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急性闌尾炎是全球範圍內最常見的急腹症之一,也是普外科最常見的急症手術指徵之一。自21世紀以來,全球闌尾炎的發病率正在逐漸升高。外科手術治療闌尾炎已經有120年歷史,2006年瑞典6家醫院的一項多中心RCT研究顯示對於非穿孔性闌尾炎可以使用抗生素保守治療成功,但保守治療有闌尾炎復發的風險。
01認識闌尾炎從基本概念開始,做到心中有數,才能不對疾病過分恐懼
1、什麼是闌尾炎?
闌尾是盲腸末端細小的管狀結構,腔內含有許多細菌。在這種情況下,闌尾的糞石、寄生蟲或腸繫膜太短,闌尾就會發生扭曲,從而導致分泌物的堆積、內壓增加和血流供給受阻,使原本處於闌尾腔內的細菌借助受損黏膜侵入,發生炎症反應。
闌尾炎是指闌尾由於多種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變,其臨床表現主要有右下腹部疼痛、體溫升高、嘔吐和中性粒細胞增多,發病初期除低熱、乏力外,多無明顯的全身症狀。
2、闌尾炎的病理表現
在急性闌尾炎的早期,病理表現只是單純的黏膜改變,給予消炎治療即可治癒。但根據臨床症狀和體徵常常不能準確判斷出病情。如果將化膿性、壞疽性病理變化誤認為是簡單的黏膜炎症改變,給予抗感染治療後,雖然闌尾的炎症可能會消退,但疤痕仍會保留,將來仍會引起炎症的反覆發作。
病理改變未能得到及時控制,病理表現將繼續發展,發展為闌尾周圍膿腫,瀰漫性腹膜炎,化膿性門靜脈炎和多發性肝膿腫,從而加劇了病情。因此,在大多數闌尾炎的診斷明確後應及早進行手術治療。
3、闌尾炎的分類
闌尾感染後,病理變化可分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壞疽性闌尾炎、急性穿孔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單純性闌尾炎一般處於闌尾炎發病早期,患者的臨床表現和體徵不典型,程度較輕,及時給予抗感染治療,炎症可能消退,甚至被完全吸收。化膿性闌尾炎即使經過保守治療後炎症消退,闌尾壁上的疤痕仍然存在,使管腔變窄,並在未來導致炎症反覆發作。
壞疽闌尾炎是由於闌尾管腔阻塞或在短時間內完全阻塞闌尾血流引起。穿孔性闌尾炎由急性壞疽性闌尾炎進一步演變而來,管壁壞死,管腔壓力增高,常在闌尾根部或尖端出現穿孔。闌尾周圍膿腫和瀰漫性腹膜炎常由大網膜或其它附近的腸袢所包裹,穿孔後感染將局限於闌尾周圍形成膿腫;包裹失敗時,感染擴散到闌尾周圍的腹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擴散到整個腹腔,形成瀰漫性腹膜炎。
02闌尾炎的發病機制都有哪些?以下3點,充分了解闌尾炎的發病原因
1、闌尾腔梗阻
誘發急性闌尾炎的基本原因多是管腔機械性梗阻,細菌性感染一般為繼發。闌尾管腔細長及一端為盲端的特點致使糞石等異物易堵塞,管腔兩端閉合後導致黏膜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腔內壓不斷升高,最終影響到闌尾壁血運。
以腹部絞痛為主要表現的患者,間接證實急性闌尾炎與管腔梗阻的相關性。將梗阻原因按照發生概率排序為:糞石堵塞;管腔狹窄;闌尾扭曲;寄生蟲刺激;淋巴組織增生;盲腸結核或腫瘤等病變。
2、細菌感染
如果可以明確排除闌尾標本中梗阻的存在,闌尾炎發生多是細菌感染所致。正常闌尾腔內同樣存在如結核桿菌、鏈球菌和厭氧菌等正常菌群,闌尾黏膜一旦損傷致破潰,細菌沿損傷或破潰處入侵闌尾壁發生炎症反應。
闌尾壁內富含淋巴組織,血液中細菌侵入後不易被濾過,無法排出的細菌滯留於闌尾壁內,從而引起急性炎症。患者合併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或既往扁桃體手術史時,該病發病率急劇上升。臨床證實,合併右側急性化膿性輸卵管炎的患者,闌尾因長期浸泡於膿液中易發生急性炎症反應。
3、神經反射
神經系統活動間接參與了急性闌尾炎的病理生理過程。闌尾肌肉血管因某種特定原因發生一過性痙攣也可以導致闌尾壁的損害,引起急性闌尾炎。如病人闌尾本身已有如糞石、狹窄、扭曲等原因導致的梗阻,加上肌肉或血管痙攣,易形成管腔的完全梗阻或血栓形成,影響闌尾供血,逐漸損傷甚至壞死、細菌感染。
03闌尾炎患者應該如何選擇治療方式?即使手術成功,也要小心併發症
1、保守治療
單純性闌尾炎一般在闌尾炎發病早期,炎症細胞主要浸潤闌尾壁的黏膜及黏膜下層,闌尾可表現為輕度腫脹、充血,表面少量炎性滲出物。這一時期患者的臨床表現和查體並不明顯,如果能及時給予抗感染治療,炎症可能消退,甚至被完全吸收。
特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出可將抗生素作為單純性闌尾炎的單一治療方。儘管抗生素治療對單純性闌尾炎有一定療效,但最近的一項薈萃分析顯示,單純性闌尾炎患者保守治療後要再次入院或手術的機率約為25%至30%。
2、手術治療
一般情況下,闌尾炎的手術方案包括:開放性闌尾切除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術前急查血型、血常規、肝腎功、凝血常規、尿常規、血澱粉酶、血HCG等檢驗,進一步明確診斷,排除其它疾病。開腹手術治療時,患者取平臥位的姿勢,術中找到闌尾,用血管鉗鉗夾住闌尾尖端之繫膜,將闌尾提出切口之外,另一血管鉗穿過闌尾根部繫膜,以備結扎繫膜血管;繫膜血管可在兩把血管鉗之間離斷,繫膜殘端予以縫貫結紮。
腹腔鏡手術治療時,選用靜吸複合麻醉,常規皮膚消毒,鋪無菌巾。並於臍上作弧形小切口,以氣腹針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氣體建立氣腹,保持壓力在12-14mmhg。拔出氣腹針,以套管針穿刺腹腔,放置10mmTrocar,將預熱好的腹腔鏡放入Trocar內,環視腹腔,探查有無穿刺口出血及腹腔臟器如肝、胃、結直腸等未見異常。用可吸收縫合線從闌尾繫膜根部結紮並切斷闌尾動脈,距回盲部0.5cm處扎線、離斷闌尾,後再用電鉤緊貼闌尾殘端處理。
3、警惕併發症
術後警惕切口感染,主要是手術中創緣遭到汙染,或止血不善致在腹壁內形成血腫所致。可在術中用紗布小心保護切緣;在切斷闌尾根部時勿使切緣汙染附近組織;在取出闌尾殘端時,也儘可能選用取物袋,避免闌尾殘端對刀口的汙染;在縫合切口時應注意創面的徹底引流。
闌尾繫膜血管結紮不緊或結紮線脫落所引起的出血,有時可達大量。對闌尾繫膜血管之結紮應十分仔細,最好用縫扎而不作單純結紮。術後如有腹痛、腹脹、休克、貧血等表現,應考慮有腹內出血可能,早做腹腔穿刺以確定診斷,爭取立即輸血和再次手術。
結語:在人體免疫過程中,闌尾可能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不應該輕易切除。但是闌尾炎患者起病後病情一直在進展,若不進行手術,只給予保守治療的話,患者很有可能由早期的單純性闌尾炎發展到複雜性闌尾炎,而對於複雜性闌尾炎由於組織的壞死而出現不可逆的病變,仍需要儘早手術治療。闌尾也是人體的器官,雖然細小,但是也值得我們去關注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