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問題真的很老套,但身邊一直會有人對SPF和PA產生疑惑,其實SPF全稱sun protection factor,翻譯過來就是陽光保護係數,表示防曬用品所能發揮的防曬功能的高低程度。
簡單來說,SPF是顯示防止UVB傷害的防曬效果數值,PA(Protection UVA)則是指防止UVA到何種程度的指標。
SPF數值乘以10得到的數字,就代表你在正確塗夠這款防曬後所能收到防曬防護的時間,比如SPF15,它的有效防護時間就是15*10=150分鐘,意味著塗後的150分鐘後要補塗。
PA的防禦效果分為三級:PA+表示有效、PA++表示相當有效,PA+++則是最厲害的。
2.防曬係數是不是越高越好?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防曬係數大小只是時間上的概念,而非功效的程度。而且官方的防曬係數是實驗室通過嚴格按照使用要求和厚度塗用而測到的結果。
但實際上,自己塗防曬霜都很難塗到足夠厚度,還會因為出汗、出油等造成損耗。
所以說當你選擇了一個防曬係數很高的防曬霜,以為可以高枕無憂,結果還是被曬黑了,那可能不是因為產品不好哦,而是你的防曬霜沒有塗到位!
3.有些標著SPF30+的防曬霜,又代表什麼呢?
SPF30+是表示高於SPF30的產品,主要是因為我們國家衛生部2003年的一個規定:為了防止盲目飆升SPF值來誤導消費者,所以SPF30以上的防曬產品均不表明具體的防曬值,而一律以SPF30+表示。
4.物理防曬比化學防曬更好更安全?
當然不是,這兩種防曬的質地和針對皮膚訴求不同。
物理防曬成分主要是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在皮膚上塗開時會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就會像鏡子一樣反射陽光,使得紫外線無法穿透皮膚表面。
物理防曬劑的優點是刺激少,適合敏感肌膚;缺點則是膏體會比較厚重,很多小仙女嫌油膩悶痘,不愛用。
物理防曬是反射陽光,而化學防曬則是利用吸收陽光原理來防曬的,一些有效成分是紫外線吸收劑,塗在皮膚上吸收紫外線,此類防曬品就很輕薄,甚至還有無油配方,但裡面的成分可能較刺激,所以不太適合敏感肌膚。
還要提醒一下,化學防曬需要30分鐘被皮膚吸收後才有效果,所以出門前早點塗防曬!
5.隔離霜可以代替防曬霜嗎?
這也是經常被提問的老問題啦,其實防曬霜和隔離霜只是在配方和功能上不同。
一般來說防曬霜就是保護皮膚不被陽光傷害,防曬係數和質地有足夠多的選擇。隔離霜是幫助皮膚隔離一些外來因素的刺激,比如彩妝、髒空氣還有紫外線,有一些隔離霜還具有修飾毛孔,提亮膚色的功能,但通常防曬指數不會很高。
所以建議看個人需要,如果需要嚴格防曬,就需要使用防曬霜,再塗隔離。但有些小仙女不喜歡太厚太悶,那麼只是日常的防護,隔離霜也是可以的!但是我是先防曬,後隔離,一步不落下!
6.每天都在室內,也需要防曬嗎?
是!
防曬是每天要做的功課,紫外線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可以穿透雲層、玻璃曬到皮膚,直接損害,所以即使不出門也要塗防曬霜。
不過要提醒一下,防曬霜或隔離霜並不能完全阻擋電腦輻射,所以說消除輻射的最好方法還是要做好每天晚上的清潔工作哦!
今天雖然回答了大家這些關於防曬的小問題,但是我還是要苦口婆心地告誡大家,一年四季無論颳風下雨,日常護膚一定要用防曬霜。
所以呢,健康漂亮的肌膚是慢慢養成的,保溼和防曬都是基礎保養,千萬不要怠慢哦~
趁著有優惠券,可以入一波防曬霜哦~
▼
點讚的小姐姐
聽說都白到發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