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虎斑地鶇與梧桐山上的捕鳥網及其他

2020-12-21 SZNEWS

有兩條與野生鳥類相關的新聞,放在一起看頗引人深思。

一條是,華僑城溼地近日正式對外發布,通過紅外相機的監測,首次在溼地鷺島上記錄到虎斑地鶇的消息。

虎斑地鶇是鶇類中最大的一種,體長可達30釐米,翅長超過15釐米。上體金橄欖褐色滿布黑色鱗片狀斑;下體淺棕白色,除頦、喉和腹中部外,亦具黑色鱗狀斑。光背地鶇和長尾地鶇外形和羽色與本種很相似,但體型較本種顯著為小,上體無暗色斑紋,亦缺少金色。

目前,虎斑地鶇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er 3.1——低危,同時也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虎斑地鶇現身華僑城溼地,也是深圳自然生態持續優化的又一個例證。作為深圳灣濱海溼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延伸,華僑城溼地是國際候鳥重要的中轉站、棲息地,是全國面積最小、深圳首家國家溼地公園,不斷豐富的動植物種類,使得華僑城溼地成為城市中央難得的濱海生態博物館。至今,華僑城溼地共記錄到逾600種動植物。

另一條是,據媒體報導,12月12日上午,深圳市民陳先生在梧桐山腳下靠近仙湖植物園的一處菜地旁發現一張巨大的捕鳥網,長約30~40米,高約7~8米,把小半面山林完全遮住,成為鳥類的「死亡陷阱」。接到舉報後,深圳野保部門和仙湖植物園立即介入調查,目前,捕鳥網已被拆除,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和仙湖植物園方面表示,已準備向警方報案。

前些年,也有媒體報導,深圳大鏟島和梧桐山等地陸續發現有人非法捕獵野生鳥類。他們在山林裡掛起一張張大網,最大的鳥網有500多米長,野保處和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的工作人員趕到時,上面還掛著10多隻死亡的小鳥。

這兩條新聞放在一起比較與參照,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環保命題——一方面,深圳鳥類資源豐富,數據顯示,在深圳棲息的野生鳥類多達數百種,而且不斷有新的鳥類「居民」遷徙而來;另一方面,非法捕鳥現象仍然屢禁不絕,有必要加大防範與懲處力度。

不止是鳥類,早在2005年,首部《深圳生物物種資源編目》就已問世,涵蓋了昆蟲、軟骨魚、硬骨魚、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等物種,其中各類保護植物和珍稀瀕危動物達2067種。蟒蛇、穿山甲、獼猴、黑臉琵鷺、黃嘴白鷺、中華秋沙鴨、鴛鴦、貓頭鷹、蛇雕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及黃麂、豹貓、野豬、白鷺、夜鷺、蒼鷺、鸕鷀、各種水雞、水鴨等上百種國家保護動物,它們,是這座城市珍貴的自然資產。

相應地,偷獵者下手的對象也不止於鳥類。媒體曾報導,2017年3月13日,深圳一男子在羊臺山山頂遊玩,不慎被捕獸夾夾住左腳,無法行動——相比捕鳥網,捕獸夾要更隱蔽,更難發現。誰能肯定,此前沒有野生動物中招?

深圳於2014年7月1日、2019年12月17日先後兩次發布了《關於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的通告》,禁獵範圍和對象為深圳行政區域內所有受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小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溼地公園、郊野公園、市政公園為永久禁獵區域。上述區域之外的其他區域為期間禁獵區,禁獵期 5 年。顯然,出現在深圳山野的捕鳥網、捕獸夾是對這一禁令的公然「叫板」。如何進一步加強與民間組織以及驢友的合作,乃至實行有獎舉報,或值得提上議事日程。

相關焦點

  • 冬天的鶇之虎斑地鶇
    比如今天要介紹的虎斑地鶇。這種鳥的特徵從它的名字上基本就可以講清楚了,一是顏色特徵,身上有類似虎斑的花紋,二是行為特徵,那就是在地上活動為主,一般只在受到驚嚇時才飛到不高的樹上,所以叫虎斑地鶇。 本期封面照是春天時虎斑地鶇臨走前拍攝的,已經是萬物復甦之際了,之後沒多久,它們就會在杭州消失,回到北方去繁殖下一代了。所以說虎斑地鶇會在杭州呆整個冬天,只要你有心,還是比較有機會看到它們的。
  • 突擊檢查 宜賓一天共燒毀72張捕鳥網
    昨日,宜賓江安縣森林公安局與野生動物保護站聯合開展「叢林二號」專項行動,對該縣北鄉片區的濫壩鄉和四面山鎮、桐梓鎮等地的鄉村山林等地進行突擊檢查,共查獲各類捕鳥網72張,隨後森林警察將查獲的這些捕鳥網當眾焚毀。  江安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張勇說,近段時間以來,警方接到群眾舉報,一些不法人員採取張網以待的方式,捕獲野生鳥牟利。
  • 「北京護鳥小隊」發現38張捕鳥網
    為了打擊盜獵行為,「北京護鳥小隊」的志願者全力以赴,截至目前已發現13個盜獵現場和38張捕鳥網,解救候鳥253隻。昨天清晨還不到五點,在豐臺區南苑一片密林中到處是悅耳的鳥叫聲。「北京護鳥小隊」的隊長「席爾瓦」停下了腳步,將食指立於唇中示意隊員別出聲,因為不遠處正傳來播放器播放的鳥叫聲,還夾雜著人說話的聲音,經驗告訴他們這是個盜獵現場。
  • 烏山十一鶇
    難得一見的鳥兒紛紛現身福州,粉紅椋鳥,紫翅椋鳥,小太平鳥,烏灰鶇,赤胸鶇,斑鶇,紅尾鶇……烏山公園轉一轉能收多少鶇?有沒有傻傻分不清?今天一起來認識。▲懷氏虎鶇 Zoothera aurea辨識要點:懷氏虎鶇由虎斑地鶇Zoothera aurea亞種提升為種。雌雄同型,該種下嘴基色淡,腹部較白,月牙形黑斑較稀疏。
  • 鑑鳥愛鳥第十八期:為歌鶇說兩句
    有一次,我們從一條極小的、只有附近牧民才會走的小路往山上走,有路的地方山體比較陡峭,不適合開發成牧場,於是小路得以在林中穿行,路的盡頭是一片坡度平緩的草甸,那裡以前也是樹林,但正是由於坡度合適,智人早早就把樹木砍掉,放起了牛羊。
  • 捕鳥也犯法?嵐皋一人捕捉野生畫眉,被抓了!「959關注」
    近日安康市嵐皋森林公安偵破一起非法獵捕野生畫眉鳥案查獲畫眉鳥6隻,捕鳥網1副刑事拘留1人>安康市嵐皋森林公安民警在深入林區摸排中,獲得群眾舉報線索:本縣四季鎮竹園村有人用捕鳥網獵捕野生動物畫眉鳥。接到案件線索後,分局周密部署,指派轄區民警立即出動,在四季鎮竹園村原敬老院(嵐城高速公路務工人員居住點),查獲了7隻鳥類動物(分裝在7個鳥籠內),捕鳥網1副,經鑑定:這些鳥有6隻是畫眉鳥,1隻三道眉草鵐。經調查,有3隻畫眉鳥是貴州籍務工人員楊某平在務工暫住地附近用捕鳥網獵捕的。
  • 《寶興歌鶇鳥類》船火兒-協助拍攝
    寶興歌鶇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內蒙古、北京、河北、甘肅、貴州、四川、雲南、山東、浙江等地,棲息於海拔1200-3500m的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寶興歌鶇鳥類【第1幅圖】此作品由江蘇攝影愛好者許先生在著名的臨沂地區拍攝
  • 白眉歌鶇首次造訪根河體驗冷極天地
    連日來,我市攝影愛好者在朝查河岸邊樹叢中,拍攝到了兩隻鳥,經過上網比對,發現是白眉歌鶇和田鶇,這兩隻鳥也是首次在根河發現。攝影愛好者 邵福臣 :我們在灌木叢中發現了一隻鳥,拍到後回家在電腦上比對之後才發現,這隻鳥叫白眉歌鶇。它分布只在新疆的北部阿爾泰地區。這隻鳥我和咱們包頭的聶會長也是中國鳥類識別手冊的作者溝通之後,他告訴我這隻鳥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次記錄,它是中國罕見的鳥類。
  • 【泰山鳥類科普126】虎斑地鶇
    在地面行走覓食,常低頭奔走一段之後停下直立,似其他鶇類。主要食物為昆蟲及無脊椎動物,也食植物果實、種子及嫩葉等。遷徙會在夜間進行。繁殖期5~8月,營巢於林地中距地面不高的樹上。見於泰山低山至城郊。多為旅鳥,少數為夏候鳥,可能有個別為留鳥。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三個人非法設網捕到一隻貓頭鷹 為啥承擔刑責還要賠兩萬多元?
    案情回顧:捕獲了一隻貓頭鷹去年12月,被告人楊某、駱某通過安設捕鳥網方式,在大渡口區跳磴鎮一處樹林內捕鳥,並將此事告知樊某。今年2月,樊某經楊某指路後找到捕鳥網並捕獲一隻貓頭鷹,路過村民發現後當即報警。
  • 國家林草局:將與各執法部門聯合剎住亂捕濫獵濫食鳥類的歪風
    舉報稱,全國多地存在非法鳥市,在鳥類繁殖期存在大量破壞鳥類繁殖的行為,在鳥類遷徙期國家林草局的宣傳和巡查不到位,河北、遼寧等候鳥遷徙區存在獵殺候鳥現象。對此舉報,國家林草局調查核實並在其官網回應稱,「目前已將加強鳥類保護列入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際聯席會議重要工作內容,將進一步配合公安、市場監管等各執法部門,多措並舉,聯防聯控,綜合治理,剎住亂捕濫獵濫食鳥類的歪風。」
  • 唐山一候鳥非法交易鏈條曝光:20多人參與,涉冀津粵三地
    每年的春秋候鳥遷徙季節,是捕獵候鳥最嚴重的時候,一張張拉開的粘鳥網成為候鳥遷徙路上的「天羅地網」。2016年澎湃新聞以專題的形式曝光了這一長期存在的嚴重危害候鳥安全的「遷徙劫」問題,得到原國家林業局及各地政府部門重視,啟動了全國範圍內的「清網行動」。次年,唐山、天津等地20餘人再次頂風作案。
  • 鳥網新福利----槓一老師開班了!!!!!
    地點: 北京市            天驕凱旋酒店三樓會議室(亞運村鳥巢店)         【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170號3號樓凱旋中心C座(鳥網總部附近現場另有:全球自然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精選《野生星球》、鳥網2018檯曆、迷彩馬甲等禮品相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