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絲面料是相對於仿真絲綢面料而言的,一般指蠶絲,包括桑蠶絲、柞蠶絲、蓖麻蠶絲、木薯蠶絲等。 真絲面料品種大致有雙縐、重縐、喬其爛花、喬其、雙喬、重喬、桑波緞、素縐緞、彈力素縐緞、經編針織等幾大類。
在讓人們欣賞絲綢面料獨特的色彩美感的同時,保持了絲綢面料的營養性和自然性。 真絲面料是純桑蠶白織絲織物,採用斜紋組織編制。根據織物平方米重量,分為薄型和中型。 根據後加工不同分為染色、印花兩種。它的質地柔軟光滑,手感柔和、輕盈,花色豐富多彩,穿著涼爽舒適。主要用作夏令襯衫、睡衣、家紡、連衣裙面料及頭巾等等。
一塊衣料或一件服裝,要判定是否是真絲、棉、麻、毛或人造纖維時,一般是由經驗判定。如長期接觸各種織物售貨員、縫紉工等,因為長期接觸而富有經驗眼看手摸就可判定什麼原料的織品。但現在合成纖維很多。錦綸、滌綸、粘膠纖維的超細絲和異型絲,可製成仿真絲綢,足以假亂真,僅憑眼看手摸是很難判定其真偽的。因此,要用多種方法,綜合分析和研究,方能得出準確的結論。如:燃燒鑑別法、顯微鏡觀察鑑別法、溶解鑑別法、化學藥品著色鑑別法、熔點差異鑑別法和紅外光譜鑑別法等等。
那麼,消費者沒有必要的檢測條件,怎樣來鑑別絲綢的真偽呢?
如何識別真絲綢和化纖絲綢
1、 觀察光澤。真絲綢的光澤柔和而均勻,雖明亮但 不刺目。人造絲織品光澤雖也明亮,但不柔和順目。滌綸絲的光澤雖均勻,但有閃光或亮絲。錦綸絲織品光澤差,如同塗上了一層蠟質的感覺。
2、 手摸感覺。手摸真絲織品時有拉手感覺,而其他化纖品則沒有這種感覺。人造絲織品滑爽柔軟,但不挺括。棉絲織手摸較硬而不柔和。
3、 細察摺痕。當手捏緊絲織品後再放開時,因其彈性好無摺痕。人造絲織品鬆手後有明顯摺痕,且摺痕難於恢復原狀。錦綸絲絹則雖有摺痕,但也能緩緩地恢復原狀,故切莫被其假象所迷惑。
4、 試纖拉力。在織品邊緣處抽出幾根纖維,用舌頭將其潤溼,若在潤溼處容易拉斷,說明是人造絲,如果不在潤溼處被拉斷,則是真絲,如纖維在幹 溼狀態下強度都很好,不容易拉斷則是錦 綸絲或滌綸絲。
5、 聽摩擦聲。由於蠶絲外表有絲膠保護而耐摩擦, 故乾燥的真絲織品在相互摩擦時會發出一種聲 響,俗稱:「絲鳴」或「絹鳴」;而其他化纖品則無聲響出現。
消費者鑑定真絲面料可用以下方法。
品號識別法
中國產綢緞實行由5位阿拉伯數字組成的統一品號,這5位數字從左開始第1位數字代表織物的材質號,全真絲織物(包括桑蠶絲、絹絲)為「1」,化纖織物為「2」,混紡織物為「3」,柞蠶絲織物為「4」,人造絲織物為「5」。據了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進口綢緞中均無真絲織物,如喬其紗、柔姿紗、珠麗紋等,這些都是化纖織物,因此進口綢緞無統一品號。
價格識別法
真絲織物價格大約是化纖、仿真絲綢緞的兩倍左右。
光澤、手感識別法
將樣品平攤觀其外觀,真絲有吸光的性能,看上去順滑不起鏡面,光澤幽雅柔和,呈珍珠光亮,手感柔和飄逸,絲線較密,用手抓會有皺紋,純度越高、密度越大的絲綢手感也越好;仿真絲織物雖經過脫堅處理,手感較柔軟,但綢面發暗,無珍珠光澤;化纖織物光澤明亮、刺眼,手感較硬挺(推薦:枕芯)。另外,絲綢產品應略有刮手的感覺,將兩層面料進行摩擦,會產生「絲鳴」聲,而其它原料的織物沒有。
燃燒法
抽出部分紗線燃燒,真絲看不見明火,有燒毛髮的味道,絲灰成黑色微粒狀,可以用手捏碎;仿真絲遇火起火苗,有塑料味,火熄後邊緣會留下硬質的膠塊。
(1)蠶絲在燃燒時有燒羽毛味,難以續燃,會自熄。灰燼易碎、脆、蓬鬆、黑色。
(2)人造絲(粘膠纖維)燃燒時有燒紙夾雜化學味。續燃極快。灰燼除無光者外均無灰,,間有少量灰黑色灰。
(3)棉綸、滌綸燃燒時有極弱的甜味,不直接續燃或續燃慢,灰燼硬圓,成珠狀。
(4)棉和麻都有燒紙的味,灰燼柔軟,黑灰色。
(5)羊毛燃燒時和蠶絲差不多。目測即可看出二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