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鳴鳳山:生態築底賦能茶產業綠色發展

2020-12-23 騰訊網

生態築底賦能茶產業綠色發展

從光禿禿的亂石旮旯到綠油油的漫山清新,從收入全靠務工到產業多點開花,近年來,臨滄市永德縣鳴鳳山以自身的實踐,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的道路。

鳴鳳山距離永德縣城28公裡、海拔1940米,隸屬德黨鎮巖岸山村,被譽為「鳳凰銜來古茶樹的村莊」。「20年前除了茶樹,可以說我們這裡沒有任何植被,荒涼得讓人有些絕望。」巖岸山村黨總支書、村委會主任武國培表示,隨著退耕還林、生態修復等措施的不斷落地,如今的鳴鳳山森林覆蓋率達85%,處處滿眼新綠,瓜果飄香。

生態築底賦能茶產業綠色發展

「鳴鳳山生態古茶保存較好,獨特的地理生長環境,醞釀出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茶葉色、香、味獨居一格,近年來深受國內外茶商和遊客青睞。」武國培介紹,作為永德縣集中連片程度最高、生態植被最好、規模最大的一個古茶園,基地佔地11100多畝,茶樹主要品種為鳴鳳山大葉種,重點區為巖岸山村,輻射大草壩村、勐汞村、茂梧村轄區。

生態築底賦能茶產業綠色發展

基地建設過程中,當地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採取「黨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 的「五加」模式,成立茶業產業專業合作社與企業聯合共建基地,黨員茶農帶頭承諾「生態管護、生態發展」,帶領廣大茶農人工除草、物理殺蟲,拒絕農藥化肥,建生態茶山。同時,開展生態茶園管護培訓,引導茶農科學管護有機茶園,促進茶業產量、品質和產值的不斷提升。

「通過鎮裡、村裡層層的宣傳,我們茶農明白了除草劑、化肥用不得,否則害人又害己茶葉價格也上不去。」在鳴鳳山古茶園內,記者見到了正在採摘秋茶的巖岸山村村民魯文斌,他高興地表示,隨著茶園管護的科學化,自己家的茶產業也實現了提質增效,價格從過去每公斤10餘元上漲到如今的300餘元每公斤,今年僅春茶期間銷售額就已突破7萬元。

生態築底賦能茶產業綠色發展

和魯文斌一樣,在當地紅達茶葉初制所內,負責人彭世明也向記者闡述了茶產業生態發展的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品質得到保證後,我們產品的口碑也得到了提升,不論普洱茶、紅茶、白茶等產品均是供不應求,遠銷廣東、山東、河南等地。」彭世明說,如今鳴鳳山茶在市場上深受好評,希望未來能進一步規範茶葉交易市場,加大對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茶葉的打擊力度,保障茶產業健康發展。

依託良好的山水景觀和得天獨厚的古茶樹資源,近年來,當地提出打造集休閒養生、觀光遊覽、康體療養、戶外運動為一體的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鳴鳳山萬畝古茶樹文化產業園,充分挖掘茶文化,帶動茶葉生態經濟莊園建設,全面提升名山名茶品牌。目前,項目已累計投資1250萬元,完成園區主幹道、觀光道路、觀景臺等基礎設施建設。

雲南網記者 黃翹楚 通訊員 李垚沛 張正霖 郭建軍 張映蘭 李忠林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注入綠色發展新效能
    本報記者 李春林 文/圖 聚焦 緊扣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戰略部署,鎖住「世界一流、中國最優」目標,通過建立「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發展模式,臨滄全力抓實「一縣一業」示範引領,聚焦重點產業,打造一流「綠色食品牌」初見成效,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土特色的綠色食品產業鏈條發展道路
  • 推動綠色發展(136)丨綠水青山賦能 生態產業互贏——安徽蕪湖灣沚...
    殷港藝創小鎮的發起人、安徽頂峰教育集團董事長夏雲興說,殷港藝創小鎮探索產業生態化發展路徑,以產業轉型升級撬動工業「變綠」,對落戶項目設置「綠色門檻」,通過藝術教育和文化創意兩個核心產業,讓文創賦能綠水青山,鄉村也可以成為集聚創新資源的強磁場。
  •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攻堅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攻堅、茶在花園中、花在茶樹下」的獨特景象,真正實現了茶樹生態有機的生長環境,為有機綠色食品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二、生態綠色茶產業發展帶動脫貧攻堅  (一)帶動全縣茶產業發展情況  以公司現有27000畝生態有機茶園基地為依託,帶動全縣14.7萬畝茶園標準化管理,涉及9個鄉鎮85個村916個村名小組,16635戶62720人,其中建檔戶茶葉面積14610畝,涉及9個鄉鎮85個村916個組2567戶8703人,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
  • 雲南金平堅持「綠色生態立縣」戰略,憑藉優良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
    近幾年來,金平縣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綠色生態立縣」戰略,在多措並舉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立足現有條件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助推各族群眾脫貧致富成效顯著。今年5月16日,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平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
  • 奇化CSR進行時:賦能數萬企業建立日化優生態,促進行業綠色發展
    「我們的目標是幫助行業從業人員降低從業門檻,為行業內的企業特別是中國本土企業賦能,幫助這些企業成長。」論壇現場,日化產業網際網路公司廣東奇化化工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化」)CEO蔣劍豪表示,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家具有責任感的公司應該做的事情。
  • 廣西鳳山縣打造綠色黨建引領核桃產業大發展
    文/鄧永生 近年來,廣西鳳山縣以黨建為依託,通過強化組織引領、群眾互助、政策傾斜、技術指導、暢通市場的方式,大力發展核桃產業,走出了一條適合大石山區生態產業發展的新路子,實現生態、經濟雙贏的目標。
  • 媒眼看國茶 院士專家縱論科技賦能茶產業
    「媒眼看國茶」論壇於11月26日下午如期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科技賦能茶產業發展」。論壇現場(活動方供圖)論壇上,嘉賓們圍繞「科技賦能茶產業發展」發表自己的觀點。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仲華表示,科技推動茶業發展方面,成效顯著,前景廣闊。茶產業帶動7000萬人就業,為脫貧攻堅做出了巨大貢獻。
  • 三大特色產業為普洱打上綠色發展烙印
    □本報記者 鄭建玲  「普洱市緊緊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顯著成效。」12月18日,在北京舉辦的「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上,雲南省普洱市副市長、西盟縣委書記楊宇開門見山地說。  普洱位於我國西南邊陲,享有「世界茶源」「中國咖啡之都」美譽,也是全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
  • 【聚焦精準扶貧⑱】鳳山社區:眾人拾柴火焰高 產業幫扶助脫貧
    【聚焦精準扶貧⑱】鳳山社區:眾人拾柴火焰高 產業幫扶助脫貧 2020-08-18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鏈動」賦能高質量發展
    晶合集成全景   記者張大崗攝合肥正在用最快的速度、最強的舉措、最優的服務,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實體經濟賦能,書寫一份高質量發展答卷。「芯」光燦爛!9月4日,以「同『芯』合力『鏈』動發展」為主題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會在合肥舉行。
  • 賦能服裝產業孵化基地奠基儀式在滄州明珠國際服裝生態新城舉行
    賦能服裝產業孵化基地奠基儀式在滄州明珠國際服裝生態新城舉行 2020-10-20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雅安立足生態優勢打造綠色發展示範區
    可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嚴要求,並沒有讓雅安經開區的發展慢下來。  項目引進和投資增速不慢反快,這讓雅安經開區在綠色發展「賽道」上不斷衝刺,更加強化了雅安全市上下堅持綠色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綠色成為發展自覺,一大批綠色製造企業迅速崛起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雅安不僅嚴把招商引資關口,更充分利用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綜合標準,對原有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
  • 把永德風土吃進胃裡
    「洗洗肺、靜靜心、養養胃」是到永德必做的三件事,其中,永德風土養胃是令當地人最引以為豪的。永德境內有22個民族,飲食習慣多樣,天然生態的食材和地道的烹飪方法,令這裡的美食在好吃之外,還有健康養胃的特點。  俐侎烤全羊,選羊是關鍵,以年滿周歲、約25公斤的公羊為佳,黑山羊為上等,黃山羊次之。
  • 沙棘助推綠色生態與健康產業
    中國林業新聞網訊  9月26日-27日,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沙棘產業專業委員會第二屆換屆會暨沙棘產業開發與生態建設研討會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會議主題是沙棘助推綠色生態與健康產業。會上發布了《沙棘產業推廣倡議書》。
  • 蘇州臨湖鎮:科技賦能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用土和肥,標準化養殖塘裡,1.6萬餘條白魚、4萬餘只大閘蟹和30萬隻青蝦愉快相處,它們的尾水輸送給一旁水培蔬菜;廠房裡,廚餘垃圾、秸稈等廢棄物搖身一變,成為一顆顆有機肥並返回農田;告別「涸澤而漁」的勞作,太湖漁民「洗腳上岸」,他們經營「漁家樂」,加入村裡的河道保潔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蘇州市吳中區臨湖鎮,這個坐擁23公裡太湖岸線的江南小鎮大膽先行先試,將生態環境紅利轉化為生態經濟優勢
  • 賦能產業發展 瀋陽大東區全力打造夜經濟文化
    賦能產業發展 瀋陽大東區全力打造夜經濟文化 本站
  • 數字科技賦能,加速推動綠色建築和健康人居環境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總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各個層面對綠色建築和健康人居環境建設的重視程度和推廣力度越來越大。為進一步推動綠色建築的發展、助力健康人居環境建設,在前不久召開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暨建築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博覽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聚焦「數字科技為綠色建築賦能」主題,主辦了「首屆全國綠色建築數字科技與健康人居環境營造技術交流會」(以下簡稱「交流會」),並布置了綠色建築數字科技與健康人居環境專題展區,從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視角,集中展示了普通百姓可體驗
  • 把永德美食吃進胃裡......
    「洗洗肺、靜靜心、養養胃」是到永德必做的三件事,其中,永德風土養胃是令當地人最引以為豪的。永德境內有22個民族,飲食習慣多樣,天然生態的食材和地道的烹飪方法,令這裡的美食在好吃之外,還有健康養胃的特點。  俐侎烤全羊,選羊是關鍵,以年滿周歲、約25公斤的公羊為佳,黑山羊為上等,黃山羊次之。
  • 共議發展,智創未來——雅居樂環保集團亮相2020中國生態環境產業...
    10月13日,2020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在成都隆重舉行。「智慧生態與綠色創新」主題論壇本次論壇聚焦「雙循環」新格局下生態環境產業走勢。在「智慧生態與綠色創新」高峰對話單元,于吉福總裁首先介紹集團的發展策略,「雅居樂環保集團目前的戰略矩陣,可以總結為『一核四驅N翼』,危廢處置是當前雅居樂環保集團的核心主業,但同時我們也在能源發電、生態產業園、環保水務與生態修復四個方面發力,並著眼未來環保行業多元化輕資產業務。」
  • 走實走好生態優先發展之路,梅州五華奮力書寫綠色發展的合格答卷
    走實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條道路,這對因山而生、憑山而興的五華,既是使命擔當,更是歷史機遇。近年來,五華生態建設行動之多、力度之大、成效之好,在綠色發展的積極實踐中,成功帶出了一連串良好效益。 今時今日,五華綠色發展的決心尤為強烈、目標更為清晰,不斷注重綠水青山積澱增創生態經濟發展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