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海關多舉措助力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

2020-12-09 中國日報網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面對外需日益萎縮、出口缺少新的增長點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複雜變化形勢,南寧海關迅速落實中央「六穩」「六保」工作部署,因企施策、多措並舉暢通出口轉內銷渠道,助力加貿及保稅企業快速「轉」出國內市場新天地。

人工寶石加工是梧州市特色加工貿易產業,受全球經濟疲軟特別是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國際市場需求大幅下降,產業面臨困境。南寧海關所屬梧州海關在疫情期間迅速開展企業調研,梳理企業困難和訴求,並根據海關總署關於加工貿易殘次品監管改革的通知精神及監管方案,指導試點的高資信企業梧州恆達寶石有限公司以「邊角料內銷」監管方式申報內銷了一批「碧玉雕刻品」殘次品,順利完成南寧關區首票加工貿易殘次品按狀態內銷徵稅。

梧州恆達寶石有限公司負責人欣喜說道:「我們公司原來殘次品按折原料消耗量內銷,現在可以按狀態內銷徵稅,殘次品比原料申報價格每千克減少40元,稅率沒有變,但每年我們企業減少幾十萬元稅款。」

據了解,改革實現殘次品遵照市場價格規律和貼近企業生產實際承擔稅負,切實降低解決企業殘次品內銷負擔,預計每年僅梧州加工貿易企業減輕稅賦成本就可超過200萬元。

此外,南寧海關千方百計促進內暢外聯,解決外貿企業轉內銷的難點、痛點和急點。一方面,迅速落實國務院部署的「規定動作」,實施對加工貿易貨物內銷全面免徵緩稅利息,直接為企業減負;將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稅政策擴大至全部綜合保稅區,讓企業有更多的選擇權,可以合理地降低稅負;為企業提供主動辦理手(帳)冊延期和「免擔保」等服務,疫情以來共為企業延長手(帳)冊核銷期限70份,免收風險擔保金逾11億元,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另一方面,該關還主動設計「自選動作」,實施「一企一策」,完善以關區兩級黨委委員牽頭聯繫的企業協調員機制,並將服務範圍從原來的僅限高級認證企業擴展到156家重點骨幹企業;出臺支持高級認證企業發展的16條措施,惠及機械製造、糧油加工、造紙、電子等廣西20餘個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企業,保障重點企業、重點產業供應鏈通暢。

海關的紓困惠企政策為廣西外貿企業內銷解了「近渴」,有效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經濟格局的形成。據海關統計,今年1—7月,廣西加工貿易貨物內銷貨物總值14.2億元,增長24.2%。其中7月內銷貨值增長46.3%,並且在廣西外貿進出口仍下降1.6%的情況下,廣西前7月加工貿易進出口534.1億元,增長26.5%,保稅物流進出口513.8億元,增長43.3%,實現雙雙逆勢增長。(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南寧海關政策發力「出口轉內銷」,助力「雙循環」經濟新格局形成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面對外需日益萎縮、出口缺少新的增長點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複雜變化形勢,南寧海關迅速落實中央「六穩」「六保」工作部署,因企施策、多措並舉暢通出口轉內銷渠道,助力加貿及保稅企業快速「轉」出國內市場新天地。
  • 多地稅收大數據顯示: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步子更穩了
    對於「打滿戰疫全場」的眾多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成為應對挑戰的一個重要舉措。那麼,目前企業出口產品轉內銷究竟怎麼樣了?經濟日報記者近期從多地稅務部門了解到,根據稅收大數據統計,不少外貿企業正在加速出口轉內銷,而且步子越來越穩。
  • 廣西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桂林)在東西巷舉辦
    【桂林日報訊】(記者胡逢超)為進一步發揮步行街品牌集聚、渠道融合的組織作用,搭建外貿企業內銷渠道和平臺,精準對接國內消費升級需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按照自治區商務廳統一部署,本月11日至13日,廣西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桂林)在我市東西巷歷史文化街區舉辦。
  • 廣交會「雲」端落幕 近200家外貿企業有意出口轉內銷
    舉辦期間,廣州海關通過電話調研、線上政策說明會、開設12360廣交會諮詢熱線、「廣交會海關之窗」專題網頁等多種形式,向1萬餘家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宣講、解讀關於海關暫免徵收加工貿易內銷緩稅利息、擴大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稅政策試點、放寬加工貿易內銷申報納稅辦理時限等支持加工貿易企業出口轉內銷具體措施,積極推動企業參與雙循環,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 外貿企業轉內銷 外貿原單可以在網上隨便「買買買」了
    當天公布的《阿里巴巴春雷計劃2020》出臺五大方面16項扶助措施,包括外貿升級線上突圍、助力外貿開拓內銷、打造數位化產業帶、智慧網絡助農興農、金融支持「再扶一把」。其中引人關注的是阿里巴巴對外貿企業開拓內銷的扶助。當下,全球疫情持續擴散,很多外貿企業遭到客戶退單,並且全球銷路受阻。在此困境下,眾多外貿企業盯上了國內市場,欲通過轉內銷來渡過難關尋找生機。
  • 「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出口產品轉內銷(杭州站)活動總結
    為落實「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的文件精神,著力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以實效舉措幫助外貿企業用好兩個市場,做好「六穩」和「六保」工作,根據商務部要求,7月25日至7月31日,由商務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商務部外貿發展局、
  • 4月外貿微降0.7%出口漲了 訂單難接要轉內銷?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4月外貿微降0.7% 出口漲了!訂單難接要轉內銷?5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達2.5萬億元,同比微降0.7%,其中,出口達1.41萬億元,增長8.2%;進口達1.09萬億元,下降10.2%。
  • 「同線同標同質」創新發展大會暨 「三同」工程助力出口轉內銷高峰...
    【環球網報導】2020年12月2日,由出口產品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促進聯盟(以下簡稱「三同聯盟)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同線同標同質」創新發展大會暨「三同」工程助力出口轉內銷高峰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成功舉辦。
  • 出口轉內銷專場活動
    該專區以線上展銷會模式運營,集合廣東外貿出口轉內銷專場活動將充分展示廣州直播貨源多、物流快、供應鏈完備的優勢,並以直播電商形式助力企業商家商品出口轉內銷,帶動銷量促進本土以及多地經濟發展,從供需兩端發力,拉動國內消費,帶動地方經濟復甦。
  • 外貿數據|進出口4694.7億元!2019年廣西外貿再創歷史新高
    會上,南寧海關副關長鄧光文在會上通報2019年廣西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2019年,廣西外貿進出口總值4694.7億元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14.4%,增幅較全國高1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597.1億元,增長19.4%;進口2097.6億元,增長8.7%;貿易順差499.5億元,擴大1倍。
  • 上海尚品家居展助力「外貿轉內銷」,龍頭生產型企業齊亮相
    這幾天,剛剛與上海尚品家居展籤署了參展協議的「老外貿」王小姐稍稍鬆了口氣:為渡過難關,公司主動從外貿向內銷轉型,數月以來,除了生產線調整改造,適應國內市場的交易規則、建立符合內銷要求的組織架構以外,內銷渠道建設、以及國內自主品牌市場知名度打造,讓王小姐不斷的面臨各種挑戰,而藉助上海尚品家居展展示自有品牌,精準對接國內消費需求,直通大客戶,讓王小姐更是信心十足,生產復甦指日可待
  • 福州:出口退稅硬舉措 助力外貿出口企業復工復產
    在防抗疫情期間,福州市稅務部門推出一系列有關出口退稅的硬舉措,助力外貿出口企業復工復產。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外貿出口企業造成的影響,福州市稅務部門推行「隨到、隨省、隨辦、隨退」,提高出口退稅辦理速度,助力外貿出口企業復工復產。
  • 產業帶直播+新品牌計劃 拼多多版「外貿轉內銷」這麼玩
    黃埔區副區長賀璐璐在交流會上表示,將全力支持出口轉內銷,推動黃埔區進出口食品企業全面上行新電商,為進出口食品企業帶來新動能。     推動外貿企業入駐平臺轉內銷,是拼多多2020年的一項戰略工作,黃埔區的交流會只是系列動作中的一個。
  • 「客改貨」包機助推廣西南寧綜保區跨境電商出口
    6月11日,廣西南寧綜保區第一條「客改貨」包機航線由南寧飛往馬尼拉,這是繼2019年中越「南寧-胡志明」國際貨運航線後,南寧開通的第二條服務於東協的貨運航線。為全力支持「客改貨」包機業務助力企業復工達產,南寧郵局海關提前了解跨境電商出口企業需求,「一對一」開展業務指導和問題收集反饋,幫助外貿企業與航空運輸企業進行供需精準對接,同時動態掌握航班出港、到港時間,加大審單、查驗和放行各環節銜接力度,對醫用和非醫用物資、一般貿易出口和對外援助捐贈物資進行分類管理,確保貨物通關「零延時」。目前,跨境電商出口航線班期已由每周3班增加至每天1班。
  • 外貿企業要在「轉」字上下功夫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從政府引導、落實企業主體、地方政府屬地責任等多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可謂直擊出口產品轉內銷的「要害」。對於「出口轉內銷」,廣大外貿企業並不陌生。
  • 出口轉內銷有哪些法律風險?智慧財產權律師這樣提醒
    支持企業在同一生產線上按照相同標準、相同質量生產既能出口、又可內銷的產品,擴大「三同」適用範圍至一般消費品、工業品領域。三是加強智慧財產權保障。支持外貿企業做好智慧財產權授權、專利申請、商標註冊和著作權登記等工作。「上述舉措,有利於解決內外銷產品標準不一致問題,有利於符合條件的出口受阻產品快速進入國內市場,也兼顧保障了國內消費者的知情權。」
  • 邕州海關主動靠前服務,助力南寧芒果乾生產企業走出疫情困境順利出口
    據邕州海關消息,今年4月,廣西百果香食品有限公司實現了南寧地區首次出口芒果乾,並持續穩定出口.9月4日,在南寧海關所屬邕州海關指導下,廣西百果香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重27噸、貨值88萬元人民幣的芒果乾即將發往俄羅斯。 「這是我們疫情以來出口的第7批芒果乾,能夠順利實現出口並保持穩定,實在是太感謝邕州海關了。」
  • 出口怎麼轉內銷?京喜聯合兩面針「小牙膏」放大招
    網上銷售、直播帶貨等消費新模式快速發展,也為外貿企業打通了直接面對消費群體的銷售渠道。」在6月30日商務部召開的網上專題發布會上,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楊國良指出了當前出口轉內銷的諸多路徑。其中,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個性化定製的C2M新生產模式,網購及直播帶貨的新消費模式,都是外貿企業轉內銷的不二法門。
  • 廣交會首場雙循環促進活動舉行 看粵企如何「加碼」出口轉內銷
    廣東是外貿大省,在《中國海關》雜誌發布的「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中,前十名城市有四個來自廣東。本次活動專門設置信息發布環節,邀請廣東省商務廳負責人分享廣東省出口轉內銷相關措施,並由廣州海關、網商協會的嘉賓就企業關心的問題進行現場答疑。
  • 七八百元箱子出口轉內銷只賣兩三百元,外貿企業依然認為這是好事
    4月28日,上海電商平臺支持外貿企業「出海優品·雲購申城」出口轉內銷的啟動儀式舉行。從4月28日到6月底,首批百家外貿企業將陸續登陸拼多多、愛庫存、i百聯等電商平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外貿企業出現訂單取消、延期等情況,對出口業務造成較大影響。市商務委第一時間與拼多多、i百聯、愛庫存等電商平臺積極開展對接,為外貿企業聯繫出口轉內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