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和他們的繆斯,迷戀與毀滅的虐戀故事

2021-02-21 你好竹子


今年倫敦泰晤士河畔的泰特當代美術館內,正在展出畢卡索的大型個展—《畢卡索1932,愛、名望與悲劇》。策展角度十分有趣,展出的100多樣畢卡索畫作、雕塑、素描,均出於1932這一年。

為什麼是1932年?這一年,畢卡索五十歲,他的作品La Coiffure剛以56,000法郎的價格成交,成為當時拍價最高的畫作。這一年,畢卡索首個全面回顧展在巴黎市中心舉行,聲勢浩大、名流雲集,奠定了他在藝術界的位置。這一年,他事業有成,家庭和睦,與妻子奧加,以及他們的兒子住在巴黎市中心時髦的公寓裡。這一年,畢卡索與年輕的情婦瑪麗·泰蕾茲·沃爾特之間的秘密戀情達到巔峰,畢卡索以她為靈感的作品超過百件。

這一年,被稱為畢卡索的「奇蹟之年」。

誰是瑪麗·泰蕾茲·沃爾特?她為什麼會成為畢卡索的繆斯?在1932年畢卡索的個展中,人們隱約發現了這個神秘的金髮畫模,她獨特的面容反覆出現在畫布和雕塑作品中。她的身體和臉龐被扭曲了,充滿了情慾和性暗示。以她為靈感的作品,往往筆觸明亮,肢體和感官充滿意想不到的變形。

這幅《夢》是畢卡索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

瑪麗安逸地坐在紅椅子上,

據說她臉上的上半部分是畢卡索的陰莖。

瑪麗遇到畢卡索的時候只有17歲,那年畢卡索45歲。她從巴黎地鐵出來,畢卡索立刻被她吸引了,走上前去自我介紹,並邀請她去自己的畫室,要為她作畫。年輕的瑪麗單純的像一顆青蘋果,面對紅極一時、風流倜儻的畢卡索,完全手足無措,傻傻地跟著他去了畫室。

那一刻,17歲的瑪麗完全不知道,自己將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最重要的一位繆斯。她的一生與畢卡索痴纏在一起,直到她殉情的那一刻為止。

在這次泰特美術館畢卡索1932的展中,瑪麗無處不在。畫布上、雕像中,睡覺的瑪麗、做夢的瑪麗、遊泳的瑪麗、蜷縮在椅子上的瑪麗。畫展中,1932年發生的故事,以每一天、每一周、每個月的形式,通過瑪麗不同的樣子,以及畢卡索瑣碎的工作和生活,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展廳中,1932年畫中的愛和激情、幻想與荷爾蒙,在畫布和顏料背後洶湧澎湃,呼之欲出。

策展人講到:「瑪麗令畢卡索著迷,並很快成為了她的繆斯,她給了畢卡索一切他沒有的東西。」

瑪麗單純、年輕,對藝術一無所知,算得上是畢卡索所有情人中頭腦最簡單的一位。畢卡索被她年輕的活力,以及石膏像般硬朗的面容深深吸引。與畢卡索上流社會的妻子奧加相比,瑪麗帶給了畢卡索一陣清風。五十歲的他婚姻觸礁,厭倦了巴黎的名流生活,和瑪麗在一起的時光,她像一隻溫順的小綿羊,配合著畢卡索一切瘋狂的幻想和要求。如同重新過了一遍青春,難怪畢卡索告訴她,她拯救了他的生命。

泰特展廳中有一張瑪麗站在海邊舉著球的黑白照片,身邊兩位英國婦女走過,嚶嚶議論道:「哇,你看她,居然這麼壯實,像個小夥子似的。」

瑪麗並不是一個傳統的淑女形象,

她非常熱愛運動,

是個遊泳健將(畢卡索不會遊泳),

她還喜歡划船、滑冰、騎行。

年輕的瑪麗和畢卡索,

在瑪麗晚年的採訪中說道:

「畢卡索在心理和性上完全地主宰了我,

沒有人能拒絕他的魅力。」

在畢卡索看來,瑪麗硬朗的面龐非常有趣,帶給他諸多靈感。他用瑪麗為模型雕塑出一顆巨大的頭,並誇張的表現了她帶有古希臘畫中人的面容,揣摩著如何以全新的視角作畫。她時而又變成了他一團紫色朦朧的幻想,肢體是分解的,又被重組,失去了人形。

他用木炭筆一遍遍描摹瑪麗硬朗的側臉,如痴如醉的重複、精進,創作的炭筆畫堆滿了整個屋子。她時而又變成他畫中靈動的章魚。畢卡索曾被一段章魚遊泳的短片深深震撼,並以瑪麗為靈感創作出Recining Nude系列,瑪麗的身體和章魚結合在一起,散發出一種荷爾蒙和性慾。

畢卡索和以瑪麗為原型的雕塑

畢卡索一遍遍描摹著瑪麗的輪廓

有時候瑪麗是快樂的章魚

當然了,成為畢卡索的女人,故事的後半段都不太可能是家好月圓。

這段神秘的地下情維持了八年的時間,即使畢卡索身旁的眾多密友都一無所知。直到1935年,畢卡索的妻子奧加不僅發現了丈夫有了一位情婦,那個時候瑪麗已經有了六個月的身孕。奧加憤怒至極,帶著兒子搬離了他們在巴黎的公寓,並向畢卡索提出離婚。

單純的瑪麗將自己懷孕的消息像禮物一樣告訴畢卡索,並期待著畢卡索會為自己離婚。誰知妻子和兒子的離去在巴黎鬧的眾人皆知,畢卡索心情灰暗。懷孕的瑪麗不再是十七歲的瑪麗,她逐漸散發出成熟女人的光芒,畢卡索不但沒有與原配奧加離婚,還逐漸對瑪麗生厭了。

有人說,畢卡索迷戀的是女孩瑪麗,一旦女孩成為了女人,畢卡索便不再愛她了。

1935年的秋天,瑪麗和畢卡索的女兒瑪雅誕生,畢卡索很喜歡這個女兒。而兩個人的地下情浮上水面之後,畢卡索卻越來越無法忍受瑪麗的無知,以及對藝術的遲鈍。好像他從來沒有愛過她一樣,或者只是愛過她的青春。

畢卡索是藝術大師,在感情中卻是個十足的浪子。他一生不停地變換情人,有人笑稱,每次畢卡索的情人一變,他的畫風也變了。

在女兒瑪雅兩個月大的時候,畢卡索再次出軌,這次他愛上了美貌和才華兼具的先鋒攝影師多拉。多拉與瑪麗完全不同,她是一個個性很強的攝影師、畫家,兼模特。畢卡索可以同她暢談藝術,多拉甚至從攝影的角度,為畢卡索的創作提供了許多新思路。瞬時間,瑪麗變得礙手礙腳,仿佛畢卡索和多拉才是心心相惜的靈魂伴侶。

美貌和才華兼具的攝影師多拉出現,

成為畢卡索新的繆斯,

他很快就開始為她作畫

名作《哭泣的女人》畫的就是多拉。

後來多拉最終的命運也很悲慘,

她曾和瑪麗多次爭吵,

兩個人都試圖爭取畢卡索。

最後多才的多拉也被逼瘋,

畢卡索經常毆打她,

並聲稱多拉哭泣的臉給了他更多靈感。

「在我心中,誰也不會佔據真正重要的地位,對我來說,女人就像漂浮在陽光中的塵粒,只需會動一下掃把,它們就得飛出門外。」 畢卡索說。

1940年,瑪麗離開了畢卡索,她帶著年幼的女兒移居巴黎。雖然畢卡索和攝影師多拉陷入新的戀情,但是他仍舊畫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瑪麗。因為女兒瑪雅,畢卡索時常去探望她們母女。痴情的瑪麗在離開畢卡索之後沒有結婚,她仍然充滿激情的給畢卡索寄去一封封熱情澎湃的情書。

可是在1955年,當畢卡索的原配奧加去世的當天,畢卡索立刻打電話向瑪麗求婚,卻被她拒絕了,並停止與畢卡索通信。也許是受夠了畢卡索虛無縹緲的個性,可是這個男人在她生命中的印記已經無法褪去。瑪麗的青春完全被畢卡索佔據,而後的一生也都充滿他的陰影。

1977年,在畢卡索去世後四年,瑪麗選擇在他生日的時候,在車庫裡自縊,結束了她悲情又傳奇的一生。

去年畢卡索1932展在巴黎首展,

畢卡索的女兒瑪雅在法國總統夫人的陪同下觀展

瑪雅小的時候跟爸爸的合照

說真的,畢卡索雖然是個混蛋但也真的魅力十足,

遇到他真的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觀看龐大的藝術史,藝術家與他們的繆斯之間的故事層出不窮。電影《羅丹的情人》講述的就是卡米爾·克洛岱爾和奧古斯丁·羅丹之間的感情糾葛。卡米爾不僅是羅丹的繆斯,自己也是出色的藝術家。可惜最後她精神失常,毀掉了自己大部分作品,在瘋人院度過了最後三十年的生命。

加拉·迪亞克諾娃不僅是大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的妻子,也是他的繆斯。達利認識加拉的時候,加拉還是別人的妻子,卻不顧一切的跟達利相愛了。而後加拉反覆地在達利的作品中出現,達利總是一遍遍地在歌唱自己的妻子加拉,他們之間的羅曼史為世人津津樂道。

不僅是藝術圈,時尚界的設計師也會因為一些傳奇女性萌發靈感。諸如被全世界的攝影師和時裝設計師寵愛的超模凱特·摩絲,無論她做什麼,即使被狗仔隊拍到吸食古柯鹼過量,丟失掉所有工作,都不妨礙大牌設計師仍然對她不離不棄的寵愛。她獨特的面龐、超脫的氣質、我行我素的個性,為設計師們提供了無數靈感,似乎只有想像她穿上這件衣服,才能將服裝的霎那榮耀發揮出極致光芒。

當然了,這種關係都是相互的。繆斯可以帶給設計師靈感,知名設計師也可以捧紅一個普通的女孩。Louis Vuitton的設計師Nicolas Ghesquière一度十分寵愛亞裔粉發超模Fernada Ly,他總讓這個年輕的粉發女孩為LV大秀開場,並且給予她很多廣告出鏡的機會。要知道,在此之前,年輕的Fernada Ly只是個普通的學生妹而已。

去年一期日本Vogue的封面,Nicolas Ghesquière更是帶著四位他的最新繆斯齊齊登場,她們分別是充滿東方魅力的日本模特福島莉拉、法國邦女郎蕾雅·賽杜、奧斯卡影后詹妮弗·康納利,以及美國演員蜜雪兒·威廉斯。

在Nicolas Ghesquière看來,他的繆斯們大多呈現出一種獨立成熟的狀態,如他所說:「當女人變的更加成熟,她更想穿的有型,而不僅僅是時尚。成熟的女人會越來越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同時總會關注新鮮的東西,並且將它們融入自己的審美之中,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Louis Vuitton出過無數經典的包包系列,包括這款非常經典的Lockme系列。Lockme家族有著很簡單的線條,和醒目的LV鎖扣。在今年520之際,他們也推出了最新款的Mylockme BB。這款包正面有個信封的造型,好像一封信封掛在前面。

這個系列的包被許多LV繆斯所鍾愛,它的設計簡潔,小牛皮材質,也非常百搭。我最看重它的大小十分合適,Mylockme BB看起來不大,但是容量絕對夠用,內部分層簡單,可以自由地放入隨身小物,還能塞進去一本Kindle,算得上是LV包款系列性價比最高,實用程度也最高的一款包了。

最貼心的是,這款包既有時尚的鏈條設計,背在肩上的部分又是柔軟的小牛皮,這些細節都是我選包十分在意的部分。配色中我最喜歡紅色和咖色這兩款,平時我喜歡簡潔的穿著,無論工作場合還是平時生活,這兩個顏色都是提氣又百搭的選擇。

關於Mylockme BB的更多信息,我放在原文連結了,大家可以點擊了解。


今天從畢卡索一路聊到Louis Vuitton,以這種形式和大家聊藝術和時尚,覺得非常過癮。

最後我想說,當我在泰特美術館畢卡索1932展廳觀展的時候,我一度有點兒羨慕畫中人瑪麗,心想能為大藝術家帶來如此多靈感和活力的女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啊。可是當我讀到越來越多關於瑪麗的故事,心中卻對她的一生充滿悲憐。她貌似得到了畢卡索的愛,也墜入了他給予的毀滅性的人生。

成為大師的繆斯,本身也許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畢卡索的一生貌似多情,可是仔細看過,卻又覺得他根本不懂愛,也不懂得疼惜。一個個情人,一個個繆斯,帶給他的不過是藝術創作的靈光乍現。他需要她們,如同他需要一件漂亮的靜物,根據他的心境擺弄,跟著他的思想遊弋。

幸好時代在變,當代的繆斯們不願意再被單純當作被凝視的對象。而更多現代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從她們身上獲取的,不僅僅再是外貌而已,更是一種內在的力量。



(完)

👇🏻點擊這裡了解Mylockme BB

相關焦點

  • 4位中國獨立設計師與他們的藝術家繆斯們
    ,搞跨界、做聯名,甚至經常把藝術家變成新系列的靈感繆斯。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藝術家本身就是各個時代的fashion icon,無論是他們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還是風格獨特的藝術作品,都是非常好的靈感來源。 2020年秋冬是非常特殊的一季,不論是中國還是世界時尚圈,都在期待Q3/Q4整個行業能逆風翻盤。在服裝中重溫藝術,無疑是一個很保險看起來也很高大上的方法。
  • 藝術家都有一位貓咪繆斯?《作家與他們的貓》解析「愛貓定律」
    這是《作家與他們的貓》一書的封面照片。這本書與它的同系列書籍《藝術家與他們的貓》均收集了多名作家與藝術家和貓咪的可愛故事。當然,這兩本書的作者美國記者艾莉森·納斯塔西所做的工作並不只是搜集而已。她也從藝術家的獨特氣質等角度分析,為何每一位藝術家都需要一貓咪繆斯。
  • 迎接繆斯新浪潮 MODE
    繆斯就像四處遊蕩的設計靈魂,將愛與相關的標誌幻化成為設計 「動力」 被縫進衣服裡,這是一場屬於設計師與繆斯的靈感對話。同樣堅信一個時裝系列該講述一個故事的 Dries Van Noten,在本季展示出了一個大師級別的時尚敘事詩,二十世紀早期詩人 Gabriele D』Annunzio 和義大利最富有的女人 Marchesa Casati 之間瘋狂的愛情故事,成為了 Van Noten 的靈感繆斯,這位設計師將異國情調的設計風格詮釋兩者間的狂熱愛戀。
  • 新周書房·話題|驚世文學之作背後的9位繆斯
    或許,繆斯這一角色象徵的,正是永遠行蹤神秘的創造力,亦或難以彼此區分的靈感與醉態。藝術家們都是從哪裡獲得靈感呢?按照古希臘人的說法,藝術靈感來自於繆斯。是這些女神賜予了人類創作的力量。這些仁慈的神靈給詩人戴上桂冠,讓他們吟誦自己的詩句,講述關於過去與未來的獨特見解。如同古希臘有九位繆斯女神,我也在漫漫歷史史長河中挑選了九部文學佳作的繆斯。有人說繆斯這一角色正在走下神壇,變得更平易近人。藝術家對其繆斯的愛可能是靈魂式的,但在近代,這份感情也可能更具有物理形態。有些藝術家通過沉溺藥物來尋找靈感,有些則通過羅曼蒂克的痴戀。
  • 世界一流藝術家們的繆斯女神都是什麼樣的?
    大師的繆斯,一定美貌過人嗎?答案是否定的,起碼在現當代大師的眼中,美是相對次要去考慮的部分。考察美和表現美,是攝影術發明之前,也就是19世紀中葉以前,古典藝術的主要工作。而「新」也自然反映在了對人的審美上,反規則反潮流的人開始廣泛受到藝術家們的追捧。雕塑家羅丹著名的繆斯,卡米耶·克洛岱爾(Camille Claudel),就是一位在19世紀末法國的社會背景下,顯得尤為離經叛道的女性:
  • 藝術家與他們的貓
    《藝術家與他們的貓》首次集結了四十多位著名藝術家與他們的貓咪夥伴間發生的幕後故事。從薩爾瓦多·達利的寵物豹貓巴布(Babou)到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的貓群,其中一隻白貓名叫胡椒、一隻黑貓名叫鹽,《藝術家與他們的貓》通過迷人的照片和引人入勝的文字捕捉了這些深厚的友誼,並揭示了創作者們與這些以獨立精神而聞名的動物間的共通之處。
  • 畫裡畫外說「美人」:藝術家繆斯的戲劇人生,女神貴婦的命運困局
    王爾德筆下道連·格雷的故事,固然以虛構成分居多,但它也在警醒我們,美與醜之間,很可能只有一線之隔。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僅僅是道連·格雷對美如此偏執。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曾借神明之口,說出「唯有美的,才受人愛,不美的,沒有人愛」。在西方美術史上,「美」向來也是藝術家們孜孜以求的主題,人物、色彩、構圖、造型、場景、線條,無一不在追求極致與唯美。
  • 愛格虐戀《不是我,是潮汐》:模糊地迷戀你一場,就當風雨下潮漲
    愛格虐戀《不是我,是潮汐》:模糊地迷戀你一場,就當風雨下潮漲。大家好,這裡是圍爐,許久未見,甚是想念。《不是我,是潮汐》by卷耳白我曾經推送過這篇小說的作者卷耳白寫的另一篇小說——《致陸東青》,大概《愛格》的作者都很會寫這種悲情小說,這一篇如同《致陸東青》一樣,是一個很悲涼的故事。小說的題記是:模糊地迷戀你一場,就當風雨下潮漲。
  • 小早川清 藝術家都是孤獨的?但他們有換不完的繆斯呀
    前幾天和一個半藝術家(射雞溼)聊天。說到藝術家都是孤獨的。我說:「不會啊,藝術家有換不完繆斯嘛。」射雞溼:「那是床伴吧。」
  • 梵谷、畢卡索等藝術家的綠色繆斯—苦艾酒,為何被多國禁止?
    由於大部分的苦艾酒歷來都有一種天然的綠色(少部分是無色的或者紅色的),因此很多人將苦艾酒稱為"綠色繆斯" 。"綠色繆斯"為何被禁止?但是這個繆斯卻是有毒的,爾弗雷德·尼爾斯·阿諾德曾於1992年出版了一本書,對荷蘭畫家梵谷等人飲用苦艾酒後出現的症狀加以描述。
  • 博爾赫斯、村上春樹、約翰·列儂……作家、藝術家和他們貓
    他研究他們的自然棲息地,分析他們的遷移和攝食習慣,觀察他們一生的身體變化,並且,和約翰·奧杜邦(John Audubon)一樣,海明威經常殺死他研究的動物。他先在他們活的時候鑽研他們,再在他們死的時候檢查他們,他的作品總是包含獵人與獵物間的神秘聯結。
  • 當我們迷戀萬聖節裝扮時,我們在迷戀什麼?
    黑暗浪漫主義是浪漫主義的文學分支,大約出現在17世紀末的英國,通常也被理解為哥特主義(Gothic),以回應啟蒙運動,反映出大眾對非理性、惡魔和怪誕的迷戀。霍勒斯·沃波爾的小說《奧特朗託城堡》(1764年)被認為是第一部哥德式小說,以中世紀的歐洲為背景,其他英國文學家如瑪麗·雪萊和拜倫則質疑了通過人類意識和超自然力量的結合來達到救贖的可能性。黑暗浪漫主義作家通常會對於人的本性究竟是拯救還是毀滅這個問題進行批判。一些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恐怖小說作者,如布萊姆·斯託克和達夫妮·杜·穆裡埃,也遵循了這種思維。
  • 藝術家故事:古斯塔夫·克裡姆特和艾米莉·弗洛格-永恆的「友誼」
    埃米莉·弗洛格(EmilieFlge)(1874-1952)是克裡姆特堅定的伴侶,她是一個鼓舞人心的女人,是他備受推崇的「繆斯女神」。古斯塔夫·克裡姆特和埃米莉·弗洛格(EmilieFlge)多年來形影不離,他們之間的關係持續了27年,直到克裡姆特去世。
  • 藝術家專欄背後的男人和女人,他們來了
    他們給了Pixie藝術家專欄的靈感並在專欄的成長途中給予了很多幫助,每一個參與進專欄的藝術家都對他們讚不絕口。那麼這對中德情侶檔作為藝術家本身,又有什麼樣的故事?Plusminus是如何成長的?他們在做什麼樣的藝術工作?今天就和Pixie一起,與他們深入對話,自由交流。Maurice眼中的Luna,專業、風趣又可愛。在和Pixie聊天的過程中,Luna也充分展現了她的這幾面。
  • 蘭蔻繆斯:伊莎貝拉-羅西裡尼
    蘭蔻非常高興地向全世界宣布,及優雅和奢華於一身的著名影星伊莎貝拉-羅西裡尼 (Isabella Rossellini)正式成為Lancôme蘭蔻繆斯。對於年齡,她依然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並將歲月視為對內心真我的探尋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好夥伴。"伊莎貝拉•羅西裡尼將憑藉著自己的優雅睿智擔任Lancôme蘭蔻繆斯,並分享她的幸福秘訣以及她對如何獲得至臻美麗的看法。伊莎貝拉•羅西裡尼坦言:「能夠回歸Lancôme蘭蔻大家庭,對我而言是莫大的榮幸。同它的合作對我的人生意義重大,而延續這一合作則令我無比快樂而又滿懷期望。
  • 貴族的寵兒,藝術家的繆斯,鳶尾的美從未被低估
    真正了解鳶尾的故事和它象徵的意義後,才發現,顏值高只是它最微不足道的優點。 鳶尾在中國常用以象徵愛情和友誼,又寓意鵬程萬裡、前途無量,花語是長久思念;在古埃及,鳶尾花是力量與雄辯的象徵;在法國,它象徵著光明和自由。即使相隔萬裡,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對鳶尾的喜愛都是如此相似。
  • 展覽|繆斯、愚公與指南針:一部眾人書寫的「當代寓言」
    十年後,展覽《繆斯、愚公與指南針》將沿著他們的想像和敘事方式,續寫一部新的史詩。日前,由深圳市坪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坪山美術館承辦的當代藝術展覽「繆斯、愚公與指南針」拉開序幕。此次坪山美術館推出展覽『繆斯,愚公與指南針』,以歷史記憶進行敘事,對比全球化和現代性的今天,其呈現的巨大反噬力量令人驚異。希望籍著策展人充滿歷史邏輯的敘事與藝術家們充滿想像張力的藝術創作,為觀眾呈獻現時亟需的精神滋養與撫慰人心的力量,賦予我們汲取人類過往經驗的能力,最終找到前行的方向。坪山美術館在疫情期間推出的線上項目以及開幕的展覽,體現了積極行動的態度。」坪山美術館館長在開幕式上談到。
  • 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們(17):記憶女神和繆斯們
    記憶女神謨涅摩緒涅(Mnemosyne)是地母蓋亞和天神烏拉諾斯的女兒,是第一代提擔神之一。
  • 雅詩蘭黛聘請米絲蒂-科普蘭擔任摩登繆斯香水全球代言人
    米絲蒂將參加數字、電視、店內和平面媒體的全新摩登繆斯香水活動,而這些活動將於2017年8月拉開帷幕。 雅詩蘭黛全球品牌總裁Stephane de La Faverie表示:「當雅詩蘭黛於2013年推出摩登繆斯香水時,我們認為女性就是繆斯,以她們自己的方式生活;做出偉大的事情;並鼓勵周圍的每一個人。米絲蒂挑戰現狀,實現夢想;一路走來鼓勵了許多年輕女性。米絲蒂將通過她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將香水概念融入生活。」
  • 警察、藝術家、外賣小哥……這裡記錄了他們這個春天的故事
    警察、藝術家、外賣小哥……這裡記錄了他們這個春天的故事 2020-08-19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