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區的改革創新、社會發展怎麼搞?閉門造車、冥思苦想一定不是良策。城陽區嘗試了一種新的思路——「敞開大門」邀請各界人士提出意見建議,以此為城陽開放發展注入不竭的「源頭活水」。
去年以來,城陽區面向全國廣泛徵集改革創新建議,設立300萬元「改革創新獎」,其中100萬元專款用於徵集創新創意獎勵,營造出改革創新的濃厚氛圍。共徵集來自 24個省份的改革創新建議1412條,形成了全社會共謀城陽發展、共促城陽發展的良好氛圍。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群眾是智慧的源頭。匯集好企業和群眾的創新創意,找準『穴位』,精準施策,才能真正為城陽發展找到良策。」城陽區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創新思維,「金點子」紛至沓來
「思路一變天地寬」。在城陽,紮根群眾和企業「沃土」,面向全國徵集改革創新建議,並專門搭建創新創意徵集平臺,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仿佛打開了一座創新創意的「金礦」,讓人興奮不已。
「活動的參與範圍遠超預期,參與人數創歷史之最,建議數量也創歷史之最。『愛城陽APP』的徵集新聞一經發布,7小時點擊量突破1.7萬人次、轉發量30萬人次。」城陽區改革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公開發布創新創意徵詢新聞,「廣而告之」參與的形式、獎勵的標準等事項,實現廣泛知曉。活動期間,全區1萬餘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參加了活動,提出創新創意566條。此外,本市社會人士也貢獻了209條有價值的建議。
本省其他城市及外省、市的熱心人士也積極建言獻策。活動期間,城陽區收到此類建議637條,涉及山東、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山西、福建等24個省份,佔全部建議的45%。
太原市委黨校一位姓趙的教授和城陽區委黨校對接了解到了城陽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用心為城陽區提出發展建議,同時還發動全校專家為城陽提建議,共提出建議37條;安徽蕪湖創易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王飛,用企業家視角,對比全國營商環境,提出了改進營商環境的27條建議……這些來自「五湖四海」卻充滿了誠意的「真知灼見」,為城陽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為回饋社會對城陽發展的熱情和支持,城陽設立了臺帳,詳細寫明每一位建議者的信息,「一對一」回復並贈送紀念品,讓參與者都得到回應。同時,城陽區專門設立了300萬元的「改革創新獎」,其中100萬元專款用於徵集創新創意獎勵,既獎勵提供創新創意的個人,也對廣泛組織發動、入圍獎項較多的單位進行表彰,充分激發社會各界的參與熱情。
據介紹,城陽區將建立長效推行機制,把建議徵集作為常態化制度予以固化,分季度、板塊開展創新建議的徵集,營造改革創新的濃厚氛圍。
細緻落實,「金點子」助力發展
一個好的建議,就是一顆寶貴的種子,播撒到改革土壤裡,必然收穫累累碩果。城陽區對徵集到的建議精心收集、科學研究,設立篩選、評選、甄選三道程序,把「金種子」選準、選好。
「我們對所有建議慎重篩選,專門實行兩輪篩選,對第一輪『落選』的建議再逐一覆審,不忽略任何一份有價值的建議。」城陽區改革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慎重篩選同時科學評選。徵集的創新創意涉及內容廣泛,涵蓋營商環境、大交通體系建設、區域協調發展、金融科技創新體制、鄉村振興、新型社區治理、健康服務產業發展等領域。按照不同領域,從重要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等維度實行分類優選,把每一方面具有含金量的點子挑出來。同時,邀請專家教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相關領域企業家以及各改革專項小組的負責人,組成專家評審小組,對篩選出的692條建議進行專業評審,並確定了70條入圍建議。
據介紹,1412條意見建議,對於屬於個體訴求的,城陽區通過民聲熱線進行溝通處理,及時解決群眾需求。對於符合條件、適合地區改革創新的,城陽區梳理了臺帳並一一確定了主辦、協辦單位,這些建議也成為了區直單位推進工作和決策部署的重要參考依據。
城陽區改革辦的工作人員在梳理意見建議時,對一份《關於創新設立「外貿進出口資金池」保障外貿穩增提質的建議》印象深刻。「這份建議給了我們很大啟發,其提出的外貿進出口資金池,通過提前墊付退稅資金和進口融資,有效縮短外貿企業退稅周期、提高企業資金周轉效率、降低企業財務成本、減輕企業融資壓力,為外貿進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合力和新動能。」城陽區改革辦將這份建議轉給城陽區商務局,後者快速消化落實,於今年初成立了全省首個外貿資金池服務平臺,撬動銀行資金支持外貿企業發展,打造了 「政銀企」合作促進外貿金融發展新模式。
好建議需要真落實。城陽區建立了「督導落實」機制,把篩選出的建議分門別類建立臺帳,逐條確定責任領導、責任單位等,將工作迅速分解、抓好落實。建立跟蹤督導機制,對建議的落實情況定期開展督導,對落實不力的予以追責,構建起「全周期」落實機制,確保「好種子」結出「好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