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不附送耳機,也沒有耳機孔,那麼應該如何給iPhone選耳機?

2021-01-10 數碼橘星人

蘋果在iPhone7發布的時候,果斷的取消掉了3.5mm的耳機接口,一時間大家有不滿的,也有支持的。筆者屬於支持的陣營的,理由就是對耳機線實在是煩透了卻又沒有合適的藍牙耳機可以選擇,從iPhone7時就開始期待蘋果可以帶動藍牙耳機的發展。現在來看,藍牙耳機的市場的確也是因此壯大了。

等到了iPhone12,蘋果更是在隨機配件中取消了附送耳機,不管是為了環保還是降低成本,總之新用戶現在購買新iPhone之後是需要單獨購買耳機了。然後iPhone還沒有耳機孔,也不送轉接線,那麼是選購一款Lightning接口的耳機或者藍牙耳機還是選傳統的3.5mm耳機再購買一根轉接線呢?筆者認為如果不是耳機發燒友,那麼應當首選不需要轉接線的耳機。

推薦前提:

考慮到H1晶片在性能和連接性方面的「獨佔優勢」,iPhone設備的耳機,是以「首選帶有H1/W1晶片的產品但又不只會選H1晶片的產品」為原則來介紹和推薦的。本文只考慮功能性和使用便利等因素,對音質會有一定的考慮但並不會將音質作為很高的權重來選擇。所以本文只會推薦Lightning接口和藍牙耳機,不會有推薦3.5mm接口的耳機,因為有音質需求的朋友也都是耳機發燒友了,也並不需要這類推薦文章啦。

首先是入門級,作為入門級自然不能追求多好的音質,但至少不能被有問題的調音來影響到聽音觀。所以我們的要求就只有一點:可以提供正確的聲音。

EarPods Lightning版

EarPods俗稱「小白」,上市已經多年了。一些用戶很喜歡,整天都佩戴,但也有人認為EarPods耳機音色太過單調,平淡,白開水而不喜歡,認為同價位完全可以買到更好的耳機。

但作為iPhone的耳機,最入門的選擇還是EarPods。也不要小瞧這款「小白」耳機,蘋果其實每年都會對EarPods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升級,包括但不限於單元,調音傾向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調整。也就是說現在買到的EarPods其實音色表現是會更像AirPods,和iPhone7時代配送的EarPods的音色表現其實已經是大相逕庭了。

EarPods的特點就是音染小,聲音耐聽,佩戴舒適,這個價位的耳機無法做到讓所有人喜歡,所以蘋果的做法是給可能是全球普及度最高的耳機調整為「讓絕大多數用戶都不會討厭」的音色。它提供不了hifi的高保真,也沒有勁爆的低音,也聽不出令人頭皮發麻的齒音,但EarPods可以提供正確的聲音,不會誤導用戶的聽音觀。這點對於入門級耳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EarPods仿品太多,這裡只推薦去正規場所選購,千萬不要以為什麼「仿品早就和真的一樣了」這種話,前面說了,今年的EarPods和去年的音色表現都有調整,仿品又怎麼可能做到一樣呢(笑)。何況EarPods現在官方售價已經變成149元了,相比以前200多元的價位,現在的價格已經是以前一些仿品的價格了,非常值得作為入門級耳機來選擇。

Beats flex

這是一款藍牙耳機,但價格已經可以在300多元買到了,性價比非常高。

相對於第三方品牌的同價位tws耳機來講,Beats flex雖然是項圈式藍牙設計,但筆者卻認為是更合適的選擇:

項圈藍牙和TWS藍牙各有優勢,項圈式藍牙耳機也擁有長續航(12小時),容易攜帶和不用擔心佩戴脫落的優點。雖然是入門級的藍牙耳機但蘋果仍給Beats flex配置了W1藍牙晶片,不論是一騎絕塵的藍牙性能還是配合蘋果設備無縫切換等功能都是非蘋果系耳機無法比擬的優勢所在。歸屬蘋果之後的Beats已經不是那種「低音怪」耳機了,現在的Beats產品音色是很正常的,Beats的調音其實很厲害的。蘋果自家的耳機不用擔心mic的通話效果,均有出色的mic。

進階選項

如果僅僅只是想給iPhone或蘋果設備配置一款耳機,那麼EarPods和Beats flex在易用性和功能性方面已經完全足夠了,如果有更高的要求或者想要更多的功能體驗,筆者的建議是直接從AirPods開始選擇。

也就是說300-900的價位並沒有什麼值得升級的地方,如果要求不高那麼Beats flex足矣,要求更高就直接上AirPods以上的耳機,中間價位的就沒太大必要去浪費了。

AirPods2代

AirPods2代的渠道價格一般在900-1200元左右,大家根據購買習慣和促銷來選購即可。這款耳機在全世界範圍內賣的已經太多了,可以說是蘋果這幾年最為成功的一款現象級產品。那麼這款耳機好在哪裡,有什麼值得從Beats flex換成AirPods的地方呢:

蘋果首創的TWS設計,真無線設計帶來更便利和符合直覺的使用方式以及收納體積。耳機拿出就可以自動配對使用。如果不習慣入耳,AirPods的佩戴更為舒適。受到廣泛接受的耐聽的調音。可選配無線充電功能。H1晶片在一流的藍牙性能和設備間切換的基礎上性能更強,且支持hi Siri功能。非常非常優秀到令人驚豔的mic效果。完全不隔音的設計可以讓耳機長時間佩戴不影響交流。

AirPods的仿品也是太多了,甚至仿品賣的比正品還多,但蘋果的藍牙耳機最大的特點以及核心競爭力就是H1晶片,使用藍牙5.0晶片外加破解配對時的彈窗只能徒具其形,但H1的iCloud設備切換,hi Siri和超強的連接性能以及計算音頻算力這都是無法實現的。並且蘋果在AirPods的mic上也著墨極多,清晰,自然的mic通話降噪效果也並不是使用一個電容mic就可以達到的。

所以這裡對於只有其形狀而無內在的仿品不予評價,只推薦選擇正品。

PowerBeats

PowerBeats主要面向運動健身用戶,現在有項圈式藍牙和TWS設計的PowerBeats Pro。

作為曾經的PowerBeats 3代用戶,這裡更推薦有專業運動需求的用戶直接選擇PowerBeats Pro。

因為項圈設計其實對於健身來講還是有一些不便,日常的健身使用AirPods也可以滿足日常普通的健身需求,而且還更為方便(筆者就是這樣選擇的)。

而如果有更專業,更大強度的專業訓練,那麼PowerBeats Pro的TWS設計加上PB系列穩固的佩戴效果要比項圈式耳機更舒適不少。但兩者價位也相差較多,而PB項圈式耳機本身作為運動耳機也是完全可以滿足專業運動需求的,如果是專業運動需求,那麼可以按照預算進行選擇。

「音質」向的TWS藍牙耳機

這類需求有點偽命題的意思,選擇TWS藍牙耳機主要就是為了方便,雖然不能說和音質無緣,但比較音質並不是首要的選擇依據。但不排除有用戶想要兼得吧,其實TWS耳機的音質差距並沒有功能和性能的差距那麼大,其中音質口碑比較好的是三星的。 這款耳機音質口碑非常不錯,但相應的使用設計和晶片性能以及和iOS設備的適配方面就不如AirPods了,值不值得為了音質放棄佩戴和使用方便,個人觀點是見仁見智了。

而一些hifi品牌的TWS耳機,雖然其品牌比較吸引普通用戶,但在燒友圈裡一些系列型號的耳機口碑並不算太好,有意向選擇的話建議先去燒友圈子裡諮詢一下,切勿看到品牌就用腦補「這些老牌HIFI廠家的藍牙耳機音質一定也HIFI」。

降噪耳機

其實選擇到AirPods和PB系列就已經是到頭了,若要再進一步,筆者的觀點是要有更多的功能性,也就是主動降噪。

AirPods Pro

對於耳塞式的降噪耳機來講,AirPods Pro已經是「將這類產品做到頭了」的感覺了。筆者之前也使用過很多其他大廠的主動降噪耳塞,但買到AirPods Pro之後,其他的降噪耳塞/耳機就全都出掉了。

如果只需要降噪耳塞,對品牌沒有特別的喜好一定要選什麼品牌的話(這個價位的主動降噪耳塞也都是擁有眾多粉絲的經典品牌了),AirPods Pro就是沒有之一的選擇,哪怕不是配合iOS設備,AirPods Pro也是極其出色的主動降噪耳塞,理由如下:

舒適的佩戴以及小巧的體積符合主流水平的主動降噪效果H1晶片帶來的出眾的連接性能以及iCloud設備間無縫切換功能領先業界的計算音頻技術,包括神奇的空間音頻技術,自動均衡技術等,還是依靠H1算力的核心優勢才能實現出眾的mic麥克風通話降噪功能領先業界的,幾乎可以亂真的環境音/通透模式效果,這對入耳式耳塞的使用體驗非常重要

其中最讓人用了就離不開的功能除了H1的無縫切換外,就是AirPods Pro令人感動的通透模式效果了。。。筆者之前使用的同價位降噪耳機也都有此類功能,但可用性幾乎為零,開啟時就是周圍環境噪音的拾音+放大器,完全無法使用。所以換成AirPods Pro後對通透模式幾乎可以和不佩戴耳機的效果相仿時真的是非常吃驚。入耳式耳機,尤其是降噪功能的耳機,佩戴後是對環境聲音沒什麼感知的,如果有需要聽到周圍聲音,或者需要和他人進行談話交流時,因為環境音功能形同虛設,就必須摘下耳機才行,使用體驗會非常割裂。

而AirPods Pro的環境音(通透模式)就可以讓AirPods Pro瞬間變成AirPods的幾乎完全不隔音的模式,兩個模式可以任意的便捷切換,使用時候非常方便,完全不需要來回摘下耳機。

現在AirPods Pro在第三方渠道價格都有幾百元的優惠,可謂是性價比非常好的入手時機了。如果喜歡特殊版本的話,蘋果官網還推出了生肖限定版AirPods Pro可以選擇。

同價位的其他推薦耳機

因為中高端主動降噪「買什麼都不如直接買AirPods Pro」,所以這裡的其他備選更傾向於一些擁有特殊功能的高端耳機,比如這款:

專門為睡眠而設計的主動降噪耳塞配合bose優秀的降噪能力和佩戴舒適度,對有相應需求的用戶來講會是非常不錯的產品。

Bose700/Sony WH-1000xm4

對於主動降噪產品,還是有很多用戶更喜歡頭戴式耳機形態的主動降噪耳機的。

這裡推薦兩款產品:

BSSE 700

SONY WH-1000XM4

這兩款產品降噪水平都屬於同類產品中的頂尖水平,售價也類似,品牌也都有非常多的用戶喜歡。筆者也用過這兩個品牌的主動降噪產品,降噪能力是無可挑剔的。雖然沒有H1晶片的超強算力和附加功能,但主動降噪耳機作為功能性配件,佩戴舒適,降噪優秀也是足夠了。

兩款產品特點都比較突出,各有優勢,1000XM4的音質表現較為出色,而BOSE 700的佩戴也一如既往的符合BOSE一貫的佩戴非常舒適的特點,大家選擇時如果猶豫的話,喜歡哪個品牌就買哪款就好了,都不會買錯的。

AirPods Max

而到了最後,如果是要求更全面的用戶,H1的算力,計算音頻,無縫切換,通透模式,主動降噪,優秀音質,精緻做工和頭戴式設計等」我全都要「的話,蘋果也正好剛剛推出了AirPods Max。

AirPods Max就是這款」我全都要「的產品了,該有的全都有,做工精緻,外觀漂亮,佩戴舒適。

這款耳機筆者也是實際試聽過,得益於還不錯的耳機單元和」雙核「H1晶片的計算音頻技術,耳機的音質在降噪耳機中是非常出色的。降噪能力也不必多說,頂尖的那批了,更吃驚的是通透模式居然比AirPods Pro還要更自然,這對這種隔音效果出色,摘取不太方便的頭戴式耳機實在太提升體驗了。另外類似Apple Watch數碼錶冠設計的控制旋鈕也認為比所謂的觸控操作要更加舒適而且準確性高。

AirPods Max的缺點也還是有的,總結了兩點缺點:

價格昂貴不鏽鋼外殼的設計使得耳機重量較為明顯

所以只推薦給要求全面的用戶選擇啦,耳機並不是越貴的就一定越好,還是應當結合自己的需求和使用習慣來選擇。如果還有更高的要求,那麼就不是藍牙耳機的範疇了,有意邁入耳機圈的用戶,就應當從有線耳機中挑選了。

好了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也祝願大家都能買到最適合的耳機,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蘋果不附送耳機,也沒有耳機孔,該如何給iPhone選耳機?
    蘋果在iPhone7發布的時候,果斷的取消掉了3.5mm的耳機接口,一時間大家有不滿的,也有支持的。筆者屬於支持的陣營的,理由就是對耳機線實在是煩透了卻又沒有合適的藍牙耳機可以選擇,從iPhone7時就開始期待蘋果可以帶動藍牙耳機的發展。現在來看,藍牙耳機的市場的確也是因此壯大了。
  • 蘋果7傳統耳機孔改造教程,你知道了嗎?
    大家對於iphone 7普遍還是比較滿意的,除了其中一點。。——蘋果在i7上取消了傳統的耳機插孔!沒錯,這種情景,以後可能不會再見到了。。「當你怎麼都找不到耳機的時候...」有很多網友覺得,iphone 7應該跟進這個耳機。。
  • 蘋果手機沒有聲音顯示耳機模式怎麼辦【圖文】
    蘋果 手機在大家看來固然很好,但是也出現過一些問題,尤其是手機修過的時候就更容易出現問題了。就有一些蘋果手機沒有插耳機也會顯示耳機模式,而且任何軟體都沒有聲音,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那麼大家就來看看關於這個問題的教程,學會了以後就可以幫助大家改善該情況,也為大家省去了很多麻煩,避免了將手機送回工廠修的問題。
  • 沒有耳機孔真的會影響手機的音質?3.5mm耳機孔為何會被逐漸拋棄?
    自從iPhone7開始,我們就再也見不到帶3.5毫米耳機接口的iPhone了。自那以後攜帶3.5毫米耳機插孔的新機也是越來越少。留意一下今年的旗艦機。基本上都沒有了3.5毫米耳機接口。3.5毫米耳機孔究竟做錯了什麼,竟遭到各廠家的無情拋棄。
  • 為什麼蘋果會取消附送手機充電器和耳機?
    今年開始,蘋果正式取消附送手機充電器和耳機,涉及產品主要是蘋果官網在售的所有iPhone,包括iPhone 12系列、iPhone 11系列、iPhone SE 2020款,甚至連2018年發布的iPhone XR也沒有逃過一劫。
  • 又是一輪新曝光丨新iPhone/iPad全新圖標曝光 不再附送耳機轉接線
    不過蘋果依然會在iPhone7,iPhone8這類無3.5mm耳機插孔的設備中附送一個 Lightning 至 3.5 毫米耳機孔適配器。可惜的是,近日3.5mm耳機轉接線的供應商 Cirrus Logic 表示,蘋果已經確定下個月發布的新iPhone中不再附送這種轉換器。
  • iPhone 入耳式耳機測評
    iphone耳機有哪些功能和便利小技巧。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iphone有線耳機,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實際體驗究竟如何吧。
  • 存在了一個世紀的耳機孔會消失嗎?
    是啊,越來越多的手機沒了耳機孔,你不願整天帶著轉換器出門,也開始試著接受無線,開始相信他們說的未來我們都學會了妥協,生活不允許我們成為一個「老炮兒」,頑固的固執的卻沒有好結果耳機孔離我們越來越遠,在當年的iPhone 7發布會,蘋果同樣消滅了耳機接口,並隨機附送lightening耳機以及轉接頭當外界都在吐槽蘋果此舉只是為了賣自家的無線耳機AirPods時,卻都忽略了一個事實,耳機孔已經存在一個世紀了
  • 手機上的3.5mm耳機孔,永遠再見!
    耳機孔也是,手機朝著無開孔發展,耳機孔是最先被淘汰的一個,iPhone率先取消了耳機孔,其他手機也開始取消耳機孔,但是國產手機廠商不忍心用戶不適應,搭配手機附送了3.5mm轉type-c的轉接線。增加轉接線本身就是增加成本,廠商取消耳機孔去增加藍牙耳機和其他耳機銷量純粹是陰謀論多一些。
  • 手機上的3.5mm耳機孔,永遠再見
    有的人說,取消3.5mm耳機孔是退步,是廠商為了賣藍牙耳機和type-c接口的耳機。不能說沒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將細節做得最優化,這才是科技的進步。 對於個人用戶來說,取消3.5mm耳機孔是優大於弊的。 影響音質?
  • 為了賣無線藍牙耳機,蘋果iPhone 12或將不標配耳機太黑了!
    蘋果因為價格比較高,所以一直都有耳機附送,而且耳機質量也不算差,說實話,賣到5000+起售的手機不給耳機,真的說不過去,三星頂級旗艦也一直都有這樣的耳機附贈,OV線下產品也都是有耳機附贈的,所以價格到了附贈耳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畢竟價格高。
  • 疑似iPhone 7 Lightning to 3.5mm轉接線曝光 取消耳機孔成潮流
    此前關於蘋果在iPhone 7上到底會不會取消3.5mm耳機孔的傳聞甚囂塵上,近日越南媒體Tinhte.vn(就是此前爆出三星Galaxy Note
  • 榮耀v40有耳機孔嗎耳機插哪裡 耳機需要轉接頭嗎
    榮耀v40是一款馬上就要和小夥伴們見面的手機,但是有一部的小夥伴們是想要知道這款手機是否有著耳機孔,耳機孔又是在什麼地方的,現在就有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吧。  一、榮耀v40有耳機孔嗎  榮耀v40這款手機是取消了3.5毫米耳機孔的,採用的是Type–C耳機孔  Type–C耳機孔這個做法使得耳機和充電變成了一體擴大空間,減少重量,提高手機的輕薄感。  Type-C和傳統耳機孔的區別  Type-C接口的耳機和傳統3.5接口的耳機的區別不在於耳機本身,而是解碼器。
  • 蘋果iPhone 12發售時可能沒有耳機、充電器或適配器
    蘋果可能會在其下一款設備上放棄iPhone充電器。 蘋果可以銷售iPhone 12,這是蘋果第一款能夠連接5G網絡的設備,盒子裡沒有耳機、充電器或適配器。 尊敬的分析師郭明志在接受蘋果博客9to5Mac採訪時表示,蘋果將放棄這些配件,以便能以與iPhone 11類似的價格銷售下一代手機。
  • iPhone國行耳機和港版耳機的區別
    可能很多iPhone用戶會認為蘋果原裝自帶耳機規格都是一樣的,其實不然,如果你測試過就會發現國行iphone 5s 或者iphone 6 的耳機插到電腦上使用的話
  • 如何清潔蘋果的無線藍牙耳機
    蘋果的無線AirPod耳機聽起來很棒,而且它們與iphone的配合也非常完美,充滿電可以用數個小時。當然,耳機在耳朵的內側,而且容易出汗,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不時的清潔。接下來我們向你展示了讓AirPods回到原始狀態的最好方法。
  • 取消耳機孔又升級耳機 蘋果庫克寓意何為?
    (是不是馬上產生不好的預感)蘋果公司這次對USB-C充電線和Face ID的調查,不免讓人聯想今年10月份發布的Iphone12取消附贈充電器的「環保(摳門)事件」。畢竟,在正式宣布在iPhone12包裝盒中取消充電器決定之前,蘋果公司也調查了一些用戶如何使用iPhone包裝盒中附贈的USB電源適配器。
  • 連耳機孔都沒有的iPhone手機,耳機實現線控真的還有必要嗎?
    然而第三方品牌取得蘋果MFi認證有難度,不少廠商在資歷上就不符合蘋果標準,間接造成了非原裝的蘋果Lightning接口有線耳機,普遍存在無法線控等體驗問題。
  • iPhone 12或取消附贈有線耳機?
    原標題:iPhone 12或取消附贈有線耳機?別鬧,只是猜測而已!一則「iPhone 12或取消附贈有線耳機」的消息不脛而走,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只是根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的一種預測,並非蘋果官方公布的消息。
  • 沒了3.5mm耳機孔,Type-C耳機為什麼還是火不起來?
    除了iPhone手機自帶的Lightning接口耳機之外,Type-C接口耳機也曾經吸引過一定的目光。不過,前者據稱將不再作為新一代iPhone的配件,而後者則早已沉寂在歷史長河裡。那麼,是什麼讓這兩種目前僅有的可以直連手機的耳機方案逐漸銷聲匿跡了呢?取消3.5mm耳機孔究竟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