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天皇和首相誰大?工資多少?要上班嗎?

2020-12-13 讀史閱世

說到日本天皇,大多數中國人的腦海中會出現兩種象徵性的印象:一種是日本「天皇」與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是同一種,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另一種是在日本裕仁天皇統治時期,他對中國、朝鮮發動了戰爭,甚至發動了東南亞乃至美國戰爭、東亞大戰和太平洋戰爭。

遺憾的是,1945年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沒有被國際軍事法庭定罪,他沒有成為戰犯,也沒有被追究「責任」。這是大部分中國人對「天皇」的初步印象和判斷。

天照大神

日本天皇是日本的保護神,也是日本皇室的始祖神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日本國王被稱為「天皇」。日本以天皇為核心,從神話時代延續到現在的君主制度,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與其他國家相比,它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君主制度。

截至目前,日本天皇共傳了126代,第126代天皇是19年5月繼位的德仁。

據說神武天皇是日本的「開國之祖」。很多人認為神武皇帝是神話裡的,歷史上沒有真正的這個人。

然而,關於他的神話傳說遠遠超過了他的八代子孫。因此,即使他經不起歷史和考古學的考驗,他的存在感在日本人民心中是非常強烈的。

相傳,日本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因此,天照大神不僅是日本的保護神,也是日本皇室的始祖神。

1868年,明治天皇上臺。當時,他只有15歲。他雄心勃勃,發起了明治維新運動。1877年幕府殘餘消滅後,日本統一了。

明治天皇

1840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割地賠款,讓很多日本思想先驅認為清朝已沒落,沒有可以學習的東西了,現在需要向西方學習,這樣就可以強大自己的國家。這些思想先驅者提出了尊王攘夷,要求當時的幕府將權力交給天皇。

二戰後,天皇權力被削弱。從1890年代到1920年,日本政局參差不齊。日本的天皇制正在走向近代化,整個明治政治體制就是以此為基礎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天皇逐漸喪失了國家的統治權。國家的最高權力被幕府奪取。

鎌倉幕府和德川幕府先後控制了國家的最高權力。天皇的權力被替代了近700年,直到1867年明治天皇重新將權力握在手裡。

鴉片戰爭

從1989年登基到2019年退位,明仁天皇執政30年,把親民天皇的形象留給了日本人民。他在位期間,到地震災區視察。作為天皇,他會跪下與坐在地上的災民進行平等對話,這極大地感動了日本人民。

如今,事實上日本天皇沒有權力,所以他從不擔心失去權力。

徵夷大將軍將大政歸還,把權力從舊幕府轉移到新內閣和國會。雖然日本天皇沒有像過去那樣管理國家的權力,但對日本人民來說,天皇的存在是一種精神上的平和。

「如果有天皇,就會有一個國家」。這是許多日本人對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日本皇室的尊敬。這種尊重使天皇成為民族團結的凝固劑。

神武天皇

首相才是日本最高行政長官,擁有實權

天皇和首相誰大?這是很多人心存的疑問。首相只是一個代稱。國際上通用的叫法是內閣總理大臣。

在日本的憲法中就有相關規定,日本的行政權屬於內閣。其中有第六十六條規定,內閣裡由總理大臣說了算。所以說首相是日本最高的行政上的長官。

日本天皇有2600年的歷史,其中1200年是神話傳說,1400年是實際統治,是日本的象徵

雖然日本天皇的歷史很長,似乎已經實現了世襲的,但事實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天皇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

在日本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高官顯貴都把天皇視為爭奪權力和利益的工具和籌碼。

只有在發動侵華戰爭、帶領日本捲入二戰風暴的裕仁天皇時期,權力超過了首相。在其他時期,天皇和首相都是差不多的,很多時候首相有決定權。

在戰爭爆發的那段時間內,日本天皇手中掌握的權力是絕對無人能比的。因為天皇通過培養日本在當時的年輕人,把權力又奪回來了。

明治維新後,日本天皇的權力一般與首相相當。但是二戰之後的日本首相們就特別幸運了,擁有實權,日本怎麼發展是由首相說了算的。

從日本的民眾基礎和精神地位上說,日本天皇的地位高於日本首相。雖然日本首相是日本最高權力的象徵,但他們在和天皇一起時仍然非常地敬重天皇。

日本是一個特別善於學習的國家

日本天皇領工資嗎,工資多少?日本皇室的經費來源一般有三種,即朝廷費、內庭費和皇族費。

天皇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其中,朝廷費是日本政府撥給宮內廳的資金,用於皇室的重大儀式和各種內外活動。

比如18年,日本政府撥款超過90億日元(約5億元人民幣)。19年,由於新皇帝的登基儀式,這個成本會更高。

內廷費專門用於天皇個人的生活費。18年,撥款約3億日元,約1800萬元人民幣。所以,天皇個人的錢是花不完的,生活是優渥的。

日本天皇是不是很閒呢,要上班嗎?日本天皇是要上班的。

根據報導,近年來,日本地震持續頻發,當時的天皇是日本明仁天皇,天皇和妻子一起先後去了災區宮城縣、巖手縣和福島縣,給地震災區帶去急需的物品,慰問災民。

天皇夫婦一直輾轉於日本東區的很多避難所,主動去慰問災民,這也是第一次到東北災區視察。去看望災民是天皇工作之一。

日本憲法第7條規定,天皇在內閣授權下,可以實施十項「國家行為」,即頒布憲法修正案、法律、法令和條約;召集國會議會;解散眾議院;宣傳議會換屆選舉的實施情況;任免國務大臣和法律規定的其他官員;核查大使和部長的派遣證書。

此外,還需要進行特赦、減刑的認證,豁免執行和復權進行認證;授予榮譽;認證批准書和法律規定的其他外交文書;會見外國大使和使節;舉行各種儀式等。

上面幾項就是天皇上班的主要內容。

十條規定每一條都給天皇帶來了很多工作。就拿頒布政令為例。內閣將把每一項決議送交皇帝,天皇必須仔細閱讀,然後籤字或蓋章。這個數字在17年達到了960份。

然而,難過的是,天皇不能對任何提議發表任何意見,因為根據憲法,他無權幹預任何政治事務。天皇就像日本的複印機和籤字筆。

不得不說,日本是一個特別善於學習的國家。

在明治維新時期,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歐洲成為了他們的學習榜樣,短短時間內,學習引進西方的政治和社會制度、軍事制度、教育制度和科學制度,使一個封建又落後的島國在短短幾十年內成為亞洲最具野心的強國。

古代日本向唐朝輸送大批聰明伶俐、勤奮好學的學生,把先進唐朝文化帶回了日本。同時,日本邀請時任高僧鑑真赴日講學。

通過文化交流和學習唐代,整個日本文化得到迅速發展,就算在今天,我們依稀能感覺到日本從中國古代學到的許多東西,甚至他們把這些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無論歲月如何變遷,日本始終以虔誠的心、謙虛的情懷,學習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學習世界上最好的成果,以此改造自己的國家和社會上的一些弊病,創新自己的文化和經濟,催生出一系列引領全世界的新技術和新產品。

相關焦點

  • 在日本,首相和天皇有什麼區別,誰的權力大,天皇是世襲制嗎?
    天皇與首相區別的問題,其實很早就回答過了,但是很多朋友對於天皇和首相的關係還是比較迷糊,這裡就再次回答一下。天皇是世襲的,日本號稱萬世一系,意思就是即便過了萬年,也還是天皇家的人當天皇。而首相呢,實際上需要「天皇的冊封」才可以當首相,不過這種冊封的制度,現在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 在日本,首相有權力廢天皇嗎?安倍晉三高呼萬歲討好,天皇不理睬
    對於日本這個國家而言,近些年已註定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尤其是隨著2019年天皇大位的更迭,「改朝換代」成為事實。「日本將往何處去」,又將要踏出新的步伐。對於日本而言,最能在根本上影響家國大局的,毫無疑問,就是天皇和首相這兩個席位的變動——天皇表徵「國家」,首相則是「政府」首腦。
  • 日本天皇和首相哪個權利更大?
    就國際地位上面還說,還是以首相為主,而在日本的各個勢力上面,日本天皇有著最高的權力。具體以下細說:一、在國際上面的說話權,還是以看首相的決斷為主。一個國家最高的領導是首相,所以不管天皇在日本有多大,直接話語權都是在首相的手裡,日本人在外的時候,其他國家看的都是日本首相的決斷,而不是天皇。所以說天皇幹了啥,外面的人並不關心,但是首相干了啥,卻直接影響各國之間的一些交流。二、日本天皇在日本內可以參加很多東西的決斷。
  • 日本天皇每天早上也要上班,工作簡單輕鬆,一天「工資」高達2萬
    日本天皇至今仍是日本國家的象徵,他們也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皇室,日本人驕傲的宣稱天皇為「萬世一系」。不過被視為神明的天皇在很多時候都只是個吉祥物,手裡並沒有多大的權力。從鎌倉幕府到大政奉還,日本天皇長達682年都沒有實權,明治維新後天皇逐漸掌握了部分權力,二戰戰敗後,天皇再次「一夜回到解放前」,成為了吉祥物。
  • 日本為什麼有了首相還要設天皇,天皇主要管什麼?
    日本天皇明仁天皇在2016年做了一個罕見的視頻講話,暗示他已經準備好退出這個職位。雖然全球各地的皇室領導人都沒有退位,但這位82歲的老人能否在明仁還活著的時候放棄他的頭銜並將其傳給兒子的問題引起了人們對皇帝及其功臣意義的質疑,在現代日本的當前角色。
  • 日本天皇年薪多少錢?日常工作是啥?
    2016年的時候,日本天皇的內廷費約為3億24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989萬。這筆錢算是日本天皇家族的收入了,所以並非天皇一個人的,還要分給皇族的其他人一些。這筆錢要應付一年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等等活動的費用。這筆錢相對日本普通公務員來說,確實是遙遙領先。
  • 天皇在日本至高無上?但被神秘機構牢牢控制,幾代天皇夫婦被折磨
    不過,在封建與現代的對抗中,日本既保留了傳統的封建特色,又注入了現代社會的政治元素。首相和天皇在他們國家是可以並存的,說白了這就是君主立憲制度,同英國的女王是一樣的。不過看似高高在上的天皇也會受制於人,那便是日本的一個政府機構即日本宮內廳。今天這個小故事就一起來分析一番。
  • 東北王被炸死,為何日本國內大亂?天皇大怒,首相大哭,兇手被開
    確實,張作霖雖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大軍閥,但是其眼光之深遠,愛國之情懷是值得人們所讚賞的。 1928年,日本關東軍製造了瀋陽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炸死,此事立馬轟動了國內外社會。而在日本,天皇更是大發脾氣,首相田中義一也是放聲痛苦,更是大罵事件的策劃人。
  • 安倍晉三敢廢除天皇嗎?他會有這個想法嗎?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已經成功連任了三次,成為了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他能做到現如今這個地步,他的能力是不容小覷的。
  • 日本天皇有姓嗎
    而之所以能萬世一系,一個原因就在於天皇沒有姓。因為天皇沒有姓,有姓之人就沒有辦法(在正統性上)除掉天皇自己當天皇,所以就不會發生「易姓革命」的改朝換代,所以即便是織田信長,即便是豐臣秀吉,即便是德川家康,沒有一個想殺掉天皇自己當天皇的,所以日本人說「大化改新」而不說「大化革命」,說「明治維新」而不說「明治革命」。
  • 日本第一位天皇是徐福嗎?
    在日本,天皇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據傳,日本天皇是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後裔,從而成為日本國家的象徵和符號。自日本神話神武天皇到現在明仁天皇共125代。1989年,隨著昭和天皇的去世,皇太子明仁登基,成為現今日本天皇,並同日起改元「平成」。不過,關於日本天皇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日本的第一位天皇是來自於秦朝的徐福。
  • 梁文道:日本天皇家族有太多秘密 現在不能公開
    內容提示:本期節目竇文濤、梁文道、馬家輝談日本天皇明仁有意在有生之年退位的消息,節目聊到日本的天皇和英國的女王差別很大,梁文道:現在日本人對天皇感情很淡漠,日本天皇家族有太多秘密,現在不能公開。
  • 日本天皇也要上班,九點專人接送,工作只需籤字蓋章,每年花3.24億
    最明顯的一個區別的就是權力的掌握程度,日本天皇不像我國古代君王統治時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反而只是代表日本形象的"吉祥物"。一邊被人前呼後擁的服侍,一邊堅持每天要上班工作,一年的薪水達到了9000萬日元!
  • 日本天皇父傳子的直系繼承,悄悄宣告了終焉
    日本天皇家舉行「立皇嗣宣明之禮」是日本憲政史上的首次。因為現任天皇沒有皇子出生,故無法舉行「立太子之禮」。而現行的皇室典範也不認可女性天皇,故也不能宣明現任天皇的長女愛子為皇太子。雖然日本天皇史上有皇女被立太子的。如第45代聖武天皇就立自己的第一皇女阿倍內親王為皇太子,即位後成第46代孝謙天皇。
  • 東北王被炸後,日本國內為何大亂?天皇大怒,首相痛哭,兇手被開
    東北王被炸後,日本國內為何大亂?天皇大怒,首相痛哭,兇手被開 在我國近代史上,張作霖也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從土匪到東北最大的軍閥,都是他一步一步走過來。張作霖也是一位眼光很長遠的人,他雖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軍閥,但他那份愛國的心,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 日本防衛相稱:可以接受女系天皇,此言論一出引發全民熱議
    日本男系天皇制已經延續了超過1000年,在日本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為了保障天皇皇室血統的純正,日本天皇家族不可能與普通家庭的女子成婚。如今日本天皇膝下也只育有一女,將來的日本天皇由誰來繼承,是當前日本內閣最為關心的事情。
  • 平成最後的日子裡,與日本人談天皇
    學生A:不,天皇仍然有任命議員和外交官的權力,雖然沒有指名權,但也算是這個國家的象徵了。元首不一定要有實權,只要能夠代表國家不就算是元首嗎?教授:實際上戰後至今,日本的憲法並沒有明確規定日本的元首究竟是誰。原因很簡單,聯合國軍佔領日本後,日本人自己實際上對天皇的印象也是模糊不清,更何況身為外國人的麥克阿瑟了。一直以來,日本政府也沒有確定這個國家的元首到底是誰。
  • 揭秘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最終沒有退位?
    12月的第一周,許多軍部高官和官僚們被添加到了「甲級」戰犯嫌疑人的行列,包括前首相近衛文 和天皇身邊最親近的內大臣木戶幸一等人。12月6日,杜魯門總統任命的首席檢察官約瑟夫·基南(Joseph Keenan),帶領40名部下抵達東京。兩天後,麥克阿瑟為日益臨近的審判設立了國際檢察局(IPS)。依照日本歷,這一天正是珍珠港襲擊4周年。
  • 控制日本天皇的神秘機構,幾代天皇夫婦都被它折磨……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 顧景言 新聞背後,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2019年,日本德仁天皇正式繼位,令和時代正式開啟。 德仁天皇的妻子小和田雅子,也順理成章成為了日本皇后。
  • 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有多嚴重?天皇都取消了生日朝賀
    這是日本第二次做出取消天皇生日慶祝的決定。第一次則是在1996年,當時日本駐秘魯大使館發生人質危機,14名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成員挾持了日本駐秘魯的高級外交官、政府官員和企業高管,其中還包括日本駐秘魯大使青木盛久。由於人質危機,明仁天皇取消了自己當年的生日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