一句:
千金難買心頭好,但不要打腫臉充胖子。
下方留言區說說你最想買的一塊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