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洗衣店遍及大街小巷,每年的冬、春季,是洗衣店的旺季,人們總是把自己喜愛的高檔服裝送到洗衣店。
但是,往往人們又心存疑慮,比如:我的衣服是乾洗的嗎?乾洗後的衣服對身體有害嗎?等等。
下面就一些客戶常見的問題做一下具體的解釋,科普一下乾洗方面的知識:
一:究竟什麼是乾洗,乾洗就是幹著洗衣服嗎?
要說清這個問題,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乾洗的起源,相傳19世紀的法國,有人在工作中無意打翻了一盞煤油燈,燈油灑到了髒衣服上,人們發現,衣服上被濺上煤油的地方比原來乾淨多了。
於是,就試著用煤油來洗衣服,結果出乎人們意料的是不僅衣服上最難洗掉的油斑不見了,而且衣服還不變形。
於是,人們就開始使用這種油來洗衣服了,由於洗滌過程中無需用水,而且晾乾的速度特別快,大家就把這種用溶劑洗滌的方式叫做「乾洗」。
一百多年來,由於技術的不斷的進步,乾洗劑也在不斷的改進,目前我們市場上的乾洗劑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由石油提煉出來的「碳氫乾洗劑」,我們通常叫它是「石油乾洗劑」;
另一種是合成溶劑「四氯乙烯乾洗劑」,這兩種溶劑都屬無色、有味、揮發性液體,必須有與之配套的專用乾洗機才能使用。
與水洗相比,乾洗的衣服不變型,不掉色,能較長時間保持衣服的原有質感。
二:是否所有衣服都可以乾洗?如何確定衣服需要乾洗還是水洗?乾洗和水洗誰更好?
乾洗不是萬能的,雖然乾洗對油性汙漬去除效果很好,但對一些水溶性汙漬就無法洗掉了,比如說米湯、血斑、泥斑等,這些東西只能用水洗的方式來去除;
另外,很多化纖面料的服裝、有塗層面料的服裝,羽絨服等等都不能使用乾洗的方法,否則會造成對衣物的損傷和破壞,還有,從衛生角度出發,內衣內褲也不適合乾洗。
正常情況下,正規服裝內側會看到一個小標籤,上面註明衣服的面料成份,以及應該採取的洗滌方式;
但從我們多年實踐經驗來看,這些洗滌標籤往往並不準確,只能提供參考,究竟採取何種洗滌方式還要由有經驗的洗衣師傅來確定。
一般情況下乾洗的衣物主要有西裝、禮服、絲質面料、毛呢、羊絨、皮草、純棉織物等;
而適合水洗的衣物主要有普通襯衫、羽絨服、人造革、加有鬆緊帶的衣物和合成纖維(滌綸,錦綸等)、有特殊裝飾物衣物。
乾洗和水洗是洗衣的兩種不同的方式,無法用誰更好來回答,必須在安全的前提下,根據不同的面料特性,不同的汙漬特性來選擇最佳的洗滌方式,以達到徹底去除汙漬、清潔衣服,同時,還要保持衣物不脫色、不走型的目的。
目前標準洗衣店乾洗、水洗的比例大致為50%比50%。
相對乾洗來說,水洗更環保,隨著紡織品工藝的不斷提升,將會有更多的服裝適合水洗,這是服裝發展的趨勢。
三:衣服送洗衣店就是為了乾洗,水洗我可以在家裡洗了
其實,這種認識並不全面,現在家庭洗衣機已經相當普及,而且智能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可以解決一定程度的衣物洗滌;
但由於服裝行業的流行趨勢導致服裝的款式、製造工藝變化很快,價格越來越高,使用家庭洗滌設備往往會損傷甚至損壞這些衣物。
減少衣物的穿著壽命,而且服裝上的汙漬千變萬化,也並非採用普通方式就能清洗乾淨,這就需要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員對服裝面料、汙漬的性質進行準確地判斷,在確保服裝安全的前提下,對衣物進行專業洗滌。
所以乾洗僅僅是洗衣店的一個服務項目,標準的洗衣店還應該有專業水洗,這裡所說的「專業水洗」,是針對不同衣服採取相應的洗滌方式。
無論是洗滌工藝要求、洗滌操作技能,還是洗後效果以及對面料的傷害程度,都是普通的家庭洗滌所無法達到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家洗後覺得沒洗乾洗淨又要再送到洗衣店來的原因。
四:乾洗後的衣服對身體有害嗎?
前面提到乾洗劑是揮發性溶劑,凡是揮發性溶劑都有一定的毒性,相對而言,石油乾洗的毒性要低於四氯乙烯乾洗;
但由於乾洗溶劑的價格昂貴,而且乾洗設備都具備溶劑回收功能,再加上乾洗後的衣物要經過烘乾、熨燙、懸掛等一系列程序;
等衣服回到客戶手中時,衣服上的殘留溶劑,已經基本揮發乾淨了,但由於一些特殊原因客戶急於拿衣服,而洗衣店洗好的衣服懸掛時間還不夠長;
因此,在此建議,乾洗衣物取回家後最好在通風處懸掛二~三天後再穿著,這樣就可以保證衣服上的殘留溶劑徹底揮發乾淨了,穿這樣的衣服,也就不用擔心「毒性」問題了。(轉自網絡,冒犯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