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泰國旅遊,經常會有這樣一項體驗項目,騎大象,大象表演或者是看大象作畫。無論是跟團遊還是自由行,這應該是很多去過泰國的人都知道的體驗項目。
然而很多人在體驗這種生活在別處的體驗時,或者是欣賞讚嘆大象作畫天賦這些美好的場景的時候,卻沒有想過這些美好的背後,經歷過怎樣的殘酷?那些本應該自由自在生活在野外的大象,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泰國馴象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大多數人工馴養的大象都被用於旅遊業訓練,這個過程極其殘忍。大象的基因決定了它們並不適合被騎行,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強壯,但是脊柱是他們身體最脆弱的部分。一頭成年大象背上,最多可以承擔150公斤的重量四小時,何況是我們平時看到的鐵架子座位,還要加上兩個成年人的重量。
為了讓天生不適合負重的大象順從,馴象過程更是難以想像的殘忍,在泰國,馴象師們採用的是一種名為「Phajaan」的馴象手法。Phajaan的意思是「打破、分離」,這意味著大象不僅需要和家人、同類分離,還有經受住來自馴象師的精神、肉體折磨。
和人類一樣,野生大象的壽命和人類相似,它們都是非常戀家的動物,雌性大象會一輩子跟母親在一起,而雄性大象在13歲之前也會跟母親在一起。如今,小象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被迫跟母親分離,被馴象師用鐵鏈鎖住,關進一座狹小的木質擠壓籠,關在裡面的大象只能站立,不能移動,也不能臥倒。
馴象師只會給大象少量的食物讓它們斷水挨餓,並不停通過噪音讓它們保持清醒。這樣對待小象的馴養方式一直到它們身體虛弱到無法站立,精神瀕臨崩潰,才結束。但這並非是結束,而是更加殘忍。
這個時候馴象師開始對大象餵食,騎到它們的悲傷,開始「訓練」它們,手中的訓練工具是一種像鐮刀一樣長而尖銳的東西,它可以穿透大象粗糙的皮膚,通常刺在大象的敏感區域,耳後、頭頸讓他們流血結痂。遠離母親的小象沒有了安全感,加上身體上的疼痛,會讓他們放棄反抗,聽從指令。
這樣的「訓練」一天接著一天,直到它們看到尖銳的東西會本能的害怕時,就可以接「接待」遊客了。在這個「訓練」過程中,會有很多大象死去,有的死於窒息,有的死於挨餓,有的死於心理壓力,甚至有的死於心碎,因為他們無法接受。因為大象的記憶力遠超於人類,在英文裡有一句俗語「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用大象從不忘事來表示一個人記憶好。
大象的感情非常細膩,在同伴去世後,它們甚至會久久守護在遺體旁邊,無論如何也不會離去。控制情感的海馬體佔腦容量比超過人類50%,同樣會高興會流淚的大象,在經歷這樣殘酷的訓練後,這種痛苦的記憶,它們永遠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