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870篇原創文章。
現在的孩子的是幸運的,通過網際網路,可以享受到國外一流的英語資源。與我們小時候一本教材學一年的時代相比,真的是天淵之別。
其次,父母們的文化水平不斷提升,對英語啟蒙的重視與日俱增。這一點可以從網上不斷湧現的「英語牛蛙」得以驗證。因為啟蒙的比較早,抓住了語言發展的黃金期,並且擁有豐富的英語啟蒙資源,這些都為成為「英語牛蛙」奠定了重要基礎。
凡事有利必有弊。豐富的資源也給父母們的選擇和使用帶來了困難,隨著資料收集得越來越多,慢慢大家都成了「資料控」,沒有時間整理,也沒有時間充分利用。
就以苗爸為例,兩個網盤都開通了容量為5T的超級會員,另外還購買了兩個2T的移動硬碟,現在這四個盤都已經快「爆盤」。即使每天像蜜蜂一樣勤奮,裡面的資料10輩子也學不完。
苗爸經歷了這一過程,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人類的知識浩如煙海,而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正如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認識到這一點,苗爸開始做出了改變。
首先從自我做起。手機上學英語的app很多,我現在就專注於一個應用,即「每日英語聽力」。先盲聽,在跟讀,影子訓練法(shadowing),並且通過這種方式,耳濡目染地為孩子樹立榜樣,有道是:身教重於言傳。
認識到自身的「資料控」的問題,還有「手機控」的問題,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是,真正做出改變還是最近幾個月的事情,特別是因為疫情隔離在家,導致「問題」益發嚴重了。其中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拖延症。一開始收集資料,其它該做的事情就拋之腦後了。一拿起手機,就忘了準備做什麼了。
在痛定思痛之後,苗爸做出了兩個決定:第一,實施「番茄工作法」,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專注「每日英語聽力」,每天進步一點點。剛開始比較困難,但是一旦堅持下去了,苗爸發現自己的變化還是挺大的。至少在自律的約束下,多年的拖延症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面對堆積如山的英語啟蒙資料,我們也應該警醒,必須立刻做出改變,讓孩子在知識的寶庫暢遊的同時,能夠真正正確選擇,科學利用。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改變將會起到決定性左右。先改變自己,再改變孩子。今天,苗爸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01
分階段
如何人學英語,都有一個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後,學英語的動力和效率就會煥然一新。總的來說,英語啟蒙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打基礎階段。二是備考階段。
(1)基礎階段
這應該說是英語啟蒙的主要階段,所以需要選出兒歌、TPR和基礎的英文繪本。這些資料主要是為了營造一個家庭英語啟蒙環境,讓孩子有更多的接觸英語的機會。
父母在選擇打基礎的英語啟蒙資料的時候,需要先進行比較,特別是國外的原版資料,並不是所有的都適合國內的小朋友。畢竟,大家的基礎不同,不能刻板地照貓畫虎,而不顧及孩子的實際接受能力。
(2)備考階段
毋庸置疑,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提前給孩子進行家庭英語啟蒙,目的就是為了孩子在未來的學校和社會競爭中,能夠領先一步,擁有較強的競爭力。考試成績無疑是體現孩子競爭力的 一項重要指標。
如今,無論是國內的中高考,還是出國留學考試,聽說和閱讀能力往往起到決定作用,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時間的積累。作為父母,要從長遠規劃,首先要準備聽力和閱讀訓練的資料。從前期的英文動畫片,到新聞英語聽力,再到真題聽力資料,循序漸進。
還有許多一、二線城市的小升初,都比較重視劍橋大學認證的CET和PET考試成績,不要說備考不易,就是考試報名,能夠搶到名額都跟中彩票似的。
02
分類別
對於沒有從事過英語啟蒙的父母來說,難的不是如何找到啟蒙資料,而是面對層出不窮的資料,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沒有一個系統的分類,感覺就像一鍋粥。
其實,不要說沒有接觸過英語啟蒙的非英語專業的父母,即使是英語專業出身的苗爸,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是茫然不知所措。還是在經過了幾年的不斷閱讀和深入研究,才最終理出了一些頭緒。今天,苗爸就與大家分享12年來收集的相關資源,為了方便起見,苗爸專門製作了一個表格,這樣看起來一目了然。
苗爸製作的這個表格,是按照英語啟蒙的順序進行分類的,即:兒歌,TPR,動畫片,高頻詞,自然拼讀,分級讀物和章節書。
其中,動畫片資源,苗爸是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分級列舉的。因為內容比較多,父母可以根據自己和孩子的時間選擇性使用。其中有幾個需要反覆觀看,使孩子能夠做到熟悉故事的場景和臺詞。例如:
《亞克迪》+《大毛怪瑪澤》+《小豬佩奇》
按照上面的順序,每一部動畫片至少觀看3遍以上,配套的音頻聽上50+遍,通過這種訓練方法,打通孩子的英語耳朵。
03
列印版
受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外很多以前收費的英文啟蒙教育的網站,現在都臨時性免費開放了,趁此機會,苗爸又下載了不少「寶貝」,然後,每個星期選出一個精華資料與大家進行分享。
一般來說,再好的資料,如果是放在電腦裡或手機裡,被再次使用的概率幾乎為零。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如果是有現成的書的話,買書比較好,保存也比較便利一些。如果是沒有紙質書的話,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實用的,列印出來,和孩子進行互動的時候,或是孩子訓練的時候,比較方便。
以上是苗爸列印的部分資料,這樣,平時就不需要使用手機或平板等電子產品,一來影響孩子的視力,二來經常使用電子產品,孩子容易成癮,慢慢就不喜歡閱讀了。
列印出來的一個好處,是A4紙比較大,使用起來較為方便。為了避免遺忘,我通常把列印好的資料放在茶几上,每天晚飯後抽空練上一兩頁。
此外,苗爸推薦兩個比較有名的網站,starfall 和 Khan Academy,而且這它們都有app,可以在手機上使用,內容豐富,資源權威,是家庭英語啟蒙的好幫手。
04
列計劃
要想充分利用這些人類知識的寶藏,以便最大化地發揮它們的價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列計劃了。為了提高時間使用效率,苗爸最喜歡列「每日任務清單」(To-do list)。為了簡便,我通常會在前一天晚上列出第二天要完成的5件事,然後爭取利用上午的時間完成任務。
書架上的啟蒙讀物和網盤裡的英語資料,只有取出來,列入清單裡,並且付諸實施,才有價值。
這裡有一份「每日閱讀日記」樣本,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內容包括:日期,書名,作者,閱讀花費時間。根據孩子的情況,每天建議閱讀30+分鐘。一年下來,你會發現,書架上的書越來越少了,孩子的成就感也會日益增長。
無論是「每日任務清單」,還是「每日閱讀日記」,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英語啟蒙的效率,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手邊的寶貴資料能夠得到充分利用。
除了上面的紙質資料之外,苗爸還使用了一些智能工具:讀書牛,點讀筆,智能複讀機。這些科技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父母解放出來。正如古人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一次工具的改進,都會帶來英語啟蒙教育的變革。從最早的錄音機,到後來的收音機、電視、電腦、手機,再到現在的點讀筆、智能複讀機、智能早教機等,莫不如此。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