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所以縫也。——《說文》
01
俗語作為廣大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總結的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人們。
如果你生活在農村地區,你一定在長輩口中聽說過不少俗語。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就喜歡學習俗語,每次回老家都會學上那麼幾句。
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出門在外,哪怕是衣服破了,想要一根針用來縫補衣服,也有難處。
農村俗語大多是舊時人們經驗的積累,是一種傳統文化,自然就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如果放在現代社會,因背景不同,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大多數的人從現代思維的角度去理解,就會是現代社會的烙印。要準確理解這句話,還得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
02
針線物件雖小,在過去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過去普通百姓穿的大多是補丁衣服,衣服隨時破了隨時補,要不然破口子越扯越大。因此,針線是家中常備的日常用品。針是很便宜的東西,記得小時候,村裡女人們可用一個幹雞肚子皮,或幾個桔子的幹皮,就可到貨郎那裡換好幾根針。不過,「出門千裡不拿針」這句話的「針」,不是專指平常用的針,而是代指一些出門在外所需的日常生活小物件,形容很細小的一些東西。這一點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其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村裡有人外出為生產隊「找副業」(做手藝)時,家裡老一輩的人就會千叮嚀萬囑咐,少不了這句「出門千裡不拿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出門在外,不可能所有日常用的小物件都帶齊,不要因為這些小東西而捨不得花錢,讓自己陷入窘境。
03
舊時民間有一句俗話:「窮家富路。」是那時的一種出行的習俗,意思是出門在外,因路途遙遠(舊時大多靠兩條腳步行),不比平常在家裡,該花的錢要花,決不能太吝嗇了。如果捨不得花錢的話,一是出門在外,讓自己為一些只有「針」這麼大的小事為難;二是捨不得花錢的話,包括肚子餓了,該吃的不吃,人生病了,該看病的不去看病,等等,結果損傷了自己的身體,不但不划算,還有可能把性命丟在外面。這就是「出門千裡不拿針」真正意思。
農村類似的俗語還有一句這樣的話:「千裡黃金夜不收」。這句話的意思與「出門千裡不拿針」意思既相反,又說的是同一個問題,即前句說的是在家裡,後句說的是出門在外。意思是,一些重要的東西,到晚上了,該休息就得休息。如正值莊稼收割季節,夜幕降臨了,有的人還在地裡拼命搶收,老人就會說:「你們不要命了,沒有明天了,老話說得好,千裡黃金夜不收呀。」說的是要注意休息,以身體為重。這兩句俗語說的都是要注意身體。
04
「出門千裡不拿針」到現在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出門在外的人,或是人在旅途的人,忌吝嗇,該花的錢要捨得花,不能為了省幾個錢,該吃的不吃,該住的店不住,該用的錢不用,以損傷自已的身體為代價,是不划算的。一個人,只要有一個好身體在,不愁找不到更多的錢。
05往期精彩內容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已成為現代人眼中的糟粕
古人講「男人無毛貴似金」,那「女人」呢?老祖宗的生活經驗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啥意思?老祖宗的觀人術
俗語「人到四十,兩不碰,三不動,四不換」怎麼理解?有道理嗎?
參考資料《說文》《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
文章題目: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