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圖文並茂,情節有趣,是幼兒的啟蒙讀物。但在觀摩一些繪本教學活動後,筆者發現,幼兒往往被要求談論空洞的話題與抽象的情感,或被教師無情地牽向「教學目標」,從而缺失了繪本的趣味。
如何讓教師在好玩中教繪本,讓幼兒在好玩中學繪本?梳理好的繪本教學案例,筆者發現了一些共性,即都關注到繪本的情感之好、情節之趣、畫面之美。
連結核心主題,體驗情感之好
繪本的核心價值是其中蘊含的美好情感。因此,切準繪本的核心主題,藉助幼兒已有經驗,帶他們探索繪本主題情感是第一要義。
玩轉遊戲,構建認知主題。繪本《天生一對》中,小個頭的鱷魚先生和大個頭的長頸鹿女士差異很大,但它們卻勇敢攜手成為「天生一對」。
如何構建符合幼兒認知的「一對」,就成了學習主題。於是,教師通過生活物品配對遊戲幫幼兒尋找事物的內在聯繫,對核心主題進行鋪墊。
遊戲一:生活物品配配對
教師出示4隻鞋子,幼兒進行兩兩配對,再說說配對的理由。(結論:可以配成一對是因為外形相同。)
出示葉子、花朵、外形不同的手套,兩兩配對。說清楚誰和誰是一對,理由是什麼。(結論:無論是相同還是不同的東西,只要理由合理,就能配成一對。)
啟發思考:鱷魚和長頸鹿非常不同,它們為什麼也能成為一對?
遊戲二:你說我猜
一人說謎面,一人猜謎底,體驗默契合作的快樂,促使幼兒在心理上認同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小姐是「天生一對」。
分享遊戲,感悟故事主題。繪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動》中,鴨子和天鵝都想成為「冠軍」,所以連「一根羽毛也不能動」。狐狸的到來,讓它們對冠軍、生命進行了抉擇。
繪本的核心主題是「理想需要堅持,但關鍵時刻妥協也是需要的」。
在教學中,閱讀到「鴨子和天鵝為了贏而一動不動」時,教師建議大家玩「木頭人」遊戲。
教師:「木頭人」遊戲中,大家都一動不動,你是怎麼鼓勵自己的?
(幼兒展開討論)
教師:但是,最後狐狸出現了,鴨子先動,天鵝卻說鴨子贏了,為什麼呢?
(孩子們又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教師:很好,比賽雖然重要,但生命更重要,遇到危險時要懂得放棄。
幼兒在「玩故事」中,繪本的核心主題自然內化於心。
探尋重點內容,感悟情節之趣
繪本故事都有一個核心情節,教師可以帶著幼兒在情節中進行遊戲體驗,既能領悟主題又可以形成核心經驗。
放大矛盾情節,感悟規則。繪本《像狼一樣嚎叫》講述了小狗莫卡從書中發現狼的生活很自在,從羨慕到埋怨,進而離家去追求自由,經歷種種,最後選擇回家的故事。
教師:莫卡覺得在家不自由,你們覺得,自己在家或幼兒園,哪些事也是不能自由自在做的?
幼兒:說話、睡覺都不能自由自在。
教師:要不,我們自由自在地玩一玩樂器吧。
接著,教師播放音樂,鼓勵幼兒自由敲打樂器「發洩」,場面亂作一團。
教師:自由自在的感覺怎麼樣?
幼兒:很亂……很吵……
教師:大家按節拍試試。
幼兒再次和著節奏玩樂器。
教師:這次聽起來怎麼樣?
幼兒:好聽多了。
教師:原來,沒有規則的遊戲是混亂的。
規則這個有些含蓄的主題,靠說教是無效的,通過親身體驗規則缺失帶來的混亂,可以讓幼兒真切感受到有規則才可以更好地生活。
拓展精妙情節,豐富語言思維。繪本《花婆婆》中,花婆婆從小就答應爺爺要讓世界變美麗,情感教育是最能凸顯的。藉助鮮花開滿海邊和四季的精妙故事情節,可以變換學習方式,延伸拓展。
第一步,說說——四季開的花。花婆婆想,如果鮮花開滿海邊、開滿四季,那世界一定非常美好。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花在什麼季節開放嗎?
第二步,分分——四季不同的花。這麼多花,你能認出什麼花?什麼季節開?
第三步,唱唱——四季花兒開。我們如果把四季開放的花唱出來,那就和花婆婆一樣做了一件美好的事。
兒歌《四季花開》:
溫暖的春天來到了,什麼花兒朵朵開?
炎熱的夏天來到了,什麼花兒朵朵開?
…………
說說,分分,唱唱,順應了幼兒天性,讓他們真切體會到「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是多麼幸福。
聚焦關鍵情境,領悟畫面之美
繪本有引人入勝的畫面,充分利用繪本故事營造的情境,藉助畫面引導幼兒參與遊戲操作,可以使作品主題思想在情境中生動再現。
藉助魔術活動,破解畫面的神奇之謎。繪本《小黃與小藍》中,小黃和小藍抱在一起,發生了神奇的變化(出示畫面),為何會這樣?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魔術」(出示黃色和藍色水粉顏料,進行「魔術」操作)。
教師:小藍找到了小黃,他們開心地抱呀,抱呀,結果,抱在一起就變啦(引導幼兒觀察顏料變成了綠色)!
教師:拿起你們的兩張膠片小藍和小黃,看看抱一抱,會發生什麼?
幼兒操作,完成抱一抱「魔術」。
捕捉故事關鍵畫面,投放適合的材料,利用藍色加黃色變成綠色的「神奇」畫面,寓教於樂,能讓幼兒在生動的魔術操作中感受繪本畫面之神奇。
借力模仿體驗,傳遞畫面背後的堅持。繪本《跳舞吧,小雅》,傳遞出「堅持到底,就會成功」的主題。
在教學中,師幼共讀繪本,從易到難,先出示4幅小雅跳芭蕾舞的畫面,鼓勵幼兒看畫面聽音樂模仿動作。接著,請個別幼兒上臺背對屏幕,聽其他幼兒的語言指令,做與屏幕圖片相同的動作,讓幼兒領悟到只要喜歡就不難。
最後,鼓勵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做什麼,然後上臺接受同伴的鼓勵。如,對喜歡剪紙的佳佳說:「剪紙吧,佳佳,只要喜歡就不難!」每個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追求夢想途中,只要喜歡就不難,這才是畫面要傳遞的正能量。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教育局教研室)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20日第2版
作者:謝雄娟 趙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