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標明確綑紮物不超過青蟹總重5%,溫州農貿市場商家的執行情況如何?
溫州網訊 3月30日起,由浙江省市場協會牽頭、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鹿城區市場監管局等單位共同起草的省級地方標準《青蟹包裝規範》(DB33/T 2240-2020)在全省實施。該規範從包裝技術、包裝材料、包裝標識、檢驗四個方面對我省市場上的青蟹包裝作出規定,明確了綑紮物重量不得超過青蟹總重(含綑紮物)的5%這一關鍵指標。
那麼,溫州農貿市場商家的執行情況如何?昨天,記者先後走訪了市區豐源農貿市場、新田園農貿市場和新城農貿市場,發現這3家農貿市場售賣的青蟹都已換上了塑料扎帶,均未超過青蟹總重(含綑紮物)的5%。
記者調查青蟹綁著塑料扎帶未超過總重的5%
昨天上午,記者先後走訪了豐源農貿市場、新田園農貿市場和新城農貿市場,發現綑紮物均未超過青蟹總重(含綑紮物)的5%。
在豐源農貿市場,記者看到多個水產攤位都有出售青蟹,且青蟹都是用塑料扎帶或是小細繩捆綁,攤主們也都表示早就沒有用以前的那種粗繩了。該市場的管理人員胡女士告訴記者,除了日常市場監管部門對市場的監管外,他們自己每天也會對各個攤位進行檢查,告知攤主們不能使用粗繩捆綁青蟹出售。
在新田園農貿市場,記者看到有10多家水產攤位,部分攤位有出售青蟹,也都是用塑料扎帶進行捆綁。該市場的管理人員朱先生表示,他們每天開市前會對各個攤位進行檢查,杜絕粗繩捆綁出售青蟹的情況,並且他們近期也向攤主們宣傳告知了該規範的具體內容。
在新城農貿市場,該市場管理人員胡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市場裡最大的一家青蟹攤位昨天正好沒營業,其他幾個水產攤位只是偶爾有賣青蟹。記者逛了一圈,發現昨天只有徐老闆的水產攤位上有售青蟹,且都是用塑料扎帶捆綁。
「從前年開始,我的攤位上出售的青蟹就都換上了塑料扎帶。」徐老闆說,雖然換上塑料扎帶的青蟹單價要比過去綁著粗繩的高,但是消費者可以消費得明明白白,挺好。
胡先生告訴記者,作為市場的管理方,去年推出了「你舉報、我獎勵」的活動,如果消費者有發現青蟹存在過度捆綁的情況,經舉報查證後,可獲得100元獎勵。並且,在該規範正式施行後,市場管理方也通過廣播的方式向各個攤主宣傳。
執法實踐
首查水產品過度捆綁
鹿城參與包裝規範起草
青蟹因其「殼薄、膏黃、肉嫩、味美」,深受消費者青睞。我省市場上青蟹主要採取繩索進行綑紮包裝,商家為獲取更多利益,對青蟹採取過度綑紮,損害了消費者利益,也對區域品牌造成了不利影響。
2017年6月,鹿城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市區某水產批發市場一次查獲4個價位共2500多斤的捆綁青蟹,編織繩重約佔總重量的33%。此案件為全國首例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水產品過度捆綁銷售違法案件,並開出新「消保法」實行以來溫州市最大罰單,涉案的三家違法經營戶分別被處於15萬元、10萬元、10萬元的罰款。據統計,2017年至今,該局共立案查處水產品過度捆綁銷售違法案件35件,其中10萬元以上大要案3件。2019年至今,該局共查獲青蟹捆綁案件9起。
記者從鹿城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由於鹿城給青蟹「鬆綁」管理經驗獲全省推廣,該局去年參與了《青蟹包裝規範》起草發布的工作中,積極配合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開展相關調研,提供一線執法實踐經驗、青蟹包裝現狀和經營戶對包裝的建議等相關情況。
市場監管
目前未發現過度捆綁
若發現可打12345反映
此次在全省實施的《青蟹包裝規範》,既考慮到我省青蟹包裝的實際發展情況,也考慮到放心消費快速發展的趨勢以及食品安全、綠色環保、廢棄物減量化等方面要求,具有較強的實操性和前瞻性。比如,標準中「宜採用綠色、環保材質的綑紮帶(繩)、橡皮筋等綑紮物,減少廢物量「宜採用易於回收處理和再生利用綠色環保的包裝箱材料」。
該局工作人員表示,《青蟹包裝規範》的正式發布,意味著青蟹銷售包裝標準終於有了規範性文件依據,將進一步規範農貿市場中青蟹的過度綑紮現象,並倒逼養殖、流通等其他環節對青蟹進行合理綑紮,對於整頓市場過度包裝亂象、規範市場管理、打造放心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升青蟹區域品牌價值有重要意義,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近期,該局基層所執法人員深入各個農貿市場,向水產經營戶逐一講解和發放書面《青蟹包裝規範》。其中,該局松臺、蒲鞋市、濱江和雙嶼市場監管所等均在轄區開展專項檢查,目前都未發現青蟹過度捆綁現象,且經營戶均知道青蟹不能過度捆綁。
在此,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若發現存在青蟹過度捆綁現象的,可撥打12345反映。
來源:溫州晚報
記者 陳培培 張嘯龍/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