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我國旅遊業的高速發展,外出旅遊已然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了。對於許多遊客來說,旅遊不僅僅是一種休閒娛樂方式,更是能從中了解到當地的文化與歷史,還能結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可謂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說到德國,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德國是一個較為嚴謹的國家,當地有著許多著名的景點,每年都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去旅遊觀光。不過讓人疑惑的是,一位德國人納悶:這東西我們一年吃180斤,為何卻在中國餐桌上看不到?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是什麼東西吧!
原來德國人說的,正是當地大火的麵包。麵包在德國非常流行,據數據統計,德國人一年平均進食麵包量,能夠達到180斤的恐怖數量,而中國人的食用麵包量,僅僅只有德國的九十分之一,可見中國人對於麵包並沒有太過於熱愛。
所以德國人才會納悶,如此好吃的東西,為何卻不能在中國餐桌上看到呢?這其實是因為兩地的風俗習慣差異,因為定位的不同,我國與德國的麵包差異性是非常大的,而且歐洲部分國家,早已經將麵包當成了「主食」,日常生活無法離開麵包的存在。
但在中國,麵包最多是當作早餐,或是閒暇時期的一些「零食」,並不是特別常見。中國的主食還是以大米和麵食為主,麵包很難成為中國的主食之一。由此可見,並非是麵包不好吃,而是不適合作為主食去食用。
由此可見,出現這種問題也是因為兩國之間,對待食品的差異性,才會導致如此尷尬的局面。對於這件事情,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和見解,與小夥伴們一起討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