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手工皮具,最基礎的原材料當然是皮革,皮革是包裹在動物身體之外的毛皮,經過鞣製的加工後便成為了皮革。皮革經過「鞣製」加工,而產生截然不同的質感與特性:將原本會腐敗的「生皮」(Skin)加工成能永久保存的「皮革」(Leather),這個過程就稱為「鞣製」;使用植物丹寧酸的叫植鞣,使用鉻粉的則叫鉻鞣,是目前最常見的兩種鞣製法。
對於剛入門的皮友來說,切記不要先為了便宜而買各種的鉻鞣革和莫名其妙的皮革,請購買偏硬挺的植鞣革作為入門學習的皮料!在購買意見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買便宜的練手皮,比如某寶上面9.9幾斤包郵的皮,練壞了不心疼;另一種則是說買好的皮練手,好的皮能讓我們用心去對待。雖然我才入坑一年多,但在買皮這方面我現在更支持第二種說法:買好皮練手!這是我扔了好幾十斤垃圾皮後才體會到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網上那些超便宜的所謂練手皮,不知道是什麼各類的皮不說(賣家都會標稱是頭層牛皮真皮什麼的,等你買回來就知道差好遠),想拿來做點小件,比如卡片夾,零錢包什麼的,可一看這些練手皮大小不一,厚度不同,軟綿綿跟塊布似的,皮面看起來也跟用舊的沙發皮差不多,勉強找到兩三片看得上眼的,做出來的成品跟教程裡看到的就是天壤之別!用這樣的皮來練手,第一你心裡會想,反正是練手皮,隨便怎麼做都無所謂,裁壞了縫錯了也不心疼,扔了就是,這樣你還會用心去對待麼?技術提高得了麼?
好的皮就不一樣,一尺好幾十塊錢,裁錯了縫歪了你肯定會想:這麼好的皮就這麼浪費了,心疼啊,自然你就會用心去學習,去練好每一項技術。而且好的植鞣革做出成品也非常好看,能給新手帶來較高的體驗感和成就感。當然並不是說非得買最好最貴的皮,根據自身的經濟能力去購買即可,好的上百元一尺,一般的三四十一尺,十幾二十的也有,但是不建議,錢多的買整張,錢少得買幾尺也夠練手的了,就是千萬千萬不要去買那些所謂的邊角料練手皮,影響體驗不說,還打擊我們頑皮的信心,得不償失,是吧?
下面給皮友們分享幾種國內較常用到的植鞣革介紹:
義大利植鞣革:業界素有「世界上每四張皮革就有一張在義大利加工」的說法。多為牛皮原色,以其皮面優良,利用率高,油脂豐富,密度高著稱,為新手所喜愛。某寶上賣的基本都是標稱義大利進口皮胚,國內鞣製成的原色皮料。
義大利擦蠟(霧蠟)植鞣革:具有植鞣革所有特性,但經過染色,幾乎沒有原色的擦蠟植鞣革,色彩豐富且表面有一層蠟,可以擦掉,也可以不管留下日常使用痕跡,因為表面有蠟所以給製作者帶來的感受就是油脂感更強一些,使用者看起來更有個性一些,但切記在製作時要注意保護好皮面的蠟層,以免刮花影響成品效果。
馬韁革:馬韁革常見的幾個牌子,J&E、Clayton、Horween。品牌之間產品質量、價格差異不大,多產自英國,顧名思義馬具韁革,曾經多用來做馬具,理論上是最好的牛皮,耐用性極高,一般只留肩背部密度最高的部位,多為表面染色,顏色單一,黑色棕色和蜜蠟色,蠟含量極高,高於上面的霧蠟,夏天溫度高時表面甚至會滲出白色的蠟,皮面光滑幾乎毛孔幾乎不可見,亮度高,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耐磨,容易造成劃痕,難以修復,但這些都無法改變其貴族血統。因為其具有極高的耐用性,如今用來做腰帶的比例較高。
馬臀革:又名科爾多瓦皮革,顧名思義是使用馬的臀部皮革為原材料鞣製而成的,驢、馬和野馬等馬科動物的臀部都有一塊腎臟形狀的緻密皮革,這塊皮革是驅趕蚊蟲時動物沒辦法用牙齒或尾巴夠到的部位。只有這相當於八分之一臀部面積的一小塊皮革才能夠製成科爾多瓦皮。這是上等的皮革,皮面幾乎無汗毛孔,擁有宛如嬰兒肌膚般的質感。它是由單一的纖維所構成,紋理特別細緻,富有彈性,具有不容易留下傷痕的特點。細膩的在燈光下會反光,奢華感強,是高級定製中最好的皮革,是世界巔峰皮革的一種,皮料價格不菲,常使用在奢侈品高級定製品的運作上,而左右兩片臀部連在一起形成眼鏡形的馬臀,更是極為少見。
櫪木革:產自於日本櫪木縣的植鞣牛革,但櫪木其實只是一個產地的名稱,而不是某個皮革加工廠的名稱或是品牌,只要是出自櫪木縣的皮革都叫「櫪木革」。因此魚龍混雜,並不是所有櫪木革都是極品,通常我們所說的櫪木革是一種原皮產自美洲,在成革以後進行過加脂處理的一種顏色較深,含油脂較多的植鞣革。價格很貴,一方面是櫪木革的鞣製方法完全是最傳統的方式鞣製,不夾雜任何現代化技術。據說這種一張皮革的成革周期大約在100天左右,再加上日本的人工費高,所以這方面成本就高。另一方面,進口成本也較高,所以櫪木革的價格一直都是貴族價。,只不過,我們仍要承認櫪木處理後對普通植鞣革帶來很好的質感提升。
赫爾曼橡樹鞍革:也是美鞍(美國產馬鞍革的統稱)的一種,通常鞣製皮子的時候添加的是橡樹的植鞣劑,如橡樹的樹皮,橡樹的葉子,果實等提取的植鞣劑。鞣製出來的皮子通常比普通的植鞣革厚,削薄以後也可以達到正常的厚度,但是削薄以後會比同厚度的植鞣革軟。變色效果好,皮面細膩,變色快且好,皮革密度大,彈性好,是製作皮雕以及其他皮具的頂級皮之一。美國牛通常比較大,而且皮保持原始的風格。但是傷疤略多些,美國牛比較野一些。
美鞍革:美鞍就是美國植鞣革的統稱,原皮均是產自美國本土,因此具有美洲皮革的特點,野的很,和上面說的赫爾曼橡樹一樣,密度好,但皮面很糙。前幾年美鞍國內還有不少人用,但近幾年幾乎被赫爾曼橡樹取代。不過美鞍很容易處理,皮纖維呈紅色,用水加帆布都可以磨出紅色的皮邊,而且很好封邊,簡單處理就可以出效果。不過皮面一直是美鞍的硬傷,更適合用來做皮雕,可以過雕花來掩蓋和消除皮面的瑕疵。
怎樣挑選植鞣革呢?
1.價格:除去美鞍和櫟木,只看植鞣革的話大概價格區間為15-90元(注意這裡的價格以每英尺計算)。其中15-30元的大部分為國產,30-45的差不多是義大利的植鞣革,45以上的基本就是比較好的義大利植鞣革(價格高的植鞣革一般來說油脂度更高,皮胚更好,緊密度各方面都更優秀)新手建議買20-45之間的植鞣革,產地以義大利為佳。
2.部位:買皮料的常見類型:雙肩、肩臀、腩條。雙肩也就是肩背,即脖子到背部的皮料,通常會有一個區間有較多的橫向生長紋(脖子扭動造成) 肩臀是背部到臀部,被裁切成這樣的皮通常屬於較為優質的皮革。腩條即肚腩的位置,這個位置的皮看似性價比很高,但是因為腹部緊密度不穩定,所以損耗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只能做小件練練手。
3.產地:國產的良莠不齊,很多皮料市場200多就可以買到一張,但是這樣的皮不好封邊,質量也不好說,另外某寶的義大利產原色植鞣革冒名的很多,所以還是要挑店鋪。(新手有錢買這個練手是極好的,另外美國霍爾文美鞍和日本櫟木,英國馬韁等比較少見的不建議新手嘗試)。
植鞣革就先介紹到這,還有很多很多種,像義大利植鞣革,按風格還可分為pueblo, Minerva box和La Bretagna等,同樣的,除了植鞣,還有鉻鞣、油鞣等,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有機會我會收集整理後發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