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 Gaga這個名字,最近一次大篇幅地佔據新聞版面,竟然是因為——在《美國恐怖故事》第五季中出演吸血鬼貴婦而被提名金球獎電視迷你劇集最佳女主角。
不僅如此,今年未發專輯的她,被音樂權威雜誌《Billboard》評為了2015年度女性。主要由於她對反校園暴力的長期支持,對公益事業的關注,並為反校園性侵的紀錄片創作歌曲《Till it happen to you》
曾經在19歲時親身經歷過侵害的她,再次站了出來,以親身經歷反對對女性的欺霸:「這件事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的身體和想法……希望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關注年輕人所遭受的創傷。」
這還是那個曾經披著生肉、踩著高蹺、往臉上植入稜角,宣稱自己是猶大使者的Lady Gaga嗎?
曾經的她,造型誇張,性格乖張。但拋開戲劇化的造型和爭議性的個人形象,六座沉甸甸的葛萊美獎杯,正是對她音樂才華最大的肯定。
今年,她在耶魯中心發表了一場類似「宣言」的演講,她說:「我開始說不,我不想那樣做,不願意拍(以前)那樣的照片,不想再成為話題,不再對很多事情袖手旁觀,我很確定,我記得我是誰。"
一連串的「不」,是意味著她想徹底跟那個」怪物「形象告別了嗎?
但就是這樣的形象,曾給了她足夠的關注和曝光度,讓她成為聚光燈下的寵兒。
如果你夠細心就會發現,其實從2014年開始,她就開始醞釀著這場改變了。
【關鍵詞:紅毯】
2014年奧斯卡紅毯上的她,把自己倒騰成了一尊希臘女神鵰塑,美得冷豔矜持,令人完全無法聯想到曾經的她。
之後在第57屆格萊美頒獎典禮上,Lady Gaga身穿黑色亮片長裙亮相,獻唱主打歌之餘又添了一座格萊美——憑藉和Tony老爺子合作的爵士專輯Cheek to Cheek,獲得最佳傳統流行專輯。
而今年二月的奧斯卡上,她一襲銀裙淡妝,現場致敬《音樂之聲》的表演,讓全球觀眾見識到了她對經典歌曲的演繹能力。哦,她不僅是那個在舞臺上穿著鎧甲、踏著步點,演繹電子舞曲的Gaga而已。
如果你錯過了這場表演,可以在wifi環境回顧一下,《雪絨花》那段尤其動人:
電影圈刷完就要去電視圈刷。在第67屆艾美獎紅毯,作為頒獎嘉賓的Gaga身著一黑一白兩套禮服,以精緻淡雅的妝容、玲瓏有致的曲線,再次讓熒幕前的我們下巴再次掉到地上。
在《美恐》洛杉磯首映禮上,紅唇紅裙紅鞋搭配一頭金色的Lady Gaga,每一個毛孔都散發著萬種風情。
【關鍵詞:街拍】
不要驚訝得揉眼,你沒看錯,這位能把一身黑白穿得透出溫柔勁兒的這位小姐,正是當年雷不死人不出門,上車就要兩個保鏢攙扶才能站穩的Lady Gaga。
不得不說,穿成這樣的她——真好看。
那些年從來沒有在她身上出現過的千鳥格紋、斑斕印花,也讓我們看到了她身上「上東區名媛」的潛質。
拋棄了以往90%高出鏡率的「踢死牛恨天高」,踩上女人味十足的尖頭高跟鞋,穿得像普通美國大妞一樣隨意自在。
看慣了這一年從舞臺到私服變身窈窕淑女、成功轉型成演員的Lady Gaga,是不是都快忘記了前幾年的她?那時除了音樂作品之外,最吸引媒體眼球的就是她層出不窮的「創意「造型了。
她的前任造型師曾說,給Gaga做造型壓力很大,因為很多時候她需要一天變換五六個造型。
現在為了喚醒你腦海中的對比,我們且來回顧一下Gaga這些年的經(奇)典(葩)造型。
木乃伊裝 / 膠帶裝
氣泡裝 / Hello Kitty玩偶裙
紅蕾絲蒙面 / 生肉裝
雷公 / 電母裝
爛假牙 / 男人裝
升級版海膽
2013年的時候,一路用「驚世駭俗」造型走得順風順水的Gaga遭遇了瓶頸期,由於和原經紀人的決裂以及團隊宣傳策略的失誤,新專輯ARTPOP成了一團漿糊。
迄今為止,這張專輯雖售出兩百五十萬張,但和上一專輯單美國首周就有一百一十萬張的銷量來說,確實有點「悽悽慘慘戚戚」。之後從《Do What You Want》這單開始,Gaga就變成了我們口中調侃的康明蘇女士(coming soon),因為她的專輯一直就處在難產之中。
她曾說,我已經沒有寫舞曲的靈感了。
我從中讀出了她的言下之意:我扮演Lady Gaga這個角色已經累了。
緊接著,她的個人畫風也就此轉變:從原來的嘎嘎,變成了口戛口戛,由於壓力大而暴飲暴食,她的體型寬了大概一倍。這樣的噸位一直持續到2014年專輯《Cheek To Cheek》的發行。
ARTPOP TOUR巡演
出道以來,天馬行空的另類造型,為出道初期的Lady Gaga賺取了足夠曝光率,但也產生了負面影響:很多人覺得,Lady Gaga就是奇怪的異類,有人甚至評價她:完全就是靠這一身行頭在娛樂圈搏版面。
Gaga也曾經因為這些評論鬱悶了很久,試圖用Speechless、Hair和Dope這樣走心的歌曲讓更多人看到真實的她。但很多媒體人和觀眾並不買帳。
經歷發胖和銷量下跌的低谷期後,Lady Gaga的團隊發生了人員變動,Gaga也經歷了一場臀部手術。重新開始的她,也更希望給公眾展現更加真實的自己,而不止是那個故弄玄虛的舞曲女妖。
但過去那些太浮誇的的造型,就像甩不掉的壓力,讓她舉步維艱。
實際上Gaga的左臂上有一段很長的德語刺青,來自於奧地利詩人裡爾克:
「請你走進內心。探索那個你寫作的緣由,看看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心的深處;你要坦白承認,萬一你寫不出來,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靜的時刻問問自己——我必須寫嗎?」
這是選自德裡克給一位青年的信,裡面講述的是關於寫作。Gaga稱他為」對自己重要的哲學家「。我想大概是因為她也曾走近內心詢問過自己:
到底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創作音樂?是為了延續這個叫做Lady Gaga的熒幕形象?還是為了證明自己?
原名Stefani Germanotta的Gaga 4歲開始彈鋼琴,11月時已經開了個人演奏會,她13歲開始作曲,17歲進入紐約大學學習音樂,一切經歷都把她的道路指向Noah Jones那樣的創作才女。網絡上現在還有她年輕時,坐在鋼琴前邊彈邊唱的視頻。
18歲的她嗓音乾淨、堅毅且有力度。
正式以Lady Gaga的名號出道之前,Stefani是一副鄰家女孩的清純模樣。
但是在新人層出不窮的音樂圈,僅僅靠才華就能快速躥紅的少之又少。新人歌手都絞盡腦汁,希望通過策劃和炒作,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自己的音樂。
直到有一天,唱片公司的推手把Stefani包裝成了Lady Gaga,她癲狂、熱情、怪異,似乎代表著許多人內心敢想卻不敢實現的形象。怪異裝束搭配了朗朗上口的舞曲,一下子Lady Gaga這個甚至有些滑稽的名字家喻戶曉。
不少人在夜場隨著她的歌曲舞動,不少人被她絢爛放肆的造型吸引,也有人坐在電腦面前,對著她的照片冷笑幾聲,覺得她只是個譁眾取寵的「小丑」。總之,她開始被媒體、歌迷甚至是路人的目光聚焦起來了。
可當初那個彈著鋼琴,唱著爵士樂的Stefani,只能在面具背後帶著成名的光環喘息。
而現在,已經手捧幾座葛萊美獎杯的她,更加意識到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想要大家從她的音樂裡看到原本簡簡單單的她,以溫柔的自己去贏得大眾的心。
音樂,是Lady Gaga心裡始終跳動著的微微火光,為了這束微光,她願意付出曾被人視作「怪物」的代價,願意化身成一個陌生的商業形象,把自己的音樂夢裝進一個」怪物「的皮囊。
「有時候,過分透支的工作讓我覺得悲傷,我好像變成了一個賺錢機器,我的激情和創造力都被放在了退而其次的位置,我不快樂」。
其實這故事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我們為了追尋自己的奮鬥之夢,多少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忍受著四面八方的壓力,笑臉迎人、敢怒而不敢言。漸漸築起心牆,把自己裝進一個鋪著所謂「成功之路」的面具裡。
為了找回最初的快樂,Lady Gaga開始逐漸褪下「怪物」皮囊:淡妝示人、穿得越來越趨近常人;像個正常公眾人物一樣開始關注社會問題,不再向以前一樣拋出帶著神秘性質的自由理論。
陳奕迅唱過一首《大開眼戒》,最後兩句是:「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
如今Gaga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一步步印證著那句「我並非一個膚淺的存在」。這一切的改變,都是為了讓她做回曾經的自己。
更重要的是,她提醒著所有人:因為她足夠成功,所以才有資格選擇做回自己。
以此共勉。
2015最佳男星封面投票仍在進行中,
各種好獎等你來拿:
2015最佳男星封面你來選!
近期精選文章傳送門:
不做社交控,不炫耀友情……最低調大牌閨蜜團是她們仨
張曼玉 人生不過幾場戀愛
對話框回復「歷史」,即可查閱往期分類文章。
你無私的分享和點讚,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喲!
點擊頂部小藍字「作勢」
或長按上方二維碼
關注公眾微信號:ZOOMC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