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耶穌的族譜(瑪一1-17)
1.族譜的意義
瑪一1-16:族譜
對肋未家族為證明司祭身份特別重要
耶穌的族譜的重要性並非歷史性的(錯誤存在其中),而是神學性的
證明耶穌是「達味後裔」,是撒下七13-14的納堂先知預言的應驗
2.達味
族譜分三段(亞巴郎 ─ 達味 ─ 放逐 ─ 耶 穌)、每段十四代
「14」的象徵:2 * 7;達味的名字(David:d=4、v=6、d=4)
3.四位婦女
塔瑪爾(3)、辣哈布(5)、盧爾德(5)、烏黎亞的妻子(6【巴特舍巴】)
為什麼提這四位?罪婦?外邦人?
天主的主導:族譜中不尋常的因素;為最不尋常的因素(瑪利亞)作準備
4.總結:
初期教會早已深信,耶穌是達味後裔(羅一3),瑪竇福音採用了一個對今日的人陌生的方法 ─ 族譜 ─ 加以證明。
耶穌是「葉瑟苗裔」,基督徒不能忘記耶穌出自猶太聖經的根源,而猶太人也因此可以將耶穌看成他們的兄弟。
二、耶穌出自天主聖神的來源(瑪一18-25)
1.耶穌來源的奧秘
近一步說明瑪一16 ─ 基督信仰對耶穌奧秘來源的解釋 ─ 不是由於若瑟;而是因著聖神
夢境是古典文學中常見的因素(例如:雅各布伯的夢) ─ 非歷史性敘述,而是信仰解釋,透過天使說明一個人無法了解的「啟示性事件」
2.聖母童貞受孕
瑪竇和路加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
但敘述的重點不同 ─ 瑪竇:若瑟;路加:瑪利亞
3.若瑟的思慮
反映猶太婚姻的風俗 ─ 訂婚、圓房
瑪利亞可能陷入的「危機」
4.若瑟是個「義人」?
按猶太定義,「義人」是一個在律法上無可指責的人!
瑪竇福音提出新的定義:一個令天主喜悅的人、溫良慈善的人(瑪十三43;二五37、46)
若瑟順服天使的訊息迎娶妻子
5.耶穌
名字的意思
若瑟給耶穌取名字(路加:瑪利亞)
經文應驗:依七14 ─ 童貞女?
「厄瑪奴耳」(Immanuel)=天主與我們同在(瑪二八20)
三、耶穌誕生、賢士來朝(瑪二1-12)
1.賢士來到耶路撒冷
賢士:來自波斯(星象家)或阿拉伯(禮品)
期待一位理想性君王是古典作品中常常出現的思想,但這段經文應該是以《戶籍紀》二二~二四中的「巴郎神諭」為背景(戶二四17)猶太傳統一直將這個神諭理解為指向默西亞的諭言
異星:不能從天文學上來尋找;因為這只是一個文學的象徵,表達天主神奇地引導外邦賢士走上尋找救主的道路。
大黑落德王:耶穌誕生時的猶太王的確是大黑落德,大約是6-7BC
今日通用的標記年代方法是Dionysius Exiguus在AD525「錯誤」估算的結果
2.賢士與大黑落德王、經師們相遇
賢士的問題引起恐慌,這種反應如同面對一個神性顯現的事件(十四26)
整個城市和國王一起「反對」新誕生的「猶太人君王」
經師們研究的結果是一致性的答案:白冷 ─ 葉瑟與達味的家鄉
米五1在猶太傳統中也是關鍵性的默西亞預言(參閱:Targum ─ 阿拉美語對希伯來聖經的詮釋)
瑪竇更加增強這個觀點(瑪竇在此加上了撒下五2上主對達味的話)
3.大黑落德的計謀
大黑落德的偽善 ─ 為稍後「殺害嬰孩」、「逃亡埃及」的敘述埋下伏筆
4.賢士們找到、朝拜嬰孩耶穌
異星再次出現:無法以自然界解釋,而是象徵天主的引導
「房子」:暗示一個長久居住的狀態(和路加的敘述不同)
「俯伏朝敗」:本是東方面常見的風俗,但瑪竇在此暗示對神的朝拜,同時顯示依六十1-9經文得到應驗
賢士們就是普世萬民啟程前來朝拜,以及外邦人湧入基督教會的象徵(二八19)
三項禮品其實只是象徵「君王的尊榮」,並不是賢士的「人數」但在歷史中卻形成人們篤信不移的傳說
● 三王:Caspar, Melchior, Balthasar
● 三象徵:黃金(君王)、乳香(天主性)、沒藥(死亡)
●三王的遺體:君士坦丁堡、米蘭、科隆
5.賢士返鄉:賢士們另外取道返鄉,再次顯示天主介入引導全局
四、逃亡埃及(瑪二13-15)
1.對立的景象:朝拜 vs. 逃難
應驗聖經(歐十一1) ─ 暗示天主的引導
2.埃及
以色列民族對埃及的經驗
這段敘述的背景故事:猶太Haggadah(Telling)中梅瑟的故事
耶穌 = 「大」梅瑟!
3.「聖家」在埃及
故事沒有敘述任何聖家在埃及的生活細節
時間:到大黑落德死亡為止 ─ 兩年(二19)?三年半(默十二14)?
五、殺害嬰孩(瑪二16-18)
梅瑟的故事仍是這段敘述背景 ─ 法老王殺害以色列嬰孩
1.大黑落德王
大黑落德王以殘暴著名,為保護王位不擇手段(殺害妻妾、兒子)
因發現被賢士們愚弄而下令殺害所有的嬰孩
歷史事實?─ 猶太歷史書中完全沒有這個殘暴故事的痕跡
2.聖經應驗
耶三一15的原意:辣黑耳在辣瑪(高處)哀哭被擄去巴比倫放逐的以色列子女
在此被引用的關連原有些牽強:辣黑耳的墳墓後來被移至到耶路撒冷通往白冷的路上
引伸的意義:辣黑耳哀哭自己的子女(以色列子民),對瑪竇而言,是天主子民的預像。默西亞經歷和祖先同胞相同的命運。
六、聖家從埃及返回、遷居納匝肋(瑪二19-23)
1.返回以色列
黑落德死亡(4BC)
梅瑟故事的關連(出四19)─ 殺人的兇手、以色列
有如另一個「出谷」的故事
2.阿爾赫勞(Archelaos)
被大黑落德指定為王位繼承者,但羅馬皇帝只讓他成為分封侯(1/4),掌管猶大、撒瑪黎雅、和依杜默亞。殘暴程度與父親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瑟原應該是想帶著聖家回白冷,卻在天使啟示下,遷居到納匝肋。古老的教會傳統都認定這是耶穌的家鄉,應該符合客觀歷史正確性。
納匝肋原本並未出現於舊約中,瑪竇在23節中加入的話「如此應驗了先知們所說的話」,是為賦予一個默西亞─基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