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遊五女山,愛上了山上的楓葉和山下的鐵鍋雞燉魚

2020-12-16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桓仁,遼寧東部的一個縣,隸屬於本溪市。自從桓仁五女山山城的高句麗王城遺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就一直想去,一拖就是十幾年。

通常,十一我會宅著的,怕擠了,只能宅著。這一年也基本宅著了。原本以為今年就這麼宅下去,一個好事從天而降——15號的時候,俺家老頭單位停電,放假一天!這一天就被我用來做了計劃已久的桓仁行。

怕堵車,6:20就出發了。去桓仁的路上基本無車,一路順暢,9點已經在桓仁高速公路下路口了。要知道,我朋友十一去桓仁看紅葉,同樣的路程,不得不在當地住了一晚。

遼東是山區,溫度比瀋陽略低。瀋陽的銀杏還是綠綠的,桓仁路邊的銀杏不僅黃了,而且落了,落成三色地毯。

五女山門票60,擺渡大巴30,停車費10,導遊費80。

很久沒登山了,不知道體力是否還能輕鬆應對。哈哈,五女山不高,九百多級臺階,半小時輕輕鬆鬆上山。

上山之路可以選擇直直的九百九級臺階,也可以選擇高句麗人當年走的之字形十八盤。之字形古道是古人走的折返式緩坡路,現代人貫穿之字形道路修了筆直的臺階路,倆者看到的景色相同。

山路上是自然生長的雜生樹種,以楓樹為多。因為土壤、樹種、陽光的差異,樹葉有綠有黃有紅,顏色深淺有異。斑斕的樹葉映著褐色的山崖,或映著厚厚的落葉。紅的如雲霞,枯枝如水墨。

2004年,桓仁的五女山城與吉林集安的高句麗古蹟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評語為:它體現了人類創造和智慧的傑作;作為歷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漢民族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以及風格獨特的壁畫藝術;它也體現了已經消失的高句麗文明;高句麗王朝利用石塊、泥土等材料建築的都城,對後來產生了影響;它展現了人類的創造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

奇石都被賦予了充分的想像,這「守門將軍」眉目清晰。傳說他是國王的大將,在此「一夫當關」,也在等待國外的歸來。

山崖上的巨石從這個角度看上去像一隻踢向天空的靴子,這裡有「一步登天」之意。

上山之路就是多彩之路

五女山,傳說安史之亂的時候有五位奇女子在山上屯兵抵抗叛軍,最終皆戰死。為了紀念她們,她們曾經屯兵之地被命名為五女山。

五女山遠看如同一扇屏風,立陡立陡地矗立在山頂。哪曾想,這「屏風」頂是如此平坦,還足夠寬闊,可以容下一座城。

山上的城可想像中的大不相同:太簡陋,年代也不算遙遠。

原以為是新石器時代的城,至少也是戰國吧,其實它只是漢代,漢元帝時期的。漢代的城還這麼簡陋,和中原地區差距不是一點點。

還有,五女山上沒有水源,靠天然降水或冰雪融化,讓雨水流入山頂的蓄水池。蓄水池不大,肯定不夠千軍萬馬的飲水。所以,這山上住不了多少人馬。還有,山上不適合耕種,冷兵器時代沒有足夠的糧食,是沒法壯大的。

後來想了一下,這裡不為「進攻」,是防守用的。形勢大好的時候,就在山下耕戰,擴充疆域;走背字的時候,就退守山上,至少有一個喘息和安身立命的地方。

這是保持相對完好的山城的西門,是山城重要的門址之一。山城的石牆砌築得非常講究,裡面是兩頭尖的梭形石頭堆砌,外面用一面大一面小的石頭,小頭一面插入梭形石的空隙中,既堅固又整齊。

現存還有門階、門樞基石,還有可以供人站崗或防衛的門衛室等。說考古發現了不少箭頭,說明曾經發生過激戰。

一號建築遺址:推斷是王宮遺址。這裡面向山下,視野開闊。現在保存有六塊礎石和一個柱坑,表明這裡是一個六開間的建築。

高句麗建國者為朱蒙,一位夫餘王子,在漢元帝時期在遼寧新賓一帶建國,五女山城是它的第一個都城,在此呆了不到四十年,前往吉林集安,後遷平 壤。最強盛的時候幾乎控制的東北全境。

隋唐兩朝四位帝王用了近70年才滅了建國七八百年的高句麗。隋朝二世而亡與隋煬帝永不放棄攻打高句麗有直接關係。

被認為是王宮遺址的地方,位置極好,可以看到山下廣闊地區。但這也太簡陋了吧。建國之初,條件艱苦,也只能這樣了。

山上唯一的水源就是儲存在這裡的雨水或融化的雪水。不大的井,而且還有點臭了(古代可能不這樣),這能夠幾個人喝啊。由此推斷,這山上實際住不了多少人。

三號遺址:此處的建築是建在一整塊石頭上,三面有石頭砌築的臺基,周圍有暗溝。此處遺址的用途還不清楚,儲存糧食的還是會議廳?

居住建築群址:半地穴式建築,在山頂有20多座這樣的基址,內部建有火炕。出土過箭鏃、甲片,推出的兵營遺址。

內部鋪設的這種石頭類似北方冬天取暖的火炕。每一個「小屋」都不大,頂多住三五個人,就算二十幾個這樣的遺址也才能住百十來人。所以,這的確是一個小國。

二號建築遺址:以天然崖壁為基礎所建,有三行礎石,每行十塊。這算一個比較大的建築了。

南門處的哨位遺址

南門的城門與城牆遺址

八卦城,浙江諸葛八卦城很出名,新疆也有一個保持完整的。其實,桓仁建城的時候也按照八卦方位,只是它逐漸被遺忘,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桓仁古城緣起於它的第一位縣令章樾。1877年(光緒三年)的某一日章樾登上五女山,在五女山點將臺俯瞰渾江、哈達河時,看到了兩條河流交匯形成的天然太極圖形,遂將城址移至渾江東岸,在太極圖的陽極中建成八卦桓仁城。

時光流轉,桓仁城的建城秘密逐漸被遺忘。直到2000年春,北京大學考古專家到桓仁考察時意外發現「八卦城」的秘密。

當站在五女山山頂俯瞰山腳下的桓仁城時,兩條河流天然交匯,太極八卦的形制依稀可見。渾江上的大壩攔出一片巨大的水面——桓龍湖,是遼東幾個城市的水源地。

黃圈位置就是太極圖上的陰陽魚的眼,彎曲的河流是天然的太極圖內的那條弧線

渾江上的水庫桓龍湖是遼東重要水源。

旅行恰到好處的時間太難拿捏了!五女山有漫山遍野的楓樹,秋天是漫山遍野的紅葉。十一的時候人超多。我去的15號雖然人超級少,但山裡已經下過霜。「霜葉紅於二月花」,那是南方。北方,霜葉也紅,卻是別樣的,不在鮮豔,是乾枯。紅葉失水,依然紅,依然搖曳在枝頭。遠看依然的漫山遍野的紅,近看很難找到飽滿的葉片。

走過一段沒啥內容的下山路,以為此次五女山之旅就此結束。但轉過一個山灣,滿眼的紅葉!

山路一面依山坡,坡上是自然生長的楓樹,樹木錯落,是最自然的形態。楓葉成橙紅色,深深淺淺。山坡上落了一層沒過腳背的落葉,山路上亦有星星點點的落葉。山路的另一側或陡坡或楓樹。山路略蜿蜒,回頭望去被紅葉掩映時隱時現。

山頂的溫度不到5度,玩到兩三點鐘下山,真是又冷又熱,必須整點熱乎的。

燉,是最適合東北冬季天氣的烹飪方法。小雞燉蘑菇、酸菜血腸、豬肉燉粉條……,熱乎乎的燉菜端上桌的時候,爐裡的火已經順便把屋子燒熱了。冒著熱氣的大盆菜,紅火、熱烈,吃飽的同時連取暖都有了。

桓仁這裡的燉菜是雞燉魚,這個我這純東北人也是第一次吃到。以為會腥,卻是超級鮮美。

有山,有水,有紅葉,有美食,秋季不可不遊桓仁啊!

推薦相關閱讀:

承德普樂寺,超乎想像的驚豔

相關焦點

  • 鐵鍋燉魚燉雞燉排骨
    2、油鍋裡,180度的油炸排骨,炸到排骨8成熟,表面成焦黃色;蒜子和蔥炸至金黃色。3、鍋裡少許油,爆香姜蔥、幹辣椒、花椒,投入自製排骨醬60克,炒香。4、下入排骨翻炒片刻後,投入鐵鍋紅燒汁200克,烹入料酒、蠔油、美極鮮和適量鮮湯,再改用小火燉20分鐘。
  • 愛上通化|多彩金秋,一山楓葉一城秋!(下)
    由通化市文旅局主辦的「秋賞楓葉」文化旅遊季已經開啟,上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了一些賞楓姿,觀秋景的好去處,受到了廣大粉絲朋友們的熱烈歡迎,今天咱們繼續走起!看看還有哪些適合秋日出遊的「寶藏」景區。每至秋日,層巒疊嶂的山峰、千姿百態的奇樹、淨如玉液的碧潭和古老幽靜的廟宇都顯得分外美麗。楓葉由赤橙黃綠漸次出現的模樣,把整個山間變得尤為夢幻。日影裹著楓葉,金色的光柔和著紅透的笑靨,在林中斑駁,構成一幅絕美的畫卷。
  • 鐵鍋燉魚的做法及配方
    燒研成末,能發汗,治咳嗽氣喘,催乳汁和消腫。用米飲調服,治大人小兒的嚴重腹瀉。用童便浸煨,可治反胃及惡風入腹。我們在烹飪的時候要千萬記住不要食用它的魚膽,要不然就會引發中毒的,在切魚的時候也要小心哦,因為魚皮表面很滑,所以再切的時候,要格外小心,不要傷到自己哦。
  • 東北有鐵鍋燉魚,南方有「地鍋雞」,冬天裡的暖心菜,也是懶人菜
    天冷了,白切雞,口水雞之類的涼菜類就派不上用場了,前段時間介紹的雲南汽鍋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試。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地鍋雞,更接地氣,更貼近大家的生活,真心佩服農家廚娘的美食創作智慧,或者是另一個廚夫的懶人智慧。
  • 日本京都比叡山,國寶級的佛國大櫻花樹山道
    說起比叡山,很多中國人遊客都知道在楓葉季,比叡山的琉璃光院是著名的網紅景點,卻很少國人有人會在櫻花季,去看比叡山的延曆寺歷史悠久的櫻花大樹山道,其實比叡山是不僅是一個觀櫻花的盛景,而且還是眺望琵琶湖的絕美去處,粉紅和白色的櫻花大樹點綴在古寺的四周。
  • 楓葉紅了!長沙嶽麓山層林盡染美如畫
    楓葉紅了!長沙嶽麓山層林盡染美如畫
  • 泉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聊聊惠安山上的那些老神仙
    惠安●山上的故事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探訪惠安山嶽聆聽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錢山」,這其中還要講到神仙鐵拐李的故事了。李鐵拐灑淚拜別母親,在淨峰山羽化登仙,而其母按照兒子吩咐,每日到山中取錢,一日數錢,十分靈驗,自此「錢山」的稱呼便流傳開來。如今山上的淨峰寺李仙祠供奉的便是淨峰的鎮山仙公鐵拐李,山上的「雲梯」、「仙跡」、「錢洞」等遺蹟相傳均為神仙鐵拐李所留。
  • 總統山背後的歷史背景,山下灑滿了美洲原住民的眼淚和鮮血
    此山位於美國中西部地區,最高海拔1745米,最主要的是山上有四位美國總統的巨型雕像。他們分別是華盛頓、傑斐遜、老羅斯福、林肯,想必這四位的大名很多人都熟悉,就算沒在歷史書上出現過,平時的生活中也一定有所耳聞。除了充當一個旅遊景點之外,總統山也是美國人的文化象徵之一,以至於經常作為代表性符號出現在各種文藝作品中,甚至還衍生出了不少的模仿品。
  • 秀山·山秀
    秀山·山秀桂花落,秋風起,銀杏黃,楓葉紅,樹木翠翠蒼蒼。這樣的五彩斑斕,在秀山,才能找到。這個季節的秀山被色彩所填滿,被滿山新鮮的空氣充盈。走在山上,隨時可以找個亭子歇歇腳,總是好去處。在進入秀山的那一刻,我們就已然接收到大自然最好的饋贈。在山間,我們不僅僅是訪客,更是森林世界的一部分。人跡於山,山河萬朵皆有色。山是愛山人的慰藉,人們親近山,守護山,了解山裡的一草一木,四季的風物流轉。
  • 超好吃的東北鐵鍋燉魚,滿屋子鮮香撲鼻,好吃又下飯
    東北一直都是一個有很多美食的地方,裡面的美食基本都是有自己的特色秘制的配方,而且每道特色美食的物料都很豐富,我自己本身在東北就很喜歡吃東北鐵鍋燉魚。這也是能特別能展現東北地方的一道美食,燉菜一直都是很有味道也很香的做法,接下來就教大家做一道超好吃又正宗的東北鐵鍋燉魚,煮好就能聞到滿屋子鮮香撲鼻,好吃又下飯。
  • 鐵鍋燉魚貼餅的做法
    1 把100克的麵粉和100克的玉米粉加入到一起放入到和面盆裡,在加入1小勺的泡打粉攪拌均勻。2 然後慢慢的加入溫開水,先用筷子把兩種麵粉攪拌成絮狀,溫開水不要一次的加入,可以三次的加,看到麵粉攪均勻了以後就不用再加水了。3 然後開始把絮狀的麵粉揉成麵團,揉至麵團表面光滑後放在盆裡醒發半個小時,麵團的上面用廚房用的布蓋一下或者用保鮮膜也可以。
  • 普陀山日記|山上的人,島上的人
    我常把普陀和鎌倉對比。兩個地方都背山面海,但普陀山上除了梅福禪院和天華百子堂外,很少看得到紫陽花。跟老夏說了後,他立刻就去買花籽,說保準我在普陀山定居的日子裡能看到,還可以合影。「做茶,我在普陀山也是數一數二的」,老夏超級自信。再後來,天熱了,幾次在合興海塘附近見到老夏,他會說,「我種了西瓜、絲瓜、豇豆,馬上可以吃了。」春天和老夏去採茶普陀山上,老林的生活我是羨慕的。他和老婆在中山開了家臨街的超市。風向可以的時候,他白天去釣魚,晚上回來自己搗騰些好吃的,小酒咪咪。海鮮不難,水裡撈撈就行。
  • 北方特色菜之鐵鍋燉魚貼鍋餅子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道北方特色菜-鐵鍋燉魚鐵鍋餅子,不過我的餅子可不是玉米面的,而是白面的,這樣給不愛吃粗糧的小夥伴也能有嘗到美味的機會!好了,下面就是製作方法。2.製作準備:製作燉魚前半天先製作麵餅,讓麵團有時間去醒發。麵粉與酵母一同倒入盆內,拿筷子攪勻後加入溫水,邊加邊拿筷子攪拌,直至成絮狀(面要稍軟些,貼餅時容易貼到鍋壁),然後下手揉面,揉至麵團光滑後用保鮮膜封好或者用鍋蓋蓋好,醒發半天備用;魚去鱗去內臟,去腮後洗淨(最好讓店家給處理好),魚身切花刀備用;蔥切蔥花備用;姜切片備用;蒜拍碎備用。
  • 廈門也能吃到東北霸氣美食,鐵鍋燉大鵝,鐵鍋燉魚,鐵鍋燉一切!
    東北美食以豪爽大氣著稱,鐵鍋燉就是最好的代表,大大的一口鐵鍋,裡面熱騰騰的煮著各種美食,鍋壁上貼著餅子,大家圍坐大吃大喝,別提多熱鬧開心了。以前很羨慕東北有這種美食,可惜沒機會品嘗,現在終於在廈門也能吃到啦!東北燒烤鐵鍋燉魚,位於廈門明發南區125號,呼朋喚友吃起來!
  • 風水學習之收山出煞
    只有理氣上的山上旺星在巒頭上得山,或巒頭上的實山得到了理氣上的山上旺星,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得山;向上旺星能落在實際巒頭的水裡,或巒頭上的實水處飛臨的恰好是理氣上的向上旺星,做到了收山出煞,才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指的是在挨排山星時,山上的旺星要落在實際巒頭的高山實地,不能落在低洼水處,即山上龍神要守在山上,合乎形理相配。
  • 吃東北鐵鍋燉魚,不用去餐館,自己在家做,鮮香味美,好吃下飯
    本期導讀:吃東北鐵鍋燉魚,不用去餐館,自己在家做,鮮香味美,好吃下飯 冬季,東北鐵鍋燉非常受歡迎,鐵鍋燉原指東北農村地區等一些地方的烹飪形式
  • 大熊山冬日敘事:炭烤豆腐、五加皮燉豬腳,熨帖心和胃
    山上山下,兩種景觀。山頂是冷酷仙境,山下是煙火人間。在新化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賞霧凇,觀雪景,遭受一番寒徹骨後,需要下山回回神。大熊山地處湘中,是古梅山的範圍,這裡以偏僻山居避世,又以熱情的地方美食待人。山下村民農閒後,已在為即將到來的新年準備年貨,山上雖寒,山下人間卻是暖的。
  • 【毛澤東詩詞賞讀】《五律·看山》
    五律·看山(一九五五年)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飛鳳亭邊樹,桃花嶺上風。熱來尋扇子,冷去對美人。一片飄飄下,歡迎有晚鷹。【賞讀】從1954年年底開始,詩人到浙江莫幹山和杭州等處度假。他遊興很高,接連攀登了南高峰、北高峰、五星頂、莫幹山等處。《看山》與《莫幹山》《五雲山》等詩作,均出自此時。登高覽勝的五律詩,極有層次地表達了作者登高賞景的愉悅心情。
  • 盱眙第一山,真的是天下第一山嗎?
    由於當時縣治設在山上,張目為盱,直視為眙,寓意遠矚,故名盱眙。因盛產都梁香草,所以又叫都梁。名稱由來第一山踞淮水南岸,原名南山,又稱都梁山。北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米芾赴任漣水知軍,由汴京(今開封)經汴水南下,一路平川。
  • 徒步天堂武功山 ▏旅行和生活本相通
    比起山,我自認更喜歡水的,只是這一點,當我登頂時竟有些忘了,因為山,就是下面這樣的山,我因爬山用了六七個小時登頂而導致上山時已經晚上八點了,山上烏黑一片,我還在棧道上往星空草甸走著去找帳篷,這一路又自己嚇自己:可別前面跳出個什麼來,現下可正是鬼節。後來想了想,這鬼節可不會有異怪,因為這山,分明該是住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