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王鑫鑫
寶爸寶媽們總期待著新生寶寶皮膚Q彈雪白,但不少爸媽會發現,寶寶身上有各種各樣的斑跡,有的是青色,還有紅色、咖啡色、黑褐色等等。它們都是什麼呢?真是老人口中有著各式傳說的「胎記」嗎?其實,這些斑跡分屬於很多種不同的疾病,有的可以算是「胎記」,不一定會自行消退,但不影響健康。但有的則不僅僅是美觀的問題,而是皮膚疾病或者其他疾病的表現,可能出現很多其他的併發症,需要及時就醫。青島市婦兒醫院近期就接診了這樣一個臉上有青斑的寶寶。
萌萌今年快4歲了,是個可愛的小女孩。但是,出生後父母便發現孩子左側面部有塊「青斑」,並且隨著萌萌成長這塊青斑顏色越來越深,面積也越來越大。上幼兒園時,小朋友們便說她臉上的斑嚇人。萌萌爸媽本以為是胎記不在意,但時間長了萌萌便不願意出去跟小朋友玩,此時父母才開始重視,帶萌萌到婦兒醫院皮膚科就診。 接診醫生仔細查看萌萌「青斑」,發現這塊「青斑」並不簡單。它不是胎記,是一種容易被家長忽視卻不能忽視的皮膚病—太田痣。
太田痣,於1938年由太田首先描述而得名,又稱眼上顎部褐青色痣。約50%生後即有,其餘多在1歲以內發病,偶有晚發或在妊娠時出現。發生於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常累及顏面一側的上下眼瞼、顴部及顳部,部分患者同側鞏膜受累,皮損廣泛者可波及頰部、額部、頭皮、鼻翼及耳部。皮損為褐色、青灰、藍色、黑色或紫色斑片,可成網狀或地圖狀分布。
太田痣可能引起併發症:青光眼及其它良性眼部疾患;惡性黑素瘤;皮膚併發症。
所幸經過檢查後,皮膚科醫生確診萌萌的太田痣未出現併發症,經過皮膚科團隊進行系統雷射治療後,青斑已經明顯淡化,萌萌也可以重回幼兒園,與小朋友愉快玩耍了。
太田痣一旦發病,終生不會自行消退。直接影響患者容貌,造成損容性、毀容性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眼睛、口腔、鼻腔等內部黏膜也可能出現藍染,重者可影響器官功能。此外,太田痣給患者帶來的心理影響更是不可小覷。無論在校園、社會,別人異樣的目光和歧視性語言,容易導致患者性格扭曲,自卑、孤僻、敏感。
婦兒醫院皮膚科專家提醒,太田痣應該及早診治。一般是寶寶出生三個月後,即可安全接受診治,此時診治效果佳,對孩子的影響小,建議家長發現寶寶身上有類似胎記的斑跡,應及時帶孩子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
【來源:半島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