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結果是家庭暴力施暴者!

2021-03-01 中國心理學家大會

本文節選自楊蕙如老師的「施暴者的源與緣—解析家庭暴力背後的原生家庭和夫妻關係」主題直播,感謝+1整理內容,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看完整回顧。

 01 

 施暴者的心理分析 

從小到大,你曾經被什麼事情刺激的你好生氣?讓你想要摔門、摔手機、摔碗盤,甚至想要甩他一個大巴掌。可是你知道,你就是想想,手是舉起來是嚇人解解氣的。因為你知道一巴掌打下去你們的關係可能就一拍兩散了。難道只是我們知道要付這個代價,那些選擇打人的,難道不會想到要付代價嗎?或者是說他們其實可以不用付上代價?與受教育水平有關嗎?

施暴者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樣的?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測試,讓那些來到工作坊的朋友各自面對一張白紙,畫下心目中所謂的施暴者可能長成什麼樣子。

我們看到很多共同的元素,男性,穿著汗衫或者是背心,一臉鬍渣,手上可能拎著酒瓶或叼根煙兒,眼神兇惡,這是臺灣中下階層或者是藍領階級勞工朋友的刻板印象。

我在大陸聽到的施暴者的形象,跟我在臺灣工作過的很多施暴者一樣,有的是提著公事包,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有的是那種大老闆,家裡面像皇宮一樣;也有科技新貴;所以其實,他們三百六十行樣樣都有。施暴者其實主要不是經濟問題,也不是社會地位問題,甚至不是文明教養的問題。

 

【施暴者的心理特點】

▲ 酗酒

▲ 病態人格

▲ 極度的自我中心(自戀)

 

▲ 酗酒

這是一個上癮行為。他是對酒精已經形成了依賴。所以其他上癮行為,比方賭博,或者使用毒品上癮,也有可能造成施暴的特質。酗酒在這些上癮的物質裡是唯一合法的。

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如果要拉近跟人之間的關係,如果不喝點酒,根本就沒有溝通基礎。這是因為酒精有一些特殊的物質,在酒精作用下,一個人的自控力會變低;情緒會變得比較強烈,還會對外在的刺激變得比較遲鈍,反應變慢,所以這時候很容易把原先壓抑掉的一些情緒自然的表現出來。

但酗酒跟喝酒不一樣。酗酒是必須得依靠酒精,把焦慮跟壓力放下來,讓情緒可以宣洩。可是當已經依賴達到每天沒有食用酒精,就沒辦法過日子,就叫做酗酒。

 

■【案例】肉圓不加辣

這是發生在臺灣的一個故事,在一段影片裡看到的。一個三口之家,有爸爸媽媽跟兒子,案子的主角是爸爸。這事情發生是因為孩子要去附近買肉圓。出發前爸爸交代,肉圓的醬汁裡面一定要加辣,結果孩子買回來發現老闆忘記了。這個時候爸爸已經喝下好幾瓶酒了,於是就因為這件事,抓著孩子問了超過十分鐘的話。

「老闆有可能忘記了嗎?」

「是不是你沒有講?」

「你有講,老闆為什麼不肯加?除非是你說謊!」

這十多分鐘,孩子再怎麼解釋都沒有用,爸爸永遠就是在重複這幾個問句。這個時候媽媽拿著手機在錄像!因為這樣的事情已經不只發生過一次。媽媽後來出手阻止,可是情況卻在媽媽加入之後整個升溫。因為爸爸在孩子的面前的管教權威被阻止了,爸爸變得更加生氣。

從頭到尾十歲出頭的孩子都在影片裡面發抖,抖成一團,這個爸爸情緒越深越高,最終伸手打了孩子。這之後就一陣混亂,媽媽因為急著要去救孩子而尖叫,孩子一直在大喊「對不起」。但是,暴力的聲音還在繼續。媽媽後來衝出門,一邊哭一邊拍著鄰居的門求救。

這個故事在當下因為被拍成了影片,上傳到網站上。當天晚上肉圓爸爸的樓下就聚集了幾百位網民,他們看到影片極度憤怒,所以準備了非常大鍋的特辣的火鍋,打算叫爸爸吃下去。

為什麼這件事情會在臺灣形成軒然大波?

這種事情,在家中不常見嗎?就是因為它太常見了,在我們的生命經驗裡面,可能都有這麼一兩次。人們看到這樣的畫面根本受不了,看到影片中的孩子,想到當年那個沒辦法出聲的自己,他們想要為他出點力,所以就變成了一個非常大的網絡事件。

我自己帶了一個超過四年的團體,叫做酗酒者成年子女的支持團體,我都簡稱它叫做酒家聚。在那個事情爆發之後,我在招募家有酗酒者成員的時候,只過了幾個小時,信箱就被塞滿了。

 

▲ 病態人格

在美國有一本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已經出到第五版了。如果你是一個助人者,你應該對這本診斷手冊有一些了解。其中有一個篇章,主要就是在論述人格發展的障礙,用大白話講,就是我們會說這些人「長歪了」。

人格違常最常出現在家暴加害人之列,尤其是下面前三種,這些人格障礙有一個共同性——他們對挫折的容忍度較一般常人更低:

● 邊緣型人格

● 反社會人格

● 自戀型人格

● 強迫性、戲劇性人格等

 

● 邊緣型人格

這種人格障礙在社區裡面常常見到,而且是我們最怕遇到的。因為這樣的人,經常在情緒上有極大的落差,他可能一開始跟你非常好,你會覺得他是一個非常甜蜜很會照顧別人的人。可是某天突然有一個瞬間,他就突然翻臉,甚至你都不知道他翻臉在哪個點上。這之後,他會突然完全把你當成壞人。像這樣「全好」跟「全壞」的他者形象的落差,在這樣的人身上很常見。

在情緒上方面,一天之內,他也有非常大的落差。一開始是開開心心的,可是下一秒鐘就可能氣到發抖,拿東西砸你。這種強烈的起落常常會讓身邊的人沒有辦法承受。他們自己其實也並不覺得很舒服,他們也蠻痛苦的。他們隨時都認為自己要被拋棄,有強烈的被遺棄的恐懼。

■【案例】要女友每天不斷保證不分手的男孩

我有一個個案的男朋友,他們剛剛談戀愛的時候,甜蜜的如膠似漆。當男孩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對方的時候,他就開始用各種方法去測試女友到底有多愛她。他會故意在約會的時候遲到兩個小時,看女生會不會在原地等他,她有沒有不耐煩?當他找到機會覺得女生不夠愛他時,他就開戰了。他非要女朋友低頭認錯,除非女生服軟,才會善罷甘休。

類似的事情不止一件,還各種疑神疑鬼,想要知道女朋友每天想要在做什麼,在跟誰說話;女朋友的手機和臉書,都不能有密碼,因為他要隨時可以看。看到任何的蛛絲馬跡,他就會懷疑女生要離開他。

比如女生跟閨蜜抱怨,說男朋友好像讓他喘不過氣來,他馬上開始出現分離焦慮。開始又下跪又買花,或者是情緒崩潰的說自己一定會改過等等方式請求原諒,這時女生常常就會相信他是真心悔過,答應他要再試試看。

但半夜這個男生可能睡不著,突然之間爬起來說,我都已經告訴你我要改變了,你是不是也應該要拿出一些誠意來,保證你不會離開我。女生幾乎每天都在這種要不斷保證自己不會離開男朋友的噩夢裡,而一旦她真的提出分手,則更是如排山倒海一般的情緒會襲來。在臺灣,這樣的人被叫做「恐怖情人」。

 

●  反社會人格

反社會人格,簡單說是視集體秩序為無物的人,有的時候這種人會變成過街老鼠,這個人是專門破壞社會秩序、破壞法律,或是專門搗亂的麻煩精;而有的時候這樣的人反而會被當成偶像一樣的存在。

 

■【地鐵隨機殺人案】

臺灣前陣子出現一個非常年輕的男孩,21歲,他在臺北地鐵人來人往的車廂裡砍死4人,砍傷20多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他當場就被抓到,但開始有「迷妹」寫信給他,表達對他的愛慕;也會有一些社會邊緣人模仿他。在這事件之後幾乎一整年的時間,都會有類似的案件不斷地在發生,模仿的事件層出不窮。國內外也都有這樣的例子,明明是個恐怖攻擊的加害者,就像是個偶像明星一樣被看待。

這件事在當時也造成了一個集體創傷。之後有一件蠻好笑的事情,某天早上八九點,地鐵上突然之間一陣驚慌,大家開始四處逃竄、尖叫,站門一開,大家衝向月臺,很多人被踩踏受傷,最後大家發現這陣騷亂原來只是因為一隻老鼠!

好笑,但是在當下並不好笑。因為當第一個人開始尖叫的時候,所有人都想起了曾經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這是一個集體創傷,大家的安全感在當下被打破了。

後來,他被診斷為反社會人格。我們發現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裡,這些與眾不同的人,他們常被標示為「勇敢的」、「有領導魅力的」、「有膽識的」,而實際上很多時候是基於他對他人的無感。在我的工作清單裡面常常會看到這樣的人,可是很奇怪的是,這些人身邊的一直不缺一個伴,總會有人欣賞這種所謂的男子氣概。

 

● 自戀型人格

有一個名詞叫做「巨嬰」,這個詞用來形容自戀型人格非常貼切。當嬰兒還沒有發展出,知道這個世界有別人存在的時候,他會以為這個世界是繞著自己為中心而轉的。對一個嬰兒來說,他甚至不用開口,別人就應該要明白他的需要,尤其是媽媽。這個時候他以為媽媽是他的一部分,這就是一種極度的自我中心。

對於孩子,這種極度自我中心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成人,我們就會覺得很奇怪。比如要求所有人都要聽他的,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萬事萬物都要以我為主。這樣他跟周遭的關係其實就是「共生」,他們就像自己延伸出來的手跟腳一樣。

為什麼這些病態人格會形成施暴者——社會學習的結果

臺灣有組織曾經針對這些施暴者做過一個調查,共收集了有3577位的施暴者的經驗,這當中有597人,佔樣本的21.7%的施暴者,他們的童年都曾經有過受虐經驗。也就是說,1/5的施暴者,他自己曾經是一個受虐兒童。說明,家庭暴力有可能會代代相傳。

我自己在過去的案例裡面累積了非常多的個案,他們曾經告訴我說,以前我就是這樣被我爸爸打到大的,為什麼現在我打我兒子就不可以?家暴是一種全球現象,大家開始逐漸發現,因為兒時的家暴陰影,造成這些創傷的幼兒在長大之後長歪了,或者會去找一個仍然會虐待他的人結婚。

過度封閉的原生家庭,容易造成家裡面的權力歪斜。

這裡也有一個社會變遷的議題。過去在農業社會裡面,大家互相都很熟悉。所以一定是跟這家人有一定的熟悉度,才會敢於出面阻止。在現在的社會,都市樓房中我們連隔壁住什麼人都不認識,當然就沒有天然的控制。

這時,過度封閉的家庭的孩子要麼可能被寵過頭;要麼就是可能被虐待,這孩子學會暴力是利用恐懼來解決當下爭端最快的方法。於是這個孩子把從家裡學習到的帶到學校,成為校園暴力;帶到社會上,成為犯罪行為。

當家裡都認為這種不正當的暴力對待是理所當然的,同時如果這個家庭又相對封閉,沒有外力可以介入去阻止時,那就是暴力發生的溫床了。

 02 

 什麼樣的人會容易愛上一個施暴者 

▲ 做「大哥」背後的女人

我們一般見到的,愛上施暴者的人,我會說這是一種「尋求受權威者籠罩的安全感」的企圖。在女性身上常常會看到要做「大哥」的女人,她希望找到一個有權勢有能力的人,後半輩子可以輕鬆了;或者心甘情願的為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作成功背後的推手。

這種文化對女性的影響,使得她不認為自己是可以成為發光發熱的英雄,但是可以做英雄背後的推手。這是一種對社會成就形象的依附,也就是把自己的價值建築在另一半的社會地位上。這樣的家庭容易形成一種夫妻之間的權利不平等。

▲ 「霸道總裁」太愛我

另外一種,一些小說裡的例子,霸道總裁之類的故事。她們認為對方太霸道,是因為他太愛我了,他一定不會背叛我。這樣當對方失控出手的時候,就很容易被原諒。另外,被嚴密控制的感覺,同時也會帶來一種安全感。當感受到自己緊緊的跟另外一個人綁在一起,之間沒有任何空隙,那也不存在著分離。

▲ 「沒我他該怎麼辦」

如果一個人原來就在一個權力歪斜的家中成長,而且習慣性的會去照顧一個功能缺損的人,那這個人就會成為家庭中的支柱,於是會演變成一種態勢,「他如果沒有我怎麼辦?」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codependent,共依存,這在酒癮者身邊最常見到。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一個功能上有缺損的人,同時也可能會帶著過度的自尊,過度的自尊其實就等於自卑。他非常容易透過暴力手段,來尋求他自己的優勢地位或價值感。

 

『家暴問題的家庭結構的核心議題』

1.權利不平等

夫妻之間應該是有商有量的,可是在家暴的家庭裡,話事者只有一個。這種權利不平等會形成一種僵化的模式。當有人想要挑戰他的權威的時候,他要鞏固這個位置,最快的方法就是暴力。

2.暴力跟蜜月期不斷循環

暴力之後會認錯,道歉之後變成蜜月,再累積,再變成暴力,再認錯。這樣的循環看起來不可思議,可事實上常常發生。因為跟一個人在一起,他一時對你使用暴力,可其他時候很寵你。我們很難完全把一個人看成無可救藥,讓關係就因為暴力而一筆勾銷。

 03 

 家庭暴力的幹預機制 

在幹預工作中的難度就在於家庭暴力的複雜性以及介入的困難。家庭系統是封閉的,外人不容易進去,家裡的權力運作也很不容易被拆解和改變。當家庭裡的兩方面都有改變的意願時,家族治療師才會有機會介入進行幹預。通常最習慣使用的介入的手法:社區幹預和心理幹預。

▲ 社區幹預

社區幹預要利用到鄰裡、警察、學校……,這些產生影響的環境因素告訴我們,當家庭裡面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以尋求旁人的幫助。

我們最常發現家裡有狀況的的,是幼兒園。孩子在還沒有上幼兒園之前,大部分是跟自己的家人同住。當他們終於踏出家庭進到幼兒園的時候,老師開始會發現孩子怎麼有點狀況,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樣。這個時候我們才會發現,這個家庭好像有需要進入幹預的必要。所以,需要外在環境的敏感跟理解,那是社區幹預非常重要的一個點。

▲ 心理幹預

當家庭發出了向外求救的訊息時,作為家庭治療師,我們可能就會被學校、幼兒園或者政府找來,為他們提供心理幹預的服務。

家庭治療師進到這個家庭的第一步,一定是要先建立關係。因為任何一個家庭都會拒絕別人去影響他去幹預他,尤其是這種封閉的家庭。

之後,我們開始會針對「什麼情境之下發生暴力」「暴力發生的模式」會有一個評估的過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家庭僵化的入手點,如果他們願意接受幫助,接受治療很好,這個時候是可能我們會投入一個時間或是經濟成本,可能是一個會有一段時間的治療過程。

如果他們不願意接受幫助,至少我們可以提醒這些跟施暴者共同生活的朋友們,要早早的看清楚你遇到一個什麼情況,是不是考慮離開這個對你有暴力威脅的對象,或者是你要怎麼想辦法全身而退。

然而更多的情況是,這些施暴者其實不願意接受治療,受害者其實也很想要再試試繼續相處。我們常常會聽到的是,我沒有要跟他離婚,我只是希望他不要再打人!

這個願望其實看似簡單,但是對我們來說,要花上非常大量的心力去陪伴,雙方在暴力循環過程當中,都很痛苦的的在槍林彈雨當中找到一個棲息的地方,那也就是我們最常做的事情,叫做「設定安全計劃」。希望有機會在未來的課程裡面,可以分享更多。

 

 04 

 直播答疑 

問題1: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施暴者在發生家暴行為當時就立刻恢復理性而停止?

答:

這個問題蠻關鍵的。在暴力發生的當下,現場都是在情緒張力非常高的情況,要讓對方能夠立刻冷靜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跑。有一些說法,說除了跑以外,還可以丟給他一個打岔叉掉他情緒的東西,比如問「你中午吃了沒有?」轉移他的注意力,趁他愣了幾秒的時候,還是要趕快跑。跑去有鄰居的地方或者有別人救得了你的地方。

 

問題2:

請問楊老師不是人格障礙的施暴者有些什麼特點?

答:

如果不是人格障礙,可以有幾點可以觀察一下:

1.對方常常使我沒有安全感,沒有自信,接下來吵架的頻率會越來越高,情緒強度越來越大,他開始摔東西,這時候就要開始稍微注意了。對自我的肯定程度很低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傾向。

2.控制欲很強,吃什麼飯,見什麼人都要經過他的同意,也需要稍微注意一下。

3.吵架過程中一定要贏的人。無論怎樣,總是需要你來讓步,而他一定要贏,這樣的情況也要小心。因為他習慣這種互動方式了,遇到不讓著他的時候他就會情緒波動比較大,用更強烈的方式來贏。

了解了家暴背後的原生家庭和夫妻關係之後,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如何撫平兒時家內暴力帶來的陰影。第13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上,楊蕙如老師將做主題為《煥發新生——如何撫平兒時的家內暴力陰影》的演講。我們在第13屆大會等你!

內容整理 | +1

編輯 | 小時、不加糖

長按識別二維碼

了解更多大會資訊

相關焦點

  • 百變大偵探霸道總裁愛上我攻略
    百變大偵探是一款劇本殺遊戲,霸道總裁愛上我劇本怎麼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百變大偵探霸道總裁愛上我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百變大偵探霸道總裁愛上我真相 是誰啟動了殺人機關? 錢龍 殺人機關的組成部分有哪些?
  • 《檢察官內傳》:校園暴力施暴者的道歉,應該接受嗎?
    李善雄詢問兒子為什麼獨自過來,兒子沒有答覆,在跟妻子聯繫過後,發現自己的兒子捲入了一次校園暴力事件中,兒子不是他以為的受害者,而且施暴者。與此同時,鄭麗媛飾演的車明珠也接到了一起校園暴力的案件,受害的女孩從樓上跳下,雖然沒有死亡,也受到了嚴重的傷害。調查過程中,施暴者都說明自己並沒有做什麼,只是口頭排擠那個跳樓的女孩,而且她們也都表示很抱歉,學校的老師同學紛紛寫了道歉信,折成紙飛機,飛滿了整個校園,希望受害的女孩兒可以重回校園。
  • 日劇資源 | 《咖啡遇上香草》,霸道總裁又愛上我!
    聽到你們的呼聲,讓我們一起觀看霸道總裁如何又愛上我了~雖然說實話霸道總裁的顏值沒有特別耐打,但福原遙的甜系女主真的太養眼了,所以老是被愛慕者追隨~ 開始的設定是這樣子的,女主說她是一個鄉下來的,不善於言辭的女生(這大概是鄉下人和內向者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吧),所以想要一場想漫畫裡的戀愛
  • 霸道總裁愛上我!就是這個範
    霸道總裁愛上我!就是這個範大家好,今天的大變身,看我們如何用一把剪刀和一套衣服,把路人大叔改造成萬眾矚目的霸道總裁-羞恥分割線PLAY都說這是看臉的時代,就算有錢,長得好看的才能叫霸道總裁,長得醜的只能叫土豪。
  • 《我,喜歡你》三大看點:演員,劇情,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
    本期話題【《我,喜歡你》三大看點:演員,劇情,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如今的影視劇真的有個非常大的槽點,那就是名字越起越LOW,不是起了長長的一串名字,就是起那些自以為很優雅很美,其實卻不明所以的名字,亦或者乾脆直截了當,比如《我喜歡你》《我好喜歡你》《我真喜歡你》之類的,讓觀眾分不清究竟要看什麼了,而趙露思的新劇《我,喜歡你》就踩中了雷區。
  • 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這樣的故事為何經久不衰
    這是一部少女漫改劇,走的是甜寵風和霸道總裁愛上我這樣的套路。這些年,無論是日劇、韓劇、泰劇、臺劇還是國產劇,都在不停地上演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的故事。老實講,都有些審美疲勞了。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有些好看的劇。
  • 「霸道總裁」愛上「甜美秘書」,這部劇我可以!
    「霸道總裁愛上我」果然是我的死穴。作為從小看霸總長大的甜寵少女,對霸道總裁系列還是很挑剔的。之前看過《奈何boss要娶我》,算是垂直入坑了《奈何boss又如何》。目前看,《奈何boss又如何》基本具備了甜寵題材必不可少的要素:男女主顏值高,身材好,有CP感,少女心。
  • 五本霸道總裁小說推薦,又甜又寵;趕緊收藏
    相信沒有一個女生的青春能躲過又甜又寵的霸道總裁文吧,每次看都把自己代入其中,仿佛總裁就是為你而來;看完還得認真幻想如果總裁真的愛上自己以後的生活。所以一定要給你們安利這五本霸道總裁甜寵文!《總裁大人,放肆愛!》是陸輕筠寫的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小說,情節跌宕起伏。女主被綠,從而陰差陽錯認識男主,卻沒想竟是個霸道總裁?那前男友那個渣男死定了啊!為了報復,只有不惜獻出自己。男主也剛好也需要一個一個沒有拖累的「物品」但其實內心已經愛上這個可憐兮兮的小女人。霸道總裁就此走上了寵妻的道路。
  • 家庭暴力背後 隱藏著一種病
    2000年的結果顯示,全國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 2010年調查顯示,婚姻生活中,24.7%的女性遭受過各種形式的家暴,有5.5%涉及明確的肢體暴力。家暴根植於親密關係中,帶來的危害不比其他暴力輕。
  • 韓劇裡的霸道總裁愛上我,帶你看霸道總裁的浪漫愛情!
    明天就是情人節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部霸道總裁愛上我的韓劇,一起來和霸道總裁談甜甜的戀愛吧~ 1.《秘密花園》 這部可以說是韓劇裡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典型了,講述的雖然是奇幻愛情故事,但劇中男主角玄彬的霸總形象太過於深入人心,導致現在一提到帥氣又氣人的霸總,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玄彬飾演的金洙元,劇中男主居住的房子可以說是這麼多年韓劇史中霸總家數一數二的房子了,用公園當自己家的真是少見,進門開車,書房是獨棟,會客室是獨棟,下雪天在自己家院子裡打雪仗,只能說有錢人的生活太枯燥了
  • 《愛上試睡師》送票教你們解鎖霸道總裁的「套路」
    五星級豪華大酒店、海島度假村、私人遊艇、豪車、奢侈品,這些簡直是霸道總裁撩妹必備。
  • 盤點爆火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系列漫畫
    曾經,「霸道總裁愛上我」系列小說大行其道,各種類型的總裁在小說裡瀰漫開來,甚至出現了一些有名的梗,什麼「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
  • 《黑幫大佬和我的365天》—真人版霸道總裁愛上我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2020年的一部波蘭電影—《黑幫大佬和我的365天》。這部劇和這個名字一樣,就是那種霸道總裁瑪麗蘇的劇情,而且還是波蘭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劇。男主馬西莫託裡塞利因為父親被暗殺,不得不年紀輕輕繼承父親的家業,成為了西西里黑手党家族的老闆。
  • 現實中的「霸道總裁愛上我」
    講講我爸媽吧~這是一個霸道但不是總裁和另一個總裁瞎了眼了隱藏霸道的愛情故事。我爸媽都是顏值不低的不良學生,那種上課睡覺下課瞎叫,霸氣是王道的那種~我媽說當初有一個很帥的男二號,就是溫潤如玉的那種帥哥追她很久很用心,她卻只認定我爸;我爸在學校那是說一不二的總裁人物,我媽大姐大性格在他面前只是個小女人(可能就覺得哇這個男人不一樣不像外面的妖豔貨)~我爸是個霸道的大豬蹄子,譬如帶著我媽去朋友家然後自個去跟他兄弟玩,讓我媽自個騎朋友的摩託回家
  • 花時玖霸道總裁愛上我系列的《助妻為樂》
    後來,在……場景愛戀中,他睜開了頭,在無知中失去了理智,「遊戲由我開始,就只能由我結束。」他說他還說:「做寵物,就要有做寵物的樣子。」她反抗,她很固執。在經歷了青紅皂白之後,他學會了妥協和忍耐。她,小心翼翼地守護著他的心,卻並沒有逃脫他的深情和堅強。
  • 為什麼我們會喜歡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答案讓人...
    原因一:有代入感,滿足讀者對愛情的憧憬傳說中的霸道總裁,多金,專一,隻手遮天,霸道,禁慾,關鍵還超帥,還帶一點點痞壞。俗話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樣的人設怎能不吸引眼球呢?況且總裁的身份讓男主角可以在公司內商場中翻雲覆雨一舉一動萬人矚目,也可以讓女主角頓時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崇高地位。
  • 2020外國版霸道總裁愛上我,被黑幫老大綁架,結局出乎意料
    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情在國內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最近一段時間波蘭上映的《和黑幫老大的365天》地地道道的帶我重溫了一遍瑪麗蘇劇情。電影在波蘭上映時累計有160萬入場觀看,幾乎快要成為波蘭人2020年觀看最多的電影。
  • 施暴者自述:「家暴妻子的時候,我沒把她當成人……」
    #還記得那部令無數人膽戰心驚的有關家庭暴力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那時覺得這就是一個故事,縱然恐怖,卻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比電視劇還要殘酷的家庭暴力每天都在真實上演。在澎湃網上看到過的一篇文章讓我至今不能忘懷,那是一個家庭暴力者的自述,每一次打過妻子後他都會後悔、會道歉,但隨後,就是一次比一次更狠毒的毆打。在他的表達裡,家暴的時候,妻子在他眼裡就是一個發洩的器具,連人都不是,令人不禁毛骨悚然。
  • 同樣是霸道總裁愛上我,可《金秘書為何那樣》卻令人著迷
    《金秘書為何那樣》改編自韓國同名網絡漫畫,簡單講,就是一部典型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浪漫偶像劇,但是卻能俘獲眾多觀眾的心。反觀我國的國產劇,有很多同題材的霸道總裁的偶像劇出現,但幾乎都銷聲匿跡,沒有激起任何水花,更不用說觀眾口碑和評分。 為什麼同樣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韓劇《金秘書為何那樣》大受歡迎,而國產偶像劇就讓人反感呢?
  • 「超女」演員發聲:我也曾遭受家庭暴力
    最近國內曝出了好幾起家庭暴力的事件,恰巧的是,國外正好也有一位女演員站出來發布視頻,談到了家庭暴力相關的問題。《女超人》的主演梅利莎·拜諾伊斯特最近在自己的ins上發布了一條長達14分鐘的視頻,講述了自己被家暴的故事。她在一開始就宣稱,「我是家庭暴力,或者說親密伴侶暴力(IPV)下的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