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小毛病,很多時候病因都比較明顯,比如脾胃不好的孩子容易積食、口臭,體質不好的孩子容易感冒、發燒,這些家長心裡都還是比較有數的。怕就怕孩子這痛那痛卻怎麼都找不到原因,家長又困惑又擔心。
案例
睿睿最近早上起床總是喊腿疼,也說不出具體是哪個位置疼,睿睿媽仔細檢查了睿睿的腿,沒發現任何傷口,睿睿最近也沒有過量運動啊,難道是晚上踢被子著涼了?
於是連著3個晚上,睿睿媽時不時起夜去看睿睿有沒有踢被子,發現睿睿睡覺老老實實的,並沒有踢被子的習慣,這讓睿睿媽非常困惑,孩子總喊腿疼,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孩子總喊腿疼,可能是「生長痛」,家長別慌,照著做就對了
其實睿睿媽的這種困惑,很多家長應該都深有體會,有點醫學知識的就會知道,孩子如果沒有任何內外傷、也沒有過量運動卻總是感覺到腿疼,很大概率是孩子出現「生長痛」了。
這種疼痛是「健康」的疼痛,通常是因為肌肉生長「跟不上」身體發育造成的,家長只要照著做好下面這3點,就不用過於擔心。
1、常做拉伸運動
骨骼長得快,肌肉長得慢,就會被「扯」得有點痛,所以,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做做拉伸運動,幫助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肌肉經常得到鍛鍊,生長得更加纖長、更有韌性,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降低「生長痛」的出現概率。
2、三餐飲食均衡
不僅要經常鍛鍊,也要注意飲食上的營養均衡。健身的人都會大量補充蛋白質,小孩子生長發育牽扯到身體各個部位和器官,既要補蛋白質,還要補其他的微量元素,比如鈣鐵鋅、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等,只有三餐做到營養充足、均衡了,才能分別促進骨骼、肌肉等多個機能的生長發育。
3、保證營養吸收
有些家長可能會疑惑:孩子的膳食營養我一直很注意,可孩子還是會出現生長痛,不僅如此,體質還很差經常生小病是怎麼回事?
食物變成營養被身體吸收,中間需要經過「咀嚼」「消化」「吸收」多個環節,執行這些環節「工作」的,主要是口齒和腸胃。口齒大部分表露在外,有問題比如蛀牙、長瘡等是很容易被發現的,腸胃如果功能虛弱,家長則不那麼容易察覺。孩子如果腸胃功能不好,吃再多有營養的食物也是徒勞。
這就要求平時多注意呵護孩子的腸胃,別讓暴飲暴食或飲食貪涼,多吃一些養胃的食物比如甜蘇末之類的,幫助促進腸胃蠕動和吸收,營養五臟六腑。
孩子出現了「生長痛」,家長不用慌張,調理起來相對還是很簡單的。其實哪怕你去醫院看醫生,醫生也不會開藥幫孩子「止疼」,更多地還是要求注意上面3點,家長照做就好了。但是在最開始孩子出現疼痛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掉以輕心,應當及時帶孩子去醫院確診,排出類風溼關節炎等隱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