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啟豪
視覺設計:大西
西方文明裡,談到最有辨識度的鬍子男,不是美隊,也不是強尼·德普,耶穌當屬第一。
多個世紀以來,他通過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來到凡間,形象各不相同,或哭或笑,或胖或瘦,但不管怎樣,不變的總是他絲滑的頭髮和鬍子。你能想像沒鬍子的耶穌是怎樣的嗎?反正我做不到。帶鬍子的耶穌形象陪伴了我們太長時間,很少有人會停下來想一想,為什麼在信徒們的心中,他們的神之子是有鬍子的?
|常見的耶穌形象
可能有人會問,那究竟是哪個膽大包天的畫師在神之子聖潔的臉上添上了一筆?這個問題更像是一個陷阱,背後有著太多我們未曾反思過的想當然。首先,即認為乾淨的下巴是男性的默認狀態,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回到公元前,在亞歷山大大帝身上尋找答案,這一點我們將在後面提到。其次,這樣提問忽略了教會在宗教藝術中的絕對影響力,在「藝術家」這個概念還未形成,畫作不可署名,畫家和工人地位相同的古代,畫布上的耶穌是什麼樣子,完全取決於僱主,也就是教會的意思。
事實上,在公元歷史開端的第一個世紀,信徒們嘗試描繪了多種耶穌形象,而不留鬍子的耶穌在那時更為常見。耶穌形象的變化昭示著基督教文明對面部毛髮的不同態度,在沒有照片和電影的時代,通過耶穌的臉,教會可以向世界傳達太多的信息,要解釋好耶穌為什麼有鬍子,我們該從故事開始的地方講起。
耶穌三十歲開始傳道,宣揚愛神和愛人的福音,信他的人會永遠不死。傳道三年半,信徒眾多,同時受到猶太教徒和羅馬政府的憎恨。在耶路撒冷,猶太宗教領袖以「自稱神的兒子基督」的褻瀆罪名控告耶穌(猶太教和基督教信仰同一個神,即耶和華,但猶太教不承認耶穌是他們的彌賽亞,也就是救世主)。在猶太群眾壓力下,羅馬帝國派到猶太行省的巡撫彼拉多先將他鞭刑,然後判處死刑,押往各各他的刑場,在十字架上將他釘死,大約三個小時以後斷氣。
此後,基督教徒受到了羅馬帝國殘酷的迫害,但始終未被消滅。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繼位,據說在戰鬥中因為十字架庇佑打了勝仗而皈依了基督教,成為羅馬歷史上第一位基督教皇帝,380年,基督教正式成為羅馬帝國國教。
|君士坦丁大帝
《路加福音》中提到一個有關耶穌復活的小故事,耶穌死後,兩個信徒在耶路撒冷旁的一個村莊裡討論耶穌復活的真實性,有一個陌生人靠近,問他們在談什麼。他們於是告訴他耶穌已死,有傳言說他已經復活,但他們感覺難以相信。陌生人於是告訴他們,受難正是耶穌降生的目的。兩信徒便邀請此人一起吃晚飯,當陌生人坐在桌前掰開麵包,說完祈禱之後,他突然顯現出耶穌的樣子,讓兩個信徒大為震驚。回過神來之後,耶穌已經消失了。
路加通過這段故事告訴世人,耶穌的外在形態並不重要,畢竟他的信徒都沒有認出復活後的他,基督徒必須用信仰的心去看,而不是單純的依賴眼睛。
|耶穌受難
信徒們想要了解以人形出現的耶穌會是什麼模樣的願望卻一直非常強烈,既然耶穌曾以普通人的面目傳道,那想要用藝術去表現他不是很自然的事嗎?在公元五世紀之前,基督徒嘗試描繪耶穌的樣貌,但畢竟無法憑空創造,便有意或無意地從異教神(當時羅馬信仰多神教,許多神來自希臘神話)的樣子裡汲取了靈感,那時候藝術作品中的耶穌就沒有鬍子,看起來和阿波羅,赫爾墨斯相當像。他們都有著鬆散的長頭髮,光滑潔淨的臉頰,這些特徵表示著他們能永駐青春,不受死亡的束縛。
|阿波羅(左)與赫爾墨斯(右)
捲髮的年輕「牧羊人」是耶穌早期最常見的形象,《約翰福音》中耶穌曾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願意為羊捨命。在希臘神話中,赫爾墨斯被視為諸神的傳令者,旅人和牧人的保護神,經常以雙肩上扛著一隻羊的年輕男子形象出現在藝術中,「神的信使,靈魂的牧羊人」,這和耶穌的精神非常相近,基督徒便把赫爾墨斯的樣子當成了描繪耶穌的模板。
|「牧羊人」耶穌大理石像,3世紀
把水變成酒是耶穌為信徒顯現的第一個奇蹟,於是酒神狄俄倪索斯也被和耶穌聯繫起來。根據傳說,赫爾墨斯和狄俄倪索斯都曾經和耶穌一樣死而復生,在藝術中,這兩位神都有著年輕的容貌和順滑的長頭髮,耶穌和他們長得像便完全說得通了。
耶穌年輕無須的形象確立了,但早期的基督徒並不覺得有在藝術作品中統一耶穌面貌的必要。事實上,耶穌經常以不同的樣子出現在同一座教堂,甚至同一件作品裡。他的下巴時而光滑,時而黢黑,這並不是醉酒的畫師在隨性創作,相反的,他們正是利用這一點來傳達出某些重要信息。
新聖亞坡理納聖殿(Saint Apollinaire Nuovo)是義大利拉文納的一座宮廷教堂,修建於公元六世紀。在聖殿的一側有著一系列的馬賽克壁畫,講述著耶穌布道,背叛,死亡,復生的故事。這些馬賽克畫中的耶穌穿著同一件衣服,但面部的樣子卻有所不同。布道時的耶穌沒有鬍子,臉部光滑,而受難的耶穌卻有著長頭髮和鬍子,隨著故事的推進,鬍子的長度也在增加。
|新聖亞坡理納聖殿
要說清楚耶穌面貌變化的原因十分困難,但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教堂的設計者希望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救世主形象,在第一種形象中,耶穌是展現奇蹟,把愛和真理帶給世人的神,而第二種形象中,耶穌的肉身和普通人無異,並不是不朽的,他通過受難贖了所有人的罪。
|新聖亞坡理納聖殿裡的馬賽克畫,耶穌將麵包和魚分給信徒(上)和耶穌前往加略山受難(下)
再來看另外兩個例子,著名的安提阿銀聖杯(Antioch Chalice)被認為於公元 500-550 年製作於君士坦丁堡,聖杯的一邊,面部光滑的耶穌手臂向前伸,正在做演講,而另一邊,耶穌手握捲軸,臉上留著鬍鬚。和馬賽克畫類似,沒鬍子的耶穌正在人間傳道,有鬍子的耶穌身處天堂,很可能正在進行最後的審判。
|安提阿銀聖杯
義大利羅馬市的聖康斯坦齊亞大教堂(Church of Santa Costanza)建造於公元五世紀,天花板是一整幅馬賽克畫,在壁畫的一角,沒鬍子的耶穌正在把律法傳給聖徒彼得和保羅,而在另一邊,大鬍子的耶穌坐在一個球體之上,旁邊站著一位天使。兩個場景也是截然相反的,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堂。
|聖康斯坦齊亞大教堂內景(上),耶穌與聖彼得和聖保羅,羊群是信徒的象徵(中)和坐在球上的耶穌(下)
這三個例子都遵循同一個模式,受難和復生的耶穌有著鬍子,而傳道和顯現奇蹟的耶穌沒有。耶穌周圍的人必然和他不同(鬍子上),以凸顯他的地位。在凡間,長著鬍子的凡人圍繞著面部光滑的耶穌,在天堂,年輕無須的天使在蓄著大鬍子的耶穌身旁飛翔。耶穌面部的變化都表達出同一個意思:不管他在哪裡,不管他在做什麼,他都是唯一。
上文中的畫作或藝術品都是由教會或宮廷請工匠所做,在基督教確立地位的時期,敘事是這些藝術品的主題。隨著歷史推進,基督教被更多信徒所接受,不管是在外還是在家,他們祈禱時需要一個形象作為目標。不敘事,單畫人的聖像滿足了這個需求,畫中人可以是耶穌,聖母瑪利亞,也可以是聖徒或者天使,必須淡化文本和故事的地位,而著重表現人物的神聖和內在。
|聖凱薩琳修道院收藏的耶穌聖像
身處天堂,鬍鬚長度適中的耶穌形象戰勝了凡間的,無鬍鬚的耶穌形象,畢竟單人聖像中不需要出現必須讓耶穌和他們區別開的其他人,而耶穌本就來自天堂。鬍子的存在平衡了耶穌身上的神性和人性,如果他看起來面部聖潔光滑,和天使太過相像,信徒就很難把他和那個悲天憫人的救世主聯繫起來。
當大眾還處於蒙昧中時,神學家和神父們其實在很早就開始了有關鬍子的爭論。
亞歷山大學派的代表人物提圖斯·弗拉維烏斯·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150-215)認為鬍鬚是人體的一部分,上帝造人時既然也創造了鬍鬚,那剃鬚無疑一種褻瀆。「上帝就是這樣安排的」,他寫道,「女人的皮膚光滑潔淨,自然的長髮是最好的,對於男人,上帝希望他們像雄獅一樣,鬍鬚和胸毛是力量和男性氣概的象徵。」在他看來,男人應該謙遜地接受上帝賜予的鬍子。
|提圖斯
對於羅馬帝國晚期的基督徒來說,身體的意義變得有爭議,很多人認為它是靈魂的牢籠,是生命永恆的阻礙。想要達到完全的聖潔需要拋棄性別,家庭和社會,人生是逐漸掙脫身體束縛的過程,死亡最終讓人得到解放。神學家奧利金(Origen,185-254)是提圖斯的學生,他認為這種解放並不需要等到死亡才開始,只要相信上帝,就可以立刻掙脫身體的束縛。在他的心中,性別也是身體的一部分,上帝最完美的造物,天使,就是無性的。
|奧利金
無性觀點背後隱藏著性別平權思想,既然人的身體都只是軀殼,那男性和女性還有什麼區別?神學家和神父們意識到,這種思想如果流行開來,身為男性的他們將失去在教會和俗世的主導地位,因此必須對它加以限制。
哲羅姆(St. Jerome,345-420)提出了一種折中的禁慾學說,認為信徒該克制欲望修習,不可完全拋棄身體,在審判後的日子裡,男性仍會是男性,女性也仍是女性。性別是生命太過基礎性的組成部分,即使是死亡和獲得拯救也不能接觸它和靈魂的聯繫。
|哲羅姆
那個時代的基督教領導者完全接受了哲羅姆的觀點,他們認為獲得救贖不是一種靈魂離開身體的拋棄,而是一種對身體的重新塑造,男人的性別和鬍子在天堂裡都將繼續存在,並且會以完美的形式存在,沒有任何瑕疵(脫髮的福音……)。
聖奧斯丁(St. Augustine,354-430),基督教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神父,非常清楚地聲明身體會在天堂得到重組,毛髮也包括在內,重生的身體身上的毛髮數量將和原來完全一致,但長度將有所不同。和之前的神父一樣,他認為男子氣概是生命的基礎,並不只是一種物質形式。在《詩篇》中,奧斯丁將大衛的鬍子解釋為他的精神力量,「鬍子,」奧斯丁說,「代表著勇氣,將那些勇猛,果斷,剛毅的人從人群中區別開來。」
|聖奧斯丁
哲羅姆和聖奧斯丁的思想為有鬍子的耶穌建立了理論基礎,身為男性是耶穌掌握權力的必要條件,鬍子是表示耶穌性別的必要條件。耶穌的男子氣概,為社會的性別結構和男性在教會中的主導地位找到了正當性,多個世紀以來宗教中關於鬍子的爭論終於塵埃落定,七世紀以後,幾乎所有的耶穌形象都帶著鬍子,鬍子漸漸成為了智慧和權力的象徵。
限於篇幅,亞歷山大大帝對鬍鬚的影響無法在本文中解釋了,請期待系列文章的下一篇。
【日刻有料】系列熱文 | 我們翻譯了一手資料|美國體操隊前隊醫性侵超150人被判175年,女法官震撼發言 | 你想過沒,為啥朋友圈裡戲精多? | 過年毛衣火了,90後的積極抵抗,父母們的消極溝通 | 從侯寶林到李誕,中國人為什麼笑得越來越空洞 | 80、90後:養蛙可以,養娃就算了,賠本買賣
▼
ID:reknow24
日 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