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療全身體表肌肉、韌帶、關節紅、腫、熱、痛的祛風溼藥,我們講了幾個。分別有防己、秦艽、絡石藤、雷公藤,以及今天要講的豨薟草。
其中絡石藤、雷公藤、豨薟草能祛風溼、通經絡、清熱解毒。
雷公藤的寒性最強,最具特色的是被廣泛運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現代有有效成分提取片,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
絡石藤的寒性偏弱一點,雖說主要用於熱病,但寒涼引起的風溼、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都可以用,直接泡酒,效果很不錯。
防己不止是祛風溼熱這麼簡單,它還有很強的利水消腫的作用,所以非常適合那種有腫脹、水腫的情況。止痛效果也很不錯。如果合併風溼熱就更加對症了。
秦艽除了祛風溼外,其特點是可以退虛熱,那種陰虛導致手腳感覺潮熱的就非常適合,這種沒見過的感受不出來,病人的感覺就像骨頭裡面熱出來的一樣。
至於豨薟草,以前讀書是對它的認識非常少,基本屬於路人的那種狀態,就知道有這麼一個藥,但後面畢業後,在非常多的名家醫案中都有用到豨薟草,才對它進一步的認識。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豨薟草。
豨薟草出自唐朝蘇敬編寫的《新修本草》,是菊科草本植物豨薟、腺梗豨薟或毛梗豨薟的全草。全國各地都有野生,很多地方的名字叫「肥豬草」,以前常給豬吃,豬吃了少生病,長得膘,也從側面說明豨薟草的常見。
夏秋季開花前或花期採制藥。生用或制用,生用是寒性的,運用其他藥物加工制過之後就溫性的了。屬於牆頭草型的,給點好處就叛變。
豨薟草味道偏辛、苦,能入肝經及心經兩條經脈,具有祛風溼,舒筋活絡,生用清熱解毒的作用。
具體怎麼用?
首先是用於風溼諸痺痛。
豨薟草味辛可祛風,味苦可燥溼,生用或制用,均可祛風溼,舒筋活絡。
豨薟草的祛風溼作用是比較溫和的。制過後加強了辛散溫通的作用。
治風溼痺證,骨節疼痛,或麻木拘攣的,需要比較長時間服用才能起效。但生活中常見,就可以自己摘來吃。如果要起效快,可以加上其他祛風溼的藥同用。
治風寒溼痺,就要取溫性,要用制過的,可以配上祛風溼散寒藥,比如羌活、防風、川烏。
治熱痺,就要取其寒性,直接生用就好了,可以配上其他祛風溼清熱藥,比如秦艽、防己、絡石藤等。
第二就是用於治療熱毒瘡癰及溼疹。
豨薟草生用能清熱解毒,除溼止癢。
所以常用於瘡瘍腫毒以及溼疹瘙癢的治療。一般是內服加上外用一起來,病情重的可以加上一些其他的藥物,比如加上乳香、白礬,號稱「治療一切惡瘡」。
第三用於經絡不通的情況,比如面癱、中風、麻木、偏癱等。
豨薟草有通經絡的作用,但作用比較溫和,用於面癱、偏癱等情況,可以配上其他通經絡的藥物,比如之前講的絡石藤、松節、尋骨風、伸筋草、蠶沙、蛇類等。
第四就是用於治療高血壓。
因為豨薟草有比較明顯降壓的作用,所以現代常用於高血壓病。
現代的化學成分及藥理研究表明:
豨薟草含豨薟苷、豨薟苷元、多種二萜及苷類,此外尚含多種倍半萜內脂等化學成分。豨薟草有消炎、抑菌、抑制瘧原蟲和抗早孕的作用。水煎豨薟草能降血壓、舒張血管、抗血栓形成,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改善。小鼠實驗表明小鼠腸系循環障礙後服用豨薟草煎劑對血流恢復有顯著促進作用,這也說明豨薟草可以改善腸道血供,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成為肥豬草也是有道理的。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有抑制作用,對非特異性免疫亦有一定抑制作用,也就是那種自身免疫過強的,比如類風溼、過敏性鼻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
文末把文中出現的一些中藥材的連結放在下面,可以點擊下方藍字了解具體詳情。
防己:防己,是治療痛風、四肢水腫的要藥,能祛風溼、止痛、利水消腫
秦艽:秦艽,不能低估它,除了祛風溼,還有治溼疹、中風、牙痛的作用
絡石藤: 絡石藤,是治療風溼、類風溼日久化熱的要藥,泡酒飲用,寒熱均可
雷公藤: 雷公藤,自身免疫病的福音,比如類風溼、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
松節: 松樹全身都是寶,松葉、松子、松皮、松節都是藥,松節泡酒祛風溼
好了,今天的中藥材科普就到這了,豨薟草作用比較溫和,常吃好處挺多,改善心腦血管,促進全身氣血循環等,你覺得呢?科普文章,不易傳播,期待大家轉發、讚賞、關注,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每日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