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寫作方法有哪些?聽聽期刊主編怎麼說!

2020-12-17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本人在此結合我們的社科論文創作體會,就社會科學學術論文的概念、何謂創新、研究及寫作方法以及應抱有的科學態度等問題談幾點淺見,以期起到求教於大方及拋磚引玉之效。

01

在探討寫作方法之前,有必要先搞清楚什麼是社會科學和社會科學學術論文這兩個前提概念。

首先,我們知道,社會科學是研究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它一般包括政治經濟學、法律學、歷史學、文藝學、美學、倫理學等等。哲學從嚴格意義上說,不屬於社會科學。因為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是對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人們認識自然和社會的工具與方法。在許多發達國家,哲學與社會科學是截然分開的。在我國,雖然形式上也是分開的,但是未真正分開,這從各級研究機構中哲學研究的歸屬及各類學校的哲學招生及培養來看,是很明顯的,哲學在我國某種程度上社會科學化了。這一問題在此暫且不詳論。

其次,我們認為,社會科學學術論文就是社會科學研究主體(單個人或群體)針對社會科學領域裡某一學科或學科的某一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思索,並把這一過程的結果按照一定的形式和規範用文字等記錄下來,這種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章,就是社會科學學術論文

02

既然社會科學學術論文是科學研究的成果,因此,鑑別社會科學稿件是否成為學術論文的唯一標準是具備新意與否。這裡的「新意」從總體上來說,主要包括這樣三個方面;新觀點新資料新方法

一般說來,社會科學屬於上層建築意識形態的範疇(語言學、部分經濟科學學科等除外),具有一定的階級性和政治傾向。所以社會科學學術論文的基本前提是一定的政治性語言的專業理論性。這兩點對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人員來說是容易把握的,假如沒有這兩點素養就談不上進行學術論文的創作。因此,撰寫社會科學學術論文的關鍵是有無新意。

具體說來,上述新意的三個方面,主要通過以下七種情況體現出來:

(1)是否運用已有的理論新的實踐進行研究、分析, 提出了具有應用價值的觀點?如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運用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分析研究中國的具體問題,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理論,這一理論是中國化了的馬列主義。毛澤東的許多文章就屬於這一方面的論文,所以我們說毛澤東既是理論家,更是實踐家;

(2)是否填補了學科空白?如著名編輯學家、河南大學王振鐸先生創立的「編輯文化締構說」,在國內甚至國外都具有很大影響,就屬這種情況;

(3 )前人是否已有這種觀點,即觀點是否獨創

(4 )是否超過了前人已有觀點的準確深刻程度

(5)是否對前人的觀點進行了糾正補充?如商榷性學術論文就是這種情況;

(6)是否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如在某一爭論劇烈的問題上,學術界長期僵持不下,某一學者在該問題研究的方法論上指出了存在的缺陷,為問題本身的解決鋪平道路的學術論文就屬這種情況,這種方法論的研究和發現往往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7)是否具有考證價值?這主要是指歷史科學的研究,一般來說,鑑別史學論文有無新意的標準為:新資料,新觀點(全新);新資料,老觀點;老資料,新觀點。否則,如果不具備其中的一種情況,這篇史學論文(考證方面的)就沒有新意。

通常所說的「有感而發」,就是指在上述幾個方面起碼具備其一;否則,無感而發只能是無病呻吟。

03

如何使社會科學學術論文具有新意,即如何進行研究才能獲得新的感受呢?我們認為以下方法的採納是獲得新感受、產生新觀點並用學術論文形式表達出來的重要條件。

1、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科學的研究在方法論上不同於自然科學。馬克思是掌握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大師,他曾精闢地說過,分析社會問題,「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他還舉了一個典型例子:物理學家可以是在自然過程表現得最確實,最少受幹擾的地方考察自然過程的,或者,有可能,是在保證過程以其純粹形態進行的條件下從事實驗的。[2]而社會科學研究及其論文的寫作不可能像自然科學的研究那樣脫離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現實。社會科學研究的是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而這些現象和問題是存在於人與人之間、階層與階層之間、階級與階級之間的。脫離開了人就失去了社會,也就失去了社會科學賴以生存的基礎。

因此,社會科學研究者和學術論文撰寫者,要努力面向社會,及時了解社會上出現的新問題,捕捉新信息,進行認真研究。在這種調查研究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應成為我們進行這種調查和研究的思想靈魂,用辯證的、歷史的觀點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只有如此,社會科學工作者,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在創作學術論文的時候,才會有靈感,這種靈感也才是獨到的、富有新意的。當然,社會科學研究者的這種社會實踐,有的是直接的,有的也可以是間接的。不是一說實踐,就是只有到生產一線去,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一種簡單和粗俗的理解。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的資訊時代,社會科學已相當發達,各種學科已數不勝數,例如僅經濟科學就已達800多門, 各種社會現象已基本能通過現代的信息傳播手段和媒介展示在人們的視野裡。與此同時,各學科之間已有了高度的社會分工,基礎科學研究應用科學研究社會調查(例如國家統計局的有關統計材料等)已形成了社會科學的三大支柱。當代基礎科學研究更多的是就現有的材料進行研究或方法論方面的研究,從而為應用研究和社會調查提供理論基礎和方法論指導。當然上述三者之間也不是截然分開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各種研究的成分所佔的比重不同而已。同時,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的融合也是學術研究所必需的。

2、掌握科學的實踐方法

它要求社會科學學術論文的研究者和寫作者要勇於實踐,博覽群書,勤於思考,以此從思想上、學術上、寫作技巧上得到鍛鍊和提高。我們認為,這種實踐包括直接實踐法間接實踐法,他們是寫作實踐方法的基礎。

(1)直接實踐法

就是直接深入到被研究的問題中去,了解它、體驗它,從而通過調查和研究去掌握它。以編輯學的研究為例,它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作為一名編輯工作者,要從事編輯學的研究,首先要熱愛它,要勇於實踐,勇於探索,善於體驗。同時注意收集有關的學術信息,加強與同行之間的業務交流。得到這些信息之後,要用自己的實踐體會去檢驗它,從而可以發現現有的編輯學理論體系中哪些是科學的,哪些是欠缺和不成熟的,哪些是錯誤的。這些欠缺和錯誤就是我們從事編輯學研究的出發點和任務,這也為我們的研究找到了興奮點。這種有針對性的研究往往事半功倍。

(2)間接實踐法

這種方法即主要依靠閱讀和研究現有資料為主的讀書法。它要求研究者博覽群書,博中有專,泛讀與精讀相結合。博覽有兩種目的,一種是帶著問題去讀、去找答案;另一種是通過博覽發現問題,進而進行研究。博覽有兩條捷徑,一是按專題搜集資料進行閱讀,這要求研究者善於使用工具期刊(如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出版的複印報刊資料及其目錄索引、上海圖書館主辦的大型文獻檢索期刊《全國報刊目錄索引(哲學社會科學版)》等)和工具書(如各種年鑑等);二是把能見到的社科書刊目錄都瀏覽一遍,從中得到啟發,這也是魯迅先生博覽群書的經驗之談:「書在手上,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這對開闊思路會大有裨益。通過這些步驟,或者是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材料,或者是發現了問題,前者為解決已有的問題找到了途徑,後者為研究者發現了「興奮點」。在此基礎上,通過篩選,再作精讀,精讀的方法是找出同一問題的幾篇、十幾篇、甚至幾十篇材料(期刊中的論文或書籍中的有關章節)進行比較鑑別,找出異同點,發現分歧所在及其產生的原因,然後進行質疑、商榷、修正以至在這個問題的全部或方法論上樹立起自己的觀點。需要強調的是,博覽群書的同時,更要求勤於思考,正如古賢所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3]

(3)掌握科學的寫作方法

寫作既是一門科學,同時又是一門技巧。掌握上述研究方法,通過大量的研究工作之後,即使是滿腹經綸,如果不掌握科學的寫作技巧,也不易用文字表達出來。猶如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知識,但不懂教學法,不懂因材施教,教學效果同樣不可能好的道理一樣。只有勤學苦練,才能學會掌握這門技巧,也才能從中培養出寫作的興趣,有興趣才能談得上提高,以此形成良性循環。

寫作技巧很多,在此,僅就我們體會較多、收益較多,也是學術論文寫作的兩種主要方法簡談如下:

(1)正確運用論文三要素原理

眾所周知,論文均要求具有三個要素,即論點論據結論,也叫論題、論證和結論。論題是真實性需要證明的命題;論證是指用來證明論題的判斷;結論是指通過論證之後得出來的判斷。

我們認為,這三個要素在學術論文的寫作中應當充分利用,即在文章的宏觀、中觀、微觀結構上都要靈活運用,而不能機械地僅在論文的總體結構上運用。一篇優秀的社科學術論文要有充分的推理和嚴密的邏輯,保證做到這幾點的主要方法就是在論文的宏觀(整篇論文)、中觀(論文的任何一個部分)、微觀(論文中的一個小段落甚至一句完整的句子)上充分運用論文三要素原理。

當然在運用這一原理時,三要素的份量(文字上)不一定等量分配,而應詳略得當,但是不能缺少。中觀、微觀上的三要素原理運用一定圍繞宏觀上的三要素原理結構來布局,為宏觀布局服務。只有這樣,論文自始至終才能充滿邏輯感,作者才能圍繞主題來以理服人,而不至出現主觀臆斷,以勢壓人,前後不連貫,甚至出現矛盾等現象。

與此同時,論文中該舉例、引證之處,力爭做到,並使之準確、生動。這樣寫出的論文一般均屬上乘之作。

(2)模仿法

是指研究者在某一問題上有所見解,但寫作經驗較少,或防止由於孤立地提出一個新觀點而不易被他人理解和接受時,所作的必要的鋪墊。這種表達上的需要,可找接近的範文借其框架,現成的基本原理,融進自己的見解。這種論文寫作方式姑且稱之為模仿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初學者,或有一定見解,但新見解、新觀點較少的作者。這種論文要求短小精悍,一定要註明參考文獻或其他必要的注釋。採用這種方法,特別強調態度的嚴肅性,萬不可有投機心理,否則,只能誤人害己,不恥於學界。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方法不能孤立使用,也是往往應該交錯運用,例如上述兩種方法中,後一種一定要使用和體現前一種,即運用論文的三要素原理;同樣,從總體上來說不是模仿性的論文,在基本原理的運用上,在獨立見解的觀點與觀點之間的過渡上,往往也要運用現成的東西,這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模仿性的,這是學術事業發展所必需的,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

04

在學術論文的寫作上,不能奢望一朝一夕就能寫出一篇全新的學術論文來。反過來說,真正「全新」的論文也是不存在的。假如它是「全新的」,那麼它在語言上、邏輯方法上、表達方式上均是獨創的,這樣的東西不叫論文,只能叫「天書」,誰也看不懂!這種情況當然不可能出現。

所謂「新」,國外學者研究認為,一篇富有創見的文獻,其提供的新信息僅佔全部信息量的10%,而90%是前人提供的。[4]因此,我們既要克服學術上的急於求成心理, 又要打破對學術論文寫作的神秘感和畏懼感,建立起科學的認識方法論,正確認識學術論文寫作的規律。在這一方面,馬克思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他是一位舉世公認的偉大社會科學家,即使是這樣的人,他的成名作及之後的大量科學成果的取得,也是建立在對前人成果的大量借鑑吸取之上的。如他的政治經濟學宏大理論體系,就是在批判地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在其經濟學巨著《資本論》三卷中,引用資料的索引和注釋就達300多頁。可以說, 沒有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就沒有《資本論》。

因此,在社會科學的研究和學術論文的寫作上,只要勤於鑽研,大量借鑑,勤於動筆,持之以恆,就一定能夠在學術上樹立起獨到的見解來,也一定能夠創作出優秀的社會科學學術論文來。

相關焦點

  • 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方法
    王教授現任著名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副主編、Part B編委。在Transportation Science、Part B、Part C、Part E、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等權威期刊發表SCI論文130多篇,谷歌學術H指數34,引用達到3500次。研究方向包括城市交通網絡建模、航運網絡優化、港口規劃與調度、運輸業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物流、供應鏈管理等。
  • 法學院舉辦「SSCI期刊論文的寫作與發表」學術講座
    貴大新聞網訊(法學院 簡沛玉 報導|攝影 謝昌博)1月8日,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何天翔做客我校,為眾師生帶來一場題為「SSCI期刊論文的寫作與發表」的學術講座,由法學院教授孫志煜主持,法學院百餘名師生通過在東校區逸夫樓法學院智慧教室及線上騰訊會議兩種方式參加本次講座。
  • 期刊學術論文寫作及投稿應遵循的基本步驟
    在醫刊彙編譯看來,期刊學術論文寫作及投稿應遵循八個步驟,即:確定選題,收集資料,擬定提綱,撰寫初稿,反覆修改,審閱定稿,定向投稿,諮詢稿件處理情況。這是學術論文寫作比較關鍵的一步,必須認真對待,因為選題是否恰當,直接關係到論文寫作的成敗。通常情況下,擬寫學術論文題名的基本要求是:具體準確、簡潔精煉、新穎醒目、限定恰當(外延和內涵的限定恰如其分)。二、收集梳理資料。對於學術論文的寫作而言,資料的收集和梳理不僅是論文寫作成敗的基礎,還能反映出作者的學術閱讀範圍和科研分析能力。
  • 清華-JM頂尖營銷期刊論文發表工作坊及學術研討會舉辦
    【MBA中國網訊】導讀2019年4月6日-7日,清華-JM頂尖營銷期刊論文發表工作坊及學術研討會在清華經管學院舉辦,會議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營銷學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ofMarketing(以下簡稱JM)聯合主辦,《營銷科學學報》、清華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清華管理評論》共同承辦
  • 從編輯視角初議學術論文的寫作問題
    中小學的寫作訓練大多以帶有濃重的公式化和格式化色彩的應試文章為主,並不會特別重視學生的寫作邏輯與理論分析能力。及至碩士和博士階段,相對鬆散的教學模式,使得很多導師無意也無暇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論文寫作訓練,更何況目前很多導師自身的寫作水準尚有努力的空間。這一切都導致當下的很多研究生以及步入歷史學界的年輕研究者的學術論文寫作,缺乏系統性和自主性的長期訓練。
  • 「讚美師娘」論文刊發期刊停刊整頓,主編撤職,再查4篇待撤稿
    通報稱,涉事文章刊發時,《冰川凍土》時任主編程國棟正在外地照顧生病的家人,對刊發文章情況不知情。處理意見顯示,自2020年1月起對《冰川凍土》進行停刊整頓、免去程國棟《冰川凍土》主編職務;免去沈永平《冰川凍土》專職副主編職務並調離期刊編輯崗位。在調查中另發現4篇論文存在部分內容與期刊定位不符的問題,已安排撤稿處理。
  • 仲偉民 | 論文寫作中的學術倫理問題
    文字表述能力是人文學者論文寫作起碼的要求,也最能考驗作者的基本功。但我們發現一些年輕學者在經過碩士、博士階段進入研究領域後,仍舊缺乏最基本的寫作功夫,這成為很多雜誌主編和編輯最為頭疼的問題。很多編輯部非常認真審讀年輕學者的論文,也願意發表年輕學者的論文,因為年輕人的文章有銳氣,有新看法。
  • 核心期刊論文寫作的一些經驗之談
    核心期刊是評職稱以及做學術研究都非常喜歡發的高質量期刊,但是核心期刊並不是想發就一定能發的,對論文和作者都有一定要求,今天我們就從核心期刊發表的一些經驗之談。首先我們對自己文章的寫作要按照對應雜誌社的投稿要求來寫,滿足投稿要求並且規範化。
  • 高水準論文「寫作秘籍」:選題+寫作+投稿
    平常沒事的時候可以翻出來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的目錄看一看自己研究領域內的專業核心期刊有哪些,並作為投稿的備選項。方法二:在課題完成中去選:通過參與課題,給論文選題。好處:借知名專家之力,掛好課題的課題號(國社科重大、重點或教育部重大等項目)容易發表;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選題一定是有研究價值的;可以積累申報課題道德經驗、完成課題的經驗,為以後作準備。方法三:在熱點時事中選。
  • 苦惱學術論文語言表達?英文論文潤色——讓你的學術論文耳目一新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作者被外文期刊拒稿的原因中,因論文語言問題被拒佔到了近30%。對於英語非母語國家的學者來說,語言障礙是一條難逾越的鴻溝。中國作者寫出來的文章大多都有「中式英語」的痕跡。檢查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科研數據、分析、結論等一致性檢查圖表及補充信息調整文章格式使其符合投稿期刊指南檢查投稿信及其他補充材料SCI母語潤色降重根據查重報告,就檢測到的重複內容
  • 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期刊論文發表對作者都有哪些要求
    目前,最新版本是2019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第八版)(如下圖)三、發核心的方法及對作者的要求因核心期刊都是權威學術方面的,因此對要發表的文章自然就會要求是高質量的學術論文。而篩選辦法中一項就是對作者的學歷、職稱做出要求,因為一般有高學歷及職稱的作者,其論文質量不會太差。
  • 什麼是學術寫作?學術寫作有什麼特性?
    換句話說,學術寫作是個技術活。學術寫作自己是有獨立的規則、約束和章法的,與一般的英文寫作(比如雅思託福written test)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是雅思寫作7分、託福寫作29甚至滿分的同學,讓他們寫學術論文的時候,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
  • 學術論文要怎麼寫?
    撰寫學術論文是求學生涯、職業晉升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必須要發表論文或者撰寫職稱論文。那學術論文要怎麼寫呢?我們按部分來進行講解。一、論文主旨:1. 撰寫論文貫穿於整個研究工作,論文工作與研究工作相對應2.
  • 評職稱發表論文選擇的學術期刊必須在知網上檢索嗎
    評職稱發表論文選擇的學術期刊必須在知網上檢索嗎對於沒有參加過職稱評審或者是初次在學術期刊雜誌上發表文章的作者來說對學術期刊雜誌上網情況不是很了解,覺得雜誌是不是都是上知網的,論文是不是都是要在或者是能在知網上檢索的到,其實這是存在了很大的誤區的了
  • 學術論文的「八股」寫作法
    學術論文具有說理性、創見性、邏輯性、科學性的特點,其格式(即一定的規格式樣)與說明、描寫、記敘等其他文體的文章有很大不同。為了便於學術論文所報導的理論研究成果的收集、儲存、處理、加工、檢索、利用、交流和傳播,國家有關部門對其格式發布實施了一些規範,主要有幾個國家標準。對於這些國家標準,不少作者了解得不多或者理解的不全面、準確,以至於在具體寫作實踐中出現一些不規範的問題。
  • 核心期刊編輯說出了論文投稿錄用的真相!
    在編輯實踐過程中,經常要面對缺少論文寫作和發表經驗的科研人員、高校學生等,投稿技巧略顯生澀,本文將以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為例,結合編輯經驗,探討一些有助於作者論文發表的投稿策略。(一)論文選題要新穎學術期刊的選題決定了一段時間內刊物發稿的方向和思路。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不在學術期刊選題範圍之內的論文就無法選用,只是說,符合刊物選題的論文更容易引起編輯的興趣。
  • 這篇萬字長文,把論文寫作和投稿的事講了!
    為更好地反映科學研究的成果, 及時傳播學術創新的思想和觀點, 推動學術交流, 不斷提高科學研究和學術論文寫作水平, 對今天的大學教師和學生來說, 很有必要學習和掌握學術論文寫作的理論和方法, 同時也很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學術論文投稿與發表的要求。在高校, 寫作、發表學術論文是每一個專業人員畢生都要做好的基本功課。
  • 3萬元可在核心期刊發論文? 期刊:只接受正常流程投稿
    論文代發公司提及的三家期刊表示,稿件發表都是走正常流程,並沒有「綠色通道」之說  宣稱花3萬元就可在國內頂尖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並且在內部有關係,這樣的「中介」竟是一家醫學公司,且無論文發表的相關業務。
  • 想發核心期刊?聽聽這些人的經驗之談
    正確掌握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及規範化,並注意選擇對口的專業期刊投稿,且遵循所投刊物的格式要求,再加上導師能對論文嚴格把好質量關,則可避免因投稿後反覆退修而耽誤了論文發表的時間,又可減少稿件在初審階段就被退稿的可能,從而提高論文的錄用率。
  • 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
    最近,我主編的一本外國期刊《傳播與教育評論》的刊號終於批覆了,於是我開始廣泛徵稿。我的初衷是想把這本刊辦好,給大家提供一個發論文的平臺和更好更快的論文發表服務。但是,我把徵稿函發出後,發現老師們有各種各樣的疑問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