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庭文明程度如何?七成「優秀」、垃圾分類得分最高

2020-12-17 界面新聞

記者 黃景源

上海市家庭成員文明程度平均分創新高,達91.67分,其中近七成家庭達到「優秀」水平。

2020年12月15日,界面新聞從上海市婦聯獲悉,《上海市家庭文明建設「十三五」終期評估報告》(下稱《報告》)正式發布。

《報告》對上海16區4065戶常住人口家庭進行分層隨機抽樣,同時兼顧核心、主幹等家庭類型,從生態、健康、學習、文化、安全5個維度40項指標進行畫像分析。

《報告》顯示,上海全市家庭成員文明程度總體「優秀」,較「十二五」終期有所提升。「生態之家」與「安全之家」建設成效顯著,「學習之家」建設有待加強。

測評顯示,「生態之家」得分94.85分,較「十二五」終期高出2.49分,經過五年建設躍居第一。

其中,「環保知識」「環保行為」8個測評指數全線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提升8.85分,居40個測評指數榜首。

據了解,早在2011-2015年,上海市婦聯會同綠化市容局等單位連續五年承接市政府「百萬家庭低碳行·垃圾分類要先行」實事項目,積累了面向家庭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和志願者隊伍管理的工作經驗。

近兩年來,上海市婦聯依託7929個「婦女之家」、213個社區「家中心」,已動員和引導上海825萬戶家庭積極參與「百萬家庭新時尚·垃圾分類巾幗行」專項行動。

同時,上海市婦聯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線上線下宣傳活動近5萬場,參與近300萬人次,在上海全市形成了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的良好氛圍。測評顯示,全市絕大多數家庭成員普遍能自覺學習環保知識和踐行低碳生活方式。

此外,上海市婦聯還尋找各級「最美綠色家庭」5.2萬餘戶,提高「海上最美家庭」「上海市文明家庭」中垃圾分類、低碳環保類家庭的推薦比例。

在「健康之家」建設方面,上海家庭成員在「心理健康」上得分較高,為92.74分。其中「關注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提高1.5分,達到 「優秀」。九成以上市民能夠「掌握自我保健知識」「定期參加身體健康檢查」。

「生活習慣健康」雖穩步提升,「睡眠習慣」「早餐習慣」較「十二五」有所改善,但「每周參加4小時以上的體育鍛鍊」呈下降趨勢,得分僅81.79分,居40個測評指數榜尾。

為此,上海市婦聯也呼籲相關部門加大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推進全民健身活動。

上海是最早提出開展學習型家庭創建活動的城市之一,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率先建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到2025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習型城市。

測評顯示,上海家庭成員在學習活動上的得分僅為86.52分,在學習投入上的得分為85.85分,均偏低。

其中,「關心時事,根據時代變化更新知識結構」上升2.19分,達到88.44分,其餘「學習之家」指標呈略微下降趨勢,參與創建學習型家庭的創建率為86.27%。

「文化之家」建設方面,上海家庭成員在文明素養上得分較高,為94.82分,藝術修養整體提升,但公益活動上得分相對偏低。

「安全之家」建設由「十二五」終期的第一位降至第二位,安全技能得分有所提升,但安全知識、安全行為略有下降。

上海市婦聯表示,上海家庭在主動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參與扶貧幫困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提升,在安全知識的訴求、知曉和安全行為上,不可鬆懈。

相關焦點

  • 右安門街道評選垃圾分類文明家庭 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我們倡議,以文明示範家庭為單位,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堅持垃圾分類良好習慣,在鄰裡之間形成學習資源共享、先進經驗共享、分類成果共享的氛圍,讓垃圾分類成在右安門街道成為新時尚!」7月26日上午,豐臺區右安門街道舉辦「垃圾分類新時尚 文明家庭我踐行」評選活動啟動儀式,街道48個家庭獲得垃圾分類文明家庭榮譽稱號。當天,來自16個社區的書記、站長、宣傳委員、黨支部書記、樓門長、志願者、以及竇珍志願服務聯合會的志願者和轄區黨建協調委員會成員單位,200餘人參加了活動。
  • 視頻來稿|一戶上海家庭的垃圾分類故事:小學生自製分類標籤
    視頻來稿|一戶上海家庭的垃圾分類故事:小學生自製分類標籤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2019-02-20 07:34 來源:澎湃新聞
  • 蔚然成風 垃圾分類成廣州城市文明風貌「新名片」
    原標題:實現發電超50億度 垃圾分類成廣州城市文明風貌「新名片」  當前,廣州市垃圾分類蔚然成風:創意設計的分類投放點成為「城市風景線」,市民、學生組團到資源熱力電廠觀光「打卡」,街坊鄰裡、黨員和志願者們站桶指導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成為了廣州城市文明風貌的一張「新名片」。
  • 【文明哈爾濱推送】全國首個垃圾分類體驗館起航了|香坊區垃圾分類...
    【文明哈爾濱推送】全國首個垃圾分類體驗館起航了|香坊區垃圾分類體驗館引領文明城市新時尚 2020-08-20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實踐在行動】託克託縣垃圾分類倡議書
    踐行垃圾分類 倡導文明新風全縣各部門單位、道德模範、文明家庭、廣大市民朋友:
  • 垃圾分類,大家都會了嗎?「綠逸楓林」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刷屏朋友圈丨律新社在現場
    本次比賽題目以垃圾分類回收知識為主,設2場初賽,1場決賽。凡是積極參賽的居民,都可以獲得一份精美禮品。隨著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的逐漸深入,居民們對垃圾分類知識是否有進一步的掌握?垃圾分類知識競賽收效如何?比賽現場發生了哪些有趣的小故事?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 垃圾分類,上海讓「盆景」變「風景」
    實施垃圾分類半年來,上海16個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測評均達到「優秀」標準。如今的上海,垃圾分類新時尚蔚然成風。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項工作不會一帆風順。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已有半年,成效如何?
  • 垃圾分類在指尖 綠色文明記心間
    本報訊 為幫助居民群眾尤其青少年養成垃圾分類的意識和習慣,石岐街道共青團連日來組織開展「青年拾分愛」系列志願服務行動,引導社區居民及青少年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在潛移默化中踐行生態環保理念。石岐街道黨建工作辦、中山市商務局聯合民生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社區「向日葵」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者們深入轄區大街小巷,向居民群眾、沿街商鋪的店主和顧客等進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共創文明城市等內容的宣傳,得到許多群眾和商鋪店主的支持與肯定
  • 「垃圾分類一小步,健康文明一大步」 淳安垃圾分類工作再升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洪萍 王麗萍 汪凌成 胡亮 文/攝「垃圾分類一小步,健康文明一大步。」在這個再生資源綠色回收站內,回收物資按照「塑料」「紙板」「金屬」等標識牌,分區域分類擺放,每周六、日、一,實施定點定時全封閉式有償回收,不產生二次汙染、噪音、異味。廢品回收明碼標價,讓居民更加安心。「站點離家近,居民擺放在家門口的一些廢品馬上拿來賣,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亂堆亂放,於垃圾分類和環境衛生雙方都有利。
  • 在校學生,上海向你們徵集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
    溼垃圾殘湯剩液處置有何妙招?垃圾袋、桶、箱如何巧妙設計?溼垃圾破袋有什麼神器?志願者服務、科普宣傳、箱房管理有什麼辦法機制?圍繞分類減量有什麼創意創新? 此次活動共分為大學生、中學生(包括中職校)、小學生三組,每組設置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及優秀指導老師獎、優秀組織獎若干,將有機會獲得價值最高3000元獎品。主辦方還精心準備了強有力的垃圾分類青年講師團,用年輕人的綠色青春姿態,Show出垃圾分類的「新時尚」。
  • 垃圾分類都行動丨看燕山青年如何「說唱」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都行動丨看燕山青年如何「說唱」垃圾分類~ 2020-08-13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踐在校園」垃圾分類我能行,爭做環保小先鋒—垃圾分類手抄報...
    垃圾分類是新時尚, 為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深化文明校園建設,教育全體學生樹立「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環保意識,帶動身邊的家庭成員,增強垃圾分類意識,掌握垃圾分類常識,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寶清縣第一小學舉行了「垃圾分類我能行,爭做環保小先鋒」垃圾分類手抄報作品展。
  • 文明實踐在高新 | 幹垃圾還是溼垃圾?這個社區「擺攤」普及垃圾分類
    文明實踐在高新 | 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活動現場,志願者為居民派發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手冊,詳細講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與如何準確地分類與投放,並邀請居民參與體驗。
  • 上海爺叔阿姨的夏天: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增強,志願者活兒少了
    【編者按】8月1日,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滿月」。這一個月來,「垃圾分類」旋風席捲全城,上海生活垃圾分類效果初顯:居民家裡的垃圾桶多了,垃圾廂房變整潔了,高科技產品也用上了,志願者的活兒逐漸少了,就連來滬遊客也初步知曉如何分類了……即日起,澎湃新聞特推出系列稿件,全方位呈現生活垃圾分類「新時尚」讓居民習慣如何改變、文明之風如何浸入人心。
  • 【地評線】京彩好評:垃圾分類:城市文明的標誌和尺度
    這是一場需要人人參與的文明行動。垃圾分類一小步,人民文明一大步。管好自家的垃圾桶,是中國社會走向現代文明的路途當中的一個必經節點,是新時代催生的一朵建設更加美好生活的文明之花。比如,如何理順垃圾分類工作的環節及相互關係,做到分工細緻、流程簡化、條理縝密、管理有序;再如,如何把垃圾分類納入社區自治內容,明確主體職責,充分調動公眾和管理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有,垃圾分類責任人的區域組織管理如何區分,垃圾分類運行管理制度如何建立,垃圾分類方案如何科學制定,指導、引導、規範與監督如何實施等等,都是一些需要跟上研究並探索實踐的新課題,都需要我們以足夠的自信和投入提高精細化管理的水平
  • 臺灣人如何看待上海的垃圾分類 | 三明治
    2018年臺灣服裝設計畢業後,從實習至出社會在深圳待近一年半的我,決定轉行來上海闖一闖。六月中,隻身買了張來回機票、選定房子、拖著我的行李正式入住。來回過程不到幾天,我在上海安了一個家。搬來上海將近一個月,在這一個月裡,恰巧見證了上海垃圾乾濕分離的浪潮。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丨垃圾分類進校園 再掀綠色環保「小旋風」
    2021 年1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正式在全市範圍內施行,為確保《條例》順利實施,不斷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和準確率,近日,一場以「垃圾分類伴我成長 文明滻灞你我共創」為主題的垃圾分類文明風尚學生志願者服務隊授旗儀式暨垃圾分類進校園大型普法宣傳活動熱烈舉行。
  • 您是垃圾分類達人嗎?建德市「綠色打卡21天」垃圾分類家庭行動成果...
    您是垃圾分類達人嗎?「綠色打卡21天」垃圾分類家庭行動為進一步提升廣大家庭對垃圾分類的知曉度、認同度、參與度讓垃圾分類成為家庭的生活習慣和文明家風助力美麗建德建設
  • 神評論|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循環利用變廢為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郭傳靖 韓舟去年上海垃圾分類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全網關注。畢竟這是我國第一個實行強制垃圾分類的城市上海於2019年7月1日開始率先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規定,垃圾如何分類?如何投放?投放時間等等一度引發熱議。
  • 石家莊橋西區:垃圾分分類 文明大風尚
    垃圾分分類 文明大風尚分類投放 垃圾分類第一步這兩天,西美花城小區的張保明先生又將家中積攢的包裝箱投放到了小區的智能回收箱中。「雙十一網購了好多東西,每天都有快遞到貨。之前一堆紙盒紙箱沒地兒放,當垃圾扔了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