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
2016年4月14日,科比·布萊恩特打完了職業生涯最後一場NBA比賽。你說,他即將開啟自己人生的下半場,伴君千裡,百般不舍,寄託仍在。2017年12月19日,科比在斯臺普斯中心進行了自己的球衣退役儀式。你說,這也是一場自己青春的祭奠,那個8號和24號,永遠不再了。然而你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兩年多之後,2020年1月27日,這一天,成了一場真正的祭奠,對科比本人的祭奠。41歲零157天,Mamba Out,這一次來的決絕,你搖頭不信,說他是謠言,是假消息,直到現實在你面前,逐漸無可辯駁,「我們沒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更從沒有想過在凌晨四點會失去自己的青春。」
2020年開啟的方式很殘忍,從精神到肉體,殘忍到鮮血淋漓。黑暗的夜逐漸散去,天又亮了,活著的我們,生活還要繼續,而我們,又該如何繼續?肉體可以被打敗,被擊毀,但我們還有永不言棄的曼巴精神。「忍受它,然後再去徵服。」科比說。這種精神的定義就是永不言棄,是從不退卻,從不放棄,在逆境中創造奇蹟。
1991年,同樣身為職業球員的科比父親決定退役,一家人搬回了美國,科比放棄了在義大利8年的生活,」那時候我13歲,個子高高,義大利語比英語講得好。幾乎不了解美國文化,而美國本地人也只知道我是前NBA球員的兒子。「在義大利生活的時候,朋友告訴科比,你永遠都成不了NBA球員。那些質疑成為科比最初努力的理由,」不管誰再重複那樣的質疑,說我不行,我總會找回那種鬥志,提醒自己這些質疑存在的理由。我總有目標,有對成功的渴求。那些試圖貶低我的人,只會讓我的鬥志更加熊熊燃燒。「「在82場48分鐘的比賽中,他們見證我們攀登高山。我的責任,是讓他們明白失敗是人生的一部分,而選擇站起來,則是一種態度。」科比曾說,「我不懼高山,只懼無山。一次又一次的奮力攀登激勵著我,我渴求這樣的挑戰,因為不管有多難,不管路多遠,不管有多少障礙,我堅定依然。」忍受偶像離我們而去的心痛,忍受病毒肆虐的當下,堅信在逆境中依舊能夠取得最終的奇蹟,科比走了,讓我們將曼巴精神傳承下去。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