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零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累計129.5億人民幣(約19.28億美元),正式超越北美,史上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外媒表示,中國電影票房登頂全球冠軍,主要得力於中國對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
國產電影的勝利,票房佔比近85%
在目前的129.5億票房中,《八佰》成最大功臣,貢獻30億票房;《我和我的家鄉》緊隨其後,貢獻了22億票房。
國慶檔10月1日至7日電影票房約為36.96億元,取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位列檔期票房前三。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國產電影票房佔比近85%。在電影工業高度發達、大力鼓勵發展本土電影的韓國,這一數字曾在2013年達到最高,為60%。在今年全球疫情的大環境下,國產電影達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給自足",對電影行業是個莫大的鼓勵。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內地影院經歷了長達半年的關停。製造票房神話的春節檔消失,多部大片改檔撤檔。隨著7月20日全國院線復工,直到國慶檔內地影市終於全面爆發,電影市場逐步恢復到往年水平。
"恢復"首先得力於對疫情的有效防控。影院等公共活動場所恢復開放,人們參與意願變大。政府發放觀影券扶植刺激電影市場,看電影成為一個方便實惠的娛樂選擇。此外,包括春節檔部分影片在內,上半年積壓了許多有待上映的作品,也使得影院開放後也有片可放。
北美疫情控制不利,電影只能成"網大"
北美方面,根據權威票房網站BoxOffice Mojo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北美地區今年總票房為19.25億美元。
目前北美年度票房排名前五位的影片分別為:《絕地戰警:疾速追擊》《1917》《刺蝟索尼克》《勇敢者遊戲2》《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
北美票房"縮水"主要原因在於疫情。受疫情影響,北美影院經歷多次關停,《黑寡婦》《007:無暇赴死》等重量級大片多次改檔、撤檔。
據報導,美國近四分之三的中小型影院面臨破產風險,約10萬名從業者失業。因為疫情反覆,各州影院恢復運營的時間不斷調整。美國最大院線AMC傳出資金鍊斷裂的消息,第二大院線Regal也被爆出考慮無限期關閉旗下全美所有的電影院的傳聞。疫情時代,一切壞消息都不令人意外。
在美國票房重鎮洛杉磯和紐約影院關閉的情況下,此前已經改檔多次的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強行上映,結果票房成績並不如人意。
除了影院無法恢復運營,人們的觀影意願也明顯降低。在北美疫情並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情況下,走進封閉的影院觀影需要再三斟酌。
這個情況下,流媒體平臺的優勢凸顯出來。北美地區有Netflix、亞馬遜等流媒體巨頭,觀眾有消費文化產品的習慣。儘管近幾年影院和流媒體紛爭不斷,因疫情的到來,戰爭似乎提前有了結果。
迪士尼年度大片《花木蘭》就放棄北美地區的院線發行,直接登陸自家流媒體平臺Disney+。儘管影院對此表示憤怒,但片方自救、及時止損也無可厚非。
《花木蘭》網上表現良好,迪士尼賺了滿堂彩。《花木蘭》顯然分走了大部分本該屬於院線的票房,也再次給北美這個全球第一票倉沉重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