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720天】
快與慢
各有自己的張弛之道
我希望自己
能夠快速有效率做事
也能夠悠閒且緩慢地享受生活
後者
我正在鍛鍊自己
班級群裡在討論關於慢性子的事情,謝老師說他在刻意鍛鍊自己慢下來,在做家事時慢下來,專注一事,以修行的心刻意讓自己變慢:努力把聽書和做家務分開,刷碗就專心刷碗,吃飯就專心吃飯,掃地就專心掃地。
而阿蓮說她是天生就慢,人送外號:慢十拍。做飯,別人十幾分鐘能做好的事情,她要一個小時,以前老是被急性子的人嫌棄,現在因為能夠慢下來而被人欣賞。
我想起我自己,也是個急性子,對於事情的輕重緩急習慣了統籌且同時進行,就無法忍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這種機靈在工作中是好的,但對自身性情卻不利,急躁沒有耐心。)
日常準備晚飯,要同時開兩個灶頭炒菜,經常覺得如果有三個四個灶頭是更好的事情,一個燉菜,一個煮湯,兩個炒菜,不用輾轉騰挪浪費時間,所以我一做菜,毛同學被指揮得團團轉。
收拾房子時,也要聽著書,才能夠靜下心來,細緻地慢慢地收拾每一處,否則會生起煩躁之心,無法把事情做好。
仔細審視自己,雖然是可以比較自由地安排自己時間,但每天都為了要打卡日常的學習忙到半夜,有時候拖拖拉拉時間就過去了,做事情也比較急,好聽點是追求效率。
吃飯也很急,不夠專注,睡覺也不捨得睡,讓我能慢下來的事情,是寫作,讀書,做方案。
讀書時,有時也會因為急著想做其它事情而靜不下心來讀。
縱使生活可以有張有弛,有緩有急,但能夠以更好的方式來用心生活?真的是需要好好地覺察和思考的。
我一直都沒有做到自己期待的,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究其原因,是為什麼呢?
活在當下,是對自己的期許,但心會在過去與未來跑,要守住心,並非易事,所以才要時時修行。
對於「過去」的念想,已經好了很多了,放下了糾結和各種不必要的壓力;卻依然忍不住對未來有更多的想法,對於時間也有緊迫感,想著能夠在一個時間內多做一些事情——即使已經練習了很久,依然忍不住想要增加時間的效率,比如短時間做好晚飯就是如此。
不過,我內心不會自責,覺察是很好的提醒,看見自己真實的狀態,再進行細調就可以,我會進行更多專注的練習,一心做好一事,更好地培養自己在時間流逝中擁有珍貴的臨在感。
覺醒,是看見。
▲
關於本文
——林青瀾,生活美學家
私宅設計師,探索生活美學,空間美學,生活應是鮮活而有趣的,我喜歡具體而美好地生活著,以享受世間美好為終身情懷。
做個優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瀾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