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地球人研究報告(ID:tanmianhua1028)
每個男孩都曾墜入過這類神秘女子的糖衣陷阱。
她們正臉李冰冰,側臉像楊冪,身高168,膚白,貌美,年輕有活力。
她不求大富大貴,不看車房,只求你身邊一席之地。溫順,懂事,聽話。
這樣的可愛女人,以「充氣娃娃」為名,讓無數少年墜入資本陷阱,紛紛掏出褲襠裡的千八百塊錢以搏美人一笑。
年輕人的第一個充氣娃娃
這是血淋淋的事實,也是早年間的坊間笑談。在充氣情場馳騁多年的老手都知道,在經歷九轉曲折之後,充氣娃娃的地位,和勾引小夥們的手段,都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時至今日,仍有無數小夥願意掏上千八百塊錢,和矽膠姑娘們來一場真情實感的戀愛。
而這短時間內充氣娃娃界發生的變遷,早已超出人們的想像。
前充氣時代
早年的充氣娃娃界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不堪,但充滿了動蕩不安。
彼時,充氣娃娃界在發展初期,完全是一片蠻荒的土地。而有所想法的廠家們,試圖給小夥們帶來一個絕無僅有的戀愛體驗。
於是他們就謹慎地秉承著「男人都是看臉的生物」這一至高真理打造出了早期產品——她有清晰的五官,迷人的妝容,再配上明星的臉龐,誘惑滿滿。
更讓小夥們心動的是,無論何時何地,她都會保持嚴謹的姿勢,只為等待你的一個擁抱。
雖然這種全充氣款式並沒有細膩的手感,但勝在簡易便攜,可即充即玩。同時體重輕,易於活動,可另作減肥健身之利器。
再加上其可塑性極高,人類也曾試圖製造充氣誘餌以捕捉神秘外星生物。
甚至連全透明款式都曾在市場內攪弄風雲,據說是在傳播「色即是空」之道,禪上加禪。
所以全充氣型的女友一度是市場的主力軍,但缺點顯而易見——由於該類型的充氣娃娃材質較為脆弱,孤男寡女的日常戀愛又難免發生摩擦,保不齊女友受到傷害,而匠心獨具的愛情修補匠又極難找尋。
於是很多申請小夥們只得忍痛割愛,拋妻棄娃。
而這也成了當代民警最為困擾的職場煩惱之一。
「她們」帶來的煩惱
2015年6月20日,泉州高速交警支隊一大隊民警接到了一則報警電話:「有女屍!」
當民警們緊急集合,趕到犯罪現場時,發現被害的充氣女子躺在高速路上。
2018年5月,漯河市民警接到報警電話:「有女人上吊!」
民警們火速出動,闖入該建築將屋內男子制服,隨後得知他是在晾剛洗好的充氣娃娃。
2015年7月,鄭州民警接到報警電話:「有腐屍!」
民警們整裝待發,隨後將涉案的充氣女子捉拿歸案。
上述案例雖然離奇,但卻僅僅是中華大地上,充氣娃娃刑事案件中的九牛一毛。
除了給民警同志們造成精神傷害之外,其餘的風險也不計其數。例如,若不慎打成氫氣,就得忍痛目睹嫦娥奔月之神跡。
反之,充氣過度也會同時造成血腥悲劇:
永 失 我 愛
另外,儘管充氣娃娃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物,但人膠之間的跨種族戀愛始終在一些保守氏族內不被看好,所以時而還要面臨著女友被遊街示眾的風險:
廠家採用惡意包裝也是一個非常需要重視的問題:
綜上所述,全充氣材質需要面臨的問題實在太多了,導致消費者對市場失去信心,產業一度低迷。充氣娃娃們也被冠以「騙人」之名,人人喊打,被社會視作笑料。
在這些重重壓力之下,為了挽救市場,廠家們洗心革面,採用了更為昂貴,但是能提升擬真度的做法,來及時挽回消費者。
於是後充氣時代來臨了。
後充氣時代仍然擺脫不了「充氣」這一萬用秘方。但後充氣時代的開闢者們,卻在前人的基礎上做出了一個轉折——開始採用橡膠、矽膠。
這種半充氣型的娃娃,設計的十分巧妙:頭是橡膠製,以增加真實感;而身體是充氣材質,以便於隨身攜帶。
想法當然是好的,但這種設定同樣會讓充氣娃娃的存放狀態變得不太美觀——買半充氣娃娃的小夥,拆包裹時都會面臨一個巨大的心靈挑戰。
因為它要麼像犯罪現場:
要麼像瑜伽練過頭的形體老師:
而且一旦處理不當,女友還會產生一種萎靡不振的病弱感,讓人提不起精神:
所以為了保守經營,市場又將中心放在了橡膠部件上——將娃娃分開出售,以降低成本。供小夥們選擇自己最為心儀的一半,擇優而棲。
所以命中缺美腿,而且膽子大的小夥可以只買下半身:
命中缺頭,膽子再大點的還可以只買個上身,還能和買腿的小夥一起拼一個玩:
可見,實體矽膠領域目前也很難還原人們想像中那麼完美的體驗,因此,現在依然有一些群體沒有放棄舊世的方法,仍在充氣界默默耕耘——
那就是二次元。
二次元的嘗試
眾所周知,紙片人老婆身上有無盡的可能,其扁平化的存在,給了阿宅們無限的幻想空間——但與此同時,該凹的要凹,該凸的還是要凸。
所以舊式全充氣娃娃還是動漫老婆們的最好載體。
再加上廠家們考慮到肥宅界的痛點,所以相較上個時代的普通充氣娃娃,二次元充氣老婆更加注重抗壓、輕便。
不得不說,廠家們事無巨細的頭腦的確令人敬佩。而且他們甚至化缺點為優勢,反以充氣為亮點,將「可替代遊泳圈」為賣點,成功扳回一籌。
當然也有二三次元結合的款式:
而另一個仍然在充氣界停留的,則是女用娃娃的廠商們。由於大部分製造商都對女孩們的需求並不理解,所以行業一度踏步不前,至今仍在蹲馬步3D歐巴區域徘徊。
所以回首看來,男用矽膠充氣娃娃獨佔鰲頭不是沒有道理。而小夥們也開始對逐漸增高的真實度表現十分滿意,這也讓廠家們的心思活絡了起來——如果娃娃用全矽膠製,豈不是能一步登天?
萬眾矚目的矽膠帝國時代開始了。
矽膠帝國
有「全矽膠化」的想法之後,廠家們紛紛拿出女媧造人之勢。
他們用鋼筋作骨,矽膠作肉,讓娃娃和人的相似度又上了一個新高度。
這樣的娃娃也有了一個新名字——實體娃娃。
只不過由於「充氣娃娃」這個名稱過於深入人心,還是有不少人用這個名字稱呼她們。
而這些嶄新的娃娃們,能給男孩們帶來的快樂,很可能遠超你的想像。
早期的實體娃娃頗有3D建模的風範: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生產商手藝見長,如今的娃娃早已以假亂真,可與真人有七八成相似。
但和大家想像中相反的是:和這些矽膠美女們相互鍛鍊身體其實並不是一件完全快樂的事情。換句話說,實體娃娃的實用性並不是很強。
原因有如下三點:
①沉
重量是娃娃目前為止最飽受詬病的問題。
一個160cm以上的充氣娃娃,輕則70斤,重則80斤以上,再加上娃娃關節不易轉動,和老婆親熱變得難如登天。
當然也有人化腐朽為神奇,借勢當作健身器材使用:
但難以接受的體重,讓近在遲尺的老婆變得可望不可即。
②手感
科技進步,娃娃的材質手感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遺憾的是,百分百還原人類皮膚的質感仍然不可能,所以總還是會有一種摸假人的手感。
而重要部件過硬也讓人喪失興致。不過也有廠家響應市場需求,追求高柔軟度,但似乎有點走火入魔,造成了反效果。
就像現實中的女人們需要需要穿衣打扮來展現自己的美貌一樣,矽膠女孩們也需要多多少少的維護美麗,但這個過程對純情小夥們來說有點困難。
首先是膚色。有的小夥可能想追求混血感,頭身選用不同人種,導致色差成了問題:
其次是妝容髮型。純情的小夥們大多未沾染風塵之氣,所以他們心中美好女孩的形象大多虛幻而縹緲,難以捉摸。
所以就打造出了很多神奇的形象。
比如專演冤死民女的京劇女王:
車站黃牛大姐:
或是智力有些許欠缺的少女:
但即使有著諸多阻礙,這些小夥們仍然馬不停蹄的投入矽膠美女們的擁抱。
也有很多人開始對娃娃們產生了一絲難以言說的情愫——因為她們太像人了。
Senji Nakajima,已婚,離家六年。他享受娃娃帶來的慰藉,在無人的出租房內,他熟練地摘下她的矽膠頭顱,清洗,護理,一氣呵成,周而復始,直視愛人的矽膠身份。
李大爺,70歲,老伴去世三年。每每感到孤單,他就把充氣娃娃打好氣,套上老伴原來的衣服,放在身邊。
電影《魔獸》首映,一位男子帶娃娃看電影,買了兩張票。後被路人拍照後傳至微博,甚至有大V舉辦了個投票「你支不支持這樣的行為」,儘管他可能只是想和娃娃看一場電影。
從始至終,社會都對矽膠女孩身邊的男人如臨大敵,他們好像認為在矽膠上投入情感是可恥的,儘管沒人能說清楚這樣為什麼可恥,這是很難靠一兩句話說清的事情。
而我如今唯一能看到的實事就是——他們,在這些矽膠造物的身上的確迸發出了,人與人之間才有的,複雜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