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全力提升群眾文旅獲得感和幸福感

2020-12-12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4日訊 (通訊員 旅宣) 文化建設是民生幸福的顯著標誌,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煙臺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立足疫情防控常態化新態勢,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積極轉變思路,強化設施、機制、活動、隊伍建設,全力滿足群眾文化新需求,啟動投資16.5億元的煙臺新文化中心建設,深入實施文旅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機制,推出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8000多場主題活動,發放3400多萬元惠民消費券,打造煙臺文化大講堂、文化星期五、煙臺文旅雲等創新服務品牌,全力提升群眾文旅獲得感和幸福感。

文旅服務精準高效

市縣鄉村四級設施體系均衡覆蓋、運行有效。全市建設14家文化館、159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6356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4家公共圖書館、31家城市書房,37個博物館(紀念館),投資16.5億元的煙臺新文化中心啟動規劃,制定《煙臺市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與管理辦法》,開展新時代農民文化樂園和鄉村儒學講堂示範點評選,已推出首批30個,引領全市和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新升級。

 「詩與遠方」盡在「掌」握。立足疫情防控新態勢,順應信息化建設新潮流,今年3月底全省率先上線市級公共文旅服務平臺「煙臺文旅雲」,覆蓋網站、手機網、小程序、APP等4大終端,讓文旅服務「一分鐘」隨心享。目前,已上線藝術欣賞、非遺體驗、主題展覽、美育培訓、玩轉煙臺等主題產品4322項,開展「雲上服務日」、「景區、飯店、旅遊商品雲推廣」等直播活動170多場。

精心打造群眾滿意的、喜愛的文旅服務「煙臺品牌」

 堅持「開門辦文旅」,深入實施群眾文旅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機制,搭建電話、網絡、座談會、問卷調查、走訪調研五個問需渠道,開展文旅服務百日「大問需」、文旅開放日等活動,精準了解群眾文旅需求,分類施策培育打造文旅服務特色品牌、提升品質。

 煙臺文化大講堂引領文化風尚。針對文化高需求人群,「煙臺文化大講堂」7月起每月開講,樹立文化制高點,目前已推出《膠東革命老區的突出貢獻》《富博洋講京劇》《博物館之美》《朗誦藝術的審美品鑑》四期講座,線上線下近20萬人次觀看。

文化星期五讓周末休閒更有「品」。針對周末休閒節點,舉辦「星期五劇場」「星期五藝術沙龍」「星期五文博學堂」「星期五畫家導覽」「星期五紅色影院」「周末群星藝術課堂」「燈塔故事會」7大品牌活動100餘場,成為引領煙臺市民城市休閒生活新方式,周末文化生活新選擇。

此外,持續實施單年選拔、雙年惠民巡演的「雙演」機制和元宵、五一、國慶等重要節點的「我們的節日·4+N」機制,藝術創演呈現勃勃生機。今年以來,京劇《地雷戰》、呂劇《玉皇頂起義》《驚蟄》等新劇加緊創排,京劇《戚繼光》、呂劇《社區書記》持續打磨提升,《社區書記》入選全省舞臺藝術創作重點項目,《西海地下醫院》等4部劇目登陸保利雲劇院、在全國66個城市同步播出,京劇《煙臺解放》進入保利院線、將在全國15城市展開巡演,實現歷史性突破。

煙臺文華愛樂樂團、煙臺華韻民族樂團、煙臺文華現代樂團、煙臺市文化館聞笛話劇團、文華少兒弦樂團「一館五團」公益演出近百場,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欣賞到高雅藝術。線上、線下開展公益美育培訓,惠及市民8.7萬人次,「走進大師的藝術世界」公益課堂項目榮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公共教育項目提名獎。

擦亮「書香菸臺」名片。舉辦2020「書香菸臺」全民閱讀季,推出「相約春天 同閱共讀」「十個一」活動,參與達8萬餘人次。推出「你讀書、我買單」「一路書香流動車」「信易閱」「書香驛站」等創新服務模式,惠及讀者20多萬人次,。「煙臺書房」入駐杭州「世界城市博物館」,「一路書香」流動服務等3個項目入選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優秀項目」。

「五送六進」「三關四愛」服務到家。依託市民文化節平臺,打破部門分工和行政區劃限制,最大程度地統籌部門、行業和社會資源,搭建起市民自我展示、自我實現和全社會共建共享的開放大格局。年內,常態開展送演出、送電影、送圖書、送展覽、送講座進鄉村(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廣場、進景區、進機關(部隊)「五送六進」活動3000餘場,實現惠民利民到一線。同時, 針對老人、兒童、農民工等群體,建立「三關四愛」機制,開設「膠東孩子劇場」,送演出進養老院、建築工地等,「特別的服務給特別的人群」。

萬場文旅主題活動四季相伴

萬場市民文化節活動貫穿全年、國際海岸生活節叫響「海岸生活」城市新名片、發放3400萬文旅惠民消費券……精彩活動,四季相伴,打造群眾身邊的「詩與遠方」。

市民節日——煙臺市民文化節。今年第二屆市民文化節已舉辦8000餘項文化活動,「與愛同行」市民讀書朗誦大賽、「紙藝傳情」煙臺剪紙大賽、「動感青春 舞動港城」山東省青少年街舞大賽、「我愛我家」市民曲藝大賽、「國粹金聲」京劇票友等六大賽事精彩紛呈,「聽鄉音,敘鄉情,寫鄉韻,展鄉藝,憶鄉物,品鄉味」鄉村文化系列、「煙臺人遊煙臺」等10大特色活動惠民樂民,持續拓寬市民自我實現、自我展示「大舞臺」,線上線下覆蓋100萬餘名市民,打造「市民節日」「文化盛宴」。

擦亮「海岸生活」新名片。2020煙臺國際海岸生活節立足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推出藝術、休閒、運動、美食四個主題海岸市集170餘項活動,24小時直播秀、「海岸之路」萬人自駕遊、「煙臺之夏」海岸音樂匯、等主打活動引爆夏日,打造煙臺文旅休閒新熱點和消費新引擎。

3400萬元消費券助力「消費狂歡」。2020年,全市共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3400餘萬元,舉辦文旅消費主題活動1萬多項,3000餘家文旅企業參與,累計參與人數2000多萬人次,直接拉動文旅消費2億元,間接帶動消費21億元。11月8日,啟動「冬遊齊魯·仙境煙臺惠民消費季」,推出「冬賞、冬養、冬學、冬閒、冬饗、冬樂、冬惠」7大系列100餘項秋冬文旅活動,統籌景區、飯店、旅行社、餐飲、演藝、航空等多要素廣優惠,著力激活冬季文旅消費。

從「送文化」到「種文化、創文化」

 文化服務,以人為本。堅持「送文化、種文化」相結合,點燃基層「創文化」星火。

「全市文化館、圖書館專業人員、文化志願者與基層結成幫扶對子5000餘支,培訓基層文藝骨幹1萬餘人次,達到「培訓一個人,帶動一支隊伍,紅火一片園地」的良好效果。目前,全市發展各類基層舞蹈隊、戲曲隊、表演隊、模特隊、秧歌隊、鑼鼓隊、歌唱隊等民間文藝團隊2735個,點燃基層文化「自生」火種,為城鄉居民帶去豐富精彩的文化生活。今年,牟平區莊戶劇團「四位一體」培育模式榮獲省政府文化創新獎,舞蹈《貨郎與翠花》、音樂《盛世膠東》、曲藝《喜鵲橋》、戲曲《小事也是事》4件群文作品入選全省群眾藝術優秀作品。

組織德高望重、綜合協調能力強、辦事公道正派的老幹部、老黨員、老教師、老軍人、老模範,以及熱心公益的企業家,組成新鄉賢隊伍,參與鄉村治理,實現政府治理與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動。目前,全市發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8名、省級43名、市級202名,「優秀文化星火傳播人」50名,鄉村致富帶頭人18名,引領壯大公共文化服務力量。海陽市琵琶島旅遊度假村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新旭和招遠市金嶺鎮大戶陳家村黨委書記陳松海,入選國家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支持項目名單。

建立起全市文化人才信息資源庫,啟動文化人才隊伍發展三年提升規劃,以縣域文化館業務骨幹、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站長、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服務管理員為重點,分批次進行培訓,目前已開展線上線下各類培訓46批次、培訓人員30餘萬人次,提升服務理念、服務水平。

相關焦點

  • 西湖管理區全力推進水環境治理 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
    紅網時刻常德12月4日訊(通訊員 尹天賜)水環境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直接關乎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創造良好的區域水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以來,西湖管理區結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河長制工作,全力推進新北河西湖段區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項目,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治理任務,真正惠及群眾。
  • 打造美好泰城,用事實「書寫」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
    近年來,泰安市始終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總抓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城市「顏值」顯著提升,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創建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借力重點文旅項目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日前,新興縣委書記王巍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介紹,近年來,新興縣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不僅讓鄉村環境美起來、產業旺起來,還讓村民腰包鼓起來,通過著力提升農民群眾生活品質,讓農民群眾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 ...建設和民政工作水平不斷加強 群眾獲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有效提升
    「十三五」時期,全區社會建設和民政系統認真貫徹落實「 十三五」社會治理和民政事業發展規劃要求,紮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實,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來,我區通過基本健全社會治理領導體制、基本形成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機制以及各項暖民心惠民生舉措的實施,使得全區社會建設和民政工作水平不斷加強,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弱有所扶領域指標明顯提升。「十三五」時期,全區社會服務水平和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切實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切實增強。
  • 從自身做起 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創新社會治理、首次提出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遠景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作為奮力開啟新徵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福祉
  • 市北區遼源路街道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來,市北區遼源路街道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聚焦解決群眾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增加民生服務的有效供給,提升治理效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
  • 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題: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授旗並致訓詞激勵警心鬥志、引領前進方向新華社記者「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人民警察要對黨忠誠
  • 獲得感幸福感寫在群眾心間
    獲得感幸福感寫在群眾心間     「繡花」功夫促脫貧力度工作擺位之高領導組織力量之強政策推進力度之大「繡花」功夫下得之深前所未有戰果
  • 做好規劃設計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做好規劃設計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向偉雄出席洞庭大道高架橋重要節點工程項目調度會據悉,目前,我市中心城區交通流量大,現有的交通路網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車輛通行需求,經市委市政府多次調研,提出洞庭大道高架方案---南湖大橋連接琵琶王立交橋,途經嶽陽大道和青年路路口,增加東西方向的下沉式通道,緩解通行壓力。當前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 「後浪」課堂丨孟瑤: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點擊藍字關注新區動態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家晚上好,我是孟瑤,來自濱湖街道。今天我宣講的主題是共築南太湖之夢,我的宣講主要圍繞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濟寧曲阜市住建局「全力提升物管小區服務水平 讓群眾生活環境更加...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3日訊讓群眾生活環境更加舒適,物管小區不僅是群眾居住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濟寧曲阜市住建局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物管小區居住環境,以提升小區物業管理與服務水平為抓手,多措並舉,著力解決民生痛點難點問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日,為積極開展曲阜市第七屆百姓儒學節各項活動,曲阜市住建局物業科主動作為、全力配合濟寧市人大、濟寧物業科、曲阜市各級人大到東方御府、千禧苑小區開展公開接待日活動,傾聽民聲、解疑釋惑、助力化解矛盾風險。
  • 陝西:讓群眾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感受幸福感和獲得感
    陝西的城市更美麗,道路更整潔,交通出行更文明有序,公共設施更完善,城市文化環境更積極向上,公民個人素質不斷提高,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不斷增強。這,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民、惠民、利民的生動實踐。  發揮全媒體作用 全方位展示精神文明建設成就
  • 音樂會+主題活動……煙臺市民文化節「冬之樂」篇章開啟 一起盡享...
    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紙藝傳情」煙臺剪紙大賽「剪」出璀璨文化,最終評選出30名「煙臺剪紙優秀傳承者」,並產生了12個優秀組織獎和22個優秀指導教師獎。「我愛我家」煙臺市曲藝大賽「唱」出曲韻悠長,30名「煙臺優秀曲藝之星」脫穎而出。京劇票友大賽全面啟動,總決賽將於11月底在煙臺市京劇院小劇場舉辦,評選出煙臺市「30佳京劇票友」,彰顯「京劇碼頭」新時代新風採。
  • 「津雲」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在實處、落在細微
    二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醫療服務能力,提升急診急救能力建設,加強住院功能建設,提升檢驗檢查服務能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使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三是加強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能力,優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內涵,保障人民群眾享有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使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
  • 觀山湖區金陽街道:努力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麗陽天下小區美好議事亭裡,觀山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劉明先(左三)與小區居民圍坐一起提建議、講發展、談獲得。示範帶動 打造「三感社區」「今年,貴陽市開展了『築城十帶、固本千星』黨建示範帶創建工作,提出了打造『三感社區』的要求,對此,我們積極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建設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劉明先說。
  • 堅持以民為本 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標題: 堅持以民為本 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吉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描繪了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美好藍圖,明確提出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我們必須堅持以民為本,堅決落實這一目標。
  • 煙臺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森——打造煙臺高質量發展的東部...
    「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深入謀劃好『十四五』各項工作,抓住用好國家支持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等戰略機遇,堅持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加快打造全市科技創新策源地、改革開放示範區、人才聚集生態城、東部發展增長極。」煙臺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森表示。打造「3+1」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 西關街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來,濰城區西關街道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以黨建為引領,抓好品質開發,完善基礎配套,保障民本民生,轄區居民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舉辦政務服務熱線培訓班,更好地解決群眾訴求,提升服務質效。在街居同步開展「集中整頓作風提升工作效能」專項活動,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質效。家門口黨群服務站民生事業持續改善加快民生項目建設,提升周邊醫療和教育服務水平。
  • 樓塔全力打造新時代千年文旅古鎮
    被列為市「鄉村小腦」試點單位,進行智慧旅遊管理平臺和服務平臺開發,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已在樓塔古鎮景區植入智慧旅遊,實現一部智慧型手機暢遊樓塔。打造文創品牌,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引進知名藝術培訓機構6家,入駐師生2500餘人。以「一園多點」模式,打造樓塔鎮燕歸裡文創產業園,引進杭州徐雙喜藝術館(蕭山)。打造研學小鎮,文旅賦能鄉村振興。
  • 以百姓獲得感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
    一個人的氣質風度,往往是由內而外的,一個獲得感滿滿的人,外在形象一般錯不了。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同樣如此,廣大市民是這座城市的主人,當從容的腳步、灑脫的身姿、幸福的笑容成為「主人」的日常寫照時,這座城市一定是美麗而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