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女人鍛鍊的最大動力未必是機械有多好,而是穿上運動服有多好看!
當越來越多愛美的女性開始運動,她們在運動裝備上的花銷也逐漸趕超男性。
根據耐克發布的最新季度財報來看,全球女性市場加速增長,目前已佔到集團總收入的 1/4,增速超過男性。
高端研究服務機構FT Confidential Research的報告顯示:每位女性的運動裝備年度花銷為人民幣1141元,男性消費者的同期支出則是1081元,女性在運動裝備的消費增幅遠超男性。而隨著女性健身潮的興起,運動品牌也「盯」上了這群姑娘,紛紛開始「出招」。
消費力超男性 運動裝備成女性心頭好
「中強度以上的運動內衣我就有不下五件,還有速乾衣、速幹褲、擋汗帶……」對於「最近在運動裝備上花了多少錢」這個問題,吳丹瑛表示「多到記不清」。每次去健身房,她都會根據不同運動配備不同裝備,「練瑜伽有速幹褲速乾衣就差不多了,練器械的話我還會帶上防滑手套。」
有別於吳丹瑛這樣的「運動達人」,大部分女性消費者選購運動裝備時還是以「三件套」為主,基本過千元。
杭州武林銀泰NIKE專櫃的銷售人員就透露:「一件中度支撐的運動內衣、一條瑜伽褲和一件速幹T恤,這樣的搭配最多。」王琳就在銷售人員的推薦下選購了價值329元的運動內衣、459元的緊身褲和349元的健身服——王琳的理念是,裝備到位健身才更有動力,「大家都在爭當健身房裡『最靚的崽』,對於運動服的要求除了排汗速幹,款式顏色都得特別。」
和動輒單次消費過千的線下運動品牌店相比,線上自創品牌的「高性價比」優勢顯現無疑——運動達人陳暖央在杭州創立的「暴走的蘿莉」淘寶店鋪產品價格在59元到432元之間,僅過去一個月,標價89元的運動長褲和運動內衣都賣出了上萬件。「幾年前創立品牌的原因就是市面上很少有時尚靚麗能夠顯現女性健美的運動服,我的設計結合網紗、鏤空等元素讓運動不再單調,買家們告訴我她們健身的時候更有自信了。」年銷量過億的成績實力詮釋了女性運動裝備市場的活力。
據唯品會、艾瑞諮詢和GQ實驗室在3月7日發布的《中國中產女性消費報告》顯示,目前國內中產女性規模達到約7746萬,無論在一二線還是中小城市,「健身鍛鍊等體育類支出」都是女性主要開支之一。
而在2018年的天貓大數據報告中,年內購買跑步全套裝備的女性用戶增長比率高達1389%。阿里體育電商平臺的女性消費者佔比,則是從2017年的33%提升至2018年的43%。
尋找女性運動裝新領域
運動背心和瑜伽褲成「時髦單品」
關注時尚和街拍的盧易瑗發現,越來越多的人把運動背心和瑜伽褲穿到了街上,「有人直接穿運動背心和瑜伽褲逛街購物,也有人搭配皮衣、風衣和牛仔,很簡單的穿法但是個性十足,時尚感非常強。」 盧易瑗說,周末她在嘉裡中心附近就「偷師」了不少時髦搭配。
早前,把瑜伽褲或運動背心當作「出街行頭」是歐美女星的專利,她們打破穿衣場景的界限,讓運動裝備以「街頭風」示人。「明星效應」使得西方年輕人的時尚偏好從牛仔褲逐漸轉向以瑜伽褲為代表的彈力緊身褲,這股運動休閒風潮無疑也影響了時尚「嗅覺」敏銳、對新鮮事物接受度極強的90後。
「瑜伽褲我最喜歡露露檸檬(LULULEMON)的,長度和色彩選擇非常多,包裹性和舒適度都很棒。 」吳丹瑛熱衷的這一加拿大高端瑜伽運動品牌自2015年便入駐天貓國際店便頗受追捧,即使一款瑜伽褲售價近千元,還是引得時尚「弄潮兒」爭相購買。
眼下,隨著國內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和對身材的自信,運動背心或瑜伽褲外穿已不少見——這樣搭配的另一重魅力在於「前一秒你還在健身房揮灑汗水,下一秒就可以披上外套出門逛街」。
「運動風」勢頭強勁
快時尚品牌與奢侈品牌都想分一杯羹
能預料到女性運動市場火爆的顯然不止運動品牌,運動品牌面臨著快時尚品牌、奢侈品牌以及各類網紅品牌的挑戰。
在杭州,最為常見的兩大快時尚品牌H&M和ZARA每一季都會推出女性運動系列,產品包括緊身衣,運動文胸,連帽衫和上衣,適用於跑步和瑜伽等運動。
奢侈品牌似乎更青睞運動鞋這一品類——近兩年,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和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老爹鞋」給奢侈行業創造了一種新風格,「奢侈品化」、「時尚化」的運動鞋成為奢侈品牌營銷的重點。
打開小紅書app不難發現,擁有這些奢侈品運動鞋的以女性消費者居多,「對一般運動鞋有舒適度上的要求,對奢侈品牌出的運動鞋顏值和時尚度更重要,畢竟我不會真的穿著它們去跑步。」時尚達人阿灰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