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燕雲臺》已經上線一周有餘,各方面的數據基本都已經穩定到一個水平線上,那麼現在就來根據這些數據,來分析該劇的成績到底如何。
口碑和收視率雙雙撲街
首先是這部劇的口碑,想要評估一部劇的水準,我覺得,豆瓣評分的準確性還是有說服力的,雖然這個標準在好劇方面上,可能會有些高低質疑,但在爛劇方面上,它卻是從未出過差錯。
也就是說,但凡是質量不達觀的劇,基本都未達到及格線。而《燕雲臺》的口碑評分則是在4.8左右,已經算是名副其實的撲街劇,畢竟一般來說很少有電視劇在後期反轉的,尤其是這種一開端就被打入低谷的劇,更不可能想要翻身。
再來說說該劇的熱度,其實評估一部劇的標準,也不能完全取決於豆瓣評分,就好比,如果一部劇因為某些爭議話題,而導致豆瓣評分低,那麼就不能完全肯定該劇的質量水平不行。
所以,如果熱度高的話,說明該劇的某些方面還是得到了肯定的,但很遺憾,《燕雲臺》在開播9天之後,累計播放量仍不足7億元,也就是說,單日播放量不到1億。
雖然這個數據並不算太爛,但作為今年第一部上星古裝劇,從觀眾期望的角度來看,這部劇仍然是撲街的,因為並沒有滿足觀眾的期待值。
從權謀劇變瑪麗蘇,口碑撲街是必然的
那麼到底是哪些致命的問題,才導致原本被無數人看好的《燕雲臺》,現如今卻淪為撲街局面呢?
原因其實有很多種,比如女主角的人設從原著裡的心狠手辣變成傻白甜;再比如全員的感情線,基本都淪為偶像劇劇情,絲毫沒有任何當時的壓迫感。
而把這些問題結合在一起,歸根結底就是一個點「改編太嚴重」。沒錯,女主角的人設改變是因為要符合瑪麗蘇劇的標準,女二大姐的感情戲變成偶像劇劇情,也同樣是為了開啟瑪麗蘇劇情做鋪墊。
所以,觀眾現在看到所有偏離劇情軌道的設定,都是編劇設定好的瑪麗蘇劇情,而這最終的答案,不知道到底是該說觀眾的期望值太大,還是批評該劇的改編離譜嚴重。
不過探究其一點就是,瑪麗蘇劇情早已被市場淘汰,不僅是劇情再也無法成功吸引觀眾,就連口碑也是毫無疑問的崩塌。
男女主角扛劇數據出爐,唐嫣不愧是85花
不過,如果拋開該劇的劇情問題,單從娛樂的角度來看,該劇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主角的演技都相當不錯,把每個人物都刻畫的有血有肉,即便是和人設不符,但也確實是良苦用心。
還有就是該劇雖然採用了偶像劇劇情,但不得不說經過演員的演技塑造,CP感竟然是出奇意外的好,這一點也確實是意外之喜。
當然了,這部劇最大的亮點還是在唐嫣身上,雖然她這次的人設還是千篇一律的「傻白甜」,但經過她不同的演繹方式,同樣的設定並沒有太大的視覺疲勞。
至於男主角竇驍,表現同樣也是可圈可點,並且也是人設上唯一符合原著的主角,陽光溫暖又不失剛氣的設定,既符合他的氣質,也不失演技。
不過他們倆都這麼優秀,那麼到底誰才是該劇的扛劇主力呢?從大眾的角度上來看,還是唐嫣更加具有說服力,畢竟她無論是從閱歷還是資歷方面上,都比竇驍更加有經驗。
並且就連數據也表明,唐嫣的抗劇能力的確吊打竇驍,從上一周的演員貢獻榜單上,我們便可以可一目了然,唐嫣的貢獻度足足是竇驍的整整兩倍之多,看來85花的號召力的確名不虛傳。所以,這次歸來,從唐嫣個人角度來講,還是比較成功的。
#電視劇燕雲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