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喜歡看古裝劇的小夥伴對守宮砂都很熟悉,這是古代傳說中檢驗女子貞潔的一種方法,傳說用硃砂餵養的「守宮」經過搗治後點在婦女的肢體上,如是少女之身,始終不會掉,一旦有房事,便會自動脫落。
在《神鵰俠侶》裡,李莫愁和小龍女,都是古墓派的弟子。她們的祖師爺林朝英情場失敗,規定古墓派的傳人不能與男子相愛。因此,她們從小就被點了守宮砂。守宮砂位於手臂上,是一顆紅色類似於痣的東西。只要她們保持少女之身,這顆守宮砂就會一直保存。
李莫愁自從與陸展元的感情無疾而終後,就再沒有碰上自己喜歡的人,到死都保持著少女之身,守宮砂伴隨終生。
小龍女則因為尹志平的原因,失去了貞操,導致守宮砂消失了。小龍女誤以為是楊過幹的,含羞地對楊過說:「咱們古墓派的門人,世世代代都是處女傳處女。我師父給我點了這點守宮砂,昨晚……昨晚你這麼對我,我手臂上怎麼還有守宮砂呢?」
那麼,守宮砂真的能夠檢驗女性的貞潔嗎?其實,這只是一條流傳2000多年的謠言。
根據呂亞虎《守宮砂:一種民俗事象的信仰原理及流變考察》一文考證,秦始皇晚年時,為了追求長生不老,任用大量方士為他煉製「長生不老」的仙丹。方士將丹砂作為煉製仙丹的原材料之一,同時選擇童男童女作為煉製仙丹的輔助方式。從那以後,丹砂與童男童女就聯繫在一起,逐漸產生了用丹砂來判定童男童女的方法。
在漢朝時期,用守宮砂來檢驗女性貞潔的謠言,開始在社會上流傳開來。
西晉博物學家張華寫過一部記載異境奇物、瑣聞雜事、神仙方術、地理知識、人物傳說的百科全書《博物志》,書中記載:「蜥蜴或名蝘蜒,以器養之,食以硃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搗萬杵,點女人肢體,終身不滅,唯房室事則滅,故號守宮。傳雲,東方朔奏漢武帝試之,有驗。」
這是說,人們給蜥蜴餵食硃砂後,它的身體會慢慢變成紅色。等蜥蜴餵食了7斤硃砂後,將它搗碎,點在女性的肢體上,一輩子都不會消失。只有經過不可描述之事,才會消失。據說,西漢的相聲演員東方朔曾經請漢武帝做實驗,親測有效。
無獨有偶,《淮南萬畢術》《感應類從志》《初學記》《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傳世文獻,都對守宮砂有類似的記載。《太平御覽》轉引《淮南萬畢術》記載有兩次,一次是「取守宮蟲,餌以丹,陰乾,塗女人身,男合即滅」,一次是「取七月七日守宮陰乾之,治合,以井花水和,途女人身,有文章,則以丹途之,不去者不淫,去者有奸」。這些記載,都言之鑿鑿地認定,守宮砂能夠檢驗女性貞潔。
在宋朝時期,守宮砂被人用在實踐中,結果出事了。
北宋初期,四川萬縣(今重慶市萬州區)有一個富豪林宓,應徵進京當官。林宓臨行前,不放心家裡5個如花似玉的侍妾,請上乙真人給她們的手臂上一一點上守宮砂,隨後放心地去京城了。
林宓在京城當官後,將5位侍妾全部接到京城,檢驗守宮砂時,發現最小的侍妾何芳子的守宮砂消失了,當即怒髮衝冠,將她毆打了一頓。何芳子羞愧之下,自縊身亡。
林宓雖然有權有勢,可人命關天,這事兒很快就鬧到官府去了,甚至還驚動了專管刑獄的大理寺。開封府尹親自審案時,做了一個實驗,將林宓所剩下的硃砂,點染在3名婦 人臂上,隨後把一條壁虎放在她們的手臂上,壁虎很快就把守宮砂舔得乾乾淨淨。於是,真相大白,何芳子是冤枉的。
朝廷以林宓動用私刑,逼死人命,革除他的職務,將他治罪。
在這裡,何芳子以生命為代價,證實了守宮砂的荒謬;千百年來,人們又不斷對守宮砂的謠言進行闢謠,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寫道:「點臂之說,《淮南萬畢術》、張華《博物志》、彭乘《墨客揮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一言蔽之,這些配方,沒有一個是正確的。但是,隨著朱熹「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等理學觀念的普及,社會上對女性有了更高的貞節要求。守宮砂的謠言,依然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以至於影響到了筆記小說、評書等文學作品的創作。金庸在《神鵰俠侶》等武俠小說裡關於守宮砂的描寫,也是繼承了古典俠義小說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