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櫞木似朱欒而葉尖長, 枝間有刺。其實狀如人手, 有指, 俗呼為佛手柑煮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
佛手: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www.jzfsx.com手指,故名佛手。
通常用作中藥,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為觀賞植物。佛手柑被大量製作成涼果食用及出售。
據史料記載,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軟;花、果可泡茶,有消氣作用;果可治胃病、嘔吐、噎嗝、高血壓、氣管炎、哮喘等病症。據《歸經》等載,佛手並具治鼓脹發腫病,婦女白帶病及醒酒作用,是配製佛手中成藥的主要原料。
很早以前,浙江金華羅店一座高山之下,住著母子兩人。母年老多病,終日雙手抱胸,自覺胸腹脹悶不舒。兒子孝,四處求醫,無效。一夜夢見一位美麗姑娘,賜給他一隻猶如仙女玉手樣的果子,母聞後病癒。
醒後母病依舊。於是,孝子決心找到這種果子。他翻山越嶺數日,筋疲力盡,正坐在巖石上小歇,忽聽一隻青蛙叫著說:「金華山上有金果,金果能救你老母,明晚子時山門口,大好時機莫錯過。」
孝子次日照此辦理。只見金花遍地,金果滿枝,金光耀眼,夢中姑娘飄然而來,說道:「孝子感人,今送你天橘一隻,可治好你母親的病。」
孝子感謝,並懇要一棵天橘苗。姑娘應允,孝子返回。母聞果病癒。孝子辛勤栽培,傳遍山村,眾人享用。鄉親們認為那位仙女是救世觀音,天橘是觀音玉手,故稱「佛手」。
《滇南本草》:補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氣。
《本草綱目》:煮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
《本經逢原》:專破滯氣。治痢下後重,取陳年者用之。
《本草再新》: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癧。
《隨息居飲食譜》:醒胃豁痰,闢惡,解酲,消食止痛。
《本草從新》:理上焦之氣而止嘔,進中州之食www.jzfsx.com而健脾。
佛手味辛、苦、甘,性溫。歸肝、脾、胃經。芳香行散。功效以理氣,化痰為主。臨床主治胃痛 ,肋脹,嘔吐, 噎膈,痰飲咳喘等症。
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咳嗽痰多。
1、用於胸腹脹痛等症:本品氣味清香,藥性平和,雖屬辛苦而溫之品,卻無燥烈之弊,能入肺、肝、脾、胃四經,對諸氣滯均可應用,用治肺氣鬱滯胸悶及脾胃氣滯,可配木香、枳殼等同用;用治肝氣鬱結及肝氣犯胃之症,可配青皮、川楝子等同用。
2、用於痰多咳嗽:本品化痰止咳之力較弱,而兼理氣寬胸之功,故對咳嗽日久痰多,而見胸膺悶痛者甚為適宜,可配橘絡、絲瓜絡、枇杷葉等同用。
內服:煎湯,3 - 10g; 或入丸散。或配以佛手膏服用。
本品甘淡滲利,故陰虛而無溼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
本品有利尿、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調節胃腸功能、保肝、鎮靜、抗腫瘤、抗菌等作用。
佛手柑,新瓦焙,為末(黃色)。燒酒送下,每服9克。(《滇南本草》)
佛手、枳殼、生薑各3克,黃連l克。水煎服,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彙編》)
鮮佛手12~15克,開水衝泡,代茶飲。或佛手、延胡索各6克,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佛手120克,人中白90克。共為末。空腹白湯下。(《嶺南採藥錄》)
佛手、姜半夏各6克,砂糖等分。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九辰杏林堂佛手膏的主要成分是佛手、桔梗、山藥、石斛、檸檬、陳皮、老冰糖等中醫藥材。
其中佛手、桔梗、陳皮這三味都是止咳化痰的良藥,跟其他成分匯集在一起後互相補遺,製成的膏滋對人體具有疏肝理氣、止咳化痰、清熱解火等諸多益處。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版權聲明⊙文章來自網絡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編輯:臨床處方(微信號:chinaprescription)⊙投稿郵箱:dlwhgs@tom.com(歡迎您原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