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素史克公司是如何利用AI製藥的?

2021-01-09 科技行者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在製藥行業和消費者保健業務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增強智能應用程式到預測性功能不一而足,前者包括疾病識別和診斷、為臨床試驗確定患者、藥物製造等內容。在最近的一期《今日AI》播客中,葛蘭素史克公司消費者保健業務美洲創新和新興技術負責人Subroto Mukherjee,談到了製藥行業是如何使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的,且介紹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獨特用例。

問:人工智慧目前在製藥行業的應用情況如何?

Subroto Mukherjee: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在製藥行業和消費者保健業務中至關重要。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和尋找有效疫苗競賽的推動,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製藥和消費者保健領域裡,最高級的用途包括:

疾病識別/診斷——適用的範圍從腫瘤和新冠肺炎一直到眼睛退化。數字療法/個性化治療/行為改變——可以有效地被用於協助和識別個體,發現疾病的早期症狀,例如牙齦疾病,對皮膚病進行準確分類,給出以非處方藥為主的治療選擇,並且作為輔助工具,幫助臨床醫生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或者幫助你的孩子的老師或者你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甚至是你的醫生改善他們做出的教育和臨床決策。藥物發現和製造——它可以根據生物學因素,在最初階段預測藥物化合物的成功率,幫助人們對這些候選化合物進行初步篩選。快速檢測RNA和DNA。精密藥物或新一代測序技術可以幫助更快地發現藥物,並針對患者個體量身定製藥物。預測性預測——預測流行病爆發是這個話題中最重要的例子之一。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還被用於監控和預測全球範圍內的流行病爆發或者季節性疾病。預測性的預測可以幫助我們規劃供應鏈,並且根據預測的程度,在正確的時間儲備適當數量的庫存。臨床試驗——根據病史和疾病狀況以及其他屬性(包括感染率、人工統計學因素和種族等),為臨床試驗挑選最合適的人選,以代表受影響最大的人群。除了醫療保健條件外,我們還在製藥和醫療保健公司的數位化轉型領域中,看到了很多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方面的用例,例如營銷技術、廣告技術、供應鏈、銷售和客戶服務等領域。

問:製藥行業裡有哪些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獨特用例?

Subroto Mukherjee:DeepMind破解了一個棘手的科學問題,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研究人員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該公司和研究實驗室使用的人工智慧程序AlphaFold表明,它可以預測蛋白質將摺疊成何種3D形狀。這項發現的好處在於,它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發現導致某些疾病的機制,並為藥物設計、營養更豐富的農作物以及可以解決塑料汙染的「綠色酶」鋪平道路。

葛蘭素史克公司的研發團隊有另一個獨特的用例,我參與了這個項目並且非常喜歡,該項目是在感官科學領域應用人工智慧。食品、飲料、農業和醫藥行業,正在利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提高預測性參數。這可能會導致出現針對不同人群和種族定製的超級個性化的食品、飲料和藥物等產品;我們廣泛使用了味覺之外的感官特性,例如氣味、外觀和質地,這些因素會影響我們對「要吃什麼」或者「喝什麼」的選擇。

問:請分享一些葛蘭素史克公司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的成功用例。

Subroto Mukherjee:比如,我們在消費者保健業務線中的用例。

預測:我們面臨著過敏、感冒和流感等季節性疾病的威脅。商業用例使用了一個預測模型,該模型可以預測即將到來的過敏、感冒和流感季節在不同地區的行程情況,並且預測高峰和低谷將在何時出現。這些信息的優勢在於可以在我們的brand.com網站上告知消費者,改善我們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媒體投放,並且就季節性激活時機(分銷、存貨、展示和輔助支持)通知零售商。感官模型:人們對口味、大小、質地、顏色的反應各不相同,感官人工智慧模型能夠幫助我們從整體上理解、預測並優化消費者的偏好。我們使用了多種參數,例如味道、質地、顏色等,而機器學習模型可以幫助理解消費者和渴望的產品體驗之間的關係。我們的品牌提供非處方的軟糖、片劑和藥液等產品,這些模型是有幫助的。眼動追蹤領域中的人工智慧:我們確實在我們的購物者科學實驗室中對我們的消費者和零售商進行研究,監控他們在線上或者商店購物時對我們產品的看法。在我們的實驗室中,同意參與的消費者和零售商會佩戴眼動追蹤眼鏡並瀏覽貨架或者網絡上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人工智慧會分析捕捉到的圖像。分析包括感興趣區域(AOI)指標,包括首次定位時間和花費的時間、注視的圖像、熱圖和視頻重現。這些分析的結果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擺放產品,改善我們的呈現和標籤,並幫助我們理解消費者的行為。問:大型組織採用人工智慧技術會面臨哪些挑戰?

Subroto Mukherjee:

數據挑戰——數據的質量和數量。對於任何機器學習模型來說,要想有效地工作,用至少兩年至三年的歷史數據構成的訓練數據集至關重要。由於合併和收購,或者是原先的數據管理或先前的數據源不可用等原因,這是我們在大型組織中看到的最為重要的一項挑戰。技能挑戰——很難找到具備合適背景的人力資源,這一點非常具有挑戰性。市場上擁有數據技能的人才池非常有限,這種狀況拖累了招聘的節奏,並且讓很多人工智慧項目受阻。商業價值——大型組織正在努力證明人工智慧項目的商業價值。例如,我們希望基於聊天機器人部署更多的認知服務。然而,適應能力並不顯著,這就導致很難證明這些努力的價值。問:葛蘭素史克公司之類的組織在數據隱私、安全性、道德和透明度方面正在面臨哪些挑戰?

Subroto Mukherjee:對於我們的組織來說,數據隱私和安全是最為重要的頭等大事。我們一直在努力確保遵守所有的數據隱私、安全法規,並針對我們不同的產品組合,為我們的合作夥伴和外包員工提供適當的培訓。數據分類(PII、CSI、敏感)、我們的各種系統對法規的遵從程度以及GDPR或加利福尼亞州隱私權法案要求的流程,都是我們需要不斷面臨的一些挑戰。

為了確保人工智慧道德和透明度,我們確保MLOps流程到位,而且建立了機器學習模型評分、監控和漂移檢測,並且建立了透明的反饋循環。我們組建了多元化的機器學習團隊,這支團隊擁有豐富的經驗,並且不斷地對模型進行測試,以提高透明度並消除機器學習模型的偏見。

問:新冠疫情確實震撼了整個製藥行業。您如何看待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在對抗新冠疫情中的應用?

Subroto Mukherjee:根據我的理解,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最大的用途在於,找出新冠肺炎的生物秘密,並且從數百萬的分子中,找到少數幾種可以對抗新冠肺炎的分子,減少藥物推向市場的時間——既減少藥物發現的時間,也減少臨床試驗開發以及最終FDA批准的時間。看看現在疫苗開發的速度和敏捷程度——從鑑定出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到第一項疫苗研究出爐只花了300天,而之前這類研究通常平均要花費8-10年。

醫學挖掘:讓我專注於一項特定的計劃——「美國白宮——行動起來(US White House - Call to Action)」來分析新冠肺炎數據,並將其轉化為臨床知識。白宮正在與人工智慧研究社區合作,通過挖掘醫學文獻來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自然語言處理是這個領域內發展最快的實踐之一,這項技術有助於實現該計劃。使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醫療影像公司聲稱在利用CT掃描結果檢測冠狀病毒誘發的肺炎方面實現了創紀錄的準確性,但是一些利益相關方則對培訓數據的質量表示擔憂。新冠肺炎產生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是在供應鏈領域。所有的公司包括我們,都面臨著新冠肺炎對供應鏈和製造環節的衝擊。無論是在原材料供應還是成品分銷環節,這些技術都能夠幫助避免與之相關的風險。企業正在努力應對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限制某些產品的供應量並使用新的工作場所規則。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被用於計劃和預測、自動和協作機器人以及價值鏈上很多的關鍵環節上。問:大型組織如何應對變革性技術(例如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變革管理?

Subroto Mukherjee:我們正在整個集團內部實施敏捷變革,以創建有效並且簡單的變革管理結構。我們的技術部門、業務團隊和領導團隊正在接受敏捷培訓。變革管理學科已經重新定向,新的人工智慧技術解決方案採用了明確的審批層次(主要決策者)。我們會針對現在、以後和未來的變革性技術定義清晰的業務目標和價值。

問:圍繞著人工智慧,你認為勞動力發展的關鍵需求是什麼?

Subroto Mukherjee:我們需要對勞動力進行技能再培訓和教育,不僅僅是在技術方面,還要對於人工智慧的商業價值進行培訓。善意人工智慧或者人工智慧道德,是員工和企業界需要理解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工人們不應該畏懼人工智慧,而是應該擁抱它,並且理解人工智慧的好處。在勞動力方面,組織需要通過受監控的結果、一群了解業務的數據科學家、數據工程師和主題專家來緩慢擴展規模。

問:全球監管環境如何對製藥行業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存在何種影響?

Subroto Mukherjee:由於監管機構需要保護消費者,因此必須滿足合規性和監管要求,這確實會對新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推出的時間表造成影響。但是,組織應該與監管機構合作以簡化這些流程,這種做法對所有人都有好處。監管機構和製藥公司都可以採用人工智慧和其他數位化轉型項目來推動經濟、成本效率和價值驅動型監管工作的有效性。

問:未來幾年,你最期待的人工智慧技術是什麼?

Subroto Mukherjee:在未來幾年,我期待能夠看到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技術、語音和計算機視覺的進步和廣泛使用。

相關焦點

  • 繼默沙東(MRK.US)後,葛蘭素史克(GSK.US)也宣布將拆分為兩家公司!
    美股 繼默沙東(MRK.US)後,葛蘭素史克(GSK.US)也宣布將拆分為兩家公司!2 月 5 日,葛蘭素史克(GSK.US)發布了 2019 年財報,全年實現銷售 338 億英鎊,其中製藥業務是 176 億英鎊,健康消費品業務是 90 億英鎊,疫苗是 72 億英鎊。
  • 葛蘭素史克向輝瑞8億元出售倆疫苗業務
    首先我們來看一則來自界面的消息:葛蘭素史克向輝瑞8億元出售倆疫苗業務(界面/趙曉娟)根據路透社報導,6月23日,英國製藥商葛蘭素史克已經同意向輝瑞出售名下的兩組腦膜炎疫苗業務,以解除監管機構對其收購諾華製藥疫苗業務之後市場競爭方面的擔憂。
  • 葛蘭素史克和輝瑞將合併非處方藥業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20日報導,全球兩大製藥企業英國葛蘭素史克(GSK)和美國輝瑞12月19日宣布將合併非處方藥業務。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葛蘭素史克出資68%、輝瑞出資32%。葛蘭素史克力爭在合併完成的3年之內使合資公司上市,建立分別針對處方藥·疫苗和非處方藥的2家公司體制。
  • 仿製藥生產企業Stada收購葛蘭素史克15個消費者保健品牌
    億歐大健康2月25日訊,德國仿製藥生產企業Stada2月24日宣布,從葛蘭素史克(GSK)手中收購15個主要在歐洲國家銷售的本地和區域性消費者保健品牌,包括抗血小板處方藥Venoruton、感冒藥Coldrex、維生素C補充劑Cetebe、咽喉痛緩解產品Mebucaine和抗過敏處方藥
  • 葛蘭素史克稱已裁撤40%的中國銷售代表
    金融界美股訊:全球藥企巨頭英國葛蘭素史克宣布在中國裁撤40%的銷售代表,同時削減一些部門,為的是在2016年重返增長軌跡。2014年,受賄賂醜聞所累,這家製藥商需向中國監管當局支付30億元人民幣(約合4.9億美元)的罰款,這是中國監管當局迄今為止對外國企業開出的最大一筆罰單。
  • 美國與賽諾菲、葛蘭素史克達成21億美元疫苗交易
    來源:智通財經網原標題:美國與賽諾菲(SNY.US)、葛蘭素史克(GSK.US)達成21億美元疫苗交易來源:智通財經網今日(31日),據媒體報導,製藥巨頭賽諾菲(SNY.US)和葛蘭素史克(GSK.US)宣布,美國政府將向兩家公司支付至多21億美元,用於開發和交付衛生事件疫苗。
  • 葛蘭素史克怎麼樣?一個關於使命的故事
    原標題:葛蘭素史克怎麼樣?一個關於使命的故事葛蘭素史克怎麼樣?提出這個疑問的,一定是對葛蘭素史克有所期待的,無論是競爭者,消費群體還是求職者,都渴望了解這個行業巨頭。
  • 葛蘭素史克公布全新長效抗艾藥物:兩月注射一次、效果接近疫苗
    日前,英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宣布,旗下專注愛滋病相關藥物、疫苗研發的ViiV Healthcare公司的cabotegravir(卡博特韋)在HIV感染的II/III期HPTN 083研究中期分析中到達主要終點。
  • GSK、歌禮製藥、智飛生物等又一批公司投入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發
    要聞 GSK(GSK.US)、歌禮製藥(01672)、智飛生物等又一批公司投入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發 2020年2月3日 14:35:48 醫藥觀瀾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醫藥觀瀾」。今日,又有多家醫藥公司加入其中。GSK宣布提供佐劑技術,助力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2月3日,葛蘭素史克(GSK.US)與總部位於挪威的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聯合宣布,葛蘭素史克將提供其AS03佐劑技術,以加強由CEPI資助的2019-nCoV疫苗研發項目。
  • 葛蘭素史克行賄大案怎樣水落石出
    2013年7月,公安部首次向社會公開了英國著名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葛氏公司」)的部分高管涉嫌嚴重經濟犯罪,被湖南長沙、上海和河南鄭州等地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偵查的消息,引起社會輿論巨大反響。這一案件被公安部列為2013年十大經濟犯罪案件之首。當然,此案所涉及的遠不只一家藥企,還有相關醫療單位,甚至包括政府官員。
  • 八省人士致信發改委呼籲葛蘭素史克B肝藥物降價
    5月19日下午,億友公益發起人、B肝病毒攜帶者雷闖將一封來自8個省份,共計27人聯名的建議信,寄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呼籲葛蘭素史克B肝藥物降價。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封信件產生?信件的主筆人雷闖在接受中央臺記者孫瑩採訪時說,是緣於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單位行賄案的曝光,有證據表明這家公司所產B肝藥物價格是國外數倍,設定高額銷售成本用於支撐賄賂資金。
  • 繼羅氏、武田之後 Sosei再拿下與葛蘭素史克的4.8億美元合作
    編譯:海明威12月21日,Sosei Group Corporation宣布已與葛蘭素史克(GSK)籤訂全球合作許可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葛蘭素史克授權使用Sosei Heptares的穩定受體(Stabilised receptors,StaR)技術和基於結構的藥物設計(SBDD)平臺,設計GPR35激動劑藥物組合,同時還包括一款創新的先導臨床前化合物以及多種不同的候選化合物。
  • ...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 達菲 非國家工作人員 行賄-中國新聞...
    原標題: 跨國藥企羅氏回應在華辦事處被查:政府部門曾到訪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彭大偉)5月22日,有報導稱跨國製藥企業羅氏(Roche)在中國的多家辦事處遭到調查。對此,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22日向中新網記者證實,杭州當地政府部門曾於21日「到訪」羅氏杭州辦事處,但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 你所不知道的製藥巨頭三星:新冠帶來業務爆發 成為全球一線藥物代...
    三星生物製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五年後上市,2015年首次盈利。不過近來,該公司捲入一宗會計造假醜聞,部分原因與第一年的利潤有關。如今,三星生物製藥公司為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製藥巨頭代工生產生物藥物,包括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和羅氏控股公司。
  • 譯科技 | 福布斯公布全美 AI 50公司名單
    Deep 6公司表示,他們已有20多個醫療系統和製藥方的客戶。該公司表示,例如,一家金融機構利用其平臺將一種新的風險模型投入生產。  在實踐中,意味著Tamr的系統會自動識別整個公司中可能有用的數據源,然後在員工身上加上標籤,指導軟體如何集成這些數據源。目前,該公司向豐田(Toyota)、葛蘭素史克(GSK)和通用電氣(GE)等客戶銷售這項服務。
  • 港股IPO|港股即將再迎來一家未盈利生物製藥公司!榮昌生物通過港交...
    榮昌生物是一家正在進入商業化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公司歷史可追溯至二零零八年,當時王威東領導的煙臺榮昌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及房健民博士共同創立榮昌生物製藥(煙臺)有限公司(榮昌生物的前身公司)(前稱煙臺榮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於二零零八年七月四日根據中國法律成立為有限責任公司,並於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二日根據中國法律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 為什麼AI製藥這麼火,為什麼是現在?
    為什麼AI製藥這麼熱,為什麼是現在?如何評價AI製藥的發展階段?選擇第一性原理還是AI?中國不同類型的藥企對於AI和計算有哪些需求和應用?AI製藥未來有哪些發展趨勢?什麼樣的人才進入AI製藥領域最有優勢?
  • Plus.ai合作TRC測試自動駕駛卡車 曾與一汽解放建合資公司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7月21日,總部位於矽谷的自動駕駛卡車技術初創公司Plus.ai宣布與美國交通運輸研究中心(TRC)達成協議,將在涉及多輛車的真實世界場景中測試Plus.ai的自動駕駛系統。
  • AI軟體商C3.ai掛牌首日飆120%
    Business Insider、Yahoo Finance報導,過去曾數次在軟體創業公司企業獲致成功的億萬富翁Tom Siebel,曾創立客戶關係管理(CRM)程序商希柏系統軟體(Siebel Systems),並於2006年以60億美元賣給甲骨文(Oracle)。
  • 福布斯發布《2015美國最佳僱主500強》,百特為製藥領域就職聖地
    前10名的其他企業還包括:貨櫃商店(The Container Store)、裡昂比恩(L.L.BEAN)、百特國際(Baxter International)、寶馬集團(BMW Group)、肖氏工業集團(Shaw Industries)、韋格曼斯食品超市(Wegmans Food Markets)、哈雷戴維森公司(Harley-David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