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條紋衫
新舊更替之下,條紋衫的時尚生存力可謂驚人。在藝術圈內,對條紋衫最愛不釋手的或許是畢卡索(Pablo Picasso)。上世紀40年代後,他在法國南部長居,受到海軍風情的感染,條紋衫成為其影像中上鏡率最高的穿搭。同樣的,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也是條紋衫的粉絲,在其鼎盛時期的照片中常常可見這件單品。
條紋衫源於「布列塔尼衫」,19世紀法國海軍引入它作為官方制服。藍白條紋的強烈對比讓海員在跌落船外時更易被發現;而四分之三的袖長和船領便於活動上肢,從而使落水者更易揮動雙臂求救。布列塔尼衫起初有21條白色條紋,寬度是藍色條紋的兩倍。當然,現在的條紋衫早不再受限於數量和顏色,成為了一種通用服裝和法式風格的代表。
1917年,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受海軍襯衫啟發,推出了「航海系列」(Nautical)設計,標誌著功能性軍用服裝進軍時尚界。值得一提的是,香奈兒將軍裝納入了女裝系列,從而解放了女性形態,對之後的女裝設計產生深遠影響。
身著水手服的女性
02
墨西哥民族服飾
鮮豔的花朵、錯綜複雜的刺繡、粗大的項鍊和寬大的裙擺,在藝術家弗裡達(Frida Kahlo)身上我們可以輕鬆地提煉出許多極具定義性的時尚元素。而光鮮下其實隱藏著傷痛——厚重蓬鬆的Tehuana裙裝可以掩蓋因小兒麻痺症導致的雙腿粗細不一;硬質的緊身胸衣可作為外部支撐保護她18歲在毀滅性車禍中受傷的脊椎。
作為啟發了老佛爺、紀梵希的時尚icon,我們常常忽視了弗裡達背後的男人——尼古拉斯·穆雷(Nikolas Muray)。穆雷多年來為弗裡達拍攝了許多驚豔的肖像照,如果我們在網絡上搜索弗裡達照片,他的作品往往會首當其中映入眼帘。
1954年弗裡達去世後,其衣櫥受丈夫迭戈·裡維拉(Diego Rivera)要求被密封,直到2004年才重新打開。穆雷的攝影記錄下了這些服飾最閃亮的時刻,也記錄下了弗裡達生命最恣肆的姿態。
03
圓框眼鏡
看到這副眼鏡,你的腦中是否浮現出很多面孔?從繪畫、設計到音樂,圓框眼鏡似乎是眾多藝術人士的心頭好。我們先來聊一聊最近說過「病毒不能取消春天」的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霍克尼的穿搭——條紋、圓點、印花、柔和的色彩與他標誌性的圓形眼鏡相輔相成。在移居美國的第一年,當他駕車穿越愛荷華城時與這副厚重的圓框眼鏡架相遇,從此拋棄傳統的鏡框。而在其母校皇家藝術學院官網的商店中,還有一件打趣的商品——「大衛·霍克尼眼鏡」,配文聲稱:「如果你想畫得像霍克尼一樣,第一步就是找到正確的眼鏡。而這副眼鏡會幫你看見藝術的靈感。」
在建築界,沉迷於現代主義建築線條中的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在著裝上很少偏離規範。穿搭從上到下是整齊的領結和質地精良的雙排扣西服套裝,醒目的圓框眼鏡成為焦點,為其貌似「虛榮」的形象徒增一份趣味。
不同於上述兩位的厚重鏡框,約翰·列儂(John Lennon)更偏愛金屬材質的纖細鏡架。作為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獨立音樂家以及日本藝術家小野洋子的丈夫,極具影響力的跨界藝術身份使其圓框眼鏡成為粉絲追逐的復古爆款。
04
看到這頂紅色假髮,想必你心中有答案了吧!可以說,草間彌生以其藝術語言成為了網際網路時代前最具傳播力的時尚icon,圓點對她而言不僅是裝飾,更具有同宇宙一般宏大的特殊意義。無數時尚大牌也紛紛拜倒在她的迷人波點之下,Marc Jacobs、LV等都曾與她有過合作。
上世紀60年代末,草間彌生創立了自己的時尚品牌,其中最大膽的設計是策略性地在衣服上放置孔洞,以暴露穿著者的身體器官。這聽起來既前衛新潮又有傷風化,然而今天的許多時尚品牌仍活在這股上世紀的叛逆浪潮之下,比如Vetements的露臀牛仔褲。
藝術家草間彌生在紐約工作室的時裝秀,1968年
Vetements×Levis露臀牛仔褲,其上拉鏈均可拉開。
在波點的侵略性光輝下,草間彌生的紅色波波頭假髮竟顯得其貌不揚。草間奶奶戴假髮是為了凹造型,而同樣戴假髮的安迪·沃霍爾則是為了解決一個當代青年人的共同困擾——禿頭。
上世紀50年代,沃霍爾開始禿頂,由此他開始收集、佩戴假髮。起初他選擇的是灰褐色,後來又嘗試了幾種不同的淡金色,最終選定銀灰色,原因是:「如果你一直看起來很老,沒人會知道你有多老。」
05
小鬍鬚
這件「單品」的主人想必無可爭議。達利(Salvador Dali)的山羊鬍不僅擁有自己的維基百科,還在2010年被評為「有史以來最著名的鬍子」。對於自己的精緻小鬍鬚,達利說由於他不抽菸,因此決定改留長鬍鬚,並隨身攜帶一個精緻的「放置鬍鬚」的煙盒。
由於達利的山羊鬍形象太過深入人心,此後任何留有類似鬍鬚的人都被視作其模仿者。不過達利或許並非這一造型的發明者,在委拉斯開茲(Diego Velazquez)的油畫《腓力四世肖像》(Philip IV)中我們也能看到上翹的小鬍子。順帶一提,那幅著名的留鬍子的蒙娜麗莎《L.H.O.O.Q.》是杜尚(Marcel Duchamp)的作品,而非達利。
在西方,男性的鬍子是象徵品位的重要標誌。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達利,鬍子」,我們能找到不少教程手把手教你打造同達利一般完美的上翹山羊鬍,而許多鬍鬚定型蠟品牌更以這一造型作為廣告以彰顯功效。如果達利現在還活著,定型蠟代言人或許會成為他的第二職業。
上述這些單品的主人你都猜到了嗎?從平平無奇的條紋衫到荒誕怪異的山羊鬍,藝術家們看似個性張揚的「凹造型」下隱藏著的或許是敏銳的時尚嗅覺與獨特審美,又或許只是掩蓋同常人一樣的難言苦衷。他們的時尚造型為我們傳遞著一個信號:時尚可以很簡單,簡單到一件單品;時尚也可以很接地氣,接地氣如因禿頭而戴假髮。
精彩回顧: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