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也。」——《禮》
對於人們來說,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就是結婚。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在現代,已經很少人會以中式婚禮的標準舉辦結婚儀式了,人們基本上都是身穿西服以及白紗走進婚姻的殿堂。那麼距離現代最近的清朝,各種信息碰撞,這一時代的人的結婚照又是怎麼樣的呢?自從清朝富人的結婚老照片被曝光後便引起了各方的注意,更有學者提出:清末的富人才有結婚照,而窮人只能「租妻」生孩子。
一、清朝的結婚照
在過去,照相機是比較稀罕的玩意,照相也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因此,清朝時期的結婚照基本上都是富人的結婚照。而清朝富人結婚老照片曝光後,人們發現,確實是富人的結婚照。
在清朝,許多的洋人在此居住,這些人也將西方的文化傳入了中國,其中就有結婚的禮儀。在這張照片中,這對夫妻的結婚造型就偏向於西式風格,標配的西裝以及白色婚紗,新娘還拿著手捧花。
這是一個結婚宴席上拍攝的,新人正襟危坐。不過新郎身上穿的是官服,他的官職應該不是很低。
這一張照片的新郎是一個洋人,不過在他的身上卻是一個清朝的官服。看來在那個時候,中國人與西方人結婚也不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了。
在這一張照片裡面男方也是一個入朝為官的人,看樣子他們是在拍婚紗照。這些都是清朝富人的一些結婚照,那麼窮人結婚是怎麼樣的呢?那麼在清朝,窮人的婚禮是怎麼樣的呢?對於窮人來說,隆重的婚禮基本上是沒有的,有很多人都會選擇「租妻」。那麼什麼是「租妻」?
二、典妻
典妻是古代的一種婚姻制度,關於人類買賣的婚姻制度。典妻有時候也被人叫作租妻,簡單來說就是窮人將自己的妻子租售給別的男人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面,被出租的妻子就要去到新的家庭裡,租售時間沒有結束,不得回到自己原本的家。這也等於是賣妻,不過妻子不能說不,因為她已經成為一件商品了。
之所以有典妻這種制度發生,是因為生活在底層的人們生活十分貧困,有的人只好將自己的妻子租售出去,被租售出去的妻子會在新的家庭幫另外一個男人生孩子等。有的窮人會專門租妻回來生孩子。這是一種陋習,但是這種陋習延續了很多年。
三、為什麼不能根除
在古代,女性的身份地位比較低下,只要是嫁出去了,凡事都被要求遵從夫家。當百姓的生活並不好的時候,就會出現典妻的制度,這完全喪失了一切女性的權益。典妻這種陋習實在是有違道德。那這樣的事情為什麼沒有在古代得到根除呢?
其實有學者提出:窮人只能「租妻」生孩子這一點之所以沒有根除,還有一個原因其實是官府的默許。古代典妻是籤訂協議的,但是後來官府認為這一項制度實在是不太好,便下令禁止,只要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買賣雙方的男性就會收到處罰。不過有了這一項規定後,人們就不籤訂協議了。但是交易依然存在,但是因為沒有字面協議的存在,官府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悲哀的是,典妻這一項制度非常的完善,它的存在,證明了過去婦女所遭受的眾多不平等待遇。也反映出社會底層的一種悲哀,到如今雖然早已經廢除了典妻這種陋習,但是每一年依然有婦女被拐賣,仍然會有人冒著風險去犯罪。
結語
典妻不僅是過去的一個超長時代,也是一個時刻警醒人們的利器。男女是平等的,但是當社會出現了大危機,百姓過得不好的時候,婦女就成為了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