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相處時的最高境界,不是相互溝通後的理解,而是無言的默契

2021-01-17 心靈中的那一抹雞湯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往往需要通過語言的溝通來進行維繫,即便是不依託於聲音與文字,眼神的交匯,神態的變化,亦是無形的溝通方式。雖然說不同的語言之間有著天然的隔閡,自從巴別塔建起便已經有了這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但是這些無形的溝通方式,依然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正因為如此,時常會有人產生一種錯覺,那便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最高境界,即是相互溝通後的理解與尊重。

然而事實並非這般模樣,相比於以有形或無形的語言進行心靈的交流與溝通,彼此間並無法相互確定對方的心意時,單單憑依著長年累月凝聚的理解與信任,便足以得知對方的心意。這種能完全跳脫出了語言的拘束的默契,方才是人與人相處關係已臻化境的表現。

之所以無須什麼有形亦或是無形的言語,便可以達到心意之間的傳遞,是由於此前便已經共沐風雨過許久的時光,此情此景之下,對方會又如何的感觸,早已深深鐫刻在了自己的心房之上。達到了此種的境界,那些言語無論是有形或是無形,便都已經顯得有些多餘,反倒是不如在默契的配合之後,相互望向對方會心一笑來的自然。

即便是陷入了此前從未有過的境地,無從根據以往的經歷進行類比,憑藉長久的相處獲得的對彼此的了解,對方究竟會作何反應,是完全可以推演出來的。憑藉自己的推演,便可以採取恰當的措施加以配合。而對方則同樣會推演出諸如此類的結果,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所謂的親密無間,其實也無外乎是類似於這種關係的,彼此之間的心靈完全沒有隔閡,語言的扁舟在此完全是多餘的,沒有溝壑的阻斷,又何須架起橋梁呢?

能擁有這份默契,是建立在同甘共苦許久之後的基礎之上的,彼此之間的相處會使得人們的心靈逐漸相互靠攏,直到完全貼合在一起。雙方的喜怒哀樂便從此可以相互感觸到,行為模式也會被對方慢慢讀懂,甚至開始相互滲透,開始影響自己的情緒與行動,直到最後,世間無我,你便是我,我便是你。

僅僅憑藉長久的相處和共歷苦難,想要企及這種境界,也是沒有這麼簡單的。彼此的心扉緊緊閉鎖的話,即便是咫尺之遙,也如同相隔了難以逾越的天塹一樣。心靈的枷鎖是需要自己進行解鎖的,強行依靠別人衝破心防,終究是會在自己的心靈之上,留下一道難以消失的傷痕,唯有自身卸下盔甲,方能感受到緊緊相擁時對方的體溫。

當自己和他人真正達到了這種境界,你會發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能夠折射出對方的影子,在此情此景之下,他會有如何的舉動,能夠被你盡收眼底,應當如何做出回應,你也早已是胸有成竹。如若將每一個人比作一本書卷的話,此刻你已經將對方的微言大義統統明了於心,無論是具體的文字,還是抽象的主旨,都已是了解得相當通透。

雖然這個境界看似遙不可及,但是彼此真心去貼近對方的話,便只需靜靜等待時間將彼此的心意慢慢融合即可。雖說如此,一生之中哪怕只與一人達成這樣完美的境界,亦是三生有幸之事,古人云:「知音難求。」然而即便是知音,也是需要藉助聲音來傳達彼此的心思的,真正無需言語的知己,更是要經歷重重的磨合,才能最終達到推心置腹知己知彼的默契。

相關焦點

  • 相處舒服,無言也暖(深度好文)
    到了一定年紀後,才發現相處不累,久處不厭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這首小詩,道出了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樣子:相處舒服,無言也暖。意思是:同樣的聲音能產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同頻的人才會久處不厭。所謂頻率相同,不過是朋友之間的理解和懂得;夫妻之間的欣賞與包容……頻率相同的人,懂得傾聽,而不是爭辯。
  • 伴讀 | 相處舒服,無言也暖(深度好文)
    到了一定年紀後,才發現相處不累,久處不厭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這首小詩,道出了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樣子:相處舒服,無言也暖。意思是:同樣的聲音能產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同頻的人才會久處不厭。所謂頻率相同,不過是朋友之間的理解和懂得;夫妻之間的欣賞與包容……頻率相同的人,懂得傾聽,而不是爭辯。頻率相同的人,懂得你的言外之意,理解你的山河萬裡,尊重你的與我不同。
  • 成年人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
    大人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累時的依賴;冷時的暖流;抑鬱時的力量;沮喪時的寧靜,,,愛是相互的,是愛的滴滴,是沙的堆積成塔,成就了完美的婚姻家庭。1.當你在心底的時候,我不是說要離開你,而是陪你一起受苦受難。
  • 婚姻的最高境界:靈魂相互吸引,舉目齊眉之間的默契,愛與被愛
    ②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從心選擇後,就需要堅守,堅忍與執著,勇往直前。路途或許會有突來的荊棘與擋路石帶來的考驗,全力以赴應對困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③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不斷的努力堅守後不經意間看到了曙光,得到了想要的一切,看似幸運,其實那是背後諸多努力的積累。跨過去了便是遠方。此時會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悠然自得的心理狀態。
  • 相互有默契的人,自然而然就能夠成為朋友
    ——《莊子·大宗師》釋義相互有默契的人,自然而然就能夠成為朋友。人人都會有朋友。人生無友,恰似生命中沒有太陽。朋友是什麼?朋友就是有交情的人,是可以真誠相待的人,是彼此要好的人,是心靈相通的人。朋友之間的友情是一種最純潔、最高尚、最樸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動人、最堅實、最永恆的情感。朋友之間是一種相知,一種默契。朋友相處是一種相互認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賞、相互感知的過程,對方的優點、長處、美感都會映在你腦海裡。哪怕是朋友一點點的可貴之處也會成為你向上的能量,成為你終身受益的動力和源泉。
  • 網絡金句:「心若相知,無言也默契」,它的原出處更美,漲知識了
    有這樣一句網絡金句「心若相知,無言也默契」寫得就十分美好。我們從淺顯的字面意思來看,大概的意思是說兩心如果達到了心照不宣的境界,即便彼此不說話,也會很有默契,有時候是一個眼神,有時候是一個舉動,對方就能心有感知,這是多麼的美好和愜意。世界上最好的默契是什麼?
  • 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並不是頻繁聯繫,而是成全
    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並不海誓山盟,也不是頻繁聯繫,而是成全心愛的人,看著他幸福,便已足矣。而是應當考慮到他的感受,是不是在忙?我發信息或者打電話給他會不會打擾到?真正的愛不是放肆,而是克制。文墨和顧言交往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她害怕自己語言和聯繫會打擾到顧言。
  • 懂,是一種無聲、無言的默契!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懂,是一種無聲、無言的默契!懂,不是語言,而是一份真情;懂,不是甜言,而是一份行動。真正的懂,是一種默契,即便默默無語,彼此也能感受得到。懂,無言也溫暖,懂,眼神能體現;懂,心靈有感受。懂,不是逢場作戲,而是真心實意;懂,不是勉強接受,而是真情流露;懂是感動和喜悅,懂是包容和在乎。
  • 取悅男人的最高境界,是這樣和男人相處
    取悅男人的最高境界,是這樣和男人相處在一段感情裡,互相取悅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 啥叫理解?(說得太對了)
    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渴望一樣東西,那就是被人理解。啥叫理解?理解就是懂,懂得別人的用意,懂得別人的做法,懂得別人的心情。理解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疼惜與懂得,是一輩子的諒解和牽掛!沒有理解,就沒有換位思考,就沒有對人生的一種領悟!
  • 最好的感情,是相處舒服
    到了一定年紀後,才發現相處不累,久處不厭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這首小詩,道出了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樣子:相處舒服,無言也暖。意思是:同樣的聲音能產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同頻的人才會久處不厭。所謂頻率相同,不過是朋友之間的理解和懂得;夫妻之間的欣賞與包容……頻率相同的人,懂得傾聽,而不是爭辯。
  • 男女相處,感情越好的兩個人,越有這些「默契」
    當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就會有一種無言的默契,男女相處,並不是時間越久越有默契,只有感情越好的兩個人,才會越有默契。當兩個人即使不說一句話,各忙各的事的時候,也能懂彼此的想法,兩個人的感情也不會因此變淡,那他們一定都深愛著對方。
  • 想念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不是茶飯不思,而是這些
    有人說,對一個人的想念,應該是:「你在時,你是全世界,你不在時,全世界是你。」深愛一個人的時候,就會這樣,連呼吸都是為了他。-02-有些人思念一個人,會茶不思飯不想,但其實這都算不上是最高境界的思念。思念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有這些表現。
  • 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味討好,而是這兩個字
    人們經常說,愛一個人就是心甘情願地為他付出,從不計較任何回報,甚至有人誤解不計回報的付出是愛情的最高境界。然而,真正的愛情並非如此,它需要付出,也需要回報。在感情世界裡,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回報,而且精神上也需要得到相應的回報。
  • 夫妻相處之道,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夫妻相處之間,有很多的隔閡和無奈,因為彼此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個體,生活習慣,教育背景,人生追求,以及生存觀念。夫妻之道並不像以前那樣,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你織布我耕田的封建時代,而是新時代女性有了自己理想和想法,沒有純粹回歸家庭,做賢妻良母的那種人,況且那種普遍意義上的愛和呵護不容易世人理解。
  • 深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心靈感應
    你們不是彼此,但你們能深深地感受到對方。戀人之間的默契本來就是一件美妙的事。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其實是心靈感應。心靈感應在心理學上被歸類為神秘主義。人們相信,兩個有「心靈感應」的人可以在沒有視覺和聽覺參與的情況下知道對方的想法,並且對對方做出同樣的選擇有默契。這也叫直覺和第六感。很多人認為所謂的第六感只是對人的誇張,其實,有這樣一種心靈感應去愛一個人。
  •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靜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我們與人相處的一種高明方式,更是我們為人處世的一種風度01內心平靜的人,往往是大智慧之人那些心靜之人,往往能在繁華浮躁中保持沉穩,在逆境中從容篤定。
  • 婚姻是否幸福,夫妻是否默契,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很重要
    一對新婚夫妻,每次丈夫用完馬桶時總是忘記蓋馬桶蓋,時常在成衛生間的味道很不好,開始時妻子每次發現後,都是默默地把馬桶蓋蓋好,並沒有發火,只是告訴丈夫用完後要蓋好。直到有一天,這樣的事情又一次發生了,她依然默默地蓋好蓋子,深深地做了幾次深呼吸,她決定應該和丈夫正式地談一下這個事情。
  • 異性相處,雙方若有「這3種默契」,明顯是「相互喜歡」
    異性相處,雙方若有「這3種默契」,明顯是「相互喜歡」 只有在喜歡一個人時,才會想要去了解對方的事情,而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也會和他擁有同樣的生活方式,就比如說:異性相處,雙方若有「這3種默契」,明顯是「相互喜歡」!
  • 生命的最高境界(好文)
    作者:國文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給予是一種高尚品質,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生命的最高境界(好文)常言道:「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生命的最高境界便是——給予。給予雖是付出,但遠比拿要收穫更多的快樂。「給予」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更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修行。